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清明節週記彙編十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28W

愉快又充實的一週又告一段落了,我們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一定有不少可以記錄的東西吧,該寫一篇週記了。千萬不能認為週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週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清明節週記彙編十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今天是4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被叫醒了,因為今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回老家掃墓。

今天的天氣真好,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呢。掃墓要去的地方多了,太奶奶太姥爺太叔叔,哎呀我都弄不清楚,而且有的地方遠着呢,但是不管有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伯伯叔叔們説我小不懂事,説什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過我知道我看不見疼我的姥爺了,他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對姥爺的印象不是很深,因為姥爺在我未滿週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我聽父親媽媽説姥爺很疼我,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姥爺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來到姥爺的墳墓前,伯伯叔叔們開始除雜草,他們很快就把墳墓上的雜草給鋤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我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姥爺的墳墓上,大人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肉……我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姥爺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

清明節是緬懷去世的親人的節日,每年我們都會回老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後者。

清明節週記 篇2

早上9點半,我和爸爸媽媽把旅行包背好,來到一家旅店門前等待客車的到來。這次清明,我們準備和小郭阿姨一家人跟團遊玩九江廬山。

沒有想到,還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還真就下起了盆盆大雨,天氣還真不正常,説下就下。

到了旅店,我又見到了妞妞,過了一年,她也長大了,成為了一個五歲的小姑娘。想一想,時間還過得真快,當年我去醫院看她出生,還是個小不點呢!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興奮的不得了,早上7點10分就起牀了,不過,想起我小的時候,還不是這樣嗎?呵呵。

等了許久,客車終於到達了旅店。其實,聽説要跟團,我真的很不情願,要見那麼多不認識的生人,簡直就是難受透頂。上車後,妞妞已經興奮到了盡頭,要求要和我一起坐。平常旅遊,我都會帶上“大大卷切切樂”,可以防止暈車;小傢伙看到了這種奇怪的泡泡糖,把這一盒全部吃光了,畢竟這個年齡段就是特別愛吃東西,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哦。

不過,感覺時間挺快的,一晃兒,就到賓館了;媽媽想得還真周到,特意訂在了温泉館旁邊。放行李吃完飯後,我們到温泉館泡温泉。

本以為在下雨,淋着雨去泡温泉一定很不好受;沒想到温泉館裏的服務人員那麼好,還拿着傘跟着我們,並且每個温泉池上面都有大棚子,這樣我們就不會被雨水淋到了,真好!泡完後,我又到游泳池練習了游泳,已經一年多沒有遊了,可以趁機恢復一下,哈哈——

又在特殊温暖的大礫石版上躺了很久,享受了一下日本人的風格——最後,到休息廳吃了點水果後回賓館睡覺。

晚上回去的時候,已經是11點了,明天還要9點起牀呢!加油啦!

清明節週記 篇3

又到每年一次得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得麥田、臘黃得菜花、粉紅得桃花、雪白得梨花,多美得春色呀!

河南得清明節可隆重,我們家得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得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得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得拿鋤頭、有得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有得除草、有得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得墳頭整理得乾淨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得墓錢插在墳頭得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得字工工整整得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得祖墳頓時面目一新。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得,紙錢是給祖先用得,表示我們後輩得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得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得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大學聯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得事呢,爺爺得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得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得,我差點闖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墓,我們都累壞,下山得腳步一瘸一瘸得,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得祖先增添幾分敬意,也密切我和表哥表姐得親情。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上山給先祖掃墓。我們買了一些鞭炮和紙錢,來到山上,把紙錢一燒,鞭炮點燃,我們就趕緊跑開,鞭炮z。。h。a完了,我發現周圍的樹木全部都扎到了,我還看見許多人把塑料做的花環亂扔在山上,這種塑料不容易化解,非常的不環保。山上的樹越來越少了,原來是那些掃墓的人砍了。這樣一來,山上就顯得光禿禿的,我感覺有點不對勁。

回家的路上,我想,每年青明節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掃墓祭祖,得砍掉多少樹木啊!國家不是在提倡環保嗎?所以,我覺得,清明節不必這麼浪費,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祭祖,比如:放放老人生前愛聽的音樂,讀讀老人生前愛看的書。這樣,就環保的過了一個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要懂得怎樣過好清明節。這樣,才能使這個節日永遠的傳下去!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去烈士陵園掃墓。我的手裏拿着一朵小百花,到了墓地,我輕輕地把小百花插在烈士們的墳上,表達我對他們的敬畏和哀悼。把今天的生活和昔日的生活對比,我才發現,倘若沒有烈士灑下的鮮血,哪裏有今天的祖國,哪裏有今日美好的生活?

掃完墓後,我和老爸老媽一起欣賞春天的美景。桃花、杏花、油菜花都開了,小草鑽出地面,大自然的景色真美麗!

清明節週記 篇6

4月4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們那些死去的親人。

不過,説起清明節,它還有個傳説,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離殺害,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四處流浪。因為找不到食物,就餓倒了,隨臣介子推就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湯給重耳喝!十九年後,重耳當上了國公,就賞了那些隨臣們,卻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推鳴不平,可介子推卻謝絕了,帶着老母親過起隱居生活,晉文公羞愧極了,帶着人,往山裏放火,也沒有看到介子推母子的身影。只在一顆老柳樹下,看到了介子推留下的一封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從此,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2天為清明節!

這只是清明節的一個傳説,但清明節也象徵着那些無名烈士的偉大之情。在掃墓時,我也看到了着樣的一句話:把每一滴熱血都流進祖國的大海。這句話讓我體會到了那些光榮烈士的雄偉之情!

這是我在清明節所看到的,有那些無名烈士,也有國家大事,深深地讓我體會到了!我們這個國家有着強軍富民的信念!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紀念離我們而去的親人,也是掃墓的日子,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我奶奶的墓前來掃墓,沒想到墓園有那麼多人和車,這真是人山人海,路邊擺放着一輛又一輛的小車,遠遠望去像一條蜿蜒曲折的長龍,再往裏走聽到墓園裏放的悲傷的音樂,看着人來人往,再看看墓碑一個接着一個,我當時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這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真是活着的'人來這裏紀念着離我們而去的人,你聽鞭炮聲一聲接着一聲,但卻聽不出熱鬧的氣氛,只感到一陣陣悲傷。

我們來到奶奶的墓前,媽媽拿着一個小掃帚在奶奶的墓碑周圍開始打掃,爸爸手拿濕毛巾把奶奶的墓碑擦得乾乾淨淨,打掃完以後,我們開始擺放奶奶平時最愛吃的水果和點心,開始放鞭炮,我們來時折了幾枝嫩綠的新枝把它擺放在奶奶的墓周圍,又將紙錢焚燒,媽媽説:今天是奶奶的節日,今天你講到的話奶奶都能聽到,她還能看到你,想和奶奶説啥,盡情地説吧!

雖然奶奶和我們陰陽兩隔,但是我不會忘記我們曾經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在她的墓前除了傷心、懷念,是想在這時和她多聊會天,因為她能看到我還能聽到我的講話,我問她前幾天我給她寫的信她看到了嗎?我又囑咐她在那邊要照顧好自己,別仔細了,不要再操我們的心了,我們都很好,要她在天上好好的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一切順利,還有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將來長大有出息。

最後所有的儀式都進行完了,該説的話也説完了,要和奶奶告別了,我的心裏又是一陣難過,給奶奶磕頭、行禮,再見!奶奶,我會每隔段時間給您寫信的,不要您在那邊寂寞。

哎!雖然我每年都過清明節,但從來沒有這樣過過,這一次可是我親身體會的清明節,也是我感觸最深的一次,今年的清明節過得可是真有意義呀!

清明節週記 篇8

今天是清明節,天色有點灰濛濛,淒涼的雨從天而降,蒼天彷彿也在為無數的先人抽泣着,淅淅瀝瀝的雨水一遍又一遍地洗刷着梧桐樹,泛黃的記憶又一次浮上心頭……

那是一個盛夏的午後,茂密的枝葉擋住了熾熱的陽光。我挨着爺爺厚實的胸膛,搖着爺爺的蒲葵扇,百般無聊的聽着爺爺念念叨叨的講着大道理,可我總是左耳聽完,右耳就出去了,爺爺每隔一段時間就問我有沒聽懂,我只好裝模作樣的支吾點頭。這時爺爺就會板起臉,然後教訓着我,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然後長大就會沒出息,又或者找不到工作之類的等等。我小聲嘀咕着,不以為然,都什麼時代了,那還會有那種“舊思想”,大道理跟我這個渺小的人有什麼關係!

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發覺,每一個我嗤之以鼻的道理都有着它的用處,有的甚至成為我的人生的座右銘。在我終於明白它的重要性,想要再次聆聽時,爺爺卻走遠了……

雨越來越大,每一滴都狠狠打在我的心上,此刻心中竟五味交雜。

清明節週記 篇9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我不太清楚,只知道它是我們的重要的習俗,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要到墓前祭奠已經過去的人們……

在我的記憶中,最早聽説清明節的是依偎在時候祖母懷中,她教我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那時不過五六歲的樣子,還,不理解行人為何“欲斷魂”,祖母告訴我,他們想家。當時的腦海中總是帶着這樣的疑問:他們想家為何不回家呢?也是這麼一個年齡,總是跟隨着伯父親、伯父、姑媽到我未曾見過的爺爺的墓前叩拜,看着他們的肅穆,聽到他們的慟哭,我的心頭也有悲傷湧來,也流下眼淚。那時,心裏想着,祖父如果還在,他一定會很疼我的……學着大人們的樣子,在爺爺的墓前跪拜,祈禱祖父能夠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

那時候的祖母每到父輩們去祭奠祖父時候,她總要嘮叨,“人死如燈滅,好似滾水來潑雪。現在去墓前燒些紙,還有用嗎?再孝順他能看到嗎?她還會復生嗎?”祖母的眼睛這時總會婆娑。姑母説,這是對逝者的思念。而我認為,這是他們思念祖父的寄託……

我,已經好幾年沒給祖父掃墓,不過我也體會到何為“欲斷魂”!

清明節週記 篇10

這個星期,因清明節關係,所以週六週日分別上星期一和星期二的課,正好星期二有節研究課,在星期一的晚上,葉老師讓我們帶好作品。

那天晚上我四點多的時候我就起牀,心裏有説不出的激動。終於熬到上午第二節課了,我拿出作品:青、青餅、U盤。交流開始了,我自信地舉起了手,老師先叫到了我,我把作品拿到了講台桌上,邊交流U盤中的幻燈片,還邊交流物品。印象使我最深的是交流青,老師讓我把青發給每個同學,讓他們好好的聞一聞青的氣味,哇,真香,有淡淡的清香,還有薄荷味,同學們不由自主地説着,議論着。等別的小組交流完畢後,老師就評比了。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我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聽見同學們對我的誇獎,心裏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