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電影

電影《情書》觀後感3篇

欄目: 電影 / 發佈於: / 人氣:2.35W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情書》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電影《情書》觀後感3篇

電影《情書》觀後感1

難得看完一部電影想寫一下觀後感,不敢説感觸很多,但感觸很深是真的。

看過不少電影了,發現自己還是最喜歡看這種類型的電影,即在平淡之中牽引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它沒有什麼太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太過熱烈的情感描繪,只是這般淡淡的,淡淡的描述就足夠好了。

“情書”,看到這個片名時我便猜測是一個人寫給心愛的人的書信吧,它或許感人至深,或許怎樣,所以才取了這個片名。但是看完後才發現,全片中並未出現我所想的所謂的情書,這樣乍一想覺得似乎有點“文不對題”,其實那只是膚淺的自我以為,“情書”,“LOVE LETTER”,其實是最適合不過了。它或許指的是博子與女藤井交流的書信,或許指男藤井偷偷畫了女藤井頭像的書籤,管它呢,“情書”二字是那樣唯美,簡單,吻合。

電影有兩處深深觸動了我。第一幕是年少的女藤井看着男藤井在圖書室的窗前看書的情景:風把那白色的窗簾掀得好高,在那純白色窗簾旁站着一個乾淨的男孩,女孩突然悄悄地看着他······那一刻我莫名的眼睛發酸,因為那種情景,那種感覺是那樣熟悉。我想到了那時,還有他。那時的場景大概像電影中的場景,因為感覺總是很像,而他也像站在純白窗簾旁的男生,乾淨好看,那時的我也像年少的女藤井一樣只是懵懂的看着那一幕,並無太多感想。如今想來,那時的他和我,該是在最美好的時光中吧。

第二幕是影片的結尾了。當一羣青春少女興致勃勃地為女藤井揭露一個小發現的時候,女藤井就是在那麼毫無心理準備下看見了在書籤背面的畫着的自己的頭像,然後既驚訝又歡喜地不知所措起來,最後淡然一笑······那是一種怎樣的心緒,我想我能完全體味。相對於我的第一個觸動點,我想這一個觸點會更為大眾化一些。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我是連同我心中的那份“情書”一起去看去體會的。因為片中的場景,人物,都能牽扯出我對於自己的聯繫。我很慶幸我也擁有如電影裏所勾勒的那種美好情感,那種人類最初最純的情感,我想,這不是所有人都會有的,又或許所有人都擁有過,只是我不知道,畢竟那樣的情感豈是與他人分享得來的'?就算想分享,也不知如何描述最貼切最能讓人瞭解吧,所以我很少跟別人提及我擁有過那樣一份情感,直到看完這部電影,才恍然,原來我們的青春有這麼多相似點,這麼多共鳴,也或許只有電影才能這麼直觀、貼近地傳達那樣一種無法名狀的情感。

電影《情書》觀後感2

這是一個關於冬天的故事。

北海道的雪景,冬日的暖陽和厚圍巾,連主題曲也叫《a winter story》。

萬物枯萎,並不是傷感,而是平靜,就像生活,就像永遠活在記憶裏的藤井樹,就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我們吃飯、淺笑、患上一場莫名其妙的感冒,痊癒後吞下一口温水。

我們總是活得輕易,又或許是情感太容易溜走,時間太漫長,太健忘,太可欺。

海誓山盟不是人類能擁有的能力,高尚的墓碑也不可尋。

可是,我依然沒有忘記你,藤井樹,那也是女主角的名字。

那些青澀時光中的羈絆,從爺爺在院子裏種下那棵樹時,就已經開始。

另一個時空的我將你喚醒,於是我走進一段回憶。

那時的日子真糟糕,因為相同的名字,總少不了同學的起鬨和不怎麼善良的譏笑。

男孩子簡單地發泄憤怒,女孩子在浩大聲勢前默然。

你為我狠狠揍惡作劇的同學。

我看見在你若影若現的身影,在圖書館的白窗簾前翻飛。

思緒突然就飄遠了,我竟然有片刻晃神,彷彿我蒼老了,在輕搖的搖椅中回憶一切。

我想,有些感情,只屬於少年和少女,屬於藤井樹和藤井樹,也屬於曾經的我們自己。

一絲絲的雀躍,是漫長等待中的微火,我的心跨越開滿山茶的小徑,淋了一場混着青草味的雨,然後我看見了你。

我將自己的情緒隱藏,將頭埋進圍巾,埋進土地,和你一起呼吸。

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愛,但是我止不住的靠近你,因為每時每刻都讓我感到生而為人的歡喜。

你是我離天堂的最後一步,我是呼吸着的聖靈。

後來,疾病帶走了藤井樹,他死在昨天,死在永遠回不去的過去。

而我們也長大了。

我們學會了尷尬地迴應學妹對曾經故事的追尋,學會了隱藏自己。

學會了用虛榮去掩飾不安全感,用金錢去衡量魂靈。

學會了愛上關懷,愛上陪伴,甚至愛上束縛帶來的平淡,它們就像冬天窗户上的霧氣,暈染出小小心房的温暖,我們説它們才是生活本身。

從一定程度上來説,我們也死在了昨天。

道阻且長,於是我穿過層層風雪再次尋找你。

在病牀上,我輕輕喚着一個亡者的姓名。

漫天的雪白,我的聲音很微弱,可是卻快把自己燃燒盡了,單薄如紙片。

我以為那些情感經過時間的發酵會像火一般熾烈,可是風很大,吹走了棉衣。

於是我向你問好,在茫茫天地,在時空的蒼野。

電影《情書》觀後感3

“你好嗎?我很好。”這句穿越時空的問話,超越了本身賦予它的意義,直接追問到了生命本身。這句話是本部電影所表達的主旨,也是其精華所在。

《情書》有着傳統的日本式的悲哀美,有着對於獨立詩性的追求。在這個已知的世界尋找另一個自己是自古以來的一種來源於靈魂深處的追尋,而這部電影正是敏鋭的抓住了這種鏡像的自識。從而用影片這種特殊的形式載體,委婉的,敏感的,細緻地傳達對於生命本身的追問。

就像本尼迪克特所書《菊與刀》中對於日本文化有着這樣的理解:宿命、極端、傳統、忠、自傲中隱藏着自卑,這些奠定了日本電影的基調。而《情書》的特別之處它着重表現那種傳統的悲哀既是美的日本式美學觀念。整部電影總體格局較為灰暗,但不失色彩。沒有極力的表現對於死者的緬懷和傷感,而是傳達一種對於生命的關懷和鼓勵。

除了在內涵與主旨不平凡之外,它的拍攝手法,也很有看點。渡邊博子和女藤井樹雖然是同一個面孔,但電影賦予了她們不同色身份,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情感,因而表現出來形象氣質也各不相同。渡邊博子因為久久不能忘懷死去的戀人,固執地尋找有關他的成長記憶。因而她的鏡頭一直是灰暗的,從一開始就蒙上了悲哀的色彩。與女藤井樹充滿活力與暖色調的情感對比,悲哀之處更顯深刻。整個故事就奠定了這樣的基調,壓抑,悲哀,卻無處發泄。直到渡邊博子在雪地裏的那無力的發泄,追問生命本身的對話,才揭示電影深藏於悲傷後面的陽光和對於生命的感激與鼓勵,也給了觀眾一個發泄內心愁苦,傷感的機會。

生命終結於自然,就彷彿終結於永恆,而此時將悲哀視為美,無疑是最好的安慰。探討生存與死亡也許並不是這部影片的主旋律,但青春並不是僅僅以單線鋪成的成長經歷,它更多承載着我們對於生命最樸質的感知,也即是對於永恆之愛的渴望。

年少時的愛,清澈得不沾染絲毫慾望,純潔如雪,深遠若天際。如果不去深究,或許我們永遠不會如此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別人心中,究竟曾是怎樣的位置。能夠記憶的,或許只有窗前那恍惚的身影,靜默的臉頰,或許只有那些點點滴滴的荒唐片斷,以及百折千回的細密情懷。寂靜而坦然地走向離別,就好像藤井樹騎着單車消失在小樽的街道,沒有揹負絲毫的哀痛。時間深處的心意也只有經過時間的盪滌,才能夠如此雋永悠長。

博子的愛濃烈深沉,藤井樹卻如此內斂羞澀。然而愛,卻偏偏相差不起一毫釐。曾經因羞澀而錯失,如今的熱烈又留不住。愛的無措、命運的無可言喻,或許是這段故事永遠無法抹去的悲傷特質。

你好嗎?

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