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國小生的清明節的作文合集五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3.11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生的清明節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國小生的清明節的作文合集五篇

國小生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節日,家家都要上墳

今年的清明一如往年,我隨同姥爺驅車回老家給老爺爺上墳掃墓。踏在家鄉的小島上,我們穿梭在家鄉朦朧的山野裏。我的前面,隱約出現了一座起伏的大山,老爺爺的墓地就在大山下。

姥爺和我來到墓前,我看到姥爺在墓前拔去一片亂草,培上幾把新土,擺下幾杯水酒,點上幾支香煙,寄託自己對親人的哀思。

我在一旁靜靜的看着,默默的想,一個人的生命是脆弱而短暫的,但又是堅韌的,無數個生命緊緊相連,一個生命逝去了,新的生命還將持續,而活着的人,總會為逝去的生命而充滿懷念。

上完墳,掃完墓,返程的路上讓我思緒萬千:幸福的生活真好,我一定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國小生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2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而清明節時真的是像古人説的那樣嗎?但我過的清明節卻和古人説的完全不一樣。

今天,陽光狠毒的曬我們身上,辣辣的,似乎身體被抽乾了水。我們拿着一袋袋貢品朝着墳墓一一敬貢,路上的人們沒有哭,沒有像斷了魂一樣沒精神。

我也一樣,隨着爸爸媽媽的腳步上了一座一座墳,在上墳的時候,爸爸媽媽點燃一大把香分散成三根一組圍着墳墓插上一圈,隨後在石碑前的土地插上點了火的蠟燭,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高有矮,各式各樣。插完後,拿出那袋貢品放在石碑前,並拜三拜。拜完後,就燒紙錢,燒的越多,説明來年的福氣就多。

最後,最重要的事就是:放鞭炮。我就經歷了一次放鞭炮。我先把卷成一個圓圈的鞭炮找到剝紙處剝開,隨後在放在墳的上面,然後,取出引火線,然後拿出幾張錢紙包住線頭,再用石頭壓住紙錢不讓紙錢掉落。

最後,我拿着一張紙捲起來點着火往紙錢露出來最前面的地方點上火,然後放在原先燒紙錢的地方迅速撒開腿以每小時一百六十千米的速度往空的地方跑。隨後,你會聽到一聲震天的轟鳴,並按住砰砰亂跳的心,並説“好險,好險。”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紀念逝去的親人的節日。清明節時,許多人會懷着思念的心去上墳,表達對親人的懷念和真情的懷念。

國小生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早上,我起來十分的高興那是因為今天我們家要去奶奶家掃墓。過了一會兒,我們都弄好了,於是我們就開始了去奶奶家的路程。

一路上,我們一家一邊吃零食一邊説笑和神仙一般的爽快。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奶奶家。一到奶奶家我就和奶奶説説話、談談家常。因為長時間在南京上學所以不能和奶奶經常在一起。

這時,爺爺走過來對我們説:我們馬上去掃墓聽了之後十分高興因為我十分喜歡掃墓時那一種熱鬧。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向墓地出發了。我們穿過了一棵棵大樹、跳過一個個大坑終於到了墓地。一到墓地我就幫着大人燒錢、金、銀元寶。過了一會兒,我看到火燒的很旺於是就上去磕了三個頭。然後,爸爸媽媽也去磕了三個頭。最後,每個人都磕過了,於是,我們就把火沒了。

今天真高興啊!

國小生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4

又是一年清明節,父母帶我驅車三百公里,趕回老家南陽給爺奶掃墓。

墓園座落在卧龍崗上,那裏蒼柏吐翠,歡迎着我們的歸來。爺奶的墓地是個簡潔的“兩居室”,黑色的花崗巖石碑上,鑲嵌有他們的頭像,奶奶看起來慈祥端莊,爺爺則認真嚴謹。按照分工,爸爸修剪“門前”的`兩顆刺柏,媽媽擦洗墓碑,打掃“房間”,我負責“踏錢”——就是用百元大鈔在黃表紙的正反面輕輕地拍按一遍,印紙錢燒紙用。經過半個小時的忙碌,柏樹亭亭玉立,“庭院”整潔乾淨,我的紙錢也“印刷”完畢。

祭拜開始了,我先在通天塔放了一掛鞭炮,“通知”爺奶:我們來看他們了,接下來,爸爸恭恭敬敬地點上三炷香,對爺奶説:“爸媽,我帶着家人回來看你們了,謝謝你們的養育之恩,我一定會培養好子女,不讓你們操心!”然後,我們點燃紙錢,在裊裊青煙中,爸媽和我依次給爺奶磕三個響頭。我告訴爺奶:“我一定會好好學習,鍛鍊身體,做個好孩子!”祭拜結束後,我和父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墓園。

感恩清明,清明感恩!

國小生的清明節的作文 篇5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都趕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親戚和朋友,有的人買菊花和美酒,有的買紙錢和香和燭。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而且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説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