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合集7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1.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合集7篇

清明節的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姥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外孫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外孫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在我的印象中,姥爺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以前是他村的村長。他為人忠厚老實,從不貪圖小利,一直為村默默的工作着,直至他死去。有人説,對別人的想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但是我想,我對於姥爺的想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姥爺的音容笑貌時,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哪怕是五年、十年,這種感覺還是沒有減弱、消失,反而更加強烈。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今天,又一次站在姥爺的墳前,淚光朦朧了雙眼。透過蒙蒙的雨絲,只發現遠處的青山,近處的田野,漸漸變得模糊起來了。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熟悉,好像剛剛祖父還在給村裏人寫着春聯,還在告誡村裏年輕人別把垃圾往清澈的小溪裏倒,還在為村裏修繕祠堂用心操勞……一轉眼之間,祖父就已駕鶴西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像雨中的水汽,無論我怎麼抓,都已經抓他不住了,空留下一片潮濕在掌心。這時我才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但姥爺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度過的也只能是常常的想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那是一楨新陳代謝的生機景象,紛紛雨、滴滴淚交織在一起,滋養着我。

清明節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而每每吟起小李杜之一杜牧的這首《清明》時,我就不由自主地感慨:中國的文化真就是博大精深呀!民間四大愛情傳説、四書五經、四大史書、十大才子書……哪一個,不聞名中外?哪一個,不家喻户曉呢?春節、元宵、清明、端午……每一個節日,其實這裏都包含着一個動人的傳説。清明節,它就是每個烈士,每個英雄的節日,它亦洋溢着我們對已逝世的烈士英雄的瞻仰之情。

在那一天裏,空氣中摻進了一些悲哀的氣息,太陽也為那些忠心報國、赤膽忠心的烈士英雄的死感到惋惜,於就是跳進雲層裏,偷偷地小聲地哭泣起來。我們站在烈士碑前,抬頭仰望烈士碑,而那些英雄的名字都湧現在我的腦海裏:心中有愛的聶榮臻聶將軍、以寡敵眾的戴安瀾戴將軍,奮勇殺敵的佟麟閣將軍、還有為國捐軀的謝晉元將軍……他們都就是真真正正的、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如果説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就是夏日夜晚的天空,那麼,他們也就就是夜空上一顆顆絢麗奪目的星星;如果説抗日戰爭就是一池淤泥,那麼,他們也就就是那裏面一朵朵冰清玉潔的荷花。

抗日戰爭就是一段血的歷史,它時時刻刻鞭策我們不要忘記我們就是中國人。每年的清明節,它就是一個人的節日,它就是一羣人的節日,它就是所有中華兒女的節日。

清明節的作文 篇3

每年的清明節在4月4日到5日之間。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氣。關於清明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盪鞦韆。

盪鞦韆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着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恆而深刻的。插柳。據説,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採茶。採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採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讚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説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解掌握。

清明節的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父親一大早説:“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説:“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母親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父親一個字都不敢説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

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父親母親,我父親母親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裏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

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父親母親的樣子,先鞠躬,再説些什麼話,我的父親母親在説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説:“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説説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

最後,我父親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説:“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説:“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父親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説:“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父親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清明節的作文 篇5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我們怎能忘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説:“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長歎一聲説:“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為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為這忽視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為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為“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為祖國,為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裏,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裏,活在那些傑出的死裏,活在歷史裏,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澱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體上的人生更為漫長浩渺。

清明節的作文 篇6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東至與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五月四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是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在民間亦相仿效,於次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源於商朝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在四月五日前後。清明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與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人體,都在此時換取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

清明節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經開始,歷代承襲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添加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與燒紙,其實掃墓是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

清明節我到了文化宮去“踏青”,中午在外面野炊,晚上又去給去世的姥爺燒“錢”,嘴裏還要不住的説:“姥爺,我們給你燒錢了,你安息吧!”

清明節也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戴柳,射柳,打鞦韆。遼代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呢!

清明節的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説:“清明節到,祭祖墳,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説:“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説。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爸爸媽媽的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説:“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説:“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説:“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害怕極,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裏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插敍這件事很好,但應該簡練些)我們放完鞭炮點幾根香,我學着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説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説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説:“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説説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説:“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説: “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説:“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嘗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下去,因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落點和高處。

Tags: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