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經典15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3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經典15篇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

清明節的源起是提醒我們感恩與勿忘,昭示着我們心中對生命的嚮往,對逝者的緬懷;對未來的期待,對過去的詠歎。大自然在人類的血液中埋下了一條條尋根的蹤跡,而清明節正是喚起了我們對生命的遙想與對祖先的緬懷。

南宋詩人高翥曾吟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之時,人們祭奠祖先,憑弔故人,遙寄哀思。無論是至親、朋友,我們都會點一柱香燭,遞一束百合,撒一抔黃土,掃一掃塵埃。

清明節,我和爺爺一起去老家掃墓,祭拜我逝世的老祖母,一路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去掃墓的人,有手捧拿着白花的,有手拿祭禮的,人們以不同方式表達對親人的緬懷,我們也在他的墳前燒了一些紙錢,放了一束花,將那濃濃的相思與懷念傳至墳塋,埋於心間。

天開始下起了濛濛的細雨,似乎老天爺也為清明流下了眼淚。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節到了,我們也放假了。早晨,我們邁着輕鬆的步子去給我們過世的老祖宗上墳。

我們帶着小白花,拿着用樹枝做成的幡、鞭炮朝地裏走去,去慰藉老祖先的在天之靈。首先,我們先去上總墳,你可能要問,總墳是什麼意思呢?

告訴你們吧,總墳就是這個村我們謝家的`創始人的墓,他們的墳叫做總墳。我在心裏想,我們來看您來了,您是我們的祖先,沒有您,就沒有我們的現在,也就沒有我們這個村子。

您能看到嗎?我們的村子已經發展壯大,近兩千口人村民生活富裕,安居樂業,欣欣向榮,享受着社會主義國家的陽光雨露,建設着繁榮昌盛的新農村,巷道里安上了路燈,家家都有彩電、微波爐和冰箱,如果您在天有靈,一定會感到很欣慰吧!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到了目的地,二爸在地裏用鐵鍬整出了兩個小土堆,爺爺在上面上好香,爸爸在樹枝上把鞭炮點着了,噼裏啪啦一陣子。我和姐姐、堂弟打着鬧着也開始了。

祭祀完畢,我們打鬧也完了,清明節的一天。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節,天空飄起雨點。彷彿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大的小的在空中斜斜地密織着,朦朧了視野,也朦朧了人心。清明節也是個朦朧的時節吧?掃墓、踏青,落淚或欣喜,其實我們緬懷失去的,又追求新的是否矛盾呢?

冒着雨,坐上車出發去掃墓。車窗也成了一片朦朧,透過它向外望去,一片綠的,一片紅的,一片黃的,模糊的顏色上加了一層灰。看到形狀卻看不到輪廓,景物正如心情一樣淡雅。隨着一點點事物地逝去,目的地也越來越近。堵車了,是的,這一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奔向一個目標,一種思念。下車步行,道路是泥濘的,鞋子被迎面而來的雨滴弄得潮濕,望着遠方的小土堆,紅色的泥土,高低不平,有一個巨大的窪地,蓄積了一大潭清水,呈現着淡青色。人頭攢動,各種雨傘像是花朵,是這個朦朧的夢中唯一的'鮮豔。也有沒打傘的人,頂着雨,潮濕得溶進了景物之中。

走進墓園,一塊塊墓碑林立,大理石莊嚴肅穆,鴨子在清水中雨中成羣地遊動,拔動人們的心絃,是不是一種前奏?打着傘,鞠躬三次,心中卻是一片空白,並不是對離去的人不想念,只是想更加堅強,由於人不能活在過去。老人落淚了,抽泣或默默地哭着,他們的追逐即將停止,可以解下那些偽裝,赤裸地表達自己的想念。我望着他們的皺紋,蒼白的臉上紅腫的雙眼,蒼老的背影,那些還沒有刻完的墓碑,等待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死後再去長相廝守,也許恍惚之間明白了清明節的真諦。

現實如此殘酷,它一次次擊打我們的心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倍受傷害,被迫戴上一副副假面,越來越虛偽,記不清自己原來的方向,清明一如既往不變的追尋。離去的人找到了最安靜的歸宿,緬懷他們就是回憶過去,尋找自己原來的方向與目標,也許是一種停歇整理心情後再決絕地走下去。

那麼還是為了更好的明天,還是為了追尋未來。在眼淚凝聚的那一瞬間忍住並停止傷痛,過去和懷念並不是為了沉溺,還是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讓這場雨撫慰你並清洗你,由於明天還有更加漫長的路要走下去。我們的目標仍舊在心中從未丟失。清明,是休息而不是停止。總有一天要比現在更加努力地走下去。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4

回老家上祖墳,一進村門,就看見爺爺在拐彎處迎着。

座落在那小山下的一個小房子,我爸爸就出生在這裏。背後的小山叫羞山,他小時侯一放學就上山找筍子和各種果子,要麼吃,要麼賣,賣來的錢就買書。走在山上崎嶇的紅土小路上,一陣陣清新的風拂面而來。

爸爸成年後遠離本土,到大城市奔跑,現在,對他曾經有養育之恩的父母,怎能不懷有一種感激之情?

可是-----

我生在異地,自然對這陌生的故鄉沒有太多情感,雖在電話中知道他們很愛我,但説實在的,我對他們的情感畢竟不怎麼濃。

爸爸媽媽與爺爺在客廳談話,我便去廚房看奶奶。那裏的灶台十分奇怪,上面是一口大鍋,下面有一個大洞,似一個房子。洞裏的`火正旺,只見奶奶用鏟子在鍋中炒。我走近一看,鍋中的肉絲炒出油,“噼裏吧啦”“噼裏吧啦”地響。奶奶將切成丁的竹筍從熱水中撈出,一同放進鍋中。她一邊用手熟練地將白白的麪條放進煮沸的泉水中,等熟又用筷子撈起,就着些許麪湯一同放入盤中,用炒好的肉絲、筍丁連滷做澆頭,上面再撒些青葱,原本淡色無味的面,一下子被富有生機。

奶奶笑着,眼角皺紋如刀痕一般明顯。她端來剛剛煮好的麪條,還有熱氣。

我問爸爸:“這面叫什麼?”他邊吃邊説:“這就是傳説中的羞山面!”我連忙品嚐,麪條十分順滑,口味與陽春麪差不多,樣子也差不多,可以説是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我又對爸爸説“這裏面沒有什麼讓人拍案叫絕之處啊!”爸爸看着我説:“外面的面鮮是因為放很多味精,這可是一點味精都沒放!”這樣細相,還真是味道不錯,於是我一口氣吃完連湯都沒剩下,盤子像被我洗過似的。

這碗麪很真實,就像爺爺奶奶對我的愛一般。想到這兒,又牽起我對正踩着的這塊地的情感。一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忘本啊!這片土地,湖南,頓時變得那麼熟悉。

林清玄一口飲習西江水,我現在一碗食透思鄉愁啊!

後來,媽媽也學會做羞山面,味道也差不多。朋友王博申吃完後,稱讚不絕於口,可我不知怎的,就覺得奶奶的那一碗令人回味無窮。

又到一個清明,我想起《詩經唐風》中的《蟋蟀》所云“今我不樂,日月其除”。是的,“今我不回,日月其除”----

好想再喝一口奶奶的羞山麪湯,聞一下也行。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節早上,天氣霧濛濛的,帶着一絲兒水汽,我懷着愉快的心情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爬臨平山,我們出行乘的是地鐵,到達那裏時都快中午了。

臨平山很大很美,山上有許多鬱鬱葱葱的花草樹木,我們經過了許多漂亮的景點,還有革命烈士墓。那一天,我揹着許多零食和水走了十多公里的路,雖然很累,但媽媽説這樣可以看見更多的風景,呼吸到更多新鮮的空氣。我還見到了許多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朵,有我認識的紫荊花、迎春花、桃花……,也有我不認識的。

我還去了山上的東來閣,我們還爬上了最高的樓頂,這是用金屬建造成的樓閣,非常有意思。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東來閣裏面很像一個迷宮。

差點忘了介紹那臨平山上還有遊樂園、動物園,可惜我沒有玩成,因為我們爬山時間太長了,到達那裏時已經傍晚了,天空佈滿了烏雲,還下起了毛毛雨,所以我們不得不回家了。

這次遊玩又累又高興,下次再來玩個夠哦!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説到清明,想必大家都會聯想掃墓,這可是清明節的傳統。今天,我們也給我的太爺爺上墳去了。

因為當時,爺爺把太爺爺的骨灰葬在紫金山上了,可是由於地址不詳,至今仍未找到那裏。所以,咱們要去紫金山上給他老人家上墳。我們有説有笑地上了山,才到了半山腰,大家就累得大汗淋漓,滿頭是汗。“應該快到了!”爺爺説道。於是,我們大家都停下了腳步。我們四處環視着,希望能找到一些有利的線索。我細想:都26年前的事了,怎麼可能記得。

清明原本是一個普通的節氣,但早在周朝,清明就演化成一個節日,一直被流傳到今天。

我爸爸老家是揚州人,所以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叫我一大早起來,一起去揚州祭拜我爺爺(在我爸爸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這天,奶奶起來的也很早,因為她要提前準備爺爺生前最喜歡吃的各種菜餚,當然還有爺爺最愛的紙質“麻將”和必備的黃紙做的“元寶”。

鄉下的墳堆一般都在田野盡頭的偏僻處,我們提着這些供品去墳前。漫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是一片片綠油油的麥苗,一塊塊金黃色油菜花,一朵朵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開得正豔……除了遠處偶爾傳來的雞叫和狗叫,就只聽到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真是安靜極了,美麗極了!

到了墳前,我們把一條魚,一盤蔬菜、一盤豆腐和一碗肉放在爺爺墳前的一小塊水泥地上,還要倒一杯酒潑在墳堆上,然後在旁邊空曠的`地方把“麻將”和“元寶”通通給燒了。燒的時候奶奶還要我們磕頭,希望爺爺能夠保佑我們吉祥、歡樂、美滿、聰明。最後我們還要插一根清明柳在上面,這是有來歷的:春秋時,晉文公的大臣——介子推因隱居在介山,而使晉文公後悔。他知道介子推是一個大孝子,便下令放火燒山(他認為只要燒山就可以讓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下來),不料他卻燒死了介子推和山上所有生物。但到了第二年,山上的老柳樹又復活了,晉文公便把這可柳樹叫做“清明柳”。而現在,人們就給清明柳定了一個辟邪的功能。

祭掃完畢後,我一般去和鄉下多日不見的小夥伴們去放風箏,爸爸説這也是清明節的一個習俗,以前他們小的時候都是自己用篾片和報紙自己做風箏,現在都是在街上買了,據老人們説這有釋放邪氣或晦氣的功能。

這就是我老家的清明節習俗,你們家裏的呢?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似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與母親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母親、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母親摟我哭了,她説:“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母親陪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似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説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村裏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節是咱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一到清明節咱們全家一起去上墳,到了墳地,我的弟弟妹妹們都等着我去玩呢。

我的弟弟妹妹都很喜歡清明節,也包括我這個小姐姐,由於咱們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一起爬山,一起放風箏,可開心了!可快樂了,可惜一年中“‘清明節”只有一次,所以咱們很珍惜哦!説到這兒,我得趕快拿着我的風箏去和她們玩了,要不然他們爬山就不等我了。我走到墳前一看他們全來了,就差我一個人。咱們給祖爺爺、祖奶奶祭拜後就去玩了,爬山有兩條路,一條很崎嶇以前放羊時走過的山路,很難爬。還有一條是山野地上長滿小草的路,人們可以輕輕鬆鬆的爬上去,然而兩條路都一樣遠。最後我的弟弟、妹妹們一致決定為了鍛鍊咱們的意志,上山時走那條崎嶇而艱難的山路,下山時走那條平坦而長滿小草的路。

上山了,咱們象一隻小老鼠一樣“嗖、嗖、嗖”爬上去,可是爬到半山腰,他們累得直喘氣,咱們快要爬不動的時候,兆兆比我小一歲的妹妹對大家説:“咱們要堅持,堅持才是勝利,如果咱們退縮了,就是一個懦弱的人,就是一個經不起一點風雨的人”,我聽了後説:“妹妹你説的對,俗話説: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咱們一定要爬上山頂”。“行”,大家説。咱們艱難而努力的向上爬,,終於,咱們爬上了山頂,大家一定會問,咱們是怎麼爬上去的,由於有一種信念,一直記在咱們心中,那就是,堅持就是勝利。咱們在山頂被清風吹過,把咱們身上的“累”給吹走了。往下一看:啊!咱們的.家鄉貴德就像一個盆地,到處綠樹成蔭,清清的黃河順勢而下,柏油馬路像一條條白色的帶子,高大的建築物拔地而起。好美麗、好漂亮。

突然妹妹對我説:“姐姐咱們一起放風箏吧”!我聽了連忙點頭,拿出了我的蝴蝶風箏,妹妹拿出了小鷹風箏準備放風箏。那線一緊一鬆風箏慢慢飛上天空,咱們邊跑邊放,風箏越飛越高。我的蝴蝶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妹妹的小鷹風箏翱翔在藍天中,看到五顏六色的風箏在空中飛舞,咱們的心情好高興、好激動。

突然,爸爸、媽媽在喊咱們該走了,咱們只好依依不捨的收起風箏離開。這一天是咱們值的懷念的日子。今天咱們好快樂好盡興。最後我要大聲説: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9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着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墓碑祖先墓碑新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午飯後,我躺牀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掃墓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使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功勞不可沒啊!而現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想法,把已過世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來了,十字路口出現了行人們開始為自己已逝去的親人燒紙錢。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去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用鮮花代替紙錢;用燒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這麼説是因為燃燒東西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在無形之中對環境又造成一次傷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動就進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牀我們帶着媽媽準備的鮮花去祭奠我敬愛的'爺爺,一路上,我看到許多像我爸爸一樣身處異鄉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都會來祭奠自己的親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墳前。看着爺爺的墳頭,我想起了與爺爺相處的一幅幅畫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濕潤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我強忍着不讓它流下來。我想爺爺也不希望我流眼淚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淚吧。吃過午飯後,我們從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許多行人都愁眉苦臉的,好像一個個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哀思綿綿。我想這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所要表達的意思吧。

在這個悲傷的節日裏,整個城市都顯示出一個悲傷的情形。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1

轉眼又到了清明,又要掃墓了。應了大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們正是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乘車前往陵園的。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終於到了山腳下;陵園位於一大片毛竹林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竹海;一陣風吹過,竹葉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就像海浪拍打的聲音;小爺爺在墓前的空地上擺好桌布,放上祭品,開始祭祖。等小爺爺祭完祖後,我和叔叔拿着工具準備去挖筍了。

我拿着竹棍輕輕撥開地上厚厚的竹葉,細心地尋找着毛筍?突然,我發現一個小小的筍尖從土裏探出了腦袋,我興奮地大叫起來。叔叔拿起鋤頭奮力地挖着,不一會兒穿着黃色外衣的筍寶寶就被挖了出來。我把毛筍放進袋子裏,又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一棵、二棵、三棵……越來越多的筍寶寶被我們挖了出來,竹林裏到處都是我們歡快的笑聲。

雨漸漸地下大了,我們帶着我們的“戰利品”踏上了回家的路!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2

清明這一天的早晨,天空陰沉沉的,一陣風吹過,連泥土的氣息都帶着一絲淡淡的哀愁。

去往阿太墳墓的小路,因為昨日的小雨,還有一點泥濘。我們緩慢而又小心地踏着上山的石階,沉默着來到了她的墓前。打掃、擺食、點香、祭拜……最後,我捧起一束白菊,輕輕地放在阿太的墓前,讓這清淡的花香,帶去我們對她最深的思念。不遠處,幾朵迎春花悄然地綻放,山頂上,零落的幾枝映山紅開的別樣美麗。我想,一定是阿太悄悄告訴了她墓碑旁邊的花兒們,用最美的姿態來迎接我們。看着她的子孫健康平安,她一定是那樣高興……

等我們掃完墓的時候,一絲微光穿過雲層,接着幾縷,幾束……整個太陽都出來了,天空變得亮堂了許多,塵土的味道都慢慢變得香甜。趁着這清明的暖陽,伴隨着春姑娘的腳步,我們來到了附近的一個油菜花田,那漫山遍野的金黃在陽光的`照耀下,彷彿一條巨大的金地毯,在微風中,它婀娜的身姿輕輕搖曳,好像在對我們訴説着春的到來,也彷彿在呢喃我們對親人長長的思念……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使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面藴含了許多先輩們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故事就告終了,剩下,就只有使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清明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新枝插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緬懷着誰?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4

今年的清明節到了,下起了濛濛細雨,路上濕濕的。人們都來到了商店裏買冥幣,去給離去他們的親人燒紙了。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清明節的人物和景物。

我們回老家去山上燒紙,天空陰沉沉的還下着濛濛細雨,天氣非常的涼爽。草地上很安靜,一陣風吹過,野草就隨風飄揚,就像只用綠色渲染的中國畫那樣。我們跪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燃了事先準備的紙錢,一沓一沓的紙錢消失在灰燼中。雨慢慢的停了下了,草原上濕淋淋的顯得非常寂靜。我們內心充滿了悲傷,爺爺還用老家的方言對着那些灰燼説着什麼……

在山上來來回回轉着去了五六處墳地,爺爺給我一一説着:“這是你太爺爺的墳地、這是你太奶奶的.墳地……”我們按着爺爺的指點上墳燒紙。

遠處好多人都在上墳燒紙,這是對逝去的人們的一種敬仰,也體現了晚輩門對前輩的緬懷之情。每年清明節上墳,是我們的一種風俗習慣,所以每當到了清明節人們都會給前輩們上墳燒紙,來表達我們對逝去的長輩的思念之情。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潤濕的空氣中飄着豌豆花和青草的香味,我和家人提着鮮花、蠟燭來到了鳳凰山陵園給爺爺掃墓。

順着石階拾級而上,掃墓的人真多啊!一位老奶奶獨自一人站在墓前,雙手合十,低着頭、閉着雙眼在輕聲地念經,彷彿在念着什麼密碼,我一句也聽不懂。可她看起來是那樣莊嚴虔誠,姑姑説她是在超度亡靈,我也聽不懂,我正想問,又想起媽媽給我打的“預防針”——莊嚴的場合不要隨便説話,我只好硬生生地把問題嚥了回去。忽然耳邊傳來一陣哀痛的哭聲,我循聲望去,只見一位女士正拍打着墳墓痛哭着,邊哭邊訴説着什麼。多可憐啊,她準是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家人,我呆呆地望了她一會兒,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難受。一羣孩子跑上來了,他們急着想要放萬花筒呢,聽着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我忙捂上了耳朵,討厭這噪音打破了大山的寧靜。

終於到爺爺的墓前了,站在爺爺的墓前,我小聲地念着墓碑上的字,唸完,我心裏一震,原來爺爺在一九九八年就去世了,離現在有十五年了,遺憾的是我根本沒見過爺爺。要是爺爺還健在,我遇上困難一定會向爺爺請教,因為爺爺一定有辦法嘛。姑姑點燃了蠟燭、香,燒起了紙錢,她對着墳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來,拜着拜着,我發現姑姑的眼眶紅了,淚水順着她的臉頰滑落下來,我的心裏也感到酸酸的.。爸爸告訴我,爺爺是一個勤勞、寬容又多才多藝的人。爺爺一生坎坷,生前是婁嶴國小的校長,為了辦好教育,他勤勤懇懇,募集資金建學校,招聘優秀的老師,把學校辦得蒸蒸日上。爺爺是村民們敬仰的文化人,他經常為村民們寫信、寫春聯,婁嶴老人亭的柱子上就有爺爺寫的對聯。爸爸經常教育我,要向爺爺學習,做一個優秀的人。啪嗒,啪嗒,一顆顆大大的燭淚不停滑落,彷彿是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離開鳳凰山陵園,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我們又去祭拜了曾祖父、高祖父。媽媽告訴我,掃墓不光是為了緬懷、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訴先祖,我們會更幸福地生活着,讓先祖們含笑九泉。山上開滿了一樹一樹的金銀花,樹木抽出了新的嫩芽,遠處,油菜花給遍野鋪滿黃金,紫雲英染得滿地嫣紅……

教師評語:全文沒有太多華麗的語言,但文章描寫中所透漏出的“文氣”與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悟是恰如其分的吻合。文章酣暢淋漓,詳略得當,結構合理,過渡也很自然,由此可見文章作者比較深厚的寫作功底。全文的描寫都是在為文章最後的主題呼之欲出做鋪墊,通篇讀完,給人以一種一氣呵成,意境悠遠的感受。

Tags: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