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清明節週記模板7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週記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週記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清明節週記模板7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的早晨,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是個踏青的好日子。

我們出發,路邊的花草樹木都開,迎春花開出黃色的花,大樹媽媽瞬間也變綠,好像穿一件綠袍子,大地開滿五顏六色的花。

到目的地,我看見一個超大的土疙瘩,上面有很多已經去世過的人,清明節就是要紀念自己家的人。

我們順着一條又窄又陡的小路上,我們不停地向上爬,終於看見我們的太爺爺,然後拿一些錢擺在太爺爺的墳前面,再給旁邊擺一些橘子,再給上面放一些麪包,在拿打火機把錢一燒,我們見人還説一句:“祝我們的太爺爺,太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於是,我的爸爸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這代表尊敬的意思。然後,還給旁邊插一些蠟燭。我希望太爺爺和太奶奶能看到我們對他的這份愛。

燒完紙,我們和爸爸準備爬這個大土疙瘩,我們使勁的爬呀,到中間,有一些帶刺的草把我的手給弄傷,但是是堅持下來,最終,還是到山頂,從上向下看,人就和小馬一樣,車和毛毛蟲一樣。

到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好幾個洞穴,我就問爸爸:“這幾個洞穴是幹什麼的?”爸爸笑着回答説:“過去,野人就在裏面生存。”哦,原來是這樣啊!

到家,奶奶給我們一人做一碗涼皮兒,我們吃的津津有味,一碗不夠還得再來一碗呢!

好不容易有一個清明節呀!見太爺爺,太奶奶也不容易呀!誰讓時間過得這麼慢,希望時間能快一點,耶!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為法定節日。關於清明節的資料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XX多年曆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我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着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能見到彩虹了。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因此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言。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説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現在對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呢。

清明節週記 篇3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着紙錢,領着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麼“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鬥”,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着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説:“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裏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説:“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瞭,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説:“爹!您接着吧!小遠(我的舅舅)拿着……” 紙錢只剩下最後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説:“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着我的臉,我在心裏説:“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天,天空非常晴朗,我和爸爸、媽媽及三爺爺一家子去南部山區玩。

中午,剛過一歲生日的弟弟餓了,我們就找了一個農家樂吃飯。那裏有個養殖基地,有好幾十只雞和鵝,我和爸爸進去抓了一隻烏雞,抓完了交給飯店的服務員,他們就開始做飯了。

他們做飯的時候,我們就去撿石頭,我們撿了好多的石頭,有的上面好像人,有的上面好像字,最奇特的是一塊土黃色的石頭,它的外形很好像元寶,上面寬,下面窄,如果上面凸出一塊的話就更好像了。我們把這些“寶貝”石頭抱上了車。

接着我們上山去挖野菜,我挖了好幾棵野菜,它們的根就好像一隻沒削過的鉛筆一樣長,樣子很好像人蔘,因為我把根都挖出來了,一會兒我就可以吃到“人蔘”了。今天的收穫可真大呀!

我答應了媽媽,如果我再得十個A優,媽媽又可以帶我去南部山區玩了,我要加油!

清明節週記 篇5

又到清明節,這次我沒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公墳前祭拜他,我後悔莫及。

晚上我躲到被窩裏翻開我的相冊,外公的照片映入我的眼簾,勾起我對外公的懷念,我的眼淚落下來。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讓我住到外公家。外公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對誰都是那麼友好。每次放學,我總會看到外公的身影,沒有一次是例外的。聽外婆説,外公就像一頭倔脾氣的老牛一樣,不許任何一個人去接我,一定要自己去。外公疼愛我,不免讓哥哥們有些吃醋,每當外公那零食給我時,哥哥們就像鬼魂一樣,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時的外公就像魔術師一樣,也會“變出”同樣的零食給他們,因此外公在我們心裏,就有一種神祕感。

外公疼愛我和哥哥們,一刻也沒停過,哪怕在他生病期間。

但是人固有一死,沒有誰會例外。就在一次放學的時候,我和哥哥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有一些人對我們説:“你外公走。”那時我們還不解這個“走”是什麼意思,還以為外公去哪裏。我們連忙向舅舅家跑去,可結果我們誰也沒料到。剛踏進大門,我們幾個人幾乎癱,都忘記該怎麼哭,眼淚卻不止的往下掉,就這樣,外公離開我們!

雖然外公已離開我們,但是外公依然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清明節週記 篇6

熟悉的詩句在我耳邊響起,清明節是四大“鬼節”之一,其他三個“鬼節”分別是:寒衣節,上巳節和中元節。

今年清明節,媽媽帶我回到了老家,在車上的兩個多小時,我不斷看到路兩旁綠油油的麥地裏,有人在燒什麼東西。媽媽説,那是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讓他們在地底下有錢花。到了大姨家,我和大姨二姨還有媽媽一起去了姥爺的墳旁,姥爺已經去世了10多年了,我從來都沒見過姥爺,只能想像姥爺的樣子,很慈祥。到了姥爺的墳旁,周圍已經有些人在燒紙了,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在麥地裏燒紙,媽媽説以前大家都沒錢,並且農村沒有專門的墓園,所以大家都把親人埋葬在自家的麥地裏。

媽媽在墳前畫了一個半圓當做一個小門,把冥幣和疊好的金元寶和黃紙放在小門裏,在點着,媽媽邊點邊説:“爸呀,我們給你送錢來了,您收好,別捨不得花,花不完存到銀行裏。”我也對姥爺説:“姥爺,我來看你啦,你愛喝酒,買點酒喝,別委屈自己了。”

清明節,有的地方還有吃冷食的習俗,傳説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清明節不僅要掃墓,還有踏青,插柳等習俗,雖然我沒有見過姥爺,但我想姥爺一定是一個很好很好的老人,姥爺,希望你能在天堂過得幸福安逸,姥爺,我們都很想你!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節是農忙的日子。人走在村莊的小道山只聽見呼呼的風聲,往日農閒時的歡聲笑語早已銷聲匿跡。此刻的路上連針落地的聲音都響徹雲霄。人們正三五成羣的在地裏忙活着,有種玉米的、點豆子的、壘田埂的……您可不要小瞧種玉米哦!它可是一項需要耐心才能做好的活兒。

今年我和老媽一起種玉米。早上,我和老媽準備好鋤頭、玉米種、化肥就往地裏趕。從我家到地裏需要爬過一個高高的山坡。剛開始,我和老媽還有説有笑的往前走。快到半山腰時,缺乏鍛鍊的我覺得喉嚨直冒煙、臉蛋滾燙滾燙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兩腳發軟,我再也挪不動步子了。老媽只好停下忙碌的腳步等我。老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説:“英英,你不會忘了你學畫的情景吧!以前你的畫總是一塌糊塗。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你不懈的努力下,同學和老師對您的畫都刮目相看了。做一件事不管多苦多難都要堅持下去。”聽了老媽的話,我猶如加了油的汽車,衝勁十足。我奪過老媽手中的鋤頭扛在肩上向山頂衝去。

哎,這麼簡單的事都辦不好,我心裏非常愧疚。我汲取教訓認真完成這不起眼的活兒——丟種子、丟化肥。我和老媽的辛勤勞作總於讓種子們睡上了安穩覺。

我們把剩下的玉米種和化肥裝好,扛起鋤頭往家走。路上碰着許多晚歸的人羣。

夕陽的餘暉照在臉上,我一下就想起了“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您看我多象打靶歸來的戰士,微風吹動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好象在誇獎我。這個忙碌的清明節讓我明白了勞動的艱辛,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