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清明節的來歷作文合集五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1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來歷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清明節的來歷作文合集五篇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1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2

相傳在春秋時期,晉國國君的一個寵妃為了自己的兒子當上皇太子,將來做晉國的親弟弟重耳為了躲避寵妃的追殺,流亡逃走,當時只有幾個忠臣追隨着。

有一次,公子重耳在半路上因為飢餓而暈倒在路上,幾位大臣中有一位叫介子推,他為了救重耳,從自己小腿肚上割下了一塊肉,在火上熟了給重耳充飢,重耳問這塊肉是哪來的,介子推默而不語。

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後來,在其他國家國君幫助下,重新回到了國家並做了國君。便是後來的春秋五霸之一,也就是晉文公。

公子重耳成為晉國國君後,那些追隨他的大臣都受了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在一次早朝上,一位大臣提前了介子推,晉文公憶起了往事,慚愧不已,便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接受封賞,可晉問公派人請了好幾次介子推都不願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大軍來到介子推家門前時,只見大門緊緊的閉着。原來是介子推不願做官,揹着老母親躲進了綿山中。晉文公幾次派人上山搜素,可都沒有找到。一位大臣出主意,放火燒山,三面放火,只留一面,介子推受不了煙火燎自己便會走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被熄滅。晉文公在火滅後親自上山查看,發現介子推與老母親抱在一起,被大火燒死在了一棵柳樹下。晉文公親自將他們埋葬在了柳樹下。晉文公在柳樹的樹洞中發現了一塊布,上面寫着一首血詩;

割肉秦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小心地摺疊起來,放入衣襟中在介子推,墓前痛哭一陣,便帶着大軍走下山去。

後來,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便下令將綿上改為“介山”,在全國建立祠堂,並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也就是現在的清明節,在這一天,全國不能生火,只能吃寒食。第二年,介子推去山上紀念介子推,發現那棵柳柳發芽了,長出了新枝。後來便有了插柳;掃墓等習俗,清明節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節日。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3

草綠了,花開了,樹木的枝葉又開始茂密了。又是一年清明時,大家紛紛去祭奠已故的親人,我也想起了我的大爺爺。您離開已經整整一年了,可是我想您。

記得有一次,我和您一起去萬達廣場玩爬網梯。一開始我很興奮,一口氣爬了好幾層。但隨着高度增加,離地面越來越遠,網繩晃個不停,我的腿肚子也抖個不停。從上往下一看,我眼一暈,趴在上面不敢動,淚水立馬就湧出來。大爺爺卻在底下瞧得仔細,飛快地繞過來,衝我喊道:“我們是堂堂男子漢,不害怕,不要哭!爺爺在這兒等着你。”看到您充滿期待的眼神,我站了起來,一層層堅持爬下來。當我到達地面,您早已張開雙臂,做好了迎接我的準備。我把手放進您的手掌,大手握着小手,彷彿剛才的膽怯根本不曾出現過。

直到現在,每當遇到困難,我都會想起您,回想起當時那一幕,而我的指間好像還存着您給的勇氣和力量。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4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們準備去香爐峯公墓給爺爺上墳。

一路上,車輛行人川流不息,有的去大禹陵景區,有的去看櫻花,還有的呢和我們一樣去掃墓。來到大門口,我發現這裏的景色和以前沒有什麼變化,寺廟還是寺廟,水池還是水池。在這種沒有改變的環境中,人們帶着沒有改變的心情,來看望自己去世的親人。

我來到墓地,看見墓碑前已放有許多美麗的鮮花,這些鮮花寄託着人們對死去親人的哀思。我們一行人來到爺爺的墓前,爸爸拿出水果、食品、鮮花……我們看着爺爺的遺像,不禁哭出了聲。這時,天空中飄起了小雨,雨水和淚水交匯在一起,流進嘴中又苦又澀。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回去的時候,我十分捨不得,便三步一回頭地向前走去,直到看不見爺爺的墓為止。

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以後,我長大了,有錢了,一定要給爺爺重造一個更新更美麗的墓,讓他即使去世了也能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