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優]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欄目: 元宵節 / 發佈於: / 人氣:1.88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元宵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

人們在春節的爆竹聲後,在走親訪友後,又各自忙活起來,因為要迎接又一個熱鬧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這天,剛到傍晚,寂靜的村子便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村民的心也隨之沸騰起來。聽到這盼望已久的聲音,小孩子更是歡呼雀躍、心花怒放。

農家院子平日裏一般只有自家人進進出出,可現在不同了,左領右舍走家串户。製作精美的、多姿多彩的花船、花車、彩馬停滿了院子,人們觀賞這五彩繽紛的藝術品,個個讚不絕口。

隨着夜幕的降臨,花船和花車上的蠟燭由孩子們點亮了,漆黑的夜晚霎時變得油光溢彩。燈會開始了,又唱又跳的花旦們乘上了花船、花車,也有騎着彩馬的,還有挑着花燈的,如衝鋒號一樣的聲音一響起,花燈們便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向前進發。村民們扶老攜幼,跟隨那人流前行着,擁擠着,歡騰着。村民們在這時都呈現出不同的面孔,充當着不同的角色,他們載歌載舞,盡顯優美姿態,精彩的表演給人們帶來了歡樂,給家鄉帶來了美感和動感。

閩劇一直是村民們引以為傲的一道大餐,家鄉元宵節的閩劇不固定的一個點、一個狹小的舞台上,而是隨着花燈每過一條街道,便停下來在臨時搭建的舞台上表演一番。因而,我們稱它為“流動的舞台”。我們總愛同舞台一起浪漫在花燈中。舞台上的紅黑綠黃、閃躲騰挪,無不展示着家鄉的底藴。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演員們”從來沒有刻意去學什麼,大家都是跟着感覺走,可表演起來一點也不含糊。

家鄉的元宵節,不但鬧出了村中的喜氣洋洋,也為新的一年鬧出了希望,為村民們鬧出了五穀豐登,鬧得人們個個笑逐顏開、春光滿面、精神抖擻。元宵節過罷,勤勞的人們又都走上了田埂,登上了漁船……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2

説到元宵節裏的湯圓,誰口中不是立刻有一種甜甜糯糯的感覺。“把糯米粉趕成麪糰,再包裹上那濃濃香醇的芝麻醬……”啊,想一想都快垂涎三尺了。

眾所周知,在元宵節吃湯圓或者元宵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並且和家人一起包最能突出團團圓圓,而且湯圓非常的美味可口,誰不喜歡呢?

“開始做吧!”媽媽終於説開始做了。

我看着媽媽正在做湯圓:先用糯米粉包裹自己的雙手,再把糯米粉放在碗中,加入熱水,慢慢的攪和兒,至成型。接下來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調芝麻醬,因為調製時會飄一陣子芝麻的香味,那氣味可香醇了,有一股現磨芝麻的馨香,而且彷彿自己就在磨芝麻;看見媽媽熟練地把一大坨和好的糯米糰,一次一次分成幾塊幾塊的小團,每一個都是那麼的均勻,我看見媽媽拿擀麪杖輕輕把一小塊糯米糰擀開,用勺子舀一大勺的芝麻糊進去,只見媽媽手一合一滾,一個圓潤的湯圓就做好了。

看着那外表光滑白胖胖的湯圓“哇!我要吃,我好餓~”我嚥了咽口水,媽媽點了點頭,知道了我的意思。

她把鍋裏放滿了水,用火燒着。我看這水裏那白色的泡泡,我就知道水肯定被煮的頭暈目眩了,那熱騰騰的水蒸氣打在臉上可舒服了,又熱又綿,我看着菜板上擺的整整齊齊的湯圓,彷彿我已經吃到嘴裏了,它剛進嘴就爆汁,那濃濃的芝麻醬香打開了我的味蕾,又甜又糯,堪稱天上無地上有的'傳統美食。

啊!媽媽終於把湯圓下下去了,我看着湯圓們緊緊的挨在一起,你擁我擠,本該沉暗的湯圓變得晶瑩剔透,透的都好像能看見芝麻餡兒了。用鍋勺輕輕一攪,彷彿嫩的一碰就破了,湯圓一個比一個激動,紛紛都脱下了外衣,本該清澈的湯汁,變成了渾濁的污水一樣。當看着它們一個一個都浮了起來,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可以開動了!

坐在飯桌前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享用這份美食,一定別有風味!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3

我的家鄉坐落在安徽省穎上縣黃橋鎮薛橋村, 在那裏,不論什麼節日,我們都有着獨特的民族習俗。

就拿元宵節來説吧。據我瞭解,自古以來,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被人們視為重要的民俗大節,“正月十五鬧元宵”生動地到出了節日的特點,而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到了晚上,我們小孩子都把事先準備好的油漆桶裏塞進用汽油浸泡好的松果,然後走到田野裏,點上火,和小夥伴們一起搖,我們把這項遊戲稱做“搖火把”。大家玩的可帶勁了,你瞧!那邊的陳大善正把胳膊甩了又甩,準備把“火把”搖翻天;你看!這邊的韓天星正像大力士似的,把“火把”搖成一輪火球;你聽!這火把發出的“嗖嗖”聲,不正代表着我們農村小孩追求快樂的心嗎?

元宵節的時候,我們不僅“搖火把”而且還要吃“湯圓”。雖説“湯圓”不太耐看,但吃的卻是有滋有味。湯圓又稱元宵,它的種類很多,味道有香、甜、酸、辣、鹹五種。其中做法有包圓宵和搖元宵兩種。食用方法分為煮、炸、蒸三種。而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炸元宵。走進廚房,只見媽媽穿着一身白大褂,一改平日之風範,當上了大廚。媽媽拿起菜刀,把和好的面切成13塊,又往這些面裏放進餡兒,把它們放入油鍋裏炸。只見媽媽用漏勺把湯圓撈了起來,翻了幾下,又重新放入了鍋裏。不出5分鐘,第一鍋元宵便出鍋了,我和爸爸連忙衝了上去,一同分享這美食。

此外,元宵燈會也別有一番情趣喔。看那裏!三頭六臂的哪吒三太子飛了上來。只見他腳踏風火輪,手拿火尖槍、混天凌和乾坤圈,好不威風呀。瞧,嘿嘿,唐僧師徒也趕來湊熱鬧。只見孫悟空踩着筋斗雲飛在半空中,右手緊握金箍棒,左手反搭一個涼棚。唐僧則騎在白龍馬身上,雙手合十,一幅仁慈相。豬八戒自然是大腹便便,懶懶散散。沙僧肩挑行李,頭帶緊箍,腳踏實地。白龍馬身上馱着一個唐僧,但它仍然春光滿面,真是難得。

怎麼樣,朋友,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很嚮往我家鄉的元宵節吧,有空一定要來我的故鄉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4

春節剛過,又迎來了元宵節,一年一度的城隍廟會又開始了。這天,我們村舉辦了許多的活動。比如,女子拔河、男子籃球比賽……廣場上的人真多呀,歡呼聲、喝彩聲,一陣連着一陣。隊員們個個精神十足,都想為自己的隊伍爭光。尤其是我們村的代表隊,年齡雖小,但球技過人。在決賽中,表現更為突出,以75比40的大比分拿下了籃球賽第一名。我高興地跳起來。

到了晚上,城隍廟前更是人山人海。瓊劇晚會、舞龍舞獅、姜太公釣魚等等活動,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就説舞龍舞獅吧,十幾個隊員們用手抓着棍子,賣力的舞着又長又重的龍。要説辛苦,就數舞龍頭的,他們忽上忽下,身上的汗水把衣服都弄濕了。舞獅可就容易了,只需要6、7人,而且只要左跳幾下右跳幾下,再向上跳幾下就好了。但在後面的可就辛苦了,要彎着腰跳。最精彩的是取紅包,人們把紅包放到二樓上,要上去取十分危險。可對他們來説是小事一樁。只見他們四個圍成一圈,再由三個人爬上去,站在四個人的肩膀上,最後再由一個人拿着獅頭爬上最高處,結成了“人塔”。獅子張開大嘴一叼,紅包就摘下來了。“太棒了!太棒了!”我高聲歡呼起來。

最有意思的是肥雞大賽了。聽説誰家的雞最肥,就會得到大獎。我和媽媽邊走邊看,不時地加以評論,這家的肥,那家的漂亮。忽然我看見一家的雞十分肥大,簡直讓我無法相信,那圓圓的身子,彷彿一個籃球那麼大,那雙張開的`翅膀彷彿要展翅高飛,上面裝飾着五光十色的花燈,一閃一閃的,十分好看,我打心底裏佩服那家主人奇妙的構思。我趕快叫爸爸把它照下來。我依依不捨地往前走,走到小路的盡頭,也沒有看見什麼雞比那一家肥。等我走到舞台下的時候,人們正在頒獎呢!其中也有肥雞的那一家。

家鄉的元宵節真有意思,我愛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5

説到元宵節,我想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錯飛到人間的一個小村莊裏,那村裏的人以為是一隻壞鳥,就把他殺死了。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讓天兵去把那村莊給燒了。仙女聽到了玉皇大帝的話,就讓一個神仙變成老奶奶到村裏報信。神仙到人間跟村裏的人説,在村裏村外點上篝火,才能免去災難。他們按照神仙説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還沒有放火,他們就放起火來了,自己燒自己。玉皇大帝樂得哈哈大笑。這個小村莊真的免去了大難。這個事情流傳開來,就有元宵節了。

這就是傳説,不是真的,真的元宵節起源於漢朝。印度人信佛,他們成佛的人,把他們燒成骨灰,扒一扒,有一個像珍珠一樣的.東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這事後來流傳到中國的漢朝,民間也有了佛教的活動。舍利子的事情被漢朝的皇帝知道了,他們也在皇宮,張燈結綵,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着很好玩,也跟着玩,張燈結綵,但是沒有舍利子,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張燈結綵、放篝火的玩法。就演變成後來的元宵節。

唐朝的元宵節是最熱鬧的,他們有寶馬香車,燈樓高50米,有50000盞燈,燈樓裏有20個房間,過三天,人們都到街上玩。宋朝是過五天,他們過的也很熱鬧,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過十天,從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們一起吃元宵,猜燈謎,鬧花燈,耍龍,獅,放煙花,踩高蹺,扭秧歌……對了,張燈結綵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活動,而扭秧歌是後來的風俗。有各種各樣的玩法。

南方的風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別人家偷,別人看見也沒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滾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滾,我的頭都滾暈了。打花臉也很有意思,你給我打,我給你打,打來打去非常好玩。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6

相信大家一定每年都會過元宵節,元宵節這一天大家也都會吃各種湯圓,我的家鄉也會吃湯圓慶祝這一天,但是和地方的湯圓可能會有點不一樣。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吃的主食當然是每人一碗的湯圓了。可是不同之處就在於,要在一開始就包好有“驚喜”的湯圓。所謂“驚喜”,就指的是湯圓的餡兒:有豆沙餡兒的,有魚肉餡兒的,還有辣椒餡兒的。

真正的遊戲馬上就開始了,大家坐在圓桌前,等着“驚喜”的到來。遊戲規則是----誰吃到了紅豆餡兒的湯圓,誰在來年就會紅紅火火;誰吃了魚肉餡兒的,誰就會“年年有餘”。但是,誰要是吃到了辣椒餡兒的,嘻嘻!那就得小心點兒嘍。你一定會問,這是為什麼呢?就讓我慢慢告訴你吧。我們的家鄉流傳着這樣的風俗,在元宵節誰吃了帶辣椒餡兒的湯圓,誰就會在來年發生像“辣椒湯圓”一樣的倒黴事的啊!但是有破解的方法喲!那就是吃到這個“辣椒湯圓”的人必須站出來表演一個節目,而且這個節目,必須得到大家雷鳴般的掌聲,否則,你得不停的表演下去。

今年,就是我表姐吃到了倒黴的“辣椒湯圓”,她一口氣表演了4個節目才算完。她最後表演的《猴子上樹》惟妙惟肖的,把猴子機靈伶俐的樣子演的可好了!所以,我們才同意她過關的。每年,回老家過元宵節,我們都會精心準備幾個備用的節目,以防不測。最後,我們也會像一般地方一樣的,放煙花,看花燈。但是,我還是最喜歡這個吃湯圓的遊戲。雖然很怕真的有人倒黴,我們卻年年都盼着這個吃湯圓的`節日,看大家在一起開開心心地表演着早已準備的節目,自己一家人表演的節目,真的是很特別。

我們家鄉的“驚喜湯圓”元宵節,過得這樣的特別,每個人都能參與到遊戲中來,有緊張也有歡笑,緊張的是自己是不是會中招,歡笑的是可以看到有趣的節目。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7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重陽節、中秋節……我最喜歡家鄉的元宵節。

正月十五,爸爸帶我來到了渤海十六路,剛到,我就發現這兒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燈的世界。這裏什麼燈都有:有的像可愛的小兔,有的像盤旋的巨龍,有的像盛開的荷花……每一盞燈都栩栩如生。

從黃河十二路往南走,第一眼看到的是銀兔拜年,兩隻可愛的小兔正相互做着拜年的姿勢,好象調皮的對我們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往前走了不多遠,就看見許多人正圍着一條巨龍觀賞,並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聲。它長50米,寬3。5米,高8米。青色的龍鱗描着金色的花紋。我定晴一看,嗬!原來是用一盆盆金色的菊花裝扮成的。它的嘴裏銜着一個銀白色的珍珠,還閃閃發光呢!眼睛很大,好像要從眼眶裏滾出來。它的兩隻前爪向前撲,後腿向後蹬,像騰雲駕霧一般,真是美麗壯觀!

我們戀戀不捨地往前走,不多久,又看到了美麗迷人的荷花燈。風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紗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熒光閃爍的中海海面比做一個舞台的話。幾十朵荷花就是一個個漂亮的仙女,看着天空和星星玩耍,與月亮共舞,我禁不住也加入了這荷花燈的行列。這荷花,荷葉就像把我帶到天上似的,就算在這寒冷的元宵節裏也倍感温暖。

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飽眼福,看完了這個又看那個,看完那個又看不夠這個,搞得我家都不想回家了。是啊,元宵佳節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燈展每年也只辦一次,真希望這燈展一年比一年好,明年,我還要來這裏看燈展!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8

元宵節,是春節中的一個高潮,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可隨着城市的高速發展,高樓林立,元宵節的味道自然淡了許多。可在我的家鄉——紹興,可就別有一番韻味了。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在西漢,正月十五日已經收到了重視,是漢武帝祭祀“太一”的活動,不過元宵節正式成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傳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元宵節在正月十五舉行,那是,昌安古鎮便會舉行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

花燈會。家家户户都會糊紙燈,各色的紙細細的木條子,陳列在木桌上。人們先把木頭框架綁牢實,有個大致的形狀,再把紙糊上去,用畫筆稍作點綴,一個活靈活現的花燈便做成了。這事兒很簡單,幾乎每家每户都會做。每當一個花燈落成,孩子們便爭先恐後地幫他們把紙燈掛在門前的鈎子上,花燈呈整齊的一列向前綿延,好看極了。

到了晚上,花燈中點上燭,整條街在一瞬間亮了起來,觀者便更多了。紅火的花燈,配上紹興特有的粉牆黛瓦的民居,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卻也別有一番韻味。花燈各式各樣,有兔子樣的,有荷花樣的,有湯圓形的,也有一律畫着精彩故事情節的。可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要數墨池中的大白鵝了。大白鵝漂浮在墨池上,通體白色,透過燭光的照耀,竟有些半透明,橘紅色的嘴是扁平而長的,觀者圍在湖邊,伸手便能觸到。

在這一天,人們還必須吃元宵啊!一家人團圓,圍坐在桌前,一人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捧在手中,一口咬下去,粘稠的外皮微微開裂,甜甜的餡兒滑入口中,細細品味,和家人談談心,也是一種美好幸福的生活。

元宵節吃元宵,賞花燈,寄託着人們美好的心願——新的一年闔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花燈和元宵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都是必不可少的。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9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位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關燈,猜燈謎,吃元宵,和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起源於漢朝,據説是漢文帝是為紀念“呂平”。漢惠帝劉瑩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此平息若呂的日子是鄭源十五日,伺候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夜,漢文帝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在現代,各地元宵節的過發大都雷同,但家鄉在這一天的熱鬧氣氛,卻是無與倫比的!早上天還未亮,人們就已經在準備元宵節的必備品——元宵了

清早五點多,邊有大批人馬在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裏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五人不迫切地表達着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羣中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

沒看到這些,我都會想起自己那如夢般乾淨淳樸的童年——提着哥哥的舊燈籠,在家裏各個角落晃悠,唱着奶奶的童謠:“鬧元宵,鬧元宵,大家都來吃元宵,我的元宵頂級棒,大家吃了哈哈笑。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0

時間過的真快啊!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

這一天,還不到晚上七點,我和家人一起來到厂部中心廣場。只見廣場四周掛着一串串喜慶的紅燈籠,飄揚着一面面鮮豔的彩旗,中心擺放着一排排禮花筒,大喇叭正播放着歡快的樂曲。一羣羣身着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廣場,好一派吉祥熱鬧的場面。

七點半,廣場的燈熄滅了。突然,“砰”的一聲,一枚煙花炮衝上天空炸開了,“哇!快看”,那一朵朵“紅牡丹”、“黃牡丹”、“藍牡丹”伴隨着“金飄帶”在空中散開;“砰、砰、砰”又有幾枚煙花直衝雲宵,幾乎衝到月亮上去了,我真擔心會把月亮炸飛了,還好它們都變成了滿天的.“小星星”,如一條條金蛇騰空而起,又如銀龍在碧波銀浪中飛舞,然後逐漸散開;“嗖,嗖”幾聲過後,只見一排排銀光閃閃的煙花從半空中嘩嘩地流下來,好一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砰”又一枚煙花衝出炮筒,一聲巨響後,滿天的“流星雨”拖着細長的尾巴四散而奔,瞧,細長的尾巴展開後成了細細的楊柳枝,變成一股白煙慢慢散去,彷彿來到了“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柳樹林中……煙花在天空中跳着歡快的舞,唱着激情高昂的歌,展示出它們美麗的身姿,讓人看了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人們不斷的發出一陣陣歡呼聲,整個廣場沸騰着,熱鬧極了!

不知不覺中,煙花晚會在《難忘今宵》的樂曲中結束了。今宵難忘,透過那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花,看到人們那一張張幸福歡樂的笑臉,見到這熱鬧動人的場景,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

二零一一年的元宵節,將永遠留在我的童年的記憶中。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1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大節日,全國各地的節日風俗是不一樣的。我的家鄉過元宵節可以説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每年的這一天人們活動的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啊,似乎要把這一年的所有喜慶都融入這一天。

元宵節這天村裏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特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説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舞龍精彩,還有更加有意思活動。這天無論大人小孩都要走出户外,到處遊玩,和親朋好友一起去遊玩,聽他們説,這樣以後一年都不會生病。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運動的少,到元宵節時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鍊身體當然會有好處了,就不會生病了。過元宵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聽過晚飯,廣場上早早地聚集了很多人了,都在那裏尋找好的位置。只聽見“呯”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了天空,接着又放了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着把禮花爆到水面上,禮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們聞到了許多火藥味,突然,一個禮花爆開了,綠色馬上變成紅色,又變成了黃色,隔了幾秒,又發出了幾發,精彩的時候到了,一個禮花爆開了,像一簾瀑布飛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覺。焰火晚會結束了,但是人們還留戀在晚會之中。

家鄉的元宵節真是個快樂的節日。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2

一大盤子圓滾滾的,如純潔的小雪球一般的元宵下鍋,煮熟後輕輕的咬上一口,軟綿綿的,裏面香甜的,黏黏的黑芝麻流了出來……家鄉的元宵節熱鬧非凡。

夥計們,你們知道元宵節的由來嗎?

這裏有個傳説:相傳,古代有一個叫元宵的宮女。她因為家境貧寒,只能住在宮裏做苦力,不能跟家人團聚。為此,元宵非常失落。而這時,火神命令東方朔火燒長安城,可東方朔不願意這樣做,這樣全城的百姓以及元宵的家人都會死去。所以,東方朔和元宵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二人把煙花放在城的四周,點燃後,立刻火光滿天,火神看到火光以為東方朔已經完成了任務,滿意地走了。

皇帝這時為了感謝他們,讓元宵的家人和她團聚。他們吃着元宵做的甜品,一邊賞着煙花,以及東方朔做的花燈。那些甜品就是人們現在説的元宵。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放煙花,看花燈和吃元宵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元宵節時非常熱鬧,煙花不絕,無數的.花燈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大街上的人擠得無處站腳,還有賣棉花糖的,賣鞭炮的,賣裝飾品的,賣小玩具的,令人眼花繚亂。

花燈前,有許多人對着手機笑一笑,“咔嚓!”因為有許多人拍照,難免把別人照進去;小孩子們拉着爸爸媽媽的手跑向賣玩具和食品的小攤,回來時手上多了一個棉花糖,頭上多了一些閃閃發亮的裝飾品;有的把煙花放在人的少的地方,點火,響出第一炮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當然有錢人的煙花更漂亮,有的擠作一團在燈籠前……

欸欸欸?他們在幹什麼?走近一看,哦,原來是在猜字謎!我也擠進去,拿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一個小兒,三個腦袋(打一字)。這是什麼?哪吒?不對……猛然間看見火光……等等,火光?不就是光嗎?歪打正着啊!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盼望下一次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3

我的家鄉在河北的農村,家鄉的元宵節過的熱鬧極了,不亞於春節,春節的熱鬧勁還沒有過,元宵節就到了。

元宵節那天,家家户户吃元宵、放鞭炮,白天是熱熱鬧鬧的秧歌會,我們小孩子喜歡熱鬧,早早來到大街上,只見大街上一撥兒秧歌開始打圓場了。這時嗩吶換調,鑼鼓的韻律也變得更加昂揚。一對對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槳”的老漢在前面像醉翁一樣扭來舞去,船裏那水靈靈的“大姑娘”在忸怩作態。正扭到高潮處,後面卻衝出幾個“刁老婆”。他們手拿棒槌,身穿青大布衫,耳朵上還掛着一紅一綠的大辣椒,頭上梳着“爪籬把”,臉上還有一個黃豆大的“黑痣”,黃臉朱脣,氣勢洶洶,大有“棒打鴛鴦”之勢,三躥兩跳來到了旱船跟前,與“老漢”開始周旋。“棒”“槳”相撞“乒乒乓乓”,“醜臉”相對互不相讓,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啼笑皆非。這撥兒剛過,那撥兒又來了,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白天追了一天的秧歌,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街上看花燈。夜景真美呀!一串串車燈像一條條奔流不息閃光的長河。放眼望去,一盞盞路燈好似一條長長的銀龍,一直伸向天邊。大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賣燈的`攤位都擠得水泄不通。今年的花燈品種還真多呀,因為今年是兔年,所以兔子燈特別多,蜻蜓燈,花貓燈……特別是孫悟空火眼金睛燈,那兩隻眼睛一閃一閃的。真神氣!小朋友手中都各自提着自己喜歡的花燈,一蹦一跳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晚上,我做了一個好夢,夢見自已變成了一盞兔子燈,我身上的毛色可鮮豔了,黃毛中夾雜着些白毛。兩隻圓圓的大紅眼睛不時地閃動着,真可愛!我手上還抱着一隻大蘿蔔。我被小朋友得意地提在手上,真神氣。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4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節日,這一天裏,家家户户的都熱熱鬧鬧的,不知道大家過元宵的習俗是怎樣的?但是我的家鄉的.元宵這一天過得格外的隆重。

元宵節的一大早,我隨媽媽去點香。我們要點的可不是普通的一炷香,這根香有一根柱子那麼粗大,一米多高,而且比普通的香更為非常精緻漂亮,上面還有一條張牙舞爪的龍盤着,那條龍栩栩如生,正要騰空而起,真是“神龍盤玉柱。到了祠堂前,這裏早已來了許多人,祠堂裏香煙裊裊,許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和媽媽來到我們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見盤在燭香上的龍張着大嘴,好象要施展絕世武功“靈龍吐珠”,又像是對我們説:“主人,你們終於來了,我已經等很久了,快把我點上吧!接着大伯而三伯合力將桶和香搬到一邊。接着大伯拿出隨身帶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後點着火。頓時原本微弱的火苗,瞬間變成一條火龍。很快油燃燒完,火滅了,“龍香上不停地升起縷縷煙霧。

點完香,我們又來到二伯家門口,吊上鞭炮,等待歡慶遊行的隊伍的到來。聽二伯講,村裏有個習俗,就是每逢元宵佳節的時候,鄉里都組織迎春遊行,遊行的隊伍來到哪家門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遊行的隊伍所過之處,鞭炮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二伯正談着,遊行隊伍已經來到門口,只見長長的遊行隊伍像一條長龍,東不見頭,西不見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緩緩向前進。有的吹橫笛,有的彈琴,有的打鼓,還有的扛錦標,錦標上寫着“萬事如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經點響了鞭炮,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鞭炮聲伴着歡慶隊伍動聽的笛聲、琴聲、鼓聲,組成了一首歡慶元宵的歌。

望着緩緩離去的遊行隊伍,我想:元宵的慶祝活動,不正象徵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國繁榮昌盛嗎?看到這樣熱鬧非凡、歡聲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裏大喊:“我的家鄉,我愛你!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5

正月十五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回家鄉歡度元宵節。

俗話説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的家鄉雖然偏僻,但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幾乎都回家,所以家鄉到處人來人往,歡聲笑語。

進家片刻後,我隨媽媽去點香。我們要點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麼粗大,一米多高,而且這一柱香非常精緻漂亮,表面有一條張牙舞爪的龍盤着,那條龍栩栩如生,正要騰空而起,真是“神龍盤玉柱。到了大宗祠,這裏早已香煙裊裊,許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們來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見盤在香上的龍張着大嘴,好象要來一招“靈龍吐珠,又像是對我們説:“主人,你們終於來了,我已經等很久了,快把我點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將桶和香搬到一邊。接着二伯拿出隨身帶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後點着火。頓時,微小的火苗就迅速變大,變成一條火龍。很快油燃燒完,火滅了,“龍香上不停地升起縷縷煙霧。

點完香,我們又來到二伯家門口,吊上鞭炮,等待歡慶遊行的隊伍的到來。聽二伯講,村裏有個習俗,就是每逢元宵佳節的時候,鄉里都組織迎春遊行,遊行的隊伍來到哪家門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遊行的隊伍所過之處,鞭炮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二伯正談着,遊行隊伍已經來到門口,只見長長的.遊行隊伍像一條長龍,東不見頭,西不見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緩緩向前進。有的吹橫笛,有的彈琴,有的打鼓,還有的扛錦標,錦標上寫着“萬事如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經點響了鞭炮,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鞭炮聲伴着歡慶隊伍動聽的笛聲、琴聲、鼓聲,組成了一首歡慶元宵的歌。

望着緩緩離去的遊行隊伍,我想:元宵的慶祝活動,不正象徵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國繁榮昌盛嗎?看到這樣熱鬧非凡、歡聲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裏大喊:“我的家鄉,我愛你!

Tags:元宵節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