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600字3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1.14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600字3篇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直至今日我們也不得不驚歎於古人的神奇,他們在千年以前寫下的詩句於今竟仍適用。

每逢清明必下雨,這確實有點邪門,可等您搗騰一番找到傘後,雨停了,您就只得唾罵老天爺了,您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還有,就是當您問候完老天爺及其祖宗十八代後,千萬還把傘帶上,否則,當您搭不上車,惱羞成怒地決定步行或乘坐小型機動車回鄉時,突然在一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天降暴雨…畢竟老天爺是不能指望的。

注意,就算您幸運地成功地擠上了車,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堵車也不是可以忽視的:就算您思鄉心切,在車上已是一覺醒來,伸伸懶腰,打打哈欠之時,睜開惺忪的睡眼,放眼所見卻是一片蔚然壯觀的車海且還在以龜速蠕動時,會作何感想?

有了以上所有的層層阻礙,使我用了先輩們長征的精神才得以成功返鄉。在去往祖墳的路上,我撿到了一種穀物,自以為無所不知,即雲:“此必稻米也。”遭農人笑,大怒,遂駁之,卻沒奈何,強舌而不能對矣。

鬧出以上笑話之後,我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遊玩興致頓時全無,準備燒點冥幣就閃人,可卻被拉住掃墓,原本不知道掃墓是什麼意思,後來才明白是給墓地除草、植樹。又鬧了一場笑話。冥幣已盡,陵園中燒完了冥幣的方鼎中湧起一陣青煙,剛剛還在喧鬧的人羣頓時陷入平靜,不管是男女老少,都不約而同地仰視那青煙,目光虔誠。要是讓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們看到了,他們應該不會相信,也不可能相信這些鄉下人會如此心有靈犀、如此有組織、如此這般超越自然,不朽的信仰。

雨下了起來,淅淅瀝瀝,打在每個人的頭上、肩上、腳上。居然沒有一個人離開,甚至沒有一個人講話。這些被人看成沒有文化的'莊稼漢卻懂得知行合一,也許他們不懂得那些繁文縟節,卻敬畏萬物生靈。他們把成績優秀的我贊為“王秀才”羨慕之情溢於言表,但其實,卻是他們那純潔樸實的目光顛覆了我的世界觀。也給了我一次靈魂的洗禮。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今天4月4日清明節,天空如此陰暗,像要下場傾盆大雨,但阻止不了我去給外婆掃墓。看着墓碑,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和外婆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

那時我才四歲,從小和外婆住在農村,是外婆一手把我帶大的。我和外婆之間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記得那時每天上幼兒園,外婆都會在我口袋裏準備兩個雞蛋。有時我吃膩了,説不要,她就會偷偷地把雞蛋放進我的書包裏。現在我明白:外婆是怕我餓了。有一次,我和鄰居打架,臉也被她抓傷了。回到家裏,我以為會被外婆責罵。沒想到她二話不説直接跑到鄰居家去為我討公道。現在我明白:外婆是怕我再被別人欺負。

一轉眼,幾年時間過去了,我也要上國小了。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常年在外地,只有過年才回來。聽爸爸跟外婆説:“媽,非兒要讀國小了,鄉下的教育不好,環境條件也不好,而且你身體也不好。我想帶她回……”沒想到爸爸媽媽這次回來是要接我回城裏讀書。我一下子就急了,大聲説:“不!不!我不去!我就不去!我要和外婆在一起……你們説不要我就不要我,現在想要我就帶我走,我不去!”我抓住門框,死死不放。爸爸一把把我抱上了車。我兩眼淚汪汪的哭喊着要外婆。外婆在車窗外説:“我會來城裏看你的,菲兒要聽話。”

沒想到這次的離別,竟然是永別!直到放暑假我回老家時,才發現老家的一切都變了,沒有外婆的家顯得冷冷清清。原來爸爸媽媽怕我過分悲傷會影響我的學習,就一直把外婆去世的消息隱瞞着我。我沒有責怪爸爸媽媽,我知道他們和外婆一樣都是為了我好。我傷心了好幾天,把該流的淚都流乾了,但我知道我應該變得更優秀才能報答外婆的恩情,於是我不再哭了……

從這以後,每年的清明節和暑假,我都要回老家,去外婆的墳前靜坐,向外婆默默訴説無盡的思念。

陰暗的天空突然亮了許多,太陽好像要出來了,似乎是外婆在看着我笑了。我也跟着笑了……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3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後,這感覺更加強烈。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哀傷。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Tags:清明節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