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清明節國中作文合集6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25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國中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清明節國中作文合集6篇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1

清明節墓碑祭祀,那場急匆匆的細雨應勾起清明節所有記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伴隨着這首千古流傳的詩篇,我們與時事一起哀悼……

一路上眾草叢生,空氣異常的凝重,好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好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顯得如此潮濕、幽靜。

今天來到目的地,這裏到處野草叢生,看不清腳下的路,慢慢地進入我眼簾的便是太爺爺的墳地。首先,我作為晚輩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前,將腰彎成90度,鄭重的為他老人家深切的鞠上一躬。只見墳邊長滿了許多無名雜草,去年貼的已被雨水洗得發白的紙錢七零八落的貼在四周,爺爺拿出新的紙錢,點上明火,用他那雙蒼老而有力的手捏住紙錢,由內向外的輕輕一甩,在樹木的映照下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弧線,這弧線而蒼勁而軟弱,以淒涼的姿態落入着團熊熊的烈火,以表達我們對先人的赤子之心。回望往事,時光卻無法回頭,但因為有你們的存在,讓這個平凡的家變得更惹人喜愛;正因為那一句句諄諄教誨,才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讓這中華禮儀代代傳承,發揚光大!以這種方式和心態,我走過了一個個先人的墳墓。雲層散開,留下的是一縷温暖的陽光,小鳥展開了歌喉,在樹梢為中華兒女的感恩精神放聲歌唱!

火苗依然在閃耀,陪伴他的還有那無邊的夕陽。我們久久站在墓地,不願與親人分離,誰也不知道先祖會在何方。留下的除了悲傷,還有那揮之不去的永遠的精神陽光。

時光不會停留,讓清明禮讚生命,好好像是一種温暖。願這種温暖象春陽一樣照進每個人的心田……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錯的,每年清明都是陰雨連綿,正好寄託人們的哀思。

每逢清明,父母都會起早,燒鍋做飯,蒸上幾碗魚肉,然後帶上我們,去給地下的親人們掃墓。爺爺的墳非常近,就在村外,到了墓前,父親會用上鐮刀,細細的將墳墓上的草除去,傳説那是親人的頭髮,要輕輕“梳理”“剪去”,可馬虎不得。除完草,母親擺上魚肉,燒上幾柱香,放上幾串鞭炮,“啪啪”聲傳得非常遠,似乎在提醒爺爺,兒孫們來看你了。給爺爺掃完墓,其它親人按照親疏,依秩序祭拜,不能有所遺漏,在農村的習俗,遺漏代表着不孝順,誰也不敢擔當這樣的罪名。到了中午,我們祭完回家時,青山中,已是白幡點點,在風中飄揚。

下午,做清明果是一樣盛事。母親拿出前幾日採摘來的的清明草,在水中煮熟煮透,和上米粉,加入以蘿蔔為主,蝦仁、豬肉為輔的餡,捏成花狀,非常是精緻。每當此時,我也會捲起袖子,上陣捏果,雖然不成樣子,但蒸熟後吃起自己做的清明果,味道更覺鮮美。

這清明果啊,也算是為這哀傷的清明節,增添了一點生氣。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3

對於很多節日我其實是很麻木,沒有多少知覺的。一直不喜歡那些形式的東西,而節日於我總也認為那是人為痕跡太重的形式。

有次同事們閒聊時説到:這人啊,是不是年紀越來越大,心就會越來越硬,越來越麻木,越來越冷漠,有時甚至冷酷冰涼到讓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突然心裏一動,是啊,我似乎也有這樣的感覺。

生老病死,這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是誰也無法逃避的宿命。但在沒有真正面對這些的時候,我想大家應該都是極少甚至不會去思考這些似乎離大家很遙遠的問題的。小時候,我很怕有人去世,完全是出於本能的害怕,害怕鬼魂。村子裏有人過世,我從來不敢去看,就是放過的那些鞭炮,我也不敢踩上面走過。有一次村裏有個我奶奶去世了,她家人把她的衣服、被子都堆在一起燒了,下晚自習從那裏經過,我嚇得毛骨悚然,也只有撐着膽子裝着自然地從旁邊走過,可才走過那片灰燼,我就撒開腿,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飛跑,回到家,很久,心還在怦怦地跳。

對於爺爺,我沒有任何印象,爸爸説,他6歲時就沒了父親。一直到大學畢業,我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健在,所以,我對於清明的感受也還僅停留在那首婦孺皆知的詩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而至於路上的行人是如何的欲斷魂,我仍然無法感同身受。

後來聽到一句歌詞:要不是痛徹心扉,誰又記得誰。我有的也僅是愛情上的感受:因為痛,所以記得。但是,大學畢業後的三年,對於生老病死,對於清明的感受,我卻是有了切身體會。

因為,畢業後的三年,我連續失去了我生命中三個重要的親人:先是慈祥可敬的外公,然後是疼我有加的外婆和至愛的我奶奶。那段時間,我陷在一種深深的悲痛和恐懼裏,常常為人生的無常和無奈歎息。然後,清明這個詞在我的人生字典裏也漸漸立體起來,凝重起來。

再後來,婆婆去世,這是我第一次直面親人的離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冰涼到心底的顫慄。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我看到了骨肉分離的痛心摧肺,我感受到了緣份的短暫,我感受到了人生有來無還的無奈。

清明前一天,朋友跟我聊到:父母皆不在了,傷心欲盡,感覺自已也不在了。兔死狐悲,他們能走,不久的將來,大家也會走的,為他們難過,也為自己難過,今年我葬花,來年誰葬我。

我安慰他説,不要太難過,這是人生的自然規律,人生有限,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家才要懂得珍惜。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對已故親人最好的懷念。

他總是這樣多愁善感,總是這樣憂鬱低沉。當然,他應該是個很重情的人,一個愛自己父母的人,一個愛自己家人的人,必定是個滿懷愛的人。百善孝為先,我認為沒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啊,清明,這是一個傷心的節日!

時近中午,大弟來電話了:“姐姐,大家已經到家了,要不要我去接你來吃午飯?”

一早起來就趴在網上的我,面對網海里瀰漫的濃郁得令人忍不住要流淚的清明氣氛,似乎有很多話要在空間裏傾訴,可坐得人都發麻了,結果一個字也沒擠出來。而頭晚又是熬夜很晚才睡,早餐都沒吃,人都發暈了,我對弟弟説:“不要來接了,我休息一下,下午我自己坐公交車回家。”

弟弟顯然覺得他們老姐有點不可理喻,但也習慣了,在他們的印象中,他們老姐就是個奇怪的人。

當然,下午時,弟弟還是來接我了。他知道,要等我回去,還不如他親自來一趟讓人安心。5分鐘的公交車,我也會拖成至少50分鐘的。

天知道,今年的清明,我又多了更多的感喟,添了更多的傷感。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4

清明如期而至。今天的清明節對於我們的意義無外乎三種:中老年人為亡者掃墓,重視者回老家祭祖掃墓;年輕人在清明節未列為法定假日時視若尋常,清明節成為法定假日後則把它作為可出行遊玩的假日。

儘管不同年齡的人對清明節定義不同,但不可否認清明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它讓那些掩藏在心底的對於死亡對於失去的恐懼和疼痛和傷感有一個合適的時機釋放出來,它太輕易讓人觸景傷情,一點細雨,一條垂柳,一句詩,一首歌,一通電話,輕易的讓人的笑臉變得僵硬傷感,輕易的讓人流下眼淚。有些故事,只自己去思量的時候大約也只是感動傷心,若是講給人聽,便會在敍述中增添無數的悲苦而不自禁的流下淚水。

然若要讓我回憶,我想的會是誰呢?我不願意流淚,那便在記憶中尋找一些温暖的顏色吧。我八歲的時候爺爺去世,關於當時的記憶已經變得遙遠而模糊了,冷風,飛雪,黑棺木,哭聲,這幾樣構成了我對死亡有了最初的印象。年幼者有着歲月的恩賜,很快便可遺忘悲痛。然而,有些鮮豔活潑片段卻永駐腦海,每每想起,便有股股暖意湧起。那個我已忘了是高大還是矮小的瘦瘦的老頭,曾經充當我的保姆抱着我四處溜達,用身上僅有的兩角錢給我買一包餅乾。

曾在我摔得鼻青臉腫的時候親自給我熬他的土方黑黑的燻人的膏藥,不顧我的反對貼了上去,啊,效果槓槓的好-現在再也沒有膏藥了,只有老家那口黑黑的熬藥的鍋催我想起那時的.情境;也曾在我闖禍離家出走的時候收留我。雖然我已忘了他的模樣,連照片也覺得陌生,但我永遠記得他。

春節,元宵,清明,中秋,以及每年的祭日,我陪着奶奶到家墳挨個的燒紙錢,這個是大太爺爺,旁邊是二太爺爺,那個是太太爺爺,那片屬於我家的墳地,陸陸續續增添了爺爺,三爺爺,大爺爺,還有爸爸。每一塊墳我都去燒過紙錢,磕過頭,放過叫醒的鞭炮。每一塊墳我都去填過土,插過柳,然遺憾的是沒有哪一個長出一棵樹。不過鄉野裏從來都不缺野草。

春天有綠色的小草,夏天有黃色的蒲公英和紫色的紫花地丁,秋天有漫地的金黃的野菊花,我曾一個人在墳地的附近採摘野菊花---泡茶,做枕頭,我一點也不害怕,至於冬天,也沒有人會燒去枯萎的野草,在加上旁邊樹林飄來的落葉,一個個墳頭被遮着護着,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在這個本應念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的時候,我卻想起了陸游的那句死去元知萬事空,頓覺悲傷。死亡會帶走很多,我們會忘記亡者的許許多多的事,但不可忘記銘記。唯有銘記方能證明先人的存在。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5

一路上,由於很多人都去自己的故鄉掃墓,所以造成很大的堵車。不過,幸好有警察叔叔在一旁指揮,堵車時才不會亂糟糟。

到了三水,我立刻跑去找侄子玩。在玩時,侄子送了我一個不太漂亮的亮的彈杈給我。“太好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彈杈在去年我已經叫爸爸做了,但爸爸到現在還沒做出來。現在終於有了真是太好了!雖然不是太漂亮,但我還是很喜歡它。

吃完午飯後,我們就要出發去掃墓了。一路上,我總盼着能早點到山,因為可以玩侄子送給我的彈杈。我仔細欣賞着窗外的風景:“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唱着歌;小青蛙在荷葉上呱呱地叫着,彷彿在向我打招呼。到了山下,我和侄子最先爬上山,想比賽誰先爬上山頂。

“好了,你們兩個不要比了!我們現在要去掃爺爺的墓了。”爸爸説。我和侄子一邊下來一邊異口同聲地説:“好”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6

今天是清明節,不過,今天除了是清明節,還是一個人的生日呢!那就是——我的舅舅。

我還知道清明節的一個傳説呢!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到國外,途中,在一座孤山旁,重耳又累又餓,再也無法站起來了。他的隨從們也無法找到一點兒吃的,正當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重耳隨從中的最年輕的介子推匆忙將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割了下來,主城了一碗肉湯讓重耳喝,重耳喝完後,又精神百倍、容光煥發了,當重耳發現這碗肉湯中的肉是自己的隨從介子推身上的肉後,就流下了難過的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當上了一國之主,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當上了晉文公的重耳種上了當初伴隨他流亡外國的隨從們,唯獨忘了功勞最大的介子推。很多老百姓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去討賞賜,然而,介子推一點兒都不受那些喜歡爭功討賞的人。他收拾好行李,就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重耳聽説後,羞愧極了,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經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了綿山所有角落,卻還是沒看見介子推的身影,大火熄滅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經坐在一棵枯萎的老柳樹下死了。重耳見狀,眼淚流成了小溪。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本*書,上面寫道:“臣已割肉奉主盡心,但願主公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率領眾臣登山祭奠發現枯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邊上提老柳樹為“清明柳”,並告訴全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這就是清明節的傳説了,我今天雖然沒有外出上墳,但是,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清明節的沉重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