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經典常談》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7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典常談》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常談》讀後感

《經典常談》讀後感1

讀《經典常談》談國學經典斐名中外的西南聯大中文系有三位著名的系主任,他們輪流坐莊,羅常培、朱自清和聞一多,其中對我個人而言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為上學的時候學過他的三篇文章:《春》、《背影》和《荷塘月色》,其他兩位大家知之甚少。即便對於朱自清先生也並不知道多少,不知道還有什麼作品或者什麼精妙。今日讀了一本1942年其編寫的《經典常談》,一本大師編寫的瞭解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才領略了大師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信手拈來。這是他寫給中學生的一本書,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沒有任何個人的觀點的創新創造,卻是“發揚、介紹、修正、推進我國傳統文化”,對歷史經典的“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白話文導言”。

對於中國的文學經典,雖然每個中國人都度過第一點,但我想有宏觀瞭解的卻不多見。既沒有人教,也沒有人談。朱自清先生寫《經典常談》就是要我們用“科學的選擇和閲讀方法”,“幫助人們以有效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從浩繁的書海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以集成和發揚前人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這本書讓我們“閲讀經典”,瞭解經典。中華文字3000年,最早是出現於殷商晚期的甲骨文。而在此之前“結繩而治”,“後世聖人”刀筆刻字於牛骨龜甲,用於記錄文化歷史的開端“卜辭”。傳説的“倉頡”或許是“商契”,商民族的祖宗的意思。到了周朝演化為“籀文”(大篆),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秦國的文字小篆成了國書。古代文字四種書寫方式,契、鑄、書、印,對應的不同的材料“骨、銅、簡、泥”而異。這是來自於《説文解字》的知識。《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河出圖,洛出書”,這是傳説的出處。甲骨經火燒斷吉凶是“卜”,蓍草數數目斷吉凶是“筮”,“筮短鬼長”,古代判斷小事吉凶用筮,大事吉凶採用卜。《易經》原來是一部切用的筮書,包含三部分:連山、歸藏和周易。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周易》是種哲學,民眾的《周易》是種巫術。《尚書》大部分也是卜辭,是當時的“雅言”,包括“虞、夏、商、周”四個朝代的號令,這些號令多成為“誓”和“誥”。平時的號令叫“誥”,軍事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有時叫“謨”。是漢朝人編輯了歷史檔案,改稱為《尚書》,“上古帝王的書”。值得注意的是王肅的'《古文尚書》是偽書,伏生《尚書》才是真本。歌謠是《詩經》的源頭。

隨口唱的是徒歌,隨着樂器走的是樂歌。歌謠的詞由樂工記錄下來就成了《詩經》。“詩言志”,志不是抒情,而是關聯着教化或政治。孔子對詩斷章取義,詩被用來討論做學問做人,是要鼓舞人、聯合人,增加閲歷,教化眾人。天地君親師,代表《禮》的三本:天地是生命本源、親是祖先、君師是政教的本源,禮包羅萬象,人情不能忘本。儒家教人和平、教人節制,建立社會秩序和政治制度,就要遵守“禮”,叫做“禮治”。“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傳説孔子作《春秋》,“尊王攘夷”乃是《春秋》大義。史官記事兩個目的:徵實和勸懲。《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是《春秋》三傳。左氏重敍事,公、谷重解經。《左傳》參考羣籍,詳述史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四書,要先讀《大學》,再讀《論語》《孟子》,最後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中庸》傳授心法,是儒教道統的根本。韓魏趙三國分晉,田齊代姜齊,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春秋進入戰國。六國親秦抗秦,即是“合縱”“連橫”,202年的歷史,劉向編纂成了《戰國策》,“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苟以取強而已矣”。《史記》《漢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紀傳體”史書,是二十四史“正史”的源頭。兩書各有所勝,班、馬並稱。《史記》是通史,記錄到漢武,《漢書》是斷代,起於高祖終於王莽之誅。

《史記》成於司馬一人之手,“文直而事核”,《漢書》成於四人之手,“文贍而事詳”,異曲同工,並稱“良史”。諸子百家源於士農工商,源於詩禮樂崩,“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儒墨老陰,諸子爭流;獨尊儒術,多虧董仲舒!辭賦最有名一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最有名是屈原和宋玉。賦不算是詩,是我國特有的體制,雖有韻,但是接近於文。漢武立樂府,調子分為“楚聲”和“新聲”。楚聲成了五言詩的源頭。建安三曹用樂府舊題改作新詩。晉代阮籍奠定了五言詩的基礎。唐初仿作樂府,始有七言詩。李白杜甫提升了唐詩的高度。最早的問是商代的卜辭,就是一些簡單的句子,最早用於記言、記事和訴訟。文的標準有樑照明太子《文選》中第一次提出。柳宗元、韓愈帶領文走上平正通達之路。“顧問不宜説理”,應該“用現在的中國話做文學”。是為記。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

《經典常談》讀後感2

朱自清先生曾在《論大學國文選目》一文中説:"大學國文不但是一種語文訓練,而且是一種文化訓練。文從字順是語文訓練的事,辭明理達便是文化訓練的事。所謂文化訓練就是使學生對於物,對於我,對於今,對於古,更能明達。”

他認為應該把語文教育的目的確立在使學生了解本國固有文化並且提高學生欣賞文學的能力上,重視語文教育的思想性。認為語文教育既是語文訓練,同時更是文化訓練。這些表述雖然針對當時的大學教育而發,顯然對當今語文教育業有着相似的啟發意義。

而作為語文老師,我意識到,對於傳統文化,我積澱太少。利用暑假時間,我讀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用先生的話説"我國經典,未經整理,讀起來特別難,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結果是敬而遠之"。必須得慚愧地承認,即使本身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對書中提到的有些經典書籍我也未曾認真讀過。

讀過先生的《經典常談》,覺得似乎經典不是想象的那麼枯燥無趣,只是我還沒找到法門,沒有真正走到經典的大路上去。當然,我也謹記先生教海:"如果讀者唸了這部書,便以為已經受到了經典訓練,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就是以莖為魚,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

讀了本書,我發現我關於部分經典的一些文學常識的認識是不準確的。比如,先生在介紹《説文解字》時提到的關於"倉顏造字説"的一些看法,之前我一直也知道憑倉頗一人之力,創造出整個漢字體系是不可能的,那是神話傳説,但我並沒有探究這個傳説的成因和其中深意,先生的解釋讓我覺得醒灌頂:"抬出一個造字的聖人,實在是統一文字的預備工夫。”

原來對待傳説,我們不光應該知道其然,更可以探究其所以然,這樣才能自己發現讀書的樂趣。他還指出,"史箍'是'書記必讀'的意思,只是書名,不是人名",正好指出了我的錯誤認識。

先生的提出的一些觀點也為我提供了思考問題的新角度。比如先生在介紹《説文解字》時提出"形聲字才該叫做字,字'是'擎乳而漸多'的意思",還提出"文字可以增進人的能力,也可以增進人的巧詐",而"天雨慄,鬼夜哭"説的是人有了文字,會變機靈,會爭着去做那些容易賺錢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種地的人變少了。

天怕人不夠吃的,所以降下米來讓他們存着救急,鬼也害怕這些機靈人用文字控制他們,所以夜裏嚎哭。雖然這種解釋本身就有神話傳説的成分,但細細想來,確實是講出來人之本性特點。

再如傳奇是最先有結構的小説,文人創作傳奇,"原來只是向科舉的主考官介紹自己的一種門路",當時的應舉之人在考試之前,得請達官顯貴向主考官介紹自己,介紹的方式就是先呈上正經文章,再呈些有趣味的雜文如傳奇等,因為"傳奇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人又愛看",所以傳奇就逐漸流傳開了。

這麼看來,傳奇的廣為流傳,跟當年詞的逐漸興盛的過程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不也是先作為當時大部分讀書人不屑的"流行歌曲"的形式出現,逐漸在坊間流傳,之後逐步被一些有影響力的文人墨客接受,才作為一項的文學創作登上大雅之堂的嘛!

"經典常談",其實更多地還是包含着"經典導讀"這更深一層次的含義。當下,年輕一代對我們華夏文化的`關注越來越少,能以這樣的方式來為我們的古代文化做一個詮釋、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讓我們的華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傳。

而先生是真閲讀過經典之後才為大家認真介紹這些經典書目的,他知道讀者常見的誤區在哪裏,他也知道讀者一般讀不下去的原因在哪裏。他是真正從經典中讀出了趣味,也知道如何帶領讀者尋覓經典的有趣之處,知道趣味導讀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帶領讀者在趣味閲讀中,汲取經典的營養與力量。

總之,朱自清先生的這部《經典常談》確實激起了我對這些經典的閲讀興趣,即使書中提到的一些書我之前草草閲讀過,現在也是有再細讀的迫切需求。因為先生向我們展示了所站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同一部經典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審美趣味。

先生的導讀也啟示我們,閲讀應該自己尋求閲讀的趣味性,可以從先生的導讀開始,但也要主動發掘閲讀的趣味,這樣閲讀興趣才能得以持續,才能展開真正的閲讀,也才能獲得更多的閲讀的愉悦與滿足。

感謝先生的這部書,提醒我,對一些經典的閲讀我還是荒疏了,閲讀經典的樂趣竟然被我忽略了。

《經典常談》讀後感3

《經典常談》寫於1942年,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1980年三聯書店重刊。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華夏民族文化,數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經這本小書提綱挈領,娓娓道來,令人如聞朱先生謦頦,不覺仰首伸眉,睏倦頓消。本書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的一本入門書。一部小書,歷經數年而成,可見作者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

作者在書的序言中闡述了何謂經典,經典就是我國的傳統文化遺產由文字記載下來的東西。然後説明經典都包括哪些書籍,這些書籍共有十三種。這十三種書籍的作者,產生的原因,書的內容,及該書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分別逐一地作了介紹,這種夾敍夾議的過程就構成了全書的內容。這本書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書,因為朱先生在書的序言裏説,經典訓練是中等以上教育裏的必要項目之一。他的這一主張得到當時教育部的認可和教育界許多人士的贊同。

如果把接觸經典的人比作遊客,那麼朱先生很像一位嚮導。當遊客想要參觀一個巖洞時,他先在洞外給講説一番,讓遊者心裏有個數,不至於進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個好向導,自己在裏面摸熟了,知道巖洞的成因和演變,能按真際講説,絕不會説這兒是二龍戲珠;那兒是八仙過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並非獵奇的遊客自然歡迎這樣的嚮導。

《經典常談》可以算是一部“指南”,朱先生將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精粹一一梳理成篇,彷彿列了一個書單。而他對這份指南的度把握得也非常耐人尋味。論《尚書》,他不徵引這部被稱為“中國最古的記言歷史”的古典中的人言,卻不惜筆墨地敍述《尚書》流傳的曲折,探究今古文之爭的淵源,讓人不禁好奇,是怎樣的一部《尚書》,能在千百年裏演繹出如此驚心動魄的史蹟。談《史記》,他也不拿那些流傳千古的列傳本紀説事,卻講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發憤,如何終成一家之言,在史記的大身影下畫出了司馬遷的小身影——他和《史記》一樣偉大。這也讓讀者不禁想去窺一窺那部“無韻之離騷”的華彩。

朱先生無疑是很懂人心的,他的這部《經典常談》,雖為“指南”,卻只告訴你南方很有趣,而不告訴你南方的具體模樣。他只跟讀者介紹經典,卻不把經典直接搬出來給讀者看,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祕,又從更立體的角度推廣了那些著作,引導更多的讀者去向往經典,讀後感去研讀經典,足見其用心之良苦,筆力之精道。在讀完《經典常談》後,我就去把書櫃裏積灰了的那套《史記》重新翻了出來。很久以前對它只是粗粗略讀,如今我依着朱先生所説,去書中品讀那些作者對“天道的無常,世道的無常”有感而發的抑揚之辭,體會到了過去未曾感悟到的、歷史之外的情韻。“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我想我所體會到的那種意外的情韻,也許正是朱先生所指文化裏的一部分。經典不僅是學術的,歷史的,它更是人文的,智慧的,是一個民族的情懷。

朱先生是作家,也是詩人,更是一名學者,他對經典的理解,以及在著書時的考究都非常嚴謹。因此對於這本《經典常談》,我覺得光拜讀是不夠的,拜讀完了還要百度——去找尋那些原著篇章、青史典故細細品味。書中提到的《四書》《五經》《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任何一部都是常人窮畢生之力也難以研讀透徹的。一葉可障目,一葉亦可知秋。朱先生敢於編撰這樣一本《經典常談》,足見其博覽羣書,學富五車的底氣,也能讓人感受到他對國學、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堅持和珍愛,實乃學者典範,讓我十分敬佩。

在這樣一部充滿“學術”氣息的著作中,朱先生的文筆還時不時地透露出一種智慧和幽默。不像錢鍾書式的機智戲謔、諷刺辛辣,朱先生的幽默平緩輕鬆,又通俗有趣。他在《戰國策》裏寫到蘇秦連橫失敗,“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發奮努力,夜裏讀書“倦了要睡,用錐子扎大腿,血流到腳上”,後來合縱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頭,嫂嫂爬在地下謝罪。”在朱先生筆下,寥寥數行就把“引錐刺股”的故事講得通俗易懂,妙趣橫生。他寫屈原著《離騷》,因為屈原“是個富於感情的人”,悲憤而發,“東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時候,叫‘媽呀!’‘天哪!’一樣;心裏亂極了,悶極了,透一口氣,自然是顧不到甚麼組織的。”也是幾句俏皮易懂的話語,就把《離騷》的韻律特點和屈原的感性形象豐滿地展示了出來。書中類似的橋段還有許多。如今《百家講壇》欄目中紅極一時的易中天、王立羣等教授都以平民視角、通俗風趣的方式來談歷史、談文化、談學術,朱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在自己的書中開展了,我對先生的這份敬佩之情不禁又加十分,達到了二十分。

《經典常談》是一部有趣、豐滿的書,它講歷史,講古人,講文化,它是“常談”而不是“長談”,不囉嗦也不説教,只是告訴你,那邊放着一些書,它們很老,很舊,裏面沉澱着許多東西,歡迎你去看。

皓首窮經典,青燈書常談。在讀《經典常談》的那個夜晚,我彷彿看到一位學者,他伏在案前,耐着性子,把那些宏偉而磅礴的羈絆,一筆一劃地寫到紙上。他單薄的身形搖曳在光裏,那彷彿是巨人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