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元宵節的習俗14篇

欄目: 元宵節 / 發佈於: / 人氣:1.86W

元宵節的習俗 篇1

“元宵節在正月十五慶祝”。每年春節後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元宵節,也叫“元宵節”、“上元節”。它是另一個有2000多年曆史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在中國人民中流傳。

元宵節的習俗14篇

元宵節起源於西漢。相傳死後,盛氣凌人的篡位,任用了大量魯的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後,公元前179年,中國皇帝在老忠臣的幫助下登基,正月十五,一舉掃除了朱祿的殘餘。因為“夜”在古代是“夜”的同義詞。第一個月也叫“一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中國皇帝把這一天定為“元宵節”。從此,從隋到唐,再到的,為了顯示唐朝的強盛,為了維護國家的和平和人民的安全,舊風俗被一個一個地使用。每到元宵節,節日都要佈置慶祝,“一曲如海春,千燈如晝夜”,使節日更加繁華。

節日期間,燈火明月,遊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碩所言:“萼樓前雨露鮮,長安人靜。龍捧千燈焰,鳳踩蓮花。李商隱詩云:“月色填皇城,豪車珍寶溢通衢”,描繪了當時看燈時交通的宏偉景象。流傳到宋代,元宵節晚上掛燈籠的規模更加宏大,燈籠的裝飾造型更加精美。元宵節帶給人們更多的歡樂和更多的光明。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詩説:“有一間點燈的房子,和唱歌的樓”;偉大的詩人辛棄疾曾經寫過一句著名的詩:“東風夜裏留萬樹,卻吹落,星辰如雨。寶馬雕花車遍地都是。風吹玉壺轉,魚龍共舞一夜。”這些詩描繪了元宵節通宵歌舞的壯觀景象。在清朝,據《京都風俗志》記載,清朝太平時期每年的元宵節是:“街巷相連,燈火掛星掛珠,天如白晝”,而“王孫的賓客、學者、少女、孩童遍遊全城,這叫訪燈”,從而展現了元宵節看燈的熱鬧場面。

到了近代,這種習俗代代相傳,至今猶存。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門前和屋內掛着彩燈和紅燈籠,一家人團聚圍坐在一起,看花賞燈,象徵着“團圓、豐收、和睦”。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春節歡樂的最後一幕。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真正結束。

宋代詩人歐陽修在詩中説:“去年元宵節,花市燈火如晝。月上柳梢頭,暮後。”它表明,在這個節日裏,人們通過會見朋友和家人來慶祝春節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習俗。如果你在團聚的時候帶一把花,提着一個花籃,讓美麗嬌嫩的花朵帶來一份吉祥幸福的喜悦和好運,那會給朋友的聚會增添極大的歡樂。這時,你應該選擇象徵美麗和幸福的花朵,如火紅的火烈鳥,像紅色鞭炮一樣懸掛的鞭炮,鮮豔的孔雀草,象徵明媚春天的銀芽柳,以及點綴着白色星星的星空,所有這些都會顯示出和平和幸福。

元宵節的習俗 篇2

元宵節到了,民間有三個習俗:一、吃元宵;二、看花燈;3、放煙花,今天我就在這兒説一説。

元宵有很多種口味:黑芝麻等等,其中我最愛吃黑芝麻的了,外皮滑溜溜的,咬一口餡就出來了,不是那麼甜得發膩,也沒有那麼淡。好吃!嘻……

我們也去看了花燈。剛入廣場大門,可以看到兩隻高抬着頭的鳳凰,下面整齊地站着賣熒光棒的小販,嘴裏不停喊着:"走過路過別錯過!""走一走,看一看!"走到中間,看見一個大碗,釉色清晰明朗,真像明代的青花瓷!上面有一個個元宵,誘人啊……碗的下面還有還有"配餐":大葱、辣椒、彩椒、西紅柿。大碗的前面是一個小舞台,舞台後有八隻張牙舞爪的長龍,威風凜凜。大碗的後面是三座冰雕,全是具有古典風格的房屋,還插了一個牌子:小心有電!大碗的左面是十二生肖有牛、虎、羊……咦?這是老鼠還是松鼠?我一下看見了兔子,我指着喊"媽!"(我媽咪屬兔的)媽笑着説:"小壞蛋!"大碗的右面也是小動物造型的燈。

晚上,我們看了煙花。呵!從鐵人廣場一直排出兩、三千米,這也驗證了一個謎語:世界上最長的車是什麼車?答:堵車。我不耐煩了,和媽咪下車看。煙花有紅色、橙色、金黃色、綠色、紫色,那最好看的煙花也是最大的:砰,砰,砰,三個金黃色的煙花,形成了一個金黃色的樹,漂亮極了。還有"黃金瀑布"、"變色花"……

今年,我們歡歡喜喜的鬧了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 篇3

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了元宵節的夜晚,家裏剛好有一些元宵,我爭着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齒下,母親終於答應啦!

我揭開鍋,放上水,合好電閘,等水燒開,(上一次,由於我經驗不足,煮成了一鍋黑水,。)水開啦!,我把元宵輕輕的放下鍋,我用勺子輕輕把元宵推開,鍋開啦!大功告成。

“開飯了”我喊,這次我的元宵一個也沒破,一個個圓圓胖胖,好可愛!

吃完元宵後,我又去看花燈,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了點紅色,桃底有大葉子,真是漂亮又簡單,看那以過時的扇燈,雖然它過了時,但它還是那麼青春有風度。有氣魄,再看那金牛燈,制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線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今牛就出現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呀!

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上炸開,好象把天空炸出一個洞,滿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來。快來看!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龍山,那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情景多麼壯觀多麼美麗呀!

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大家的祝福,我對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數也數不過來,在這裏,我只説一句,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的習俗 篇4

上海元宵節習俗

上海元宵節的習俗:掛望田燈、串馬燈

上海農村農田裏掛上一盞燈,稱做“望田燈”,預兆五穀豐登,討個太平年成。吳淞一帶店家掛跑馬燈、魚燈等,鄉間各廟宴神,在廟門前立燈塔、架橋燈,饒有情趣。夜裏,高竹竿上掛紅燈,走村兒童提彩燈,還有人玩 “摜火球,照田財”。金山、松江地區元宵夜,有人在田間揮野火,有人把燈籠檐前掛。有人上街舞龍燈,有人出行 “串馬燈”。

老上海元宵節吃什麼

今天,我們一起來尋覓記憶中老上海鄉村元宵節幾段塵封的剪影:上海縣農民元宵夜食南瓜、苦草、高粱圓子,黃、綠、紅三色兆豐年;或做12只大圓子,用手指在圓子頂端撳出潭印,蒸熟後看潭中積水多少,以卜當年每月雨水。川沙居民元宵愛吃謝年的“收心餛飩”,入夜,寺廟前高懸七層至九層紅燈,農人手持火把走在田頭“調火龍”,唱:“花三擔,稻六石,赤米綠豆收兩石”,祝禱豐收;他們還點燃田邊茅草,俗稱“炭茅柴”。

南匯地方家家做高粱、糯米圓子,中午包餛飩,夜裏,孩子們玩“炭茅蕩”,舉着火把繞着自家的田頭邊跑邊喊一些祝願自己家種的莊稼比別人好的話。寶山的桶形天燈別有情趣,點燃油燈,帶着人們美好的祈願冉冉飄向深邃的夜空……奉賢元宵夜,農家點燃天香蠟燭,祥瑞之光可兆豐年。此地做的湯圓大不同,花包形稱“花包圓”,稻堆形稱“稻堆圓”,寓意糧棉大豐收。崇明地方糯米繭團形狀巧,兩頭大來中間小,元宵中午,包的餛飩叫 “兜財”,下午,用筷子插上繭團,放置田頭,祈求豐收,叫作“齋田頭”。

扛三姑娘

滬郊農家有元宵節“扛三姑娘” “迎紫姑”習俗。“紫姑”俗稱“坑三姑娘”,是傳説中的“廁神”,即用一隻淘米籮,籮上插一隻銀簪,由幾個姑娘“通神”邀請田角姑娘、場角姑娘、坑三姑娘等“三姑娘”“降神”,或用淘籮或畚箕下縛一隻筷,由二人扶着,讓筷在木屑或糠秕上寫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多由婦女參加。詢問吉凶禍福,是一種迷信活動。

走三橋

元宵夜,吳淞等地還有“走三橋”風俗,婦女結伴相行,或拖兒攜女,或挾持嬰兒衣衫走過三座大橋,認為可實現一年保平安,求生貴子,祈祝幼兒祛病消災等願望。滬地鄉村亦有“卜流花”舊習,炊前,用糯米或玉米等投入煮沸的鍋水中,穀物爆開粉碎為末,是大好徵兆!據説元宵之夜少女去觀井水會顯得更美麗,此時,天空一輪明月、皎潔如玉,地上一片燈火,良辰美時,此刻,俯視井水,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可愛,顯現出花容月。

金華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放燈

元宵前夕,東陽市盧宅古建築羣內的肅雍堂大堂燈,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每到農曆閏年元宵節期間,肅雍堂都會張掛大堂燈。今年的這套大燈,高4.05米,直徑2.10米,重122.5公斤,中間用羊皮、料絲、羊角3盞大燈上下相接,外圍垂6串24盞羊角小燈和珠籃燈,共用40萬顆彩色玻璃珠穿就。

元宵節放燈之俗,始於漢朝。漢明帝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日晚即令點燈,表示對神佛的尊敬。元宵節放燈習俗就這樣開始了。到了唐代,元宵節放燈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長安“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唐明皇李隆基令人制作過高達150尺的燈樓。燈樓上懸掛着珠玉,金銀穗墜,風吹金玉,錚錚作響。

到了宋代以後,元宵燈節更是熱鬧異常。元宵放燈時間,漢朝開始僅張燈一個晚上,唐玄宗規定三個晚上,北宋延長至五個晚上,到了明朝朱元璋時,規定從正月初八晚開始張燈,延至十七晚落燈。唐代放燈時出現了雜耍技藝,宋代出現了燈謎,到明代又增設了戲曲表演。

如今,在金華也還有許多地方有花燈,花燈品種繁多,多姿多彩,有的燈還是傳統樣式,像手提燈尚用蠟燭,也有的已用電燈取光。

品元宵

元宵節吃元宵的風俗,始於宋代。宋代《平園續稿》一書記載:“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據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節食所尚,則乳糖圓子,澄沙糰子……十般糖之類。”這種“糖圓子”、“浮圓子”因應節而做,後改稱為“元宵”。元宵節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團圓和睦,並藉以表達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的心願。

元宵從製作上分為兩種:一種為實心,不帶餡兒的;另一種是帶餡的,有香、辣、甜、酸、鹹五味。元宵可帶湯吃,也可炒吃、油氽和蒸吃。元宵的口味,有葷有素,有甜有鹹,有酸有辣。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已跳出應時食品之外,成為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並增加了許多新的品種,口味更顯豐富。

猜燈謎

元宵前後,我市很多單位都會舉辦猜燈謎活動。猜燈謎,在我國有着悠久的傳統。它來源於民間口謎,後來經過文人加工就成了謎語,其中包括燈謎、事物謎、兒童謎、填格謎等。

謎語同樣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一些政客為了宣傳自己的主張,説服各國君主,往往在發言中採用講民間故事的隱喻方法,巧妙影射,寓以深意,以期收到預期效果。當時把這種方法叫“隱語”或“瘐詞”,這就是謎語書面創作的最初階段。到了秦漢以後,謎語形成為一種書面創作。到了南宋,謎語變成元宵節裏特有的遊戲方式。人們將謎條繫於五彩繽紛的花燈之上,供人猜射,稱作“燈謎”。如今,猜謎活動已成為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色彩的一種文藝活動。

迎龍燈

迎龍燈在金華很多地方都有,這些年也越來越為各地所喜愛。前兩天,浦江、義烏、磐安、金東等多個地方舉辦了迎龍燈活動。像浦江縣白馬鎮旌塢村在村裏的廣場上舞動板凳龍,當天共有三條板凳龍在村裏“鬧元宵”。元宵節扛起板凳舞龍,是當地農家新年裏的大事。

金華這邊的龍燈,大多為板凳龍,又稱為長燈,由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組成。一條龍從頭到尾,由幾十節、幾百節甚至上千節板凳串聯而成,長度從數百米到幾千米不等。20xx年,浦江板凳龍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12種雅趣湯圓

雪中送炭湯圓

所謂雪,就是湯圓雪白的外層,而炭則是內層的炭燒朱古力餡,湯圓味道較濃,所以就配以一個清新的玫瑰花湯底,喝一口湯,吃一口湯圓,就是最佳的吃法。

玫瑰椰露湯圓

單看外型已夠賞心悦目,吃一口,更有雙脣在浸玫瑰花浴的感覺,椰汁、鮮奶再加玫瑰花,清潤而暖和,再加上同樣有美顏作用的芝麻湯圓,最適合女孩子品嚐。

香蕉奶皇湯圓

奶皇湯圓最叫人難忘之處,是外層夠薄夠幹身,湯圓皮軟糯卻不餬口,以往有芒果、麥提莎、榴及燕窩等口味,今次則返璞歸真,以最簡單的香蕉做餡,蕉味濃郁,軟綿綿的口感不比一向好賣的`芒果遜色。

桂花南瓜湯圓

南瓜湯圓通常以南瓜做皮,這個則以南瓜做餡,外層蘸芝麻增添香口的感覺。湯圓放於桂花糖水內,外香內甜,保證這個元宵節會甜蜜蜜。

翡翠湯圓

新年吃得太飽太膩,翡翠湯圓就專為怕膩的人士而設,由糖水至湯圓都屬少甜配搭,綠茶味湯圓皮內藏的是紅豆白奶黃餡,白奶黃即純以蛋白做成的奶黃,味道較清,所以加入了有咬口的紅豆,試過味道確沒有一般的膩,叫人對吃湯圓的看法大為改觀。

菠菜花生蓉湯圓

菠菜做餡的湯圓也不一定是鹼的,因為菠菜內加入砂糖及花生,卻依然有淡淡菜味,吃起來特別清,也適合大魚大肉之後食用。

燕窩紅寶石湯圓

雲南東南部的建水以燕窩馳名,該處的巖燕不同一般的海燕,無腥味而且蛋白質特別豐富,這個紅寶石湯圓就是以冰糖健水燕窩作糖水底,每碗都有燕窩,配合甘筍汁皮的小湯圓,很清甜。

定心湯圓

可説是層次感最豐富的湯圓,是雲南人過年必吃的早點,餡料有火腿、花生蓉及曬乾的雲南桔皮,最精彩的是湯底,用雲南野生玫瑰,曬乾後加入片糖及黃酒放入山洞內發酵半年以上,做成玫瑰花醬儲存。吃時宜將湯圓切開,讓花生粒及桔皮的香跟帶清醇酒香的玫瑰花湯融為一體,幾種香味同時向味蕾衝擊,實在非比尋常。

山珍珠翡翠湯圓

山珍珠是生長在雲南海拔四千尺的一種野生果實,具有烏髮及養顏的作用,雖然無味,卻口感煙韌,配合用菠菜汁做成的小湯圓,做出如水晶加翡翠般的效果。

金陵雨花湯圓

搓成雨花石一般的花紋,其實是芝麻味及原味糯米糰的混合,湯圓比一般的細小,一口一個,精細可愛。

青豆蓉湯圓

上海王家沙以蟹粉湯圓最知名,但由於香港人不太接受,現已停止供應,跑出的反而是青豆蓉湯圓,選用紐西蘭青豆加糖打成蓉,味道跟豆沙頗相似,不過甜度較低,而且有一陣豆香,湯圓呈欖核形,入口感覺更細滑。

平海湯圓

對鹹味而餡料多多的湯圓一向無甚好感,但惠州的平海湯圓確實很香。餡料有蝦米、唐芹、肉碎、冬菇及津白等,肉不過多,卻有一股津白及蝦米的清香,湯底以豬骨及津白為主,味道同樣很清幽,雖然湯圓個子比一般的大,卻無損討好的感覺。

元宵節的習俗 篇5

走百病

中國古代一些地方還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習俗。"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走橋"、"摸燈"等,參與者多為婦女。她們身着白綾衣裳,在正月十五這天結伴相攜,越走水橋,到郊外旅遊,目的就是驅病除災。其時,走在最前面的婦女舉香開道,其他人緊隨其後,依次過橋,謂之"度厄"。

據説,這樣能保一年腰腿無病,健康長壽。過橋後,婦女們還要到各城門洞去摸城門上的銅釘,謂之"宜男",説是這樣可以多生男孩。

元宵節的習俗 篇6

踩高蹺

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間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裏由舞蹈者腳上綁着長木蹺在廣場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羣眾喜愛。

踩高蹺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戲裝,濃粧豔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如《管甫送》、《鬧天宮》、《八仙過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腳高達4尺,小沙彌2.5尺,魚兵蝦將因要翻滾起撲打,所以木腳只高1.5尺。

元宵節的習俗 篇7

年年鬧元宵,年年看燈展。在宋朝,元宵燈展絕對是全民狂歡。

以北宋京城為例,每年冬至剛到,官府和富裕之家就開始為元宵節的燈展做準備了:在皇宮南側搭建舞台(以便讓皇帝和臣民共同觀看各路藝人的精彩表演),在御街兩旁安放欄杆,在全城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劃定場地(供燈展和表演之用),並出資協助全國各地的民間藝人進京排練(時稱“行放”,意即彩排),讓他們在燈展期間大顯身手。當然,更要出錢採購花燈,包括燈球、燈槊、絹燈、鏡燈、字燈、水燈、龍燈、鳳燈、走馬燈……還有很多巨型花燈無法搬運,只能就地扎造。

《東京夢華錄》載:

自燈山至宣徳門樓橫大街,約百餘丈,用棘刺圍繞,謂之“棘盆”。內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內設樂棚,差衙前樂人作樂雜戲。

皇宮南側,東西大街,街道兩側是幾百米長的燈展區。人們用帶刺的樹枝編成柵欄,柵欄內豎起幾十丈高的巨竿,竿上懸掛着紙糊的神仙、佛像、戲曲人物,風一吹,神佛皆動,就跟活的一樣。這兩根巨竿中間是戲台,官府派藝人在此表演。

如果我們在燈展期間來到宋朝,還會驚訝地發現一項奇觀:好多宋朝人竟然把花燈放到頭上,人在街頭漫步,燈在頭上閃爍。

金盈之《新編醉翁談錄》載:

婦人又為燈球燈籠,大如棗慄,加珠翠之飾,合城婦女競戴之。

宋朝的巧手工匠把燈籠打造得像棗子和栗子一般大小,再用珍珠和翡翠做裝飾,晶瑩剔透,光彩奪目,往頭髮上一插,成了最耀眼的飾品。到了元宵燈展的時候,滿城婦女都戴着這樣的燈飾上街。

呂原明《歲時雜記》也有類似記載:

京師上元節以熟棗搗炭,丸為彈,傅之鐵枝而點火,謂之“火楊梅”,亦以插從卒頭上。又作蓮花牡丹燈碗,從卒頂之。

女士們頭上戴燈,男人也一樣。在北宋京城開封的元宵節期間,達官顯貴和富商大賈出門,身後會跟着一羣兵丁或男僕,這些跟班既要負責主人的安全,又要幫主人抖威風。用什麼樣的方式抖威風呢?就是把花燈放到頭上去。他們頭上的花燈分兩種,一種是蓮花狀或者牡丹狀的燈碗,一種是用鐵枝串起來的“火楊梅”。火楊梅是將幹棗磨粉、搗炭為屑,將棗粉、炭屑拌在一起,澆上油蠟,團成圓球,一一串到鐵樹上,點着了,放在頭頂,跟着主人上街。

頭上戴燈或許很好玩,但絕對不安全。宋朝男子多不剃髮,跟女子一樣挽着高高的髮髻,髮髻上再固定着一盞蓮花牡丹燈碗或者一樹哧哧冒火的“火楊梅”,只能小心翼翼亦步亦趨地走路。假如步子邁大了,咔,扯着蛋是小事,顛翻了頭上的花燈是大事,只要有一點明火落到頭髮上,救火肯定來不及,滿頭煩惱絲就清淨了,只好出家當和尚去。所以我們這些現代人到了宋朝只宜觀看,千萬不要模仿。

元宵節的習俗 篇8

在我們中國,農曆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的習俗就是鬧花燈,在我的家鄉——揭西的習俗就有點不相同了,我們揭西的習俗是——“迎老爺”。

今天,是元宵節。你聽,整齊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熱鬧的“迎老爺”活動,馬上就開始了。那些“老爺”的“隨從”也在準備。接着,熱鬧的“迎老爺”活動開始了。你看,人們緊緊跟在“老爺”的後面,“老爺”走過大街小巷,每一户人家看見老人來了就要放鞭炮,並且準備好香指定的數量,等“老爺”迎過後,把香插在緊跟隨後的“香煙台”。當然,不止就“老爺”一位,還有“三山國王”,也不止只迎一上午,晚上也是有迎的:晚上,“老爺”經過的地方,難免會有幾十户有錢人家會放放煙花嘛。

這就是元宵節熱鬧的“迎老爺”活動,我愛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 篇9

1、吃元宵節或餃子

此習俗是元宵節最古老,最缺一不可的習俗。元宵節實際上是餃子,但北方的習俗叫餃子,南方的俗稱餃子。元宵節吃餃子具有團圓和美的美好含義,中國也非常重視家庭團圓。因此,元宵節上吃餃子是我們一生一世的美好願望。

2、送花

燈籠是嬰兒的燈籠。這個習俗通常是為未婚妻的燈籠,或者是為親戚朋友生下不孕家庭的燈籠。高昭,蒂姆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3、打龍燈

從中國古代開始,在節日裏就有舞獅和玩龍的習俗。元宵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一度的節日。玩龍燈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龍燈可以傳播歡樂的歌舞氣氛,到處旅行充滿歡樂和歡樂。

4、走百病

又稱烤百病、散百病。 即信仰性的活動。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5、逐鼠

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説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據稱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説的。

6、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元宵節的習俗 篇10

一、踩高蹺

是我們這裏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就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後人發展起來,成了一種蹺技活動。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

表演者縛足行走,技藝高的還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引起觀眾陣陣笑聲。

二、開封盤鼓

我們那裏流傳這樣一句話:"無鼓則瞎。"沒有盤鼓的"咚咚聲",彷彿元宵節這個全民狂歡的節日就沒有了眼睛一樣。"正月十五鬧元宵。"擊打盤鼓詮釋了"鬧元宵"的"鬧":一羣壯漢在元宵節,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大汗淋漓地擊打着重量、體積都不小的盤鼓,其恢弘、浩大的氣勢,給人以破土而出的感覺,元宵節裏的盤鼓聲既敲走了一年的疲勞,宣泄了一年的情緒積澱,又敲響了新一年的期盼和希望,像是衝鋒的號角,讓人振奮、給人力量。

三、觀燈

古往今來,流傳下來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和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蘇東坡曾這樣描寫北宋開封的放燈盛境:"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在如今開封市的大相國寺、清明上河園等公園裏,整個正月,基本都有燈籠可以觀看的。燈籠的形狀、創意都與時俱進,增添了不少新的內涵。

開封元宵節食俗

北宋汴京的油錘是元宵節的節日食品。這油錘到後來就演變成炸元宵了。可惜現在的開封很少見吃到了,倒是在廣東等地,還傳有"通心煎堆"、"碌堆"、"煎堆"等等,基本保留了這樣的做法,開封好象只吃元宵了。

元宵,又名湯圓、説團、圓子等,取"團團如月"的吉祥意思,北宋時叫浮圈子。如今開封人還把元宵和湯圓區分開來,把有各種口味果餡比較難煮的叫元宵,把只有黑芝麻餡甚至僅有米麪,沒有餡的叫湯圓。

元宵節的習俗 篇11

元宵節,是一個很熱鬧的日子,萬家團圓。説到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

有人説“湯圓,元宵是一樣的東西。其實,在中國,元宵、湯糰是兩回事,也可以説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南方吃湯圓,北方食元宵。雖然都是由糯米粉製作而成,但兩者在製作方法上卻有本質的區別。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將糯米粉用水和成麪糰,包入餡料。而元宵是把餡作成方形小塊,放在盛有糯米粉的籮筐中不停的搖晃,其間加入清水使糯米粉粘在餡上,“滾成大小適中的圓球即可。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豆沙、黑芝麻、山楂、巧克力等,南方的湯圓則甜、鹹、葷、素都有。

不管是元宵還是湯圓,都寓意着全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元宵俗稱“湯圓“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呢?下面為你揭祕。

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楚昭王復國歸途中泛舟長江,見江面上漂着個浮物,色白微黃,船工撈起來獻給楚昭王。昭王食之,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鮮美。昭王於是令人以山楂為餡仿製供臣民食用,以慶祝家國團圓。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後世相沿成習。

還有一則傳説是這樣的。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這只是傳説,不足為信。

根據文字記載,在宋代以前是沒有元宵的,當時的人們元宵節吃的是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直到到了唐代才有了“正月十五日作糕粥,以祠門户的説法,而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演變,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流行一種新奇食物“浮圓子,也就是我們如今所説的湯圓,寓意着天上月圓、碗裏湯圓、家人團圓,直到明朝,元宵這個稱呼才逐漸的多了起來。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了大總統的職位,他忌諱諧音“袁消的“元宵,於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

如今人們一説起元宵,大家就認為是團團圓圓之意,認為這一天吃元宵象徵着對親人思念。其實是後人根據諧音的淺近理解。事實上,在古人看來,天上一顆星,人間一個人,各種星象和中國習俗聯繫緊密,例如門上掛一個紅燈籠寓意“吉星高照,掛三個紅燈籠則是“福祿壽三星在户。而正月十五要點燈,燈就是對星的模擬,元宵其實也是。

元宵和湯圓又有什麼區別呢?歸納起來,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二者最大的區別是製作方法不同,南方的湯圓是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面以後,再加餡包制而成,而北方的元宵是直接用糯米粉一層一層滾出來的,口味上來説,元宵現做現吃更有嚼頭,湯圓皮薄餡大,更黏更軟。

最好吃蒸的和煮的元宵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的營養成分、熱量和油脂高低因品種的不同而不同,但都具有黏性大、含糖量偏高等特點。因此,專家提醒,元宵黏性大,不易消化,多吃會增加腸胃負擔,不宜多吃。

吃元宵最好吃煮的或者蒸的,有些人喜歡吃炒元宵,使得本身就多油的元宵又增加了油,建議不多吃;吃剩下的元宵再吃的時候要熱透;戴假牙的朋友吃元宵的時候,最好將假牙去掉。

在吃元宵時可以搭配一些有助於消化的食物,如芹菜、山楂、大麥芽汁、陳皮、生蘿蔔等,生蘿蔔中含有粗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也能降低油脂的吸收。湯也不要捨棄,在糯米中含有很多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等,煮元宵的過程中大概有一半會留在湯裏,所以喝湯也是能促進消化的一個好習慣。

元宵的做法

炸元宵

材料

湯圓一盒,麪粉適量,花生粉適量。

做法

1.湯圓不需解凍,加入煮沸的水中,水滾後轉小火,待湯圓浮起撈出過冷水。

2.起油鍋,將作法1的湯圓滾上一層面粉後,放入油鍋中,小心翻動,炸約2分鐘至表面呈金黃色即可撈起。

3.將作法2的湯圓瀝乾油脂後,滾上一層花生粉或椰子粉(鮮肉湯圓可用海苔粉)即可食用。

自制南瓜元宵

材料

南瓜,糯米粉,油,水。

做法

1.南瓜去皮切塊,鍋裏少量油熱,炒, 適當加水, 燜,攪拌,直到軟了。

2.用blende打成泥。

3.在南瓜泥裏一邊加糯米粉一邊攪,可以用水改變比例也可以一滴水都不加, 揉成團。

4.開水煮5分鐘大概,嚐嚐熟了就可以吃了。南瓜有甜味,可以不加糖。

金沙元宵

材料

糯米粉100G,水,百利麪包糠1碗,豆沙。

做法

1.糯米粉加入適量的水慢慢搓成麪糰,放置10分鐘。

2.取適量麪糰搓扁後,再取適量豆沙,搓成湯圓後放入麪包糠內均勻滾動讓其粘上面包糠。

3.適量的油燒熱至180度(插入筷子冒泡) 放入湯圓炸至浮起即可。

4.把炸好的湯圓放在吸油紙稍微攤涼,再撒上炸過的麪包糠在表面即可開吃。

元宵節的習俗 篇12

元夕占卜

滿族人家卜水旱佔豐歉的形式有兩種,一是泡黃豆。元夕取秫秸一節劈開,內裝黃豆十二粒,自排順序,仍兩合夾豆,以線來束縛置水缸中,十六晨取出,視豆粒羸瘦豐盈來卜十二月水旱。二是蒸麪燈。將黃豆麪捏成油燈狀,捏成後放入鍋裏蒸熟,揭鍋時依每個月燈碗的乾濕、水多少來預測各個月份的寒暖、旱澇。

打畫墨兒

正月十五元宵節,滿族人家流行一種往親族臉上抹黑的風俗,稱之為“打畫墨兒”。滿族的規矩最多,做媳婦的不但在公婆等長輩面前得規規矩矩的,就是對大伯子也得畢恭畢敬。可是每到農曆正月十五、十六這兩天,就打破了常規。兄弟媳婦與大伯子可以互相打畫墨兒,叔嫂之間那就更沒啥忌諱了。甚至可以不拘輩數去和叔公打畫墨兒。打畫墨兒這一做法,起先是滿族對錯誤者的一種懲罰,一個人若是違背了族規,就用鍋底灰抹黑了臉,叫他到大街示眾,表示他已沒臉見人了。後來打畫墨兒就成為平安、吉祥的象徵。

擺秧歌陣

繞場穿花,姿態靈活的跑旱船與踩高蹺豐富了東北大秧歌。秧歌起源於稻作生產,東北秧歌傳統演出程序是先拜廟,後拜門,再走街。踩秧歌以走大場為主,名曰走陣,秧歌領隊多穿旗袍,頭戴紅纓涼帽,身穿馬褂紅袍,有天門八卦陣、地門八卦陣、葫蘆陣、六合陣,動作奔放,舞姿優美,表現滿族八旗官兵征戰與狩獵場面,顯示了東北人民古樸粗獷、豪邁的民族氣質和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

跳笊籬姑姑舞

狂歡之夜,笊籬姑姑(一種舞蹈,產生於滿族的一個民間傳説)也上街。一把竹編笊籬,在凸面上糊白紙,在紙上畫出姑娘的臉,塗胭脂,扎彩巾,戴絨花,即為笊籬姑姑,選一聰明、伶俐 、漂亮、不説謊的十三四歲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手捧“笊籬姑姑”,走進人羣。笊籬姑姑正史少有記載,傳説原為一村姑,一日在河邊洗菜,曾將笊籬拴上紅繩,作為小船,渡送了被明軍追趕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被滿族奉為女神。人們以歌舞形式,表達對她的崇敬與紀念。笊籬姑姑舞,深刻地描繪了滿族傳統的交通、歲時節日、文藝娛樂、民族歷史及信仰祭祀等民俗世相,翔實地再現了滿族民俗文化的多層面。

元宵節的習俗 篇13

閩南元宵節習俗一、馬隊閣

以兒童着嶄新古裝,各飾戲中角色,騎在盛裝的馬背上參加遊行。閣,採用古代的閣棚,如牀狀故又稱“閣牀”,上面架起長方形的棚子,分“粗閣”和“細閣”兩種。上有綵綢或佈景,兒童1至3人,粧成戲中人形象,坐在棚中,前後由4人扛閣遊行,這是“粗閣”。“細閣”則是閣中有一個古裝少女,坐在瓷鼓上,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形象古樸優雅。

閩南元宵節習俗二、獵户陣

獵户陣全陣成員數十人,各披“獵裝”,分別手執各種兵器(十八般武藝齊全),為首者披掛戎裝騎馬開路,陣中還有若干人扛着禽獸及虎皮隨行,頗有架勢。不時還打出各種套路,十分壯觀。

閩南元宵節習俗三、元宵燈會

元宵花燈象徵子嗣繁衍、人丁興旺。元宵燈節形成後,人們又根據燈與“丁”同部首的關係,將元宵花燈與生男聯繫起來,認為花燈具有使婦女生男的神力。在閩南、粵東方言中,“丁”與“燈”諧音,兩地人們則據此認為花燈有預兆生男的吉祥意義。因此,元宵節掛燈、送燈、婦女觀燈等,都具有祈求生子,尤其是生男孩的意義。

閩南元宵節習俗四、“請替身”

舊時泉郡元宵節有“請替身”之俗,“替身”又稱“代人”,是能立置的小蔑紙人,其數目應與自家人口數相同。晚上“請替身”時,需擺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主婦先焚香,斟酒,少頃,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觸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時口中念道:“吃肉緊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災。”然後把“替身”送到户外燒掉。人們認為這樣可在新的一年消災弭禍,前途光明。

閩南元宵節習俗五、祀“棕蓑娘”

祀“棕蓑娘”的未成年女孩每人事前需準備好一隻一寸長的小紅鞋子或一件小衣裳,然後結伴到廁所內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茫茫(容貌美),教阮綆(織),教阮紡。教阮綆布好布邊,教阮做鞋好後跟。教阮舉大針、補大求;舉針仔,挑繡球。舉剪刀,剪花樣,剪得照人照人樣。”祀畢,焚化小紅鞋或小衣裳,收回供品。其意在於乞求來日心靈手巧,精於女紅。

閩南元宵節習俗六、吃元宵

是日清晨,以元宵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謂之祭春,並做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圓滿吉慶。元宵節前後,若有親友來訪,也常以元宵待客。

閩南元宵節習俗七、敬神明

元宵節晚上,有孝敬神明之俗,然後閤家吃潤餅菜,寓意團圓美滿、包金包銀之吉兆。

閩南元宵節習俗八、“聽香”

“聽香”者一般為小姑娘或青年婦女,主要是預卜姻緣,或祝福夫婿出門做工、討海、“過番”平安賺大錢。“聽香”者先在自家廳堂焚香祝告,祈求神明指點迷津,然後手執一炷香,按占卜准許的方向移步至目的地,躲在某户人家門邊和窗下,以聽到屋裏人家説的一句話,去圓析所問之事的結果。過去泉州有“正月十五聽香小仙夢”之俗語,如果元宵夜聽得不過癮,耐心等到中秋夜,還有機會再聽聽。

閩南元宵節習俗九、元宵“踩街”

泉州“踩街”的主要傳統藝術形式,有人們熟悉的“貢球舞”(綵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籠吹、、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獅、弄龍、閣車、高腳戲、歌仔戲、裝人、紙塑巨像、“旗鑼鼓槍”等。

閩南元宵節習俗十、“裝人”(粧人)

即化裝成古戲中人物或滑稽形象,俗稱“裝人”。前導持一面卷書牌,上書表演單位(境、村)名稱,繼以五音鑼鼓開路,表演節目有人們喜聞樂見的“陳三五娘”、“鄭元和”、“親姆打”、&ld

quo;西遊記”、“白蛇傳”、“打鐵記”、“騎驢探親”、“公背婆”、歌仔戲等等。

閩南元宵節習俗十一、錢鼓舞

一種傳統古典舞蹈。表演者各執皮製錢鼓按音樂節奏起舞,形式多樣,有綵女錢鼓舞,有配合“昭君出塞”的遼人錢鼓舞等。

元宵節的習俗 篇14

唐宋時期,浙江各地的元宵觀燈習俗已十分盛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正月十一夜日》就是記錄了杭州元宵燈夜的盛況,把杭州的元宵節與京都燈會相比美:

“燈火家家市,簫笙處處樓。無妨思帝裏,不合厭杭州。”

到了宋代,三天的元宵燈節又延為五天,以應“五穀豐”的吉兆。據《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述:“南至龍山,北至北新橋,四十里燈火不絕”。從官巷口到眾安橋懸賣各式花燈稱為“燈市”。當時家住杭城官巷口之南面保康巷的著名女詩人朱淑貞曾寫下《元夜》詞説:“花市如燈晝。”

府衙門前扎大型彩燈時稱“山棚”。燈口千變萬化,琳琅滿目。其中以蘇州、福州產的燈為富麗堂皇,有用五色珍珠結成網的“珠子燈”,鏃鏤精巧的五色染成的“皮燈”,五色蠟紙糊與的旋轉如飛的“戲馬燈”,還有引人注目新安產的無骨燈。此燈製作特殊,《武林舊事》説:其法用絹囊貯粟為胎,因之燒綴,及成,去粟,則混然如玻璃球也。景物巧奪,前無其比。

元宵之夜,居民傾城而出,上街觀燈。約至二鼓時分,知府乘小橋上街遊嘗,並東市西坊搭台,上,坐觀,台上。成為觀燈的高潮。

皇宮之內,為了表示與民同樂,在復古、膺福、清燕、明華等殿縣燈持彩,氣氛熱烈。同時又在麗正門搭起五大高的彩燈樓,稱為玻璃燈山,上千只各式精製的彩燈,怪怪奇奇,無奇不有。正中用正色玉柵燈排成“皇帝萬歲”四個大字。

二鼓時分,樂聲四起,燭燈綵旗縱橫,皇帝乘着輦,一路觀賞遊覽,直登上麗正門城樓,宴請文武百官,形成宮中觀光之高潮。著名的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兩次觀看杭州的元宵燈節,一次是血氣方剛的十九歲,一次是六十年後再入朝庭修實錄史書,他感歎地賦詩一首:

“承計當進入帝城,笙歌燈火連夜明。寧知六十餘年後,老眼重來看太平。”

元宵夜燈市以南宋為最盛,明清沿襲。直至民國時期,杭州元宵節仍很興盛。元宵燈市一般在十二日開始,至十八日落燈。十二日將新做龍的龍燈抬至城隍山龍廟,拜供後,以墨汁點其睛,稱為“開光”,俗叫“龍燈上山”。

清代杭州,據《江鄉節物詩》載“十三日上燈節,家家户户以糯米粉搓成小粉團,煮以供祖先,稱為‘上燈圓子’”。十五夜,用糯米粉搓成大圓子,其中餡有切得細細的胡桃、花生、芝麻、棗子、雞油、豆沙之類,名曰:“燈圓”。

元宵節一些地方的習俗: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羣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XX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XX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省〕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XX縣元宵送燈至祖墳。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唸「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XX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説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XX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孃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省〕△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福建省〕泉州花燈別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淨街」。福建南部有元宵節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説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省〕XX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繫帶,據説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牀下,據説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捱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捱罵為吉兆。

Tags:元宵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