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清明節心得體會(共3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13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心得體會(共3篇)

清明節心得體會1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國人歷來最重家國情懷,清明時節,緬懷先輩、慎終追遠,家庭的記憶被細細勾連,國家的歷史被反覆訴説,這是一個精神薪火相傳,信仰生生不息的過程。其間,有些精神在傳承中歷久彌新,有些內藴在演變中綻放新顏,有些價值在變革中與時偕行。脱貧攻堅的戰場、抗疫大戰的前線,不計其數的'人們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的奔赴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為了勝利他們不惜犧牲自我,憑自己的微薄之力,築起了我們新時代的“長城”。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是兒女、是父母、是丈夫、是妻子、是朋友……也許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我們知道他們為了誰。清明時節,我們仰望星空,不僅僅是要把他們唱成歌,更多是帶着他們的願景,在這奔赴趕考之路的每一天,不枉他們的期待,勇往直前。

清明節心得體會2

清明暮春裏,悵望北山陲。清明節的每一縷哀思,都源於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於個人,清明寄託着自己內心的無限追思和深切崇敬;於家庭,清明是對故鄉對家的無盡眷戀;於國家,清明是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面對逝去的先輩和英烈,我們對生命的`思考再次被點醒,對過往的留戀重新被點燃,對未來的期待被大大激發,一往無前的勇氣、家國天下的情懷,都融匯於仲春與暮春之交,存於內心深處。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可以對先輩們説如今的中國一切都如你們所願,山河無恙,煙火尋常。而我們也將繼續沿着你們所走的道路,時時處處,涵養我們的家國情懷,去續寫你們未完的詩篇,去創造你們未見的新世界。

清明節心得體會3

中國的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祖節日。據專家介紹,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在我國已有2500多年曆史。

清明最早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它在春分後半個月,此時春色已濃,陽光明媚,楊柳垂絲,綠草如茵。氣温漸漸升高,正是農耕的大好季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古代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所以古人就把寒食延至清明,由於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就合二為一,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清明踏青在宋代最為流行。

清明掃墓在唐朝就開始盛行,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在繼承。

清明祭掃緬懷先人的形式多種多樣。傳統的.有燒紙掛錢,修墳除草。近年來又出現一些新形式,如:獻一束淡雅的鮮花表達無聲的交流和思念;植一棵長青樹,掛上先人名,意在將思念植於土中,四季長青;在家供奉牌位,家人團聚,共同祭拜,教育後代飲水思源。我還覺得清明節寫篇懷念文章,寄託對先人的哀思,既不落俗套又意義深遠,也不失為一種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