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9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1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名叫《呼蘭河傳》的書,這本書是作家蕭紅阿姨在生命末期於香港完成的小説。

小説在童年會議中描寫出北方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在瑣碎小事中描繪出了沉默的民國靈魂,全書一共有七個章節加一個尾聲。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第二章——主要寫《呼蘭河傳》精神上的“盛舉”,反映出了生活在呼蘭河傳這小城裏人們的精神風貌內容大多以介紹東北小城為主。

或許,也只有這麼多瑣碎的小事才能在我們的腦海中呼蘭河的風貌——泥濘的道路、積水的坑,真不知悶死了多少家畜;瘋了的王寡婦被看為不幸者,而在呼蘭河這小城中的所有不幸者都被看做是叫花子;染缸房、豆腐坊和紙坊裏死去的一條條生命,這些新聞似乎也被呼蘭河的死氣沉沉漸漸“埋沒”;扎彩鋪裏最漂亮的陰宅和人們面對生死時冷漠、麻木的態度。這些內容,我記憶猶新,就像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一樣。

尾聲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如此悽慘的結局,相信大家看了也一定會淚如雨下的。就像第四章從各方面描寫“我”家的荒涼,第五章是小團圓媳婦之死,都是會令人感到悲傷地。從前的一座熱鬧的小城,如今變成了一座陰冷的“死城”,誰會想到最後的結局會是這樣的呢?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2

在暑假裏,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裏面每篇文章都引人入勝,無時無刻地吸引着我。我跳大神、唱身歌、放河燈、小團圓媳婦,有二伯……

首先,作者以動人的筆調描寫了呼蘭河周邊的景色,由其是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然後,描寫了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其中野台子戲描寫的最為詳細,讓人印象深刻。

隨後,就寫了蕭紅小的時候與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景象。作者小的時候和祖父發生的搞笑的事有很多。有一次,作者摘了一大堆玫瑰花給正在蹲在地上拔草的祖父戴花,作者把祖父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還聽到祖父説,今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開的這麼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這可讓作者笑的夠嗆。也讓我感到非常地搞笑,看來作者小時候也很淘氣。

但小團圓媳婦的慘死,讓人心碎,感到無比的可惜,就是因為封建思想,才使小團圓媳婦死去,這也讓作者感到無比的惋惜,也表達了作者對於舊中國封建思想、封建習俗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作者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囤面,生動刻畫了許多人物。雖然有點悲傷,可是仍然有美,讓人讀起來感到十分地開心、愉快。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3

這幾天,我連續讀了一本書——《呼蘭河傳》,這本書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卑瑣,落後的生活和愚昧的精神。

本書作者是民國時期的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的文學洛神——蕭紅。

在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中,有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小團圓媳婦是封建愚昧思想與惡俗的犧牲品,她是老胡家花錢買來的童養媳。初進家門是一個"臉長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孩子,後來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醫,雲遊直入等不同人不斷折磨,摧殘,最終離開了人世。

多好的`一個姑娘啊!那健康,活潑,天真可愛的女孩去哪兒了?她的青春和童心呢?對,是她的婆婆,她的婆婆迷信了跳大神的鬼話,親手一步一步地將這姑娘送上黃泉之路,使12歲的女孩子永永遠遠地合上了眼。看到這,我多麼想衝上前,一把救下那可憐的團圓媳婦,讓她不在飽受痛苦。可是——我,不能!為什麼人們只顧看,他們怎麼這麼沒人性呢?這便是他們的愚昧!

還有馮歪嘴子,他是生活中的強者,不合理社會的抗爭者。在封建思想意識濃重的小城中,他勇敢地和王大姑娘戀愛。他任憑人們奚落,平靜地生活着。他愛着自己的孩子,體貼妻子,當他的妻子生下第二個孩子不久死後,他沒有絕望,仍然堅強地活着。他身上閃耀着魯迅先生所讚頌過得戰鬥的韌性精神。

《呼蘭河傳》告示我們:不能愚昧的迷信和自私的心理。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4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呼蘭河傳》,讀着讀着,我彷彿被蕭紅帶回了呼蘭河,彷彿看到了胡家無緣無故地打小團圓媳婦,彷彿看到了雲遊真人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騙錢,彷彿看到了跳大神的人在那兒瞎擺弄,又彷彿看到了小團圓媳婦在滾燙的熱水中的掙扎……與其説小團圓媳婦是被燙死的,還不如説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比如説街中的大坑吧!人們和家畜不管在晴天還是雨天都會遭殃,這個坑淹死過豬,淹死過貓、狗、雞、鴨,甚至有人掉進裏面也很難出來。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的第一個想法肯定就是:把坑填上不就好了麼?但是他們的想法卻五花八門——什麼拆牆讓路啦,種樹攀爬啦,但就是沒有想到這個最簡便、最直接的'方法!

茅盾曾經説過:“呼蘭河傳裏的人物都像最低級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和陽光就能夠生存了,磨官馮歪嘴子是他們中生命力最強的一個——強的使人不禁想讚美他。”這本書不但形象生動,還有一定的諷刺意義,希望你有時間也去看看。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5

我們的童年,都是與眾不同的。自從我學了《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後,讓我對蕭紅的童年產生了好奇,好奇心驅使着我仔細品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呼蘭河傳》講的是:蕭紅童年時與祖父在園子裏,一起玩,一起下地幹活,充滿了樂趣,童年過的無憂無慮,但有一些人卻被命運安排着,過着平凡的日子。

文章中悲慘的人有很多,但我覺得最悲慘的人是團圓媳婦了。活潑可愛的十二歲的小姑娘。卻當了童養媳,遭到了婆婆的惡毒得打罵,以至於生病,她的婆婆不請醫生,卻用當地的風俗:趕鬼,熱水湯驅鬼的迷信方法,想挽救她,然而,靜靜地迎來的卻是喪命黃泉。悲劇一次一次的發生,讓我越來越來為團圓媳婦擔心。

讓我映象最深的是作者寫花園的'一段:太陽在園子裏顯得特別的大,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有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這句話寫出來作者童年的自由,快樂。

茅盾説的對極了,《呼蘭河傳》就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6

呼蘭河,那是一個既偏遠又熱鬧的寒帶小城,冬天,嚴寒可以凍裂許多許多……只是因為冷。百無聊懶的生活使人們愚昧無知、麻木不仁,總是希望生活中出現一些小插曲,讓自己像看戲一樣作一位旁觀者,以打發那些無聊與寂寞的時光。所以,交通要道上坐落的那個“大泥坑”,無人問津、無人整治、無人填埋,縱然不斷地有騾馬、小孩、豬禽掉入,縱然要過着提防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提心吊膽的日子。但是,能旁觀、能喝彩,能議論,人們就很滿足了。

除此之外,一些約定俗成的活動也是人們擺脱空虛的絕佳選擇。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燈的`、看野台子戲的、看廟會的……真是熱鬧非凡!但很顯然,舉辦這些活動除了能讓人們聚一聚、露露臉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驅鬼求神、祈願幸福生活。而生活真的就會因此而好起來嗎?

“我”和“祖父”是在第三章才出現的,但其實也不算是小説的主人公吧,但卻是小城裏很多故事的見證人與旁觀者。小説中,“我”所能感受到的温暖,絕大部分是來自祖父對“我”的關心與呵護。祖父的慈祥與温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我”的童年及成長。這或許是多年後的作者最值得懷想與思念的地方了。祖孫倆相依相伴,有着無窮的快樂……

有關呼蘭河傳讀後感7

今天看了蕭紅的《呼蘭河傳》,説來挺丟臉的,我很少讀近現代的文章,這還是老師要求讀的。因為近現代的文章太過沉重吧,適逢戰亂,國家風雨飄搖,普通大眾也面臨着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困境,不同於古代士大夫的花團錦簇,也不同於現代的歌功頌德,那個年代的文章大多是真實的,鮮血淋漓的,作為一個生活在新時代的人,真的不想看。

本來人生就未必是陽光明媚,看一篇這樣的東西要難受好多天,更何況,人還年輕,這些太過沉重而悲哀的東西有時候還真未必感覺得到,讀起來也是相對枯燥和晦澀。

有人説,《呼蘭河傳》描寫的都是悲劇,但我覺得那都是生活,我們就這麼出生,這麼活着,也這麼死亡,我們所遭遇的不幸,卻也不是不幸,因為活着就有生死離別,就有“ 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 ”,就有生活困苦的可憐人。

這是人生常態,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用樂觀的`眼光去看待這些生活中的汲汲營營就是生活,用悲觀的眼光看就是在封建壓迫下的悲劇。其實,給過去的困苦生活打上階級標籤在我看來是牽強附會的,在那個時代,生產力就是如此,社會制度就是如此,真要説誰壓迫誰,自然界還有肉弱強食呢。我覺得,這些東西與其説是封建社會壓迫下導致的悲劇,還不如説是人性的悲哀。這也許是在生產力不高,沒有積極有效的社會制度來規範保障之下,長時間以來自然產生的社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