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清明節感悟作文彙總8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1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感悟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清明節感悟作文彙總8篇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1

清明,我初次接觸和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説一句,清明節到,她去給媽媽過清明,那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裏。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挨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裏,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後還細細地尋問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老祖母的憂傷。我摟着祖母天真地説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鹹鹹的傷堵在心裏。從那以後,每到清明前後,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繫。

20xx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作。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週五晨會廣播裏傳出這首詩時,我就想起這個週六就是清明節了。

按中國傳統習俗,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把親人交齊或回鄉,買好香燭和鮮花水果,更有扛着乳豬的,紛紛上山祭拜先祖。

更有孝心的是,許多海外僑胞,他們都不遠千里、跨洋過海回到祖國,風塵僕僕地來到我們共同的先祖墳(皇帝陵、炎帝陵)前祭拜。

這個清明節和以往不一樣,我在電視上看到在去年5·12特大地震遇難者——聚源中學遇難學生的墓碑旁,是年紀更小的新建國小的孩子們的墓碑。臨近中午,新建國小二年級一班魏浩宇的父母提着他生前最喜愛的零食、玩具來看自己的孩子。這名年輕的母親蹲在地上,反覆撫摸着墓碑上孩子的照片,淚如雨下。嘴裏還喃喃地念叨着:“兒啊,去年,我們一起去上墳;今天,我卻給你上墳來了。”話語中的思念和苦楚,讓旁人都為之動容……

想到這裏,眼淚早已在我眼裏打轉。是啊,這是一個肝腸寸斷的清明節!通過這個感人肺腑的清明節,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活着的人,就應該珍惜生命。更要努力學習,將來能夠學到更多的抵禦自然災害的知識和本領,造福國人,造福人類!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沒有下雨,早上在路上也看不着誰斷了“魂”,但人們依然遵守着一個習俗“清明掃墓”。

清明3天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就跟着大舅爺他們去掃墓,那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剛靠近墓園,我就聽到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並有一陣陣灰白色的煙,放眼望去有一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後面是一個大湖,媽媽説這就是水庫,油菜花的邊緣是一小片的茶園,茶園裏有一個採茶工,這真是太美了。

我看入了迷,媽媽喊了我一下,不然我就走丟了。我跟上去,這時發現舅母手裏提了個桶,桶裏有一大一小兩個烏龜,一看就知道是大舅爺買的。我跑過去問大舅爺:“大舅爺,你為什麼要買烏龜呀?”大舅爺説:“等會兒放生。”我又疑惑的問:“放生幹嘛?還不如給我養着玩玩呢!

大舅爺笑着説:“你想要的話下次再給你買一個。”我恍然大悟,放生烏龜也一定有它的含義,就像掃墓一樣。

走進墓園中間,媽媽和舅舅竟然迷了路,頓時不知道往哪走,找了好半天才找着我老太太的二哥墓碑。到那兒時旁邊已經有好多人,我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那一個大房子,我想:“誰家這麼有錢買這麼個大房子?”一會兒,有個舅奶奶搬着兩件衣服和一個盒子放到火堆上去燒,燒完後又親自把大房子放火堆上燒。原來這房子是她買的呀!

這麼有錢,羨慕死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房子和衣服都是我婆婆託她買和燒的,因為我婆婆生病在家,最壯觀的就是燒房子的時候了。一會兒火就沒了,但很快就冒上來,先把半面牆烤軟了,然後就全冒上來,一下子就冒到房頂,整個房子都塌了下來,變成了一堆紙,燒的着不多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磕頭,請求祖宗保佑你,我連磕了好幾個頭,並求祖宗保佑我成績越來越好,掃完了我老太太二哥的墓,就該掃我老太太的墓了。

墓都掃完了,我跟大舅爺和小舅爺來到了湖邊放生烏龜。大舅爺把桶輕輕往下斜了一點,讓烏龜自己爬出去,還説到:“你自由啦!快走,快遊吧!”

然後許了個願,我們便走了。

清明掃墓是我們的習俗,我們必做的事,你們今年掃墓了嗎?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天下起了小雨,我和媽媽爸爸,老伯,嬤嬤,哥哥,外婆一起去餘姚看外公和太公太婆。爬山坡時我很怕,還摔了一腳,幸虧後面有媽媽在,我就不怕了。到了外公那裏,我拜了幾次,媽媽外婆老伯,嬤

嬤,哥哥也拜了。拜完後就放鞭炮了,在放時我很怕,媽媽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我。看完外公我們就去看太公太婆了。在太公太婆那,我們點好蠟燭,全都拜了一下。在放鞭炮時,我還吃了果凍,放完時,我果凍也吃好了,一共吃了八個。我們看完太公太

婆,就回家了。我下山時又摔倒了。

今天我去看外公、太公、太婆好開心啊!今天我的任務終於完成了。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5

叔叔阿姨都回來了,給我帶了許多好吃的。下午我們要去上墳,我拎着一大袋子紙錢和幾根柳枝,媽媽拿着兩捆柴草和炮竹,爸爸扛着一把鐵鍬,我們拎着東西向山上出發了。

一行人步行來到爺爺奶奶的墳墓前,叔叔首先用鐮刀把周圍的雜草割掉,媽媽把柳條插在墳頭上。柳條上還掛一根又細又長的白紙條。媽媽把捆柴草放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燃,我和堂弟錦皓就開始燒紙錢了。

我拿出一沓子一百元的紙錢,拆開擺放在柴上,一邊燒,我和錦皓一邊呼喚:“爺爺奶奶來拿錢。”

我發現每一種紙錢的第一張都比較逼真,像是真的,其餘都很假,製造很粗糙。除了有紙錢,還有金條和元寶,這些還不算什麼,叔叔還買了一副紙麻將,還有一幢迷你紙房子,都做得惟妙惟肖。我想,以前爺爺很喜歡打麻將,這次送了一副麻將,他一定很高興。

紙錢燒完了,爸爸和叔叔去放鞭炮了,“咚”、“啪”,哇,這種炮竹好響呀,還是帶綵帶的那一種呢。

回到家後,我又和爸爸媽媽去外婆家去掃墓,大舅、小舅、姨媽等人都到齊了,我們帶着東西來到外公的墳前。這些雜草長的也忒快了吧,走來長這麼高了,姨媽還是要把它們給處死。我給外公燒了美元,好讓他老人家跟隨地府旅遊團出國旅遊。

“咚!”“啪!

耳邊傳來了絡繹不絕的鞭炮聲。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6

清明節放假,4月3日,我們一家人到九龍湖踏青去,清早,我們一家人駕着新買的車子出發了。

一路上我和妹妹都很興奮,坐在車上我們倆總是不停的説、笑、扭動着身體,阿姨説我快樂瘋了,哈哈……春風吹撫着我們,小鳥在天空唱歌,路邊的柳樹向我們招手,它們也告訴我春天多麼美好。

路邊的田野裏,麥苗碧綠碧綠的,金黃的油菜花全都笑開了臉,就像黃和綠組成美麗的圖畫。我們來到九龍湖,山上的人月來越多了,祭祖的.人們穿行在綠樹和紅花之間,真是忙碌極了。

我們又來到了九龍湖五墓園,有很多人來燒紙上墳,爸爸説這叫祭祖,清明節在古代也叫鬼節,是紀念逝去的親人的節日。聽得遠處傳來的哭聲和鞭炮聲,我的心不由的有些悲傷,忍不住想起經典誦讀上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真是一個讓人悲喜交加的節日呀。(清明節作文200字完)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像是預言般,我印象中的每個清明節總是伴隨着斜風細雨。

清明萬物復甦,清潔而明淨,猶如畫師筆下的潑墨山水,總給人以醉情與山水的淋漓暢快。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作為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有着悠長的歷史,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年曆史。原本,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後,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又個祭拜先人的日子,可為何要在這天去祭拜呢?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於是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總有人來組織緬懷先祖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敬獻花圈,鞠躬,默哀等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尊重和緬懷。從而喚起人們對這個節日的情感。

古代的清明節莊重而又繁瑣,除了祭祖,還有踏青,植樹,插柳,吃菁餅,放風箏等。《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縱是這樣莊重的節日,難免會有放鬆的時光,黃髮垂髫都拿着紙鳶,在祭祖之後的娛樂活動中,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而現在的清明節,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諸多繁文縟節已經被人們簡化,但對先祖的緬懷與祭奠,一直被人們保留着,中華兒女的心中一直留着對先輩們的孝意。有言:百善孝為先。這也正是中華的立足之本。

思緒隨着時間的長河逆流而上,彷彿置身於千年之前。遠處山頂有個白衣老者,臨風而立,我想他也在思念先人罷!否則,我又怎麼會依稀聽得: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這麼悲慼的絕唱。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8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人們忙於或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或浸種耕田,育秧培苗;或換季生產,重塑商機。

清明節前後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近年來,南京人掃墓似乎提前了行動,不到清明日,掃墓之人已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馬路上也經常會堵車,無端浪費了光陰。在我看來,掃墓是人之常情,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長輩,清掃一下墳地,寄託對親人的思念未嘗不可。

但是,許多人掃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點燭、燒紙、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僅污染了環境,妨礙了別人的生活;又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設法予以避免(據報紙報道,每年都因掃墓而引發多起火災)。從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掃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環境,獻一束鮮花,足可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與崇敬。

人雖逝去,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忘懷的。活着的人去給逝去的長輩掃墓,則是一種禮儀,故掃墓也是表達一種情感。縱觀歷史,許多三代以上的祖墳,除了軒轅、炎帝、大禹和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問津。外戚之墳,更不必説了。可見掃墓這種關係,大致上只能維持三代到四代,其遠代祖宗,就無人顧問了。其墳也成了荒山野墓。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種責任。但這種行動重在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天倫之樂,感受親情的温暖,度過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讓父母操心、憂心,找各種事由,責難父母,而在其死後,又建墓,又祭掃,逝者如何感覺到!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