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中秋節相關知識

欄目: 中秋節 / 發佈於: / 人氣:6.81K
中秋節相關知識1

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相關知識

中秋節來歷一

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

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二

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後裔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捨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

至於嫦娥為什麼吃藥,還有幾種説法,這裏不表,後裔對嫦娥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裏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後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説人們聽説嫦娥成仙之後,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

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三

由祭祀土地神演變而來,在農耕社會,農作物的收穫對於農民至關重要,所以人們經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動。

以前有春播、夏收、秋獲、冬藏之説,在秋季收穫時,農民會祭祀土地神,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所以可能是由這延續下來的習俗。

中秋節傳説故事

中秋節傳説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後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説:“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麪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節傳説故事二:吳剛伐桂

傳説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後來的傳説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説,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雲:“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説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傳説故事三:玉兔搗藥

此傳説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中秋節傳説故事四:玄宗遊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衞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傳説故事五: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説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裏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中秋節傳説故事六:月下獨酌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中秋節各地習俗

廣東

在廣東地區,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説法,因此在中秋之夜只能由婦女和小孩拜月。婦女孩童們在院子裏或陽台上擺上桌子,桌上放燭台香爐,瓜果點心來進行祭拜,燭火香火與月亮交相輝映,預示着紅紅火火的日子。

山東

山東省的一些地區,在中秋節這天祭拜土穀神,稱為“青苗社”,並且要上墳祭祖,燃放鞭炮,祈求祖先庇佑。家裏有工廠的,中午要宴請工人,對工人的辛苦勞動表示感謝。有些地區還有有拋帕招親的習俗,在這天晚上,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會扮成嫦娥,在舞台唱歌跳舞,同時將一些手帕扔向台下,若觀眾接得的手帕顏色與嫦娥手中的手帕顏色相同,即可登台,若是引得嫦娥喜歡,會有戒指相贈,雙方可以單獨約會。

陝西

在陝西,中秋夜男子會划船爬山,女子要安排酒宴,無論窮富,每家每户都要吃西瓜,以示團圓。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

江蘇

江蘇無錫一帶,每逢中秋之夜,人們會用畫有月宮景色的絲綢糊在香爐四周,隨着香火燃燒,青煙繚繞,紅光點點,別有一番風味。

南京

南京人的中秋節,除了月餅之外,幾乎家家户户都會吃桂花鴨。桂花鴨是南京流傳已久的名菜,以桂花為佐料做成,肥而不膩,香甜可口。中秋之夜,南京人會在院子裏團聚而坐,吃菜飲酒,稱為“圓月”;酒足飯飽之後遊走於市井街道,稱為“走月”。

福建

福建地區有一浦城縣,縣內有一座南浦橋,每年中秋節,家家户户的女子都要穿過南浦橋,祈求長壽,女孩子穿着漂亮的服裝行走在大街上,場面十分熱鬧。建寧縣的人們會在中秋夜在院子裏掛滿彩燈,以此來向月宮祈求得子。在龍巖的一些地方,人們吃月餅之前為了表示對長輩的尊敬,要把月餅中央挖出一個小圓並供長輩食用。

江西

江西省吉安的農村地區,中秋傍晚會用稻草燒瓦罐,燒紅的瓦罐內倒入醋,香味就會飄滿整個村子,配上天空的星光明月,讓人心馳神往。

四川

在四川的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要吃蜜餅、吃麻餅、打粑等,並在門口掛上橘燈慶祝,兒童手裏攥一把點燃的香,上街奔跑舞動,稱為“舞流星香球”

台灣

在台灣地區,中秋節的夜晚有“偷菜求郎”之俗。身着盛裝的未婚女子,趁着月光,去別人菜園裏偷摘大葱和各種蔬菜,如果能順利偷到,就預示着以後會遇到如意郎君。所以在台灣地區,有一句諺語:“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

還有一些地方流行中秋之夜燒塔,用泥瓦磚塊砌成大小不一的塔狀物,外圍鋪上柴火、稻草、麥秸等點燃,火勢旺時潑松香粉,擴大火勢,十分壯觀。而且還有的地區以此來比賽,誰砌的塔能夠燒的全身通紅,則會獲勝獲得相應的獎勵。

各地慶祝中秋節的方式都不一樣,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祈求風調雨順、福壽安康,以月亮為載體,寄託千里相思之情。

中秋節最經典的詩句

1、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2、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3、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被白髮、欺人奈何。——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5、風泛鬚眉併骨寒,人在水晶宮裏。——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6、露冷闌干,定怯藕絲冰腕。——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7、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8、莫遣素娥知道,和他發也蒼華。——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9、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0、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11、問深宮,姮娥正在,妒雲第幾。——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12、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13、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14、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15、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蘇軾《念奴嬌·中秋》

16、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7、白凝虛曉,香吹輕燼,倚窗小瓶疏桂。——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18、想見廣寒宮殿,正雲梳風掠。——辛棄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19、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蘇軾《念奴嬌·中秋》

20、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21、淨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22、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3、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4、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25、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26、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27、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蘇軾《念奴嬌·中秋》

28、一月可曾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

29、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30、銅華滄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31、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户照陳跡。——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2、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33、孤兔淒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34、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5、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36、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7、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38、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39、試自判此生,更看幾度,小住為佳。——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40、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中秋節去哪玩

1、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裏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淨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風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透視後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遊人的魅力之精髓。這座曾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時,這顆“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小”,小到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可它卻是一條綠色長廊。

2、大連

中秋節去哪旅遊好之大連,感受浪漫:最新的中國美女排行榜,大連美女位列第一!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是怎樣的地方,養育出這麼多漂亮的姑娘,相信到了大連,你就明白了。大連,美麗的海濱城市,遼寧省第二大城市,中國的浪漫之都。中秋旅遊去哪比較好?不妨就去大連吧,與最愛的人漫步在優美的濱海路、去老虎灘極地海洋動物館玩耍、再吃上一頓美美的海鮮大餐,實在是美事一件。

3、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優質的草原,蒙古族發源地,內蒙古主要的畜牧區,出產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境內有上千個大小湖泊。著名的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綠波千里,一望無垠,微風過,羊羣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草原風光極為綺麗,令人心曠神怡。

中秋節相關知識2

  冷知識1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又因圓月是“女主角”,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等至少十幾個名字。

中秋佳節咱都幹嘛?當然是賞花賞月賞秋香........不對......咳咳......應該是闔家團圓,把酒賞月。

  冷知識2

根據神話記載,嫦娥的故鄉是在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而嫦娥奔月也是在明月山的温湯温泉沐浴後才飛仙而去的,所以宜春市也被譽為月亮之都。20_年的央視中秋晚會更是將舞台搬到了明月山腳下。

尋到了嫦娥的故鄉及奔月的地點,中秋佳節郵迷們不妨到此地去賞玩一番。當夜幕漸合,蟬鳴漸息,伴着小溪潺潺的流水聲,看着月光傾瀉而下,和隨行的同伴邊賞月邊聊天,享受着城市中難得的安靜,並遙想着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

  冷知識3

吃月餅有記載是從北宋時期開始的,但也只是零星的出現在文人們的詩句中:“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蘇軾);並沒有太多的官方和民間的記載。在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正式普及到千家萬户是在明朝,自從明朝時候就開始出現大量的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記載。

這是有典故的':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的習俗中,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賞月吃月餅,其實還有一項中秋節的習俗,堪稱是一項雅事,卻容易被人忽略……

  冷知識4

中秋佳節飲桂花酒。

那麼中秋節又怎麼會和桂花酒搭上邊呢?

解釋一:農曆八月,正是桂花成熟開放的時節,值此中秋佳節之際,又有桂花助興,豈不是美事一件?

解釋二:神話傳説中,吳剛和嫦娥共處在月宮之上,嫦娥天天與月兔為伴,吳剛則天天砍樹,這個大家都知道,其實吳剛砍的那棵樹,就是桂花樹。更有傳説就是吳剛把桂花子灑落人間,人間才有桂花樹的。所以民間就有了在中秋節喝桂花酒助興的習俗。

中秋節的歷史簡介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示團圓。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八月節的起源與興盛都和南京有關: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八月節的起源與興盛都和南京有關。作為歲時節令,中秋節形成較晚,但玩月這舉卻由來已中秋節久,東晉時,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傳至今影響最廣的賞月佳話,以至演化為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羣眾樂以歡度的中秋節佳節。牛渚(今採石磯),漢時即屬丹陽郡秣陵(今南京)。《續漢書·郡國志》説,秣陵縣“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於南京(當時叫建業)建都,鎮守牛渚的謝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聽到有在運租船上諷詠自己的《詠史》詩,大為讚賞,於是邀請過船,此人即是袁宏。他們一見如故,吟詩暢敍直達天明。當時謝尚身為鎮西將軍,而袁宏只是個靠運租為業的窮書生,由於對才能的尊重,他們之間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宏因受到謝尚的讚譽,從此名聲大振。謝尚玩月聞袁宏詠史於前,文人雅士亦趨之於後,於是泛舟、登樓玩月者連綿不絕。唐朝大詩人李白遊抵金陵聞知此事,即賦詩曰:“昔聞牛渚泳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感慨系之,登城西孫楚酒樓“玩月達曙”。唐歐陽詹作《玩月詩序》也説:“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唐明皇是夜遊月宮,這些都是流傳至今的玩月佳話。八月十五,時屆三秋之中,故謂中秋。中秋時節,氣温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為玩月最佳時令,人們多愛此時玩月,自唐以下漸演為節令,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Tags: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