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元宵節作文5篇[通用]

欄目: 元宵節 / 發佈於: / 人氣:2.7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作文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作文5篇[通用]

元宵節作文 篇1

今天,爸爸、媽媽帶着哥哥、姐姐、我跟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啊!”姐姐情不自禁的驚歎了一句。我們首先看到了跟諧門,那悠揚舒緩的音樂讓姐姐跟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的打小鈸,蠻有節奏的!豬用盡全身的力氣“咚!咚!咚!”的掄着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元宵節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我跟姐姐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後面是什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跟姐姐異口同聲地叫了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的'託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的旋轉着人民幣的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財吧。實在是太隨人願了!

我們又趕到了爸爸、媽媽那裏,這時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着“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着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着鎮靜的大將風範啊!

今晚真是五彩繽紛的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羣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人也沉浸在元宵節的歡樂中。

元宵節作文 篇2

記憶裏最深刻的就是元宵節。

萬家燈火,徹夜不息。我就牽着爺爺的手,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之中。舞龍的人從我們身旁進過,帶來一陣鞭炮聲,呼喝聲,夾雜着人羣的吵鬧聲,由遠漸近,激盪在我的腦海之中。

一瞬間彷彿世界都清零了,變得空白一片,只剩下爺爺淺笑吟吟地望着我,説:爺爺給你買個燈籠可好?

我怯怯地點點頭,然後愈發抓緊了他的手。爸爸曾對我説,人一旦變得很老了,就會離開,不見了。

像曾外祖母那樣離開嗎?我都兩年沒見到她了。她不見了嗎?

爸爸只是沉默地點點頭,這卻愈發使我感到惶恐。儘管彼時的爺爺還年輕,可是在我的世界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最老。

他會第一個離開。

人羣愈發擁擠,我被他們擠開了牽着爺爺的手。不過須臾,就已看不見爺爺的身影。

我手裏攥着爺爺給我買的燈籠,迷茫的望着世界。它是真的清零了,儘管這街上的.人羣川流不息,可我卻只感覺到我一人,孤獨而安靜。

我穿過摩肩接踵的人羣,路過香氣四溢的湯圓,經過五花八門的燈籠,然而我還是沒有找到爺爺。我哭了,我以為我把爺爺弄丟了,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阿依!阿依!”

我回頭,看見爺爺站在我身後。他慌忙的抓住我的手,又怕把我弄疼了,只是鬆鬆的牽着:“你跑到哪裏去了?讓爺爺一頓好找。”他頓了頓,“家裏煮了湯圓,是你最喜歡的香芋味。”

我擦乾眼淚,笑了:“好,我們一起回家。永不分離。”

時間如白駒過隙,匆匆不停。但不知怎的,這句話竟未被時間消弭,像浪花淘洗的金沙一樣,被留在了記憶的沙灘上,忠實地記錄下來:

我們一起回家,永不分離。

元宵節作文 篇3

元宵節已經遠去,但那份快樂卻從未走遠。

元宵節晚上,市政府廣場上燈火輝煌,賞燈的人羣熙熙攘攘。俊俏的蓮花燈、吉祥的魚燈、逼真的蛇燈……姿態萬千,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神韻。我最喜歡的是穿着“紅衣服”的蛇燈,它顏色喜慶,神韻脱俗,加上恰到好處的燈光點綴,顯得栩栩如生。

不經意間,抬頭仰望,我不禁被孔明燈深深吸引。不知何時,天空已被不斷升起的孔明燈照亮,孔明燈密密匝匝,比星星更多,比星星更亮。一盞盞孔明燈,滿載着人們的美好心願,不斷飄飛,點亮了天空,更點亮了放燈人未來的夢。時間漸晚,但孔明燈還是不時地從這兒、那兒升起,給元宵節增加了幾分喜慶。

越是喜慶的`日子,有些人越是繁忙、勞累。那便是為了讓人們能過好節日而在默默工作着的安保人員。我想,我們真的應該感謝他們,應該真誠地祝他們節日快樂!

元宵節的萊蕪格外美麗。

元宵節作文 篇4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謂上元節,因為這節日的活動主要在月圓的夜間,通稱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動最主要的是燈會和燈猜。

舊日福建,大體説來,從正月初九起,燈市便開始熱鬧起來,正月十三日後幾乎可見各居家門前都掛出花燈。

元宵節給新嫁女送燈,是舊日福建的習俗,各地送的燈品式樣不盡相同,但目的一樣:為了“添丁”。福州一帶已嫁女未生男者,孃家多於正月初以觀音送子燈送之,是謂送丁;嫁後已生男者,孃家可送各式的燈,謂“添丁仔”。閩南各地給新嫁女送的是一對白芙蓉燈,給嫁後已生男者則送一紅一白的。燈內點有蠟燭,弄不好會把燈燒了。花燈失火,通常被視為喜事,叫“出丁”.白燈失火視為生男吉兆,紅燈失火視為生女吉兆。那當然是人們一種願望的表達。

閩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燈節中還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即在元宵夜裏,村中新娶進門的新娘子和當年生男孩的小媳婦,必須穿紅着綠,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歲大的老婦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説吉利語,從大祖詞堂的燈棚下走過,一展風采。其所以這樣做,目的在於向祖宗也向鄉親介紹新媳婦。至於已生男孩的小媳婦也過燈腳,在於告慰祖宗。

燈節期間各地都熱鬧非常,有幾個地方特別熱鬧,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門街,都是買燈、送燈、看燈最集中的地方。燈的種類甚多:走馬燈、關刀燈、蓮花燈、兔子燈、骰子燈、錢鼓燈、薄餅燈,應有盡有。

舊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種桔燈(與“吉丁”近音),用紙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狀簡樸大方,民眾多愛觀賞。另外還有一種真的桔子燈,用較大的鮮桔皮製成。做法是在近蒂處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殼,再用小鐵絲札一燭託,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蠟燭,將蠟燭點亮。桔燈燭光透過紅紅的桔皮,通明絢爛,成為一件具有實物美感的藝術品。曾有人寫詩讚道:“何人剖桔空中點,勝看蓮花大盞燈。”

燈節期間,有些地方疊燈為山,人稱“燈山”或“鰲山”。這鰲山開頭只是一些有錢的富貴人家所張設,任人觀賞,後來更多設在寺廟、神祠或鬧市路口,讓更多人看熱鬧。鰲山中除了幹姿百態的大小花燈之外,多還擺設一些名貴的手工藝品、古董等加以點綴裝飾,構成“鼈山勝景”,甚為壯觀。

燈節中的舞龍燈,是福建元宵節中最受歡迎的`節目,龍燈長數1O尺,有頭有尾。龍身有九節或十一節,以長帛彩繪鱗甲披蓋其上,各節燃蠟燭,前導一燈球,由十數人手執舞弄,屈曲盤旋,隨燈球而上下,前後敲鑼打鼓以壯聲勢。龍燈於元宵夜在街頭巡迴,誰家有放鞭炮以示歡迎者,即進入該家庭院舞弄,讓人們觀賞,舞畢主人以薄禮相送以示答謝。這種舞龍燈,福州人稱為“舞太平龍燈”。舞龍燈的龍燈,由各地寺廟札制,節後收入廟中.來年重加修飾後再用。

燈節中還有一種燈猜頗受歡迎。燈猜也叫“猜燈謎”或“出燈猜”。謎語之題材,大體説來有幾大類,一是古書中的語句,二是人物、地點、詞牌、劇目等,三是動植物、器具、諺語、成語、術語等,四是字,五是不屬於上述的其他內容。各條謎語的謎面多註明屬於什麼格,以提示和啟發猜謎者。

猜燈謎,以前多在私人離宅或某一街巷舉行,後來多集中於公共娛樂場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開元寺,廈門在中山公園內或工人文化宮,漳州在公園內的文化館,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燈謎,也有大規模的花燈展覽。

燈節原是羣眾喜愛的傳統習俗,寄託着人們祈福的美好願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舉行燈節,不過燈內蠟燭以電燈代替,彩燈閃爍,展現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節期間也有不鬧燈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們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動,每家每户忙於掃墓祭祖敬神,是謂“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鬧燈有其原因:傳説唐朝高宗李治於公元6684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看燈看得正高興時,得知薛剛鬧事踢死太於李奇,一下給嚇壞了,從欄杆上摔下來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慘的日子。為了讓姓李的都記住這悲慘的日子,後來唐王朝統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準鬧花燈,違者不承認其為李家子孫,永定客家人系從中原遷來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鬧花燈的傳統。

元宵節作文 篇5

這一天是一個洋溢着熱鬧氣氛的節日——元宵節。

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我們家也不例外。看着那用包裝紙裝好的一袋袋湯圓,不禁饞涎欲滴。一個個湯圓潔白無瑕,好似冬天的積雪那樣晶瑩,那樣明亮。水沸騰了……媽媽拿出湯圓,向水中放去。它們像一個個身手敏捷的跳水健將,在空中劃出一條條優美的弧線,落入水中,濺起了一朵朵水花,彷彿千萬朵盛開的白蓮。不一會兒,廚房裏水霧濛濛,散發出淡淡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盛了幾個湯圓,愛憐地看着它。輕輕地咬開湯圓,那糯米與黑芝麻的香味摻雜在一起,溢滿我的口中,脣齒留香。

夜幕籠罩了天空,外面陣陣煙花的響聲,將我吸引到樓下。我仰視夜空,那一朵朵綻放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嘭”的一聲,一顆禮花彈直衝雲霄,在夜空中閃爍着微弱的亮光。瞬間,“轟”的`一聲炸開了,如流星雨一般,熠熠發光。忽而,紅、黃、綠、紫交織成一張大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彩色穹頂。美麗在那一瞬間,變淡、變淡……直至消失,只留下那一縷縷輕煙在飄蕩。地上,一個“火樹銀花”正從花筒中汩汩往外冒,好似顆顆珍珠拋灑着,濺入空中,落到地上,激起一陣浪花,給人極美的感覺。

不遠處,人們都在那裏放着孔明燈。一盞盞孔明燈承載着人們新一年的美好心願飄到空中。天空中的孔明燈越來越多,蔚為壯觀!夜空因為有了孔明燈的點綴顯得不再孤獨,不再寂寞,不再冷清。我看着那被我點燃的孔明燈漸漸飛向天空……

煙花的響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各式各樣的孔明燈給新的一年增添了許許多多美好的祝福。

又是一年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