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感受清明節作文八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6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受清明節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感受清明節作文八篇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1

今天是清明節,按照習俗,我們應該去為逝去的親人掃墓,在一路上,公交車上不像平常那樣熱熱鬧鬧的了,有的人沉默不語,一直看着窗外的風景,有的人只是看着手機。

終於下車了,我們到達了一片草地上,我從下往上望,哇,每一個墓碑旁幾乎都有鮮花和酒,連着看就像一個個的“存花庫”,草地上有許多突出來的小丘,我一看就明白了,那些是墓地,只見周圍還有許多的人,他們一個個拿着鮮花,紙錢……有的甚至淚流滿面,再看看奶奶這兒,只見奶奶把墓碑擦了個乾淨,把酒放在親人的碑上,我跑到墓旁,輕輕地用手撫摸着草,並用手仔仔細細地把枯了的草擇起來,奶奶微笑着,説:“您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我們倩倩以後成績好,身體棒,能考出好的大學呀!”

我也忙跪在地上,像電視裏看的那樣磕了幾個頭,説:“求求您保佑我學習天天向上,每一天都高高興興的。”

奶又眯了眼睛笑了笑,拉起我的手就起來,又説:“我走了,以後再來看你。”我拜了又拜,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聽父母説今天是民間傳統節日,也是中國重要的節日之一,俗語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濛濛細雨而至,他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着濛濛細雨到來了。

今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叫起吃早飯,拿起火,紙,鋤頭掃墓去了。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太太的墳前。爸爸把火點燃之後,我在上面放上火紙放上鞭炮我們又冒着小雨,準備去另一個太太的墳上,花,草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着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點燃火時拿出火紙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來越大花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並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説,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快樂,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快樂,所以我向往清明。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雨淅淅瀝瀝地下着。我隨着爸爸媽媽回到老家,路上顯得比較擁擠,大家都趕着去老家祭祖。等大家到了老家,親戚們都已經到齊了。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在爺爺奶奶家聚會,比過年還要熱鬧。

大家吃過了中飯,大家便從家裏出發,這時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大家帶着奶奶早已準備好的東西,一起上山去祭祖。一路上,田地裏油菜花開,蜜蜂嗡嗡,遠遠望去,大片的油菜花在陽光照耀下,像金色的綢緞閃閃發光。儘管下過小雨,但還讓人感到春天濃濃的氣息。山上有許多人在祭祖,不時地傳來鞭炮聲。

爺爺奶奶説:“大家要先拜祖祖太公的墳。”祖祖太公在全家人的心中佔有特殊的地位,每年祭拜都從這裏開始。只見伯父們將落葉掃開,將雜枝砍掉,在墳前擺上糖果糕點等,在碗裏倒上酒,然後緩緩地灑在地上,奶奶嘴裏喃喃地説着,祈求祖宗的保佑。在墳前,大家以輩份和長幼秩序跪拜。燒上紙錢,點燃鞭炮,隆隆的鞭炮聲響徹了這寂靜的山間。

爺爺説:“祭祖是讓大家祭奠自己的祖先,更是要大家知道,人不能忘本,特別是生活在富有條件下的年輕人。”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對清明節的一箇舊時的描寫。隨着時代發展,青少年朋友與家人完成祭祖活動後,並不是回家,而是一家人一起去青山綠水、鶯飛草長的地方去遊玩,感受春天勃勃的生機。那帶着花香的透明空氣是那樣醉人!這真是一年中難得遊春的好日子。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贈外,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遊。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地景象,正是郊遊地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地習慣。清明前後正是踏青地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地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踏青地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地清明男人地年”之説。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地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地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地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地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地,最初目地是用來訓練武士。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就不多説了。從這些活動就可以看出,人們現在可以因為這個節日而開心的度過一天,所以,現在人們不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了,人們大部分都在清明節時與朋友家人去尋春,去踏青。以前,在清明節,人們都十分傷悲,而現在,清明也變成了快樂的節日,從我們的春遊活動就可以看出,我們對清明節的期待。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5

又一個清明節來了,這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靜靜的來到了墓前,然後祭奠長眠在這裏的先烈的英靈。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着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我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我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我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我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我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我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6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裏的冥錢,種類很多。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7

清明假期裏,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了戰爭的遊戲,玩得很開心。我還利用假期去了太古匯的書店,看了《丁丁歷險記》和《古時候的埃及》,發現書中有很多的樂趣。

假期的最後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番禺,參觀了寶馬專賣店,我知道了寶馬車所使用的是防爆輪胎,如果被扎爛的話,還能以每小時8公里的時速前進。晚上,我還跟塗熙文玩了很久。假期結束了,第二天就要回學校上課了,我收拾好了書包,就睡覺了。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8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説。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依然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家鄉的清明節主要以掃墓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們自己一家四口人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坐車回老家——長樂祭祖掃墓。這一天,天氣陰沉沉的,偶爾還伴着細細的小雨。我們自己有的扛着鋤頭,有的提着祭品,有的拿着鐮刀,一路走上山來。山上的空氣尤其的新鮮,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真個心曠神怡啊!我們自己順着彎又陡的山路,連走帶爬地來到山頂,終於來到了姥爺的墳前,我們自己要給敬愛的姥爺掃墓了。

奶奶和我的母親忙着給姥爺上香,擺祭品,我和爸爸負責清除墳上的雜草。“正正,你割得真認真呀!”我的母親誇讚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沒割斷過,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許多上墳的人們。時近中午,我們自己上好了墳,收拾好東西就高高興興地下山了。這時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我的母親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