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清明節掃墓的作文彙總五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02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掃墓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清明節掃墓的作文彙總五篇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給爺爺奶奶上墳

4月4號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它就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親人的節日。人們在清明節要舉行認祖歸宗儀式,也是出外踏青,親近自然的大好時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坐在爸爸的車子後面大聲的揹着這首詩。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變暖,萬物復甦,這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機。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在田間忙活着。這句農諺“清明前後,種瓜種豆”説的太好了。

我們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墳前,爸爸媽媽先將燒餅,蛋糕和水果擺放在墳前,再將紙錢焚燒,為墳墓添上新土,壓上白紙,最後爸爸媽媽和我一起給爺爺奶奶三叩頭,上墳儀式結束。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被奇妙的大自然所印證,昨天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的心像大石頭一樣沉重,因為要給老爺和老奶掃墓,以前,我不懂清明節的真正意義,直到今天掃完墓後,我才懂得了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清晨七點,我們準備給老爺和老奶掃墓,掃墓對我來説可是件新鮮的事,我們拿上工具,出發了。

走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老爺和老奶的墓前,一年沒來,墳墓上長滿了荒蕪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後,紛紛開始忙碌起來,一切就緒後,我們開始燒紙錢,隨着裊裊炊煙,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的影子,他們告訴我:好好學習,珍惜生命。

是啊,人的一生苦短,每一天都要活得快樂,要不斷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夢想終會實現;超越自我,夢想化為動力;超越自我,創造美麗人生!我認為生命就不斷的超越自我,超越夢想!山上,城市的房子盡收眼底,山中開滿了金黃金光的油菜花,深呼一口,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氣,那些花以不可抗的動力詮釋着生命的意義!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3

清明的雨湘西的四月,正是鶯飛草長的時節。清明節這一天,不知什麼時候,迷濛的蒼穹裏,,已經飄起了如煙如霧的絲雨,那漫空飛舞的晶瑩,似在輕呼着初夏的'暖意。於是遠天滾過一陣輕雷,象是一串串跳躍的音符;林間的布穀鳥也開始了歌唱,把綠色的囑託掛上樹梢;曠野的草葉上,漸漸地生出了一滴滴晶瑩的水珠,悄悄地潤濕了初夏的歌喉。

清明的雨裹着初夏,踩着芬芳的山風,温柔地向我們走來。那淅淅瀝瀝的絲雨,象是九天玄女拖地的長裙,眷戀着碧綠的大地,又象是巧奪天工的畫筆,勾勒出曠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曠野,彷彿是一幅剛剛完成的水粉畫,散發出濃郁的詩情畫意。農舍裏那些毛絨絨的小鴨子,似乎也經不住這清明雨的誘惑,一小跑而來,蹦入那泛着漣漪的水田裏,開始尋覓起初夏的故事。

出來踏青的人們,不知該有多少。赤腳走在曠野的小路上,色彩斑斕的雨傘一支支地撐起,象是夏日的荷葉撐起一顆顆圓潤的露珠那般的安逸。

空濛的遠方景色依稀,被盈耳的雨聲呼喚成了朦朧的畫屏。人在畫中行走,雨在傘邊滑動,一顆顆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後又化作裊娜的雨霧,悠閒地飄向遠方。清明,確是一個綴滿夢想和希望的日子啊!這瀟瀟的雨,這甜甜的風,漫山遍野地下着吹着,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多少蓬勃的生機啊!人説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清明的雨,就已經報告了夏天的消息。我們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成長,是相信只要有陽光雨露的滋潤,稚嫩就會走向成熟,弱小就會走向強大,缺陷就會走向完美。

倘若先祖和親人九泉有知,這漫山遍野的綠啊,就應該是他們欣慰的微笑。待到來年清明日,這鮮花,這樹林,這曠野,這世界,該不會重又沐浴今天的雨吧?期待着,我深深地期待着。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掃墓。剛到山坡下的柏油路時,我看見馬路右邊擺滿了小車與摩托車,看來我們不算太早哦。

我們一家人沿着一條窄窄的小山路向山坡上走去,山路左邊排滿了一座座墓地,右邊長滿了小草與稀稀鬆鬆的大樹,山上不時傳來陣陣爆竹的聲音。沒走多遠,就到了太奶的墓地。奶奶與媽媽用鐮刀割墓地邊上的野草。割完草,奶奶把帶來的魚、雞、米果等供品擺在墓地前,點燃香燭,爸爸把爆竹點燃,“啪啪啪”的聲音立刻在山腰上響起,濃濃的煙在墓地前冒起。放完爆竹之後,奶奶叫我在墓地前跪叩了三個頭。

在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麼要來掃墓。爸爸説“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就是活着的人懷念死去的人的節日”。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 篇5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昨天是什麼節日嗎?對了,4月5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

在這一天,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以此表達對已逝親人的懷念之情。

歲月悄然流逝,雖然親人們可能已離世多年,他們的容貌也隨着時間的沖淡漸漸模糊。但那份親情,依然年年不忘;那份哀思也深深的永駐於心底最深處。

而在新世紀的今天,人們的祭祖意識也在慢慢改變,放鞭炮的人少了,墳前的祭品也被部分鮮花代替了,我想可能大家在悼念已逝故人的同時也不忍破壞這優美的環境吧。

那麼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為一個生態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