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清明節週記合集九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28W

時間一溜煙兒的走了,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這一小段時間裏,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是時候在週記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什麼樣的週記才是好的週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週記合集九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節的習俗有很多:踏青、放風箏、植樹……。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今年我便和媽媽跟着旅行社一起去秋溝踏青。

景區三面環山,總面積14平方公里。景區內山高林密,峽谷壁垂,三步一潭、五步一瀑;怪石洞穴、古廟傳説,景觀奇麗,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桃花灣了。

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桃花灣終於出現在了眼前。桃花灣,猛一看,還以為山上的覆蓋着積雪,一陣風吹來,再仔細的一看,那是一片會飄動的白雲,走在山路上,呼吸着芬芳的空氣,彷彿置身與仙境一般,又好像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花仙子。

坐在山路邊的小石凳上,扭過身去,仔細的觀看那桃花,一陣大風吹過,桃花花瓣飄飄灑灑,墜入山谷裏去,好像天上的女媧娘娘撒下的花瓣……。

桃花灣真美,秋溝,真美。我愛桃花灣,我愛秋溝,我更愛清明時節去踏青。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掃墓清明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姐姐,還有姥姥來勉縣掃墓。

我們開車到勉縣,先在四姥姥家吃一頓飯,然後爸爸媽媽帶我們去一個地方,那裏全是石頭墓碑。媽媽帶我到一個墓碑旁,我們都跪到地上,媽媽邊流淚邊説什麼:“姥姥,現在我已經有兩個孩子,不知道您怎麼樣。我們現在都挺好的,你放心吧!”

聽媽媽説,她小的時候,如果她的媽媽一出去上班,媽媽的姥姥就會管媽媽和小姨,還對她們特別仁慈,可是她的姥姥後來因為生病,很早就去世,媽媽應該多想念她呀!但是她再也見不到她的姥姥。我爸爸拿出很多的紙錢,還有一沓紙,在墳前點燃。我也默默地拿三張紙錢,扔進火堆裏,它們立刻化為灰燼,煙消雲散。媽媽的姥姥一定會知道我們來看她。

我在回姥姥家的路上,又想起來掃墓的情景,差點哭出來。我們現在多幸福呀!所有人都照顧我們,我們身邊有那麼多的親人,但我們的媽媽,缺少很多很多的親人,估計天天心裏都非常難受。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的童年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每逢這個時候,家家都要帶上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領這我來到墳前,那裏的大大小小的墳墓豎着。望着那麼多的.墳墓,心中感覺不勝複雜,這些墓中的人愛過,恨過,累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石碑躲在雜草中敍述這他的光榮與淚水。不一會,走着,走着,就到了外公的墳前,墳上刻着一個個名字,上面也有我的。我蹲了下來,輕輕地撫摸那塊冷冰冰的石碑。回想起以前,外公雖然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人,但是他是一位樂於助人,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曾經當過兵,還有一顆堅強的心,不屈不撓的意志。 外公還非常喜歡給我講那些大道理,雖然我聽不大懂,但我還是一個勁的點頭。因為我知道外公都是為了我好,為了我以後有出息。可如今外公走了,只留下了一張毫無表情的照片,和一塊冷冰冰的石碑。 想着,想着,媽媽已經吧紙錢燒掉了,把香遞給了我。在默默的禱告中,我再一次的細想,不知先人感受的我,不知道黃土下的祖人會喜歡這樣的氣氛嗎? 一滴雨珠滴在我的手背上,漸漸的雨下大了。我也該回家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耐人尋味,不同尋常!

清明節週記 篇4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戚城公園踏青。

剛下過小雨,公園裏空氣清新。那些緊貼地面的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葉子,鬱金香、迎春花、桃花、櫻花、玉蘭花、丁香花競相開放。鳥兒在草坪上、花叢間、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叫着。

我們來到一片鬱金香前,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還有橙色的。一陣微風吹來,花兒隨風搖曳。綠色的葉片上幾滴雨珠晶瑩剔透,象一顆顆透明的珍珠。

我們來到桃樹前,滿樹盛開着粉紅的桃花,芬芳撲鼻。

小胡邊栽種着幾顆高大的柳樹,柳枝上已經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柔軟的枝條隨風舞動。

我們爬上了一個土坡,土坡旁邊有幾顆高大的樹,媽媽説:“這是榆樹,上面還結着榆錢兒呢!”説着,媽媽走到榆樹前,摘下幾個榆錢兒對我説:“你瞧,榆錢兒中間鼓鼓的、硬硬的,樣子好像古代的銅錢,吃起來還微微發甜呢!”我一聽,迫不及待地從媽媽手裏拿過一枚榆錢兒,放進嘴裏嚼了嚼,嗯,真的有點甜。

春歸大地,萬物復甦。這次我看到了她,聽到了她,聞到了她,觸到了她,嚐到了她,並把她寫進日記裏,永遠幾下她。

清明節週記 篇5

人們都説: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今年的清明節並沒有並沒有下雨,老天好像一點也不悲傷。不過,火辣辣的太陽並阻擋不了人們對親人的思念。

清明節,我跟媽媽去放風箏發現街道兩旁又有了春的足跡。看野菊花探出了頭露出了笑臉,小樹發出了嫩嫩的枝芽。人們也脱去厚厚的冬裝,小鳥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嘰嘰喳喳的落在樹枝上。在不知不覺中,天色暗了下來。路旁燒紙的人們也多了,他們在是給天堂的親人送一些錢財、衣物。可人們這樣燒紙,不但污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我認為,人們可以採取文明的行為來表達對已逝親人的思念。

人們大多數認為這天是個沉痛的日子,可我不覺得,因為這天我可以放風箏,放飛心情。

  清明節週記 篇6

清明節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去街上玩,走着走着就下起雨來了,媽媽説:“咱們三口人出來的真不是時候,玩不成了。”

不一會兒,雨就下大了,我們就去眼鏡店把爸爸的眼鏡修了一下。當我們出來的時候,雨是停了,卻颳起了大風。我們就 趁着不下雨趕緊往家趕,走到半道,雨又開始下了。幸好我們還帶有雨披,要不就該淋感冒了。

終於回到家了,我不由感慨地説:“今天真是個倒黴的日子!”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 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着誰?

有很多朋友都在問清明果是什麼,我去百度查了查,把部分資料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據説是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後是採摘清明草的好季節。綿軟的淡粉團在手裏捏揉,隱隱有股子清香氣。那氣味是春天的甜腥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説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説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説每年來這裏一次,但是感覺上並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後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裏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説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後的一站的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採茶葉(希望在天堂的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採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一年一季的清明節明天就要到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牀,梳洗好了之後便朗誦這“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上路了。在路上我看見很多人拿這小鐵杴、提着一大包“人民幣”“金元寶”之類的懷着對先祖的敬意出發。

終於到了自家祖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邊燒黃紙邊和死去的先祖説説話。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 綠的,雖然説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快中午了大家紛紛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有的人很九沒“見”自己的父母了。便在墳邊依依不捨,終於在家人的勸説下離開了……

這次掃墓,我感觸很深!

清明節週記 篇8

摘要:古城裏,衣着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雨紛紛清明已經過去,未見幾許斷腸人,倒是借問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數.麻醉着神經,損傷着肝腎.嘉陵江邊,遊船幾許燈光燦爛.燈下那一杯杯冒着熱氣的綠玉,不時幾個星子閃進去.茶溶在水裏邊,唾液溶在茶裏.縱然茶葉再名貴,也不過是茶與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沒什麼味道.

江對岸,紅軍紀念館燈火輝煌.再襯上“閬苑仙境“四個大字,確有一番韻味.但清明節仍無幾人上去緬懷先烈,似乎他們的鮮血造就一羣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裝飾了那一雙雙早已飽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裏,衣着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這條街愈走愈黑,到了漢桓侯祠燈也學會了戛然而止.本來就是古墓.門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嚇不死人.唉,真為閬中中學的美女們擔心.

夜深了,閬中中學還傳來許許書聲.原來校方又在和全國人民作對,可憐的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到中國早已解放?這樣補課,腦細胞死傷無數,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個渣渣了.

城裏到處都是祭奠後的灰燼.低頭看看冥鈔面值,多以百萬計數。若是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穫無數億,這冥間貨幣恐怕也要貶值.不過看着這一個個“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話“活着不孝死了孝,瞎鬧!“是啊,與其這樣“孝順“,生前何必惡語相加,置於死地而後快?這般孝順也不過是不是“哄死人“,.也許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當處?

清明節週記 篇9

4月x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我爸爸哥哥去長潭水庫掃墓,我們開着車,開着,開着,終於到了,我們坐上船,伯伯説:“誰能看着水想一些成語。”我想了一會説:“山清水秀,風平浪靜……”伯伯説:“誰還能説春天的詞。”我又説:“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

我看着遠處白濛濛的霧把大山擋住了,近看山上開着紅的花,綠的花……“還有其他的花。我東張西望,沒想到,長潭水庫的風景這麼美啊!船一搖一晃的前進了。到了目的地,爸爸和爺爺拿着刀,一起清理墓前雜草和垃圾,雖然我沒做過,也學着他們的樣子一起做,我們一起祭拜祖先。時間過的真快,到回家的時候了。我們一起坐上船,大家有説有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