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作家休要浮躁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6W

中午考完試,回到家中出了一身臭汗。真可氣,本想好好看電視的,卻沒有電,於是找些書來讀,書上的東西沒有什麼吸引我的,於是從報紙堆裏撿了幾張舊報紙,發現餘風先生的一篇題為《作家休要浮躁》的評論,大意如下:

讀作家休要浮躁有感

有些人耐不住作家的寂寞,卻又想攫取作家的桂冠,甚至有些被稱為作家的人,也難耐作家的清貧,浮躁起來,用作家的頭銜炮製出大批粗製濫造的“作品”……不少作品宂長、空洞、乏味或怪味充斥,無事物強扯成篇,無情節胡亂拼湊,內容低級、庸俗。近幾年每年都有200部以上的長篇出版,但有分量的卻寥寥無幾,大多數都是垃圾。

後又看到一篇叫《漫談明星出書》的文章,作者阿超先生説不少明星都在競相出書,姜昆、趙忠祥、宋世雄、倪萍、楊蘭、陳國軍等,一個個靠耍嘴皮子的人又想在筆桿子上下功夫,掙些外快。其實書中沒什麼東西,都是極力想把自己塑造成光輝的形象,書比人家的厚,價格比人家的'高,不過是名人效應而已。有趣的是阿超先生把餘秋雨也列入明星的行列中,認為其文章不過是史料的堆砌,沉痾痼疾的探究,故作深沉而已,並對餘的利用熒屏追名逐利很是厭惡。最後阿超先生説,這些都是印刷垃圾,與其看這些屁文章,不如讀史、讀傳、讀易、讀天文地理,或者去做體育鍛煉,於身於心都有好處。

不久又看到一篇《諾貝爾獎與中國作家》,作者張遠山一針見血的提出中國作家為什麼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和中國的現實息息相關,中國實行的是低稿酬制,很多作家實際上是靠領工資來生活的,他們不是很熱衷於寫作的。加之中國人寫文章都是為了評職稱、漲工資、分住房、公費出國等,並不是出於對文學的熱愛,所以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了中國出不了有重量的作品和有深度的作家。低稿酬制給中國的文學帶來的是粗製濫造的作品,促使作家把短篇拉長到三部曲的長篇,迫使中國作家把同一作品打亂順序編出不同的集子,它導致了一個專事思考、專事文化批評的惡思想者階層的產生和存在成為不可能。

是啊,中國的文學早已算不得文學了,像一個酒店一般,三教九流都來湊熱鬧,作家本身寫不出好東西,出版社於是就找明星,反正誰能給他們帶來效益才是最有用的。所以他們不惜把最好的紙用在給明星出的書上,倪萍的書中夾了一百多幅照片;楊瀾除了加上照片外,還故意把文字的距離拉大,每頁排字量縮減到不足五百字;姜文的《有話好好説》有500頁,可是光是王朔的原創小説就佔了300多頁,不知道姜文怎麼好意思?

如今的出版界混亂到這樣的地步,那麼多所謂的熱血青年正在努力創作他們的校園小説,等待着出版,嗚呼哀哉,中國文學的死期之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