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清明節之清明果的作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4.81K
關於清明節之清明果的作文1

聽,哈哈!你不明白了吧,那是包清明果的主食,也就是人們用艾草打成的,綠綠的,可香了。

關於清明節之清明果的作文

這不,媽媽就買了兩袋,讓我裹在懷裏。哇,真暖和呀!跟個暖手袋似的。

回到家裏,媽媽讓我快速放進被子裏,這主食可不能涼了。冷了就不好包了。

接着,媽媽也沒閒着。切了山筍粒兒、小豆腐塊兒和着豬肉,酸菜,豆芽兒一起炒。不一會兒,香味兒飄來,開包啦!

我迅速拿出一袋清明果子,放在桌子上,分割之後,用毛巾裹起來。

媽媽教我,腰線的原,搓的圓自然包起來好看。

線用手指沾一點有,在做好的圓團上紮下去,差不多1-2釐米左右的長洞,再把兩隻手的大拇指放在洞內,另外四隻手指併攏,放在一起。慢慢的轉起來,洞越來越大,最後,像一個鳥窩的菜窩就做成了。

媽媽説,轉菜窩時,千萬要認真。可不能轉起來,底一邊薄,一邊厚。要把皮轉的薄,菜才裝得多,這樣才好吃!還有,轉的時候,要往厚的地方多轉。轉好了之後,形狀應該像窩窩頭,上面有一層厚厚的框。

我好不容易才轉了一個好看的菜窩,勺了一大勺菜,放進窩裏,哈哈,就快完成了!

媽媽一邊教我一邊告訴我:“封口時要用力掐,實在封不上,就蘸點油一塗。”

哎呀,菜太多了,我勉強才把菜硬按下去,用油把口封上了。

終於,好不容易全包完了,我咬了一口熱乎乎剛剛包好的清明果,哈哈,味道好極了!

關於清明節之清明果的作文2

清明節下午,我們舉行了一次活動——包清明果。

中午,同學們雖然坐在教室裏捧着書,可那激動的心卻早已飛到了食堂。

“叮零零”熬了一中午的時間,換來的是同學們一片歡騰。我排着隊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心裏琢磨個不停:清明果怎麼包?會不會很複雜呢?真讓我恨不得飛到食堂去。

終於到食堂了。同學們馬蜂窩似的擁進顯得窄小的門,來到自己的座位上。真幸運,那些材料正好在我們那桌。不一會兒,我們那桌上就擠滿了同學,有的趴在桌上,有的站在長凳上。在擁擠的人羣中,我隱隱約約看到有一個大盆,裏邊睡着雪白雪白的麪粉。

首先要讓水來大盆裏當“指揮員”,讓散開的麪粉寶寶們擁抱得緊緊的,成個大大的麪糰。這一步稱之為和麪。面和好以後,該讓我們大顯身手了:先取一段差不多手掌心一半的麪糰,搓圓後壓扁成碗形,再往“碗”裏裝餡,最後把開口封起就完成了。

聽完規則,我迫不及待地開工,可我那手中的麪糰總不聽使喚,一壓扁邊圈就乾裂,等我把裂縫補上後,定睛一瞧,這哪是隻“碗”呀!厚得要命,分明是我吃的趣多多餅乾嘛。好不容易做好了兩個“湯圓兒”。隨後,我用鉸子皮做了個“圓環圈”。看看其它同學的傑作,嘿,真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有的像一個可笑的奶嘴;有的像迷你窩窩頭;有的像新鮮出爐的包子;有的像一個“吃”得撐撐的大胖子,我也不甘示弱,一連做了三個奇形怪狀的清明團。

做完清明鉸子,我們就該回教室了,又將等待下一段美好的時光——嘗清明團。度過了漫長的蒸清明果時間,我們懷着興奮的心情又來到了食堂。可惜,那些好好的造形成了一糊黏黏的粥。同學們卻垂涎三尺,忍着燙也要把它塞進嘴裏,生怕被其它同學搶光了。雖然那味道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但是,它讓我嚐到了勞動的快樂與辛苦。

這一次有意義的清明節包餃子活動,給我留下了國小時代永不忘懷的記憶。

關於清明節之清明果的作文3

做什麼事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學騎車、第一次學畫畫、第一次學習作……其中第一次包清明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月4日是清明節,媽媽在家裏包清明果。我看見了,喜笑顏開地説:“媽媽,我也要包清明果!”“好,我來教你。”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學着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先抓了一團艾團,把它搓成了一個圓圓的球;接着,我在大拇指上沾了點油,把艾團中心壓了個小洞;然後一邊兒捏一邊兒轉,把皮捏薄了。不一會兒,我把它捏成了像小碗一樣的?胚。現在可以往裏面放好吃的餡兒了,這些餡兒裏面有筍粒、瘦肉、豆腐乾等,聞聞就很香了。最後一步是把封口封上,可是,我怎麼也捏不上,有點不耐煩了。

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説:“紅豔,不要急,慢慢來。做事要有耐心,慢慢學,就一定能成功的。”然後,媽媽教我餡兒不要放太多,封口處不要沾油。經媽媽的細心教導,照着媽媽説的去做,我終於做好了一個像樣的清明果了……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做的清明果越來越像,一個比一個好。媽媽稱讚道:“第一次做就能做得那麼好,你的手很巧!”我聽了,比吃了蜜還甜。媽媽把做好的清明果放進蒸籠裏,大約過了十多分鐘,香噴噴的清明果出爐了,我立刻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哇,真香!

吃着一個個可口的清明果,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做事只要認真去做,用心做,一定能成功!

關於清明節之清明果的作文4

“寒食雨傳百五日;花信風來廿四春。”

又是一年清明節到來,清明節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有各種習俗,這一天大家都在進行各種活動。

我來到外公家,外婆正在製作清明果,看着就叫人眼饞。我和媽媽去洗完手後,也就參與進去了。

前部分由於我笨手笨腳的,也不會做,就在旁邊記着做法:先準備各種味道的清明果餡;再把艾葉用熱水焯,壓出苦汁,後又放入涼水沖洗,反覆兩遍;然後加一點調料,將艾葉在鍋裏煮爛。

然後我便可以動手製作了,將艾葉連汁一起和糯米粉反覆攪拌、揉勻。之後再將其搓成條,分成很多小塊,將餡填入,最後便可以按自己的.意願捏成各種形狀了:外公外婆都將其捏成餃子形狀,我不斷嘗試,總算有一些餃子的形狀了,到後來,一個比一個好。外公外婆也都誇我聰明,我都不好意思了。

之後我又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我在網絡上查詢的關於清明果由來的傳説:

傳説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一位農民幫他化裝成農民模樣。沒有抓到陳太平的清兵在村裏添兵設崗,檢查每一個出村人,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食物。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走出門便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身上都染上了綠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採了些艾草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青溜溜的米糰子,放在青草裏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也就形成了現在吃清明果的習俗。

關於清明節之清明果的作文5

雖説離清明還有一段時間,但我們農村人家已經開始採艾青,做些清明果嚐個鮮了。

雙休日,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村前的小溪邊,採來了嫩嫩的艾青。收拾洗淨後,媽媽把洗好的艾青放在水中煮了一會,並在水中放了少許鹼末,説是這樣煮出來的艾青不會變黃,當然,我是無法弄清這是什麼緣故。當艾青煮熟後,媽媽就把早已磨好的米粉放進鍋裏,趁着熱鍋開始揉粉團。

做青果開始,媽媽邊説邊擰下一個青粉團,用大拇指與食指進行擠壓使其成為一個“小碗”,放入一勺餡兒。媽媽説:“餡兒不能放得太多,否則擰花邊時會擰不好。”説着手飛快地舞動着,花邊是又漂亮又整齊,我看的是目瞪口呆,只顧着張大嘴巴,顧不上媽媽説的竅門了。

媽媽邊做青果邊給我講清明果的來歷:傳説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裏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裏,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

接着,媽媽又告訴我家鄉人做清明果分甜、鹹兩種。用清明草和適量糯米粉加工成皮子,包入豆沙餡,壓成圓模蒸熟則為甜清明果;包入冬筍丁、豆腐乾、醃菜餡等,做成餃子形的為鹹清明果。

我一邊聽着媽媽的介紹,一邊看媽媽的樣子自己動手實踐做青果。我擰了一塊米粉團,像搓湯圓一樣在我的手上滾啊滾,然後用手指捏,捏成了又薄又圓的一張麪皮,再把餡兒放在麪皮中央,像包餃子一樣包了起來。剛開始包笨手笨腳的,把青果的花邊擰得不成樣子。不過,我沒有放棄的,從失敗中得出了經驗:皮不能太薄,中間要厚一點,這樣包出來的青果不會破皮。包了幾隻後,我做的青果有點像模像樣了,為此媽媽直誇我有進步。

看着篩子裏的一隻只青果,我的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Tags:清明節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