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二年級清明節日記錦集8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1.34W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清明節日記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二年級清明節日記錦集8篇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與李商隱齊名唐代詩人杜牧詩句。而我,又是怎樣度過這個節氣呢?

清晨,我睜開朦朧睡眼,換好衣服,迎着朝霞,踏青去了。

我來到了東海公園,太陽剛剛從海平面升。藉着那一縷縷陽光,我看到了小草剛剛從泥土裏鑽出來,迎着春天陽光,茁壯成長……

拐了幾個彎,便來到了十八盤。山路崎嶇,但花紅柳綠十八盤令我神往。儘管爬十八盤是很累,但我毫不在意。在大自然中遨遊本身就是快樂。

我氣喘吁吁地從十八盤上來,停息了一陣,便又踏上了征程。路邊樹抽出了新芽,有柳樹、松樹、柏樹、甚至有杉樹。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沒名字,盛開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

在樹叢中,我又發現了一條岔路,岔路之中更是別有一番景象:綠髮亮樹下,點綴着新生小草,真是別有洞天啊……在那玩耍了一陣,我又回到了大路上,因為我發現那條岔路是條死路。

太陽已升到頭頂了,中午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濱海路,要回家吃飯了,我藉着午後温暖陽光,把這美好一天記了下來。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

清明節快到了,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見有人挑着青餅在賣,我也非常喜歡吃青餅,今天我到南嶴的一個小農莊體驗了一下怎麼做青餅。

我發現做青餅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把大米碾成米粉,再把米粉蒸熟,然後把米粉和一種叫青的植物混合在一起,把它們放在石臼上,用大木錘把米粉和青充分地打成一片,最後變成了一個大大的青色米粉團。

這些活兒都是農莊裏的叔叔們做的,最後輪到我們上陣了,我們用模子把米粉團壓成圓形的、兔子形狀的、龍形的、灰太狼形的,再在外面裹上一層松花,這樣青餅就算做好了。

做完青餅我們又在農莊裏吃了午飯,最後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3

清明節前下了一場大雨,整個世界像洗了個澡。太陽分外明亮,天空分外湛藍,空氣分外清新,樹木分外翠綠,花朵分外鮮豔。

我們來到烈士陵園。那裏已經有很多人,有的在敬獻花圈,有的在參觀烈士事蹟,表情都非常嚴肅。我們也把採來的鮮花獻在烈士碑下,表示我們對烈士的敬意。祖父給我説:“荊門有五千多位烈士,其中還有你太太的舅舅(張葆仁)和姨父(葉雲)。”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祖父還給我講了很多有關清明節的典故,可惜我年紀太小有些聽不懂。只記住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我還能背出二十四節氣了。

同學們,你們看我請明節過得怎麼樣?有意義吧!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4

今日是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我懷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和老爸去給太爺爺燒紙。老爸的老家在東大。今日的道路兩旁賣燒紙的人特別多。老爸在路上買了一些燒錢、一些紙衣服和蠟燭。

太爺爺的墓地在一個桃園裏。桃花開得粉紅耀眼。老爸的叔叔、和姑姑們陸陸續續來到了墓園。大家把自己買到的祭祀物品擺放在墓碑前。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5

清明節到了,我第一天準備回我爸爸的老家去上墳,因為媽媽給我説:“清明節有一個傳統,就是要去給逝去的親人上墳掃墓,用來紀念去世的親人”。我姥姥、姥爺也都去我媽媽的老家上墳去了。

第二天,我就準備去摘草莓了,到處玩一玩,去公園轉一轉,順便叫幾個同學來一塊去玩耍,尋找春天的蹤跡。

第三天,是星期一,我就想問了:“今天是星期一,應該去上學,怎麼放一天假呀?”哦原來最近是清明節要放三天假,原來是這樣,我覺得今天真是個特殊的一天,我們準備去超市買點生活用品,再歇一歇。

我的清明節計劃很好,我覺得一定會是一個快樂的假期,你的清明節怎麼樣呢?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轉眼,春天來了,清明節也悄悄地來了。春雨似乎知道了什麼,不再歡快,不再浠淅瀝瀝,變得纏纏綿綿,變得斷斷續續。她聲音成為了一種連綿悲傷奠歌,成為人們心中點點思念,成為一種安撫人心心靈之聲。

人們伴着雨聲來到了公墓,來到着安放靈魂天堂。人們緩緩地走進公墓,腳步不再輕快,變得沉重。車輛也慢慢地行駛,不時發出輕輕喇叭聲,那聲音不再響亮,變得柔與。這些聲音交錯在一起,成為一種沉重又柔與歎息,成為一種衝擊人們心靈呼聲,成為一種對死者安慰之聲。

人們手中鮮花,被雨水滋潤着,變得更加嬌嫩,也變得羞答答,如同一位來祭奠少女。每朵鮮花都在流淚,那晶瑩淚珠,一滴又一滴地從臉頰上淌下來,滴在人們手上,滴在公墓地上。每個公墓旁都躺着一捧鮮花,到處都是白黃,星星點點,彷彿星星也來到公墓,為靈魂帶來祝福,也給公墓帶來生機。淡淡色彩伴着淚水成為一種香氣迷人哀歌,成為一種永久記憶之聲。

墓前站滿了祭奠人們,有臉上淌着淚水,眼角濕濕,嘴邊傳出一種低低抽噫聲。有默默地站在一旁,燒着紙錢,嘴角抽動着,有則拿出水果與酒菜祭奠,讓親人安息。人們思念化成了一種沉默哀調,成為一種愛延伸之聲。

雨聲、車鳴聲、花語聲、祭奠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清明之聲。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7

清明節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為故去的'人掃墓,燒紙錢,人們也利用這次機會帶領孩子去烈士陵園,紀念館,深切緬懷先輩們。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文化。

今天我也沒有閒着,也去掃墓,祭奠那些先輩們,我和祖父、祖母和爸爸坐車去祖墳,一路上見了許多沒有見過到東西,這可真是不出門不知道,一出門下一跳,我們到了以後,拿着貢品和大金來到了祖墳前,先畫一個圓圈,然後把大金放到裏面燒,祖母還給我講哪個是祖奶和祖爺。燒完了,我們就去我祖母他媽媽和他爸爸的墳前,我們又燒了許多的大金,燒完了,我們去二老舅的家,吃完飯,我們回家了。

清明這天,我和媽媽、奶奶還有“茶茶”,一起去農村老家挖竹筍。

一路上,桃花、犁花、油菜花、杜娟花早已競相開放,春色美不勝收。我們説説笑笑,連“茶茶”都高興地把脖子伸得老長老長。

來到竹林,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鬱鬱葱葱的景象。竹筍已經破土而出,露出了一個個尖尖的小腦袋。“哇,好多春筍呀,我們要大豐收啦!”我興奮地叫道,“我來挖,我來挖!”

我迫不及待地接過奶奶的大鋤頭,使出了吃奶的勁,卻怎麼也掄不動。只好合理分工,我找筍,奶奶挖筍,媽媽負責收集和剝筍。

我和“茶茶”滿山亂跑,果然找到了不少筍,可不是太老了,就是太“苗條”了。一會兒,奶奶發現了一個,那筍剛探出頭,殼黃黃的,嫩嫩的,扒開周圍的枯葉,除去表面的泥土,就可見它碩大的“肚子”。奶奶輕鬆地舉起鋤頭,三下五除二就把它連根挖起。我見了一蹦三尺高,那竹筍的“腰圍”足足有湯碗那麼粗呢。

在奶奶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很多大筍,收穫了滿滿一堆。“脱掉”了竹筍的“外衣”,裝了整整的一麻袋。

背上我們的“戰利品”,帶着豐收的喜悦,伴着歡樂的歌,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