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模板彙總八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62W

一天就要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清明節日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模板彙總八篇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1

清明這天,我和媽媽、奶奶還有“茶茶”,一起去農村老家挖竹筍。

一路上,桃花、犁花、油菜花、杜娟花早已競相開放,春色美不勝收。我們説説笑笑,連“茶茶”都高興地把脖子伸得老長老長。

來到竹林,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鬱鬱葱葱的景象。竹筍已經破土而出,露出了一個個尖尖的小腦袋。“哇,好多春筍呀,我們要大豐收啦!”我興奮地叫道,“我來挖,我來挖!”

我迫不及待地接過奶奶的大鋤頭,使出了吃奶的勁,卻怎麼也掄不動。只好合理分工,我找筍,奶奶挖筍,媽媽負責收集和剝筍。

我和“茶茶”滿山亂跑,果然找到了不少筍,可不是太老了,就是太“苗條”了。一會兒,奶奶發現了一個,那筍剛探出頭,殼黃黃的,嫩嫩的,扒開周圍的枯葉,除去表面的泥土,就可見它碩大的“肚子”。奶奶輕鬆地舉起鋤頭,三下五除二就把它連根挖起。我見了一蹦三尺高,那竹筍的“腰圍”足足有湯碗那麼粗呢。

在奶奶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很多大筍,收穫了滿滿一堆。“脱掉”了竹筍的“外衣”,裝了整整的一麻袋。

背上我們的“戰利品”,帶着豐收的喜悦,伴着歡樂的歌,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竹林。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2

大家和每一年一樣,是去南京的隱龍山公墓給爺爺等掃墓。

我的爺爺是1995年去世的。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所以,我從未見過我的爺爺。我站在爺爺的.墓碑前,照片上的爺爺正慈祥地望着我,彷彿在對我説:阿雲(阿雲也就是我的小名)你要好好學習。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爺爺在天堂平安快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時節,我們就用這種方式寄託對親人的哀思。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3

4月4日 晴 星期四

4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早上,我跟爸爸回鄉下拜祭祖先。

路上,下起了綿綿小雨,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過了一會兒,雖然雨停了,但是路上還是滑得很。 兩邊地裏的莊稼給雨水沖刷得綠油油的,空氣裏也帶有一股清新濕潤的香味。

到了目的地我們就開始拜祭祖先。晚飯後,我們就準備踏上回家的歸程。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4

昨天是清明節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日子,我、弟弟、爸爸與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説,也只有踩着泥膩山間土地一步一步奮力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與小爺爺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香,香在不時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樣子。我們所有人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太公、太婆與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崇高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與小爺爺合墓前。花籃裏花都是白色,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帶子死死捆在了花與花籃上。在幾片綠葉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太公、太婆與小爺爺燒在陰間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有兩億,有一百萬大鈔票,還跟他們説:“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與小爺爺你們“走”那麼早,我都沒有好好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身邊,在那,陪伴你們只有孤獨與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春、夏、秋、冬與綠樹繁茂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

在走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5

清明節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為故去的人掃墓,燒紙錢,人們也利用這次機會帶領孩子去烈士陵園,紀念館,深切緬懷先輩們。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文化。

今天我也沒有閒着,也去掃墓,祭奠那些先輩們,我和祖父、祖母和爸爸坐車去祖墳,一路上見了許多沒有見過到東西,這可真是不出門不知道,一出門下一跳,我們到了以後,拿着貢品和大金來到了祖墳前,先畫一個圓圈,然後把大金放到裏面燒,祖母還給我講哪個是祖奶和祖爺。燒完了,我們就去我祖母他媽媽和他爸爸的墳前,我們又燒了許多的大金,燒完了,我們去二老舅的家,吃完飯,我們回家了。

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於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清明前後還流傳着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豔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今年的清明節陽光明媚,爸爸帶着我去上墳。

到了山腳下,我們走路爬上山,山上的小路彎彎曲曲;到了山上,奶奶把青團和麪條擺在了桌子上,靜靜地等待祖公婆吃飯,下山時我和我的朋友小雨去小池塘捉蝦,我輕輕地把手伸進水裏,小蝦嚇的東躲西藏,小雨和我追的滿頭大汗,終於我們捉到了許多小蝦。

太陽快下山了,我們也回家了。

二年級清明節日記 篇8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老爸老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老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老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老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老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老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老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老爸跟老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老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老爸的臉,老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