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清明節隨筆(必備)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清明節隨筆(必備)

清明節隨筆1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這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説: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脱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裏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就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裏,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裏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是凝住了。整個世界就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節隨筆2

燕子來時春舍,梨花落後清明。

今年的清明,略有寒意。

車,在回鄉的路上;心,卻早已到了家鄉。

“媽媽,這次回去給誰掃墓?”我好奇地問着媽媽。“我的奶奶。”她輕輕地説,彷彿那是一個美麗而又奇幻的夢,而她,便是這個夢的主角。

“媽媽的奶奶?為什麼以前你不去呢?”“沒有為什麼。”媽媽的回答令我很失望,便過頭去,再也沒有理她。

又是一年清明時,霏霏細雨、點點愁思,幾多離人淚。

回鄉的路途十分遙遠,為了打發時間,我便猜起了媽媽的奶奶的`容貌:應該是一個很慈祥很慈祥的老奶奶吧。笑起來應該會有兩個小小的酒窩,雖然老了但風韻猶存吧。我把我的猜想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而不語。

終於,漫長的車途後,我們到家了。安頓好一切後,媽媽便帶我去掃墓。

那是一個怎樣的墓啊,墓碑上的字早已在幾十年風雨的打磨下模糊不堪,墓上雜草叢生。我無言:人死了,都會這樣吧。

媽媽燒起了紙錢。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着墓碑上刻着的幾個模糊不堪的字,心裏泛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悲酸。一陣風吹過把地上的焚燒盡了的灰燼捲起,吹進了我的眼裏,彷彿是在為我掩蓋眼眶中的晶瑩。

站在墓碑前,久久不願意離去。天空灑下了隨着風飛揚的如塵如粉的雨霧。就這麼輕,這麼輕,這麼飄揚。象是蝶舞一樣。清明節,就是一個雨紛飛的季節。

焚紙祭香,青煙寒食,撒清酒一杯,吟離歌數闋,哀思同寄。

一絲絲清涼,拂過臉頰,西方那天邊,也漸漸暗了下來,一切都回歸了開始的寧靜,隨着夜晚的來臨,輪迴着…

清明節隨筆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雨淅淅瀝瀝地下着。我隨着爸爸媽媽回到老家,路上顯得比較擁擠,大家都趕着去老家祭祖。等我們到了老家,親戚們都已經到齊了。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在爺爺奶奶家聚會,比過年還要熱鬧。

我們吃過了中飯,大家便從家裏出發,這時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我們帶着奶奶早已準備好的東西,一起上山去祭祖。一路上,田地裏油菜花開,蜜蜂嗡嗡,遠遠望去,大片的'油菜花在陽光照耀下,像金色的綢緞閃閃發光。儘管下過小雨,但還讓人感到春天濃濃的氣息。山上有許多人在祭祖,不時地傳來鞭炮聲。

爺爺奶奶説:“我們要先拜祖祖太公的墳。”祖祖太公在全家人的心中佔有特殊的地位,每年祭拜都從這裏開始。只見伯父們將落葉掃開,將雜枝砍掉,在墳前擺上糖果糕點等,在碗裏倒上酒,然後緩緩地灑在地上,奶奶嘴裏喃喃地説着,祈求祖宗的保佑。在墳前,大家以輩份和長幼秩序跪拜。燒上紙錢,點燃鞭炮,隆隆的鞭炮聲響徹了這寂靜的山間。

清明節隨筆4

祭祖,是清明節中客家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個儀式通過燒香三拜來紀念已經逝去的親人。

清明節的早上,我還在睡夢中,被一陣陣聲音吵醒,有叫喊聲,有歡笑聲,有狗吠聲。起牀洗漱過後,才發現,原來,大家都在忙着祭祖的準備,有拿着香前往祠堂的,有搬着大批紅鞭炮到祠堂外的平地的。我也像往年一樣幫着爸爸媽媽搬着雞、鴨和酒到失去的親人前面。爺爺奶奶也已經準備好了祭祖的工作,先祭拜上天,再祭拜菩薩,差不多經過兩個多小時,轉眼間已經到了七點半。我們匆匆忙忙吃完早餐,我和媽媽前往祠堂,等候族人們的到來。

八點整的時候,族人們陸陸續續的.到來了,見面後,大家互相問候,寒暄。年長的長輩們抱抱這個小孩,摸摸那個小孩的頭,所有的小孩都浸在了收利是的海洋裏,個個都笑逐顏開。在外工作的人都説些吉祥祝福的話語;握着長輩的手噓寒問暖,祝福老人;同輩們見面後,相互問候,過去一年的狀況,並祝福來年好兆頭。

八點四十分整,經過了長時間的祝福,族裏年老而又德望的老人,大喊一聲準備祭祖,青壯年們點燃大燭大香,將點燃的大香恭敬地交給族老們,媳婦們將幾大把小香點燃後,分別交給每一個人。族老們站在第一排,下一輩的男丁站在第二、三排,孫輩的男丁站在第四、五排,後邊站着的便是媳婦們和女兒們。八點四十五分整,其中一位年老而德高望重的老人大聲喊道:“大年三十,祭祖開始,一上香,再上香,三上

香。”三旬上香後,族老們上酒上茶,媳婦們收回大小香插到香鼎上。接着,媳婦們和女輩們忙着燒紙錢給祖宗,媽媽立刻把我叫到跟前説:“兒子,去燒紙錢的火堆旁烤烤,把一年中身上的污漬烤掉。”青壯年們捧着幾十盒鞭炮到祠堂平地掛好,等到紙錢燒完後,大夥們就接連着幾十盒鞭炮陸續點燃,噼噼啪啪震天響,那仗勢猶如排山倒海,氣貫如虹。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歡樂的喜慶的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期待着來年的好年景,好收成。

隆重而傳統的祭拜儀式,寄託着人們對祖宗的掛念和感恩,通過這次祭祖儀式讓我領悟了客家人的勤勞、團結和互助。

清明節隨筆5

兒時,故鄉紀念先人的時候只有七月半和大年三十的下午。後來,人生就像一幅漸漸展開的畫軸,我也越走越遠了,才知道,紀念先人的時間其實很多,方式方法也很多。至少,有許多地方在清明節那一天,在冬至那一天,在小年那一天,都有紀念先人的義務,甚至還有燒紙錢的習慣。

我從來都不相信迷信,曾經有十幾年,我都總是以徹底的唯物主義者自居,雖然這樣的人很多很多,可是,我還總是覺得這樣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鳳毛麟角,我算是一個。

不管是算命、打卦、菩薩、神仙、道士等等的`土迷信,還是禱告、禮拜、借耶穌治病趕鬼的洋迷信,我都一視同仁,統統不理。可是,對於祭祀先人,特別是祭祀我那個曾經十分善良的母親,我是十分虔誠和莊嚴的,無論是在故鄉,還是兩百公里之外的新家,或者是幾千裏地外的外地,我都孜孜以求。

對於清明祭祀,説這個傳統值得發揚的很多,當然也有説這個節日意義不大,甚至會造成山林失火。我也曾經間接地感受過山林失火的哀痛,但是,在傳統習慣面前,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若問我對於清明節燒紙錢的看法,我還是用我的詩話來做個回答吧。春節放鞭炮,清明燒紙錢,傳統已不多,該傳萬萬年。”我認為,清明節承載了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清明祭祀是很必要的,它表明活着的人們延續着一種良知,追尋着一種希望,敬畏着一種神聖。

我的母親埋葬在故鄉的墓地,加上故鄉的農民對於清明那並不強烈的印象。

故鄉的人們只在農曆七月半和大年三十下午給逝去的先人進行祭祀,所以我很少會在清明節回家給母親燒紙錢的。但是,無論離開故鄉多遠,只要是有母親的照片在身邊,我都會請出母親的照片,然後在一個合適的場所,先給母親磕三個頭,然後,取出買好的香火和紙錢,燒給母親,請她在那邊多享受些。今年,我燒給母親的紙錢總不下十萬元冥幣吧,但願母親在那邊活得出彩,至少可以算作是天堂裏的出彩中國人吧。

母親,您知道嗎?我現在已經有一百多萬文字在網絡上看得見了,這應該是您十分欣慰的事情吧!您雖然識字不多,那三百多字還是您常常問我才認識的。天下的母親雖然很多,可是,我可以肯定,人到七十歲,像您這麼不恥下問的人十分稀少。您問字是為了看懂耶穌教的經文,雖然這個我不贊成,甚至和你吵過,但是,我理解一個母親的心,您信封耶穌教,至少在您看來也是為了一家人的平平安安啊。 母親,您知道嗎?我的女兒,還有您的外孫子都上了大學,而且即將要從大學畢業了。母親,您知道嗎?您的大孫子李勝武已經是一個新廣州人了,他在那裏奮鬥了十幾年,那裏有他的房產和一家人。母親,您恐怕會擔心我們對於父親的孝道吧?如果是那樣,那麼您的擔心是多餘的,我們這五個做子女的,不但沒有對於父親的不孝,也許是攀比着盡孝吧,我們幾乎個個都是“寵爹一族”,大魚大肉幾乎把父親寵出一些毛病了。

最後,讓我留下一些詩話,就算是李氏詩話吧,算作對於母親的祭祀吧:“清明對影看母親,紙錢瀰漫人斷魂,親孃離世六年多,常記媽媽深深吻。”

清明節隨筆6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如:緬懷祖先思念親人的清明節;全家團聚、歡聲笑語的春節;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張燈結綵的元宵節等等,藴含了我國人們尊老敬老、愛國愛民、團結友愛的優良品德。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也是民族發展的基礎。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它寄託了人們對整個民族的`憧憬,也是弘揚與傳承民族精神的一種有效表現形式。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它獨特的淵源。

幼兒園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對孩子進行傳統節日的教育

1、加強教師傳統節日教育水平的專題培訓

2、保證傳統節日教育在教學活動中的開展

3、傳統節日教育滲透於一日生活中

4、區域活動中開展傳統節日教育

5、環境創設中滲透傳統節日教育

6、家園結合中強化傳統節日教育

清明節隨筆7

清明時節到了,這是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

每到清明時節的時候,會讓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傷感,是不是真的應驗了唐代詩人杜牧的那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

清明時節,是我最有一次傷感的節日,我從來都沒有感到過這樣的傷感,或許這是我對先人的懷念吧。

清明節隨筆8

昨天是清明節,咱們要去給爺爺掃墓,外面的天是陰陰的,突然我想到了杜甫的《清明》,詩裏寫的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都有點想爺爺了。

一路上車好多,好不容易到了鳳棲山墓園,咱們把車一停,就各自準備東西去給爺爺掃墓了。爸爸去借了個燒紙用的鐵桶,媽媽用毛巾把墓好好地擦了一遍。奶奶點着了四支煙,把它們平放在墓上,接着又往上放了香蓉包、蘋果、橘子、心特軟等一些好吃的。奶奶還點着了蠟燭和香,拿出好多冥幣,爸爸把火點着後,奶奶、媽媽和我就開始燒紙錢,扔了好多紙錢到鐵桶裏。一開始,我很怕火,但是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有一次直接投了三張紙錢進去!

結束以後,爸爸把鐵桶的'火完全熄滅還了回去,咱們也踏上了回家的路。路兩邊都是綠油油的麥田,中途,爸爸把車停了下來,我和媽媽拿着手機到麥田邊一頓狂拍,麥子長得真的很漂亮!

清明節隨筆9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與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打馬球、盪鞦韆、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一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隨筆10

今天是乙未年的清明節,又到祭奠先祖的時候了。因為一些年來經常在外“打工”,以及其它原因,已有七、八年的清明節沒有回老家祭奠先祖了。今年早已做好了清明節無論如何也要回去的計劃,但因這幾天一直陰雨不斷,再加上一些特殊原因,只得放棄清明節的回家祭祖計劃。

之前的一些清明節,當沒有回老家的時候,我往往會在駐地附近找個高昂之處,面對家鄉的方向跪拜,再把幾張冥錢,連同寫的幾句寄託哀思的文字一起點燃,了結思親念祖的殷殷心事……如在福建、在陝北等地時,我都是這樣辦的。在渭南家中時,我多是上到渭南南塬之頂,站在塬邊的最高、最佳處,面對家鄉方向,跪拜在地,並點燃寫着哀思的文字紙張。

放棄了回家祭祖的計劃,那就按常規去渭南南塬吧。但天公不作美,雨不停地下了幾天。你看,前天和昨天,一會兒小雨,一會兒中雨,斷斷續續地下着,昨晚雨也沒有停歇。

今天早晨,我五點鐘就起牀了,電腦上顯示的天氣預報是“小雨”,我再拉開窗簾一看,天色陰沉沉的,樓下的地面濕漉漉的,窗口上方的遮雨篷不時地響着“嘀嗒—嘀嗒—”的聲音,空中好像還零零星星地飄着細細的雨絲。這樣的天氣,上渭南南塬的打算恐怕又得“泡湯”了。如果上不了南塬,那就站在我的北屋窗前,面對家鄉所在的方向祭奠吧。

不到七點鐘我開始準備早飯,邊做着早飯,沒有想到天色竟然慢慢地明亮起來。吃了早飯,到了八點半的時候,陰雲退去了不少,一時半會不會有雨來臨了。由於天還陰着,為了以防萬一,我就拿起了一把雨傘,向着南塬的方向走去,準備仍按原計劃上渭南南塬祭奠先祖。

由於剛剛雨停,上塬路上有不少小的水坑,好在塬下的路面上鋪有碎石,並不泥濘;塬坡的路面上雖然很濕,但因坡面較陡,且黃土層透水性較好、雨水下滲很快,所以路面並不滑腳。九點多鐘,我就上到了塬頂。

雨後塬面上的樹木、小麥、油菜和草葉上都掛滿了水珠,我在附近走了一會兒,鞋子和褲腿也被水打濕了。

今天早晨聽陝西廣播電台預告説,今天九點半要在黃帝陵舉行公祭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盛大典禮,我一看手錶,恰恰也到了九點半,於是也對着黃帝陵所在的西北方向,在心中祭拜祭拜我們的始祖黃帝……

我為了響應文明祭祖的倡議,這次就免了點燃冥錢等的'過往做法,只是虔誠地跪了下來,口中叨唸着一個個的親人。我先後叫着我最親最愛和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親、母親、三舅、三妗子,説着對他們的思念之語,遙寄我的思念。我雖然盡力控制,不讓自己太過悲傷,但還是難以控制發自內心的感情勃發,仍遮不住眼角的淚花……我想着我那善良、好學的祖父,我那善良、樂觀的外祖父,我那善良、疼愛我的祖母,我那坎坷一生的父親,我那善良、勤勞、任勞任怨、苦病的母親,我那善良、勤勞、對我有無限恩情的三舅三妗子,我是多麼的感謝你們、思念你們呀!我沒有去擦拭這些飽含着親情、悲情的淚水,任它肆意地在我的兩頰流淌……我的親人吶,你的孫子、外孫、兒子、外甥在向你們磕頭了。我沒有向你們盡多少孝心,你們卻已分別離世六十年、五十年、二十二年、十六年、十四年和十三年了,我有愧呀!如果你們有人還在世的話,我一定要讓你們來分享我的快樂,也讓你們及時來解解我的煩心事……

太陽已經半遮半掩地露了出來,我站起身來,向着北北西方向的家鄉瞭望。我的眼光掠過塬邊的樹木,看着塬下渭南城區那一棟棟的高樓大廈,看着遠處那一條條飄動着的灰色雲朵,憶着我的鄉情、鄉愁,念着我的親人、親情,想着七旬過六的我的過往、現今和未來……

清明節隨筆11

昨天是清明節,天清氣朗,我去外公老家掃墓。路上車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裝了很多錢。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個林子裏,下了車,大人們便開始勞動,外公燒香倒酒,一個衣着時尚的奶奶爬上墳頭,鋤着雜草,而哥哥拿着棍子和我打架。

接着,要燒錢了。錢都是假錢,有一百萬的,有一萬億的。姐姐拿着一疊錢,喊道,發工資嘍,發工資嘍。爸爸説,這些錢是給鬼用的,不是給人用的。我們紛紛把錢投到火裏面,煙灰卷着向上竄,外公笑着説,現在燒了這麼多錢,你們二位(公公婆婆)可別爭錢呀。

森林裏人多了起來,熱鬧起來,人頭在墳頭間移動着,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扛着一個耙子,掃着葉子,有個大媽在墓碑前倒酒,一對叔叔阿姨在一個沒有墓碑的小土墳前點香。

我爬上一個墳頭,拿着一根棍子當做槍來射擊。爆竹聲中,濃煙騰起,嫩綠的枝葉間香灰到處流竄,人們紛紛移動。

下午,我回到老家嗎,去奶奶的墳前祭拜。爸爸燒的錢很少,外公燒了一大摞,面額是幾百萬幾百億的`,而爸爸只燒了幾疊,等我們仔細一看,面額居然是兩塊的。外公打的爆竹響了幾分鐘,而爸爸的爆竹几秒鐘就打完了。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氣。爸爸辯解道:“不要講我小氣,我也給奶奶也送了一套別墅,還有洗衣機,太陽能……”一路上,我們説説笑笑回了家。我覺得,清明節,真好玩。

清明節隨筆12

清明,天清氣明,惠風和暢。驚蟄後的一聲悶雷,萬物復甦,蠢蠢欲動,一切開始迸發生命的活力,此時,清明的一場杏花春雨,給大地以滋養,給萬物以甘露,生命因此才有了滋味,有了色彩,有了勃勃生機!

不信你看,櫻花搖曳着粉色的花瓣,笑靨春風,接受絲雨的洗禮,恍若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清新脱俗;原野中,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綠是已經抽穗的麥苗,黃色波浪相間的是亭亭玉立的油菜花;池塘邊,小河旁,柳樹已經垂下新枝條,鵝黃,柔美,浴乎風,風乎舞雩;走過桃樹下,或一地芳澤,或花瓣紛飛,輕落肩頭,彷彿走進十里桃林,與上神翩翩起舞;走在村落間,剛孵出的小雞,在屋檐下,嘰嘰嘰,呼喚新生;大白鵝伸長脖子,在草地上啄着新草,品嚐着春的第一道美味;榆樹上的小鳥,撲稜着翅膀,接受春雨的洗禮……

我們走在鄉間小路上,不在乎時間,不考慮路途,只是走着,遇到心儀的美景,蹲下來,拍一張滿意的照片,説到開心之處,互相嘻嘻,像一個孩子,似乎天地間只有你我,真想就這樣走到地老天荒……

不知從何年開始,每年清明節,總要回趟老家,甚至,比過年回家時的.心情更加急迫,因為春日短暫,如若不再去感受家鄉的春,家鄉的生機,一眨眼,已是燥熱難耐的酷暑了!記憶裏的家鄉是綠樹村邊合,開軒面場圃的悠然,是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靈動,是黃髮垂髫,怡然自得的和諧……這些靈魂深處的美,我不願只讓它們停留在記憶裏,我願我的此生都能將與之相伴!

清明節隨筆13

清明節大約始於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的周代。每年都盼着它早早到來,因為只要清明節一到,天兒就暖起來了,我們就可以漸減衣物,無憂無慮地狂耍了。這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説是件多麼“爽”的事啊!其實我們盼清明節還有另一個原因。在這時期,我們的户外活動特別多,比如説植樹啦,掃墓啦,踏青啦……

我來自一個古老的小鎮,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又有它的與眾不同。

在清明節這天,家家户户一大早便攤好柳葉餅當早飯吃,預示着辟邪,驅盡妖魔鬼怪。吃完早飯又開始下一個程序,大夥齊動手做菜祭祖,要越早越好,因為我們家鄉有句諺語叫“早燒清明晚燒冬,七月半等不到小日中”。誰家祭祖早,誰家老祖宗就會保佑家裏興旺發達,多麼樸實的人們啊,這寄託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家鄉清明節還有個小風俗就是吃完午飯,家裏不論男女老少都要用皂角洗一洗頭髮,洗去往日的污垢和晦氣。儘管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漸漸都不那麼做了,但老人還是依舊保持着洗頭的傳統,所不同的就是用洗髮水代替了往日的皂角。

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重頭戲莫過於趕集了。人們吃完飯收拾妥當了,便拖家帶口到鎮上去趕集。起源於何時,老人家們也已經説不太清楚了,只知道這個風俗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不大的小鎮街上卻人山人海,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有賣衣服的,有賣生活用品的,有賣吃的,還有賣我們小孩子喜歡的玩物的……總之應有盡有,看得我們是眼花繚亂,擠得我們是分身乏術,吵得我們是震耳欲聾啊……我通常是約上幾個小玩伴帶上幾個零花錢也去湊湊熱鬧,鍛鍊鍛鍊自己的生存能力嘛。這不,今年我還討價還價買了只灰耳朵兔子,他現在被我養的好肥好可愛啊!

這就是我們家鄉傳統而又與時俱進的清明節!你喜愛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嗎?

清明節隨筆14

清明節,颳風又下雨。一夜風雨聲,天明一地落英繽紛。

早餐還是要吃的,不吃飯哪有力氣減肥!減肥沒有那麼容易,每塊肉都有它的矜持。在路邊小店隨便點了份早餐,我不禁讚道:“沒想到你們這店雖小,咖啡卻是頗有特色!”“這是豆漿,剛出鍋的。”服務員拍了拍圍裙上的灰説。

旁邊喝豆漿的是一印刷廠的老闆,我認識的。電話響起,他接道:“不是跟你説了麼,你那筆單才一億,太少,我不做。”然後狠狠掛斷。我滿腹不解,問:“這麼大的生意都不接?”他笑道:“他要我印冥幣,一百萬一張,一億利潤才幾塊錢,誰做啊!”

今天4歲的侄兒要和我們一起去掃墓,女兒負責看管他,告誡他:“要是你不聽話,我會馬上叫你爸接你走!”侄兒拍拍胸脯,説:“你放心,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子了!”

一路上,兩個孩子覺得很無聊,一人拿個手機耍來耍去,現代人不少患了手機強迫症,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去看短信,查電話,玩玩遊戲,發發視頻,實在閒得無聊就去按解鎖鍵。

小時候我手頭什麼也沒有,卻感覺日子很快樂,更不會覺得有無聊。我決定給他們講故事:

“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一天他看到位老奶奶在河邊,準備把鐵杵磨成繡花針。李白看了大笑:這得磨到什麼時候呀!老奶奶嚴肅地説:一天不行,我就磨兩天,兩天不行就磨三天,只要堅持,總會成功的。李白聽了很慚愧,從此開始認真學習,後來成了大名鼎鼎的詩人。”

侄兒説:“我也要好好學習,不學習,就會像那個老奶奶一樣蠢。”

到了鄉下墓地,我們祭奠了祖先,在墳頭添了新土。四野一片靜寂,時光彷彿凝固。我不禁打了個冷戰,問兩個小孩子:“為什麼人死後身體是冷的?”女兒答道:“那是因為心靜自然涼。”

這個回答還不錯,世上本沒有“標答”一説。我們一天天浮躁不安,慾壑難填,主要是心靈難以靜下來了。

借清明掃墓這個機會,我給孩子們上上人生教育課,我説:“人活着就要奮鬥不息,不怕苦,不怕累,休息是留給死人的。”

女兒剛讀國中,若有所思道:“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人們那麼喜歡搶,從出生搶牀位,到臨死搶墳地,從頭搶到尾。”

在返回的路上,我想起每到節假日CCTV記者就扛着攝像機滿街追問進城農民工的夢想,就興趣盎然地同孩子們談論着人生的'夢想。侄兒説他將來要做老師,可以打幼兒園小朋友的手板。女兒説她天天努力學英語,長大了要周遊世界。女兒問我:“那你最大的夢想是什麼?”“我最大的夢想是幸福!”女兒又問:“那你現在覺得自己幸福嗎?”我答:“那是我的夢想!

清明節隨筆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老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老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牀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和老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裏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老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裏像衞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裏。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着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老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着老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老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着的紙錢,同時説:“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裏默記着……我學着老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説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着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着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説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太奶掃墓,並對他們説,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Tags:清明節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