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週記中秋節7篇

欄目: 中秋節 / 發佈於: / 人氣:9.66K

歲月無痕,流水時光,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這一小段時間裏,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寫週記,就是在準備寫週記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週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週記中秋節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週記中秋節7篇

週記中秋節 篇1

最近我聽聞中秋節又被叫做“仲秋節”,懷着好奇我查閲了一些關於為何叫仲秋的資料。原來伯仲叔季是古人用來排順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間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説。

在我國仲秋賞月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人將圓圓的月亮作為團圓的象徵,因而也有人將中秋節稱為團圓節。月的圓與缺直接影響着文人墨客的創作心情。中秋節那圓圓的圓月勾起着多少客居異鄉的遊子的思緒。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國內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另外,在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中秋習俗,特別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現在我們很少見到這些過節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等。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説。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週記中秋節 篇2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羣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在這個中秋節的晚上,我不僅僅會吃月餅、賞月亮,還懂得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週記中秋節 篇3

今天是中秋節,是個萬家團圓的節日,每當中秋節晚上人們都會一邊吃着月餅一邊賞月。

晚上,我在陽台一邊吃着月餅一邊看月亮,圓圓的月亮真像圓圓的月餅啊。吃完月餅,爸爸媽媽要帶我出去散散步,我想:今天是中秋節,街上應該很多人吧。來到街上,果然不出所料,街上還真的很多人,非常熱鬧。我們走着走着來到人民廣場,我發現天空中有許多孔明燈,我問爸爸:“人們為什麼要放孔明燈呢?”爸爸説:“孔明燈就是許願燈,它帶着人們美好的心願升上天空。”

我想了想,叫爸爸也買了一盞孔明燈。我在孔明燈上寫上我的願望,然後讓爸爸點燃了孔明燈,我放開手,看着我的孔明燈帶着我的心願慢慢地升上天空,我想:它一定會把我的願望帶給天上的嫦娥姐姐。我開心地笑了。今天我吃了月餅,又放了一盞孔明燈,我真高興。

週記中秋節 篇4

中秋節那天,爸爸一大早就把我帶到了爺爺奶奶的家裏,爺爺奶奶看到我來了很高興,我看到爺爺精神飽滿。

後來,我就和隔壁的龍飛哥哥玩起了遊戲,有打羽毛球、吹雞毛看誰吹得高等。轉眼間就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就在一起吃飯,奶奶準備了許多好吃的飯菜,我吃得津津有味。吃好了,爸爸拿出月餅,把它們切成幾塊,首先給爺爺奶奶吃,再給我吃。甜甜的月餅真好吃,有桂花味、抹茶味,還有許多許多。

在涼爽的夜晚,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真快樂呀。可惜媽媽在單位值班,我要給媽媽留一個最甜的月餅。

這就是快樂的中秋節!

週記中秋節 篇5

兒時,常常唱這樣的一首歌謠: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構想起來在腦袋裏就會有一副圖畫:在一個有着明亮的'大月亮的中秋夜裏,在一座小房子裏,有一位年邁的老爺爺正在為他的小孫女打月餅,這樣看來在這間小房子裏,凝聚了多少親情、多少愛呀!

雅從小都在爺爺的呵護下長大,雅的父母在雅兩歲的時候便外出打工,以便養家。於是年幼的雅,便被寄養在了爺爺家。

雅的奶奶很忙,幾乎每一日都奔波在廚房和菜園子之間。在雅幼小的心裏,奶奶是世界上最忙的人了,雅的爺爺也很忙,不過,和奶奶不同的是,爺爺會在每天下班之後,抽出時間來陪雅,而雅最盼望的,也就是爺爺下班了。

每天爺爺下班回家時,總會先抱起從屋裏匆匆跑出來的雅,然後再在雅那粉紅色的小臉蛋上親一口,説:想死爺爺了,每天下午,爺爺都會教雅玩很多很多的遊戲,有放風箏、畫圖畫、疊飛機等,每天的這個時候,就是雅最快樂的時候了。

每個週末,爺爺不上班,於是,他便會帶雅去爬山。在山上,他會摘一起很漂亮的小花、小草,再把它們紡織成一個個精美的玩具給雅,這時,雅就會高興的圍着爺爺跳個不停。

週記中秋節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今天又是國家的領導人正式批准的第一個中秋節。

早上,綠樹成陰的柏油馬路上車水馬龍、一輛輛絢麗多彩、形狀萬千的轎車、大客車猶如一條閃着五彩繽紛顏色的彎曲長龍。商店裏、超市內一個個的月餅盒紛紛上場,她們十分美麗,禮盒小姐們也不堪示弱,穿上了華麗的禮服爭先恐後的上了“舞台”。超市裏張燈結綵的掛起了裝飾品,還打起了優惠的牌子招攬顧客。城市的上空飄滿了氣球就像是人們的心願飄向遠方。

往年晚上,居民們在山上邊觀賞圓月邊吃圓圓的月餅。今年天氣不合我們的口味兒——下雨了,大家都沒有看月亮的機會了,我們一家也不例外。我吃着月餅看着圓月腦子裏突然想到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媽媽告訴我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他在夢裏看見自己上了月宮,嫦娥盛情款待,並端出了酥酥甜甜的仙餅,還讓眾仙女載歌載舞的慶祝他們的到來。那人暗暗地記下了音樂,然後讓人整理出了優美動聽的“霓裳羽衣曲”還讓人仿製了仙餅因為它來自月宮,又形如滿月大家就叫它月餅。而且月餅出於中秋,所以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圓圓的月亮,圓圓的月餅代表着人們的願望能一一實現得很圓滿!日子越過越充實!

週記中秋節 篇7

“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給我打月餅呀……”只要一聽到這歌,我就想起了家鄉的中秋節。

中秋節那天晚上,月亮像一個大圓盤懸掛在深藍色的夜空中,星星調皮地對着我們眨眼睛,似乎在等待着什麼。當月亮升到半空時,我迫不及待地讓奶奶趕緊做月餅,因為我們家鄉有祭拜月神的傳統,奶奶喜歡親手製作一些新鮮的月餅來祭拜月神,祈求平安。這不,奶奶已經忙乎半天了,月餅已經基本成型了。

奶奶做的月餅外觀像圓月,很厚實,新鮮的餡、新鮮的面,雖然沒有買的月餅包裝的好看,可是那味道是那麼得香,那麼得甜,讓人垂涎三尺。我忍不住地拿了一塊來嚐鮮,奶奶笑着對我説:“你這個小饞貓,你先別急着吃,先給月神吃,然後你再吃才會聰明哦。”

等月亮升上高空,爺爺就搬來桌子,放在院子裏,擺上了蘋果、梨子、菱角,當然還有奶奶做的月餅。

一切準備就緒,爺爺點上了三柱香,虔誠地對着月亮唸唸有詞,祈求我們全家永遠平安。接下來,全家人就坐在院子裏,一邊聞着桂花的清香,一邊品嚐着香甜的月餅,大家談天説地,賞月、對詩,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