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優】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9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優】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很多時候,一本書都有其最佳的閲讀年齡。雖然很多年輕人的評論普遍都很負面,可對於我這樣一個走完半輩子的人來説,《傅雷家書》所帶來的百感交集,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説得清的。

這原本就是家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在當時的條件下,書信是最普遍的交流信息的方式。作為父母,既然不能常常見着孩子,那深切的牽掛和思念,恨不得在紙上全數傾吐,所寫內容自然也不會有任何避諱,家長裏短,叨叨擾擾,想説啥就寫啥,如同孩子就在眼前一般。對子女而言,也是見字如面。

可傅雷畢竟不是一般人。他學識淵博,藝術涵養高深,他熟通西方文化,但更追崇東方文化的精髓,他對於孩子的教育,是身教重於言教。他品性率直,個性剛毅,同時又擁有藝術家的敏感氣質。他身上體現中國文人的清高自傲,卻又平易近人。一個嚴謹,認真,聰慧,高貴,正直,敏感,以精神追求為重的學者與一個愛子情深的`父親的完美結合。在其人生後半段,與兒子書信往來的十多年裏,寫下了三百餘封信,單就提筆塗墨,平均每封達數幾千字(後期因眼疾不得不打字),並逐一編號登記,字裏行間承載着一個深沉如山的愛。

而書信的內容,除去生活瑣事外,首要還是重在道德教育,以"先做人"為第一原則,從瑣事,細節,古語,經典等等談開,無一不體現其良苦用心,孜孜不倦的教誨。此外,在信中還有如此之多的關於東西方文化,藝術,哲學的精彩論述,以及對中國古籍作品的推薦與評論,較為難見且珍貴。父子倆最終性情相近,通過精神交流與共鳴,共同在藝術的世界遨遊,也是令人羨豔。

可歎的是,這段至情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被抹上一道如此濃烈的悲劇色彩,不由扼腕,幾度淚目。一身清白留人間,最好地詮釋了傅雷作為中國文人的節氣與自尊。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傅雷家書不僅僅展現了傅雷對兒子的為人處事,身心健康諸多方面的關愛,同時還流露出其對音樂、繪畫等頗有見地的才識和睿智。在談及藝術境界時,他跟兒子分享道:“音樂主要是用你腦子,把你濛濛朧朧的感情(對每一個樂曲,每一章,每一段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覺究竟是怎樣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確了,然後你的technic自會跟蹤而來的。”在談到音樂與技巧時,他也曾告誡兒子:“此刻我深信這是一個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一個人跳不出這一關,一輩子也休想夢見藝術!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隻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筆者以為,這兩點同樣適用於翻譯領域,如若譯者能對原文的意思(每一個詞,每一個句,每一個篇章的意思)分辨清楚,那麼翻譯的境界也就高超了,翻譯技巧也會隨之爐火純青。反之,譯者如若整天只顧研究翻譯技巧,終若有所成,頂多是翻譯匠而非翻譯家。只注重翻譯手段而不講究翻譯境界的人,必然會偏離亦或遺忘翻譯目的的.。

傅雷家書藴涵着深刻的思想哲理,深深地啟發着世人。在傅聰感覺職業生涯不樂觀時,他鼓勵兒子:“你説常在矛盾與歡樂之中,但我相信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提高,不會演變,不會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眼前你感到的還可是是技巧與夢想的矛盾,將來你還有反覆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與資料的枘鑿,自我內心的許許多多不可預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別擔心,解決一個矛盾,便是前進一步!”“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perfect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們日以繼夜,終生的追求、苦練;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膩了。”傅雷的這種矛盾觀、積極向上的心態,筆者以為,在今日仍不乏極高的藝術價值,或曰,在今日這個競爭最為激烈的社會,此種矛盾觀、樂觀向上、進取上進的態度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傅雷家書讀後感3

愛,是一望無盡的大海,看不到源頭,看不到終止;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流露在在言語中,穿行於行動中。《傅雷家書》中是父親對兒子愛在那字裏行間隱藏。

從1954年開始,一封封家書穿過一道道國境線,送到兒子的手中,那是跨越千山萬水的深情,直到一方的生命戛然而止。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盡的,我讀《傅雷家書》瞭解到父親對兒子的事情認真仔細地,從“努力加餐飯”,“我們很想知道你的飲食起居,住的屋子、寒暖、牀鋪”等等零星事,都是傅雷對傅聰生活點點滴滴的關注,讓我感受到愛的温暖如春。

傅雷對傅聰的教育很是專注,就像我的父母那樣,當我的成長軌跡偏離軌道時,父母都會給我加以改正,在無言的愛裏默默關注我的成長。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遠方用功,努力,我心裏説不盡的歡喜。別了,孩子,我在心中擁抱你!”、“睡眠務須充足,一切總以身體為重,這是最基本的'本錢!”傅雷對傅聰總是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關注身體狀況,天下的父母應該都是這般囉嗦,哪怕讓我們做好防護感冒,返校時父母總會多提幾句:“要注意保暖,多喝水,照顧好自己。”

“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更要戰戰兢兢,不負國人對你的期望。你對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動來表現才算是真正的感激!”這正是傅聰苦惱時,向父親傾訴,父親對傅聰説的話,在語句中體現了傅雷對傅聰思想上的疏通,也側面表現出傅聰把父親當做朋友、知己那樣信賴,更體現了傅雷向傅聰的期望。

“你的動作、語言代表你是否對人尊重”。傅雷在這方面從未對傅聰疏忽,在《傅雷家書》中“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説話時要垂直,人要立直。你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多麼睿智理性的語言,傅雷從這些細節都是在為傅聰以後的成長鋪路。

一沓家書是來自遠方的父愛,傅雷對兒子的愛如山如火,是那麼厚重,是那麼濃烈,讓我們從生活的點滴中去發現父母對我們的愛吧!愛無盡頭!

傅雷家書讀後感4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侷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透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就應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職責。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能夠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傅雷家書》中的內容蠻簡單,主要都是傅雷以書信給兩個兒子在藝術,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指導。一步步見證孩子的成長與成功。

正因為全書的書信,剛開始讀時是真的枯燥無聊,裏面既無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很少極大煽情。不過,看着看着,也就慢慢習慣了。大概是因為看久了,就覺得順眼多了。

在這部書中,傅雷用作為學者,父親兩個身份寫信。既有對兒子的愧疚,又會表達自己強烈的思兒心情;既會跟兒子談美妙的藝術,又會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面對兒子的情緒,感情,都以開明,理性,樂觀的態度去指導兒子。也是嘴硬心軟,現實平靜,信中表達自己的愛兒心切。是個優秀,理想的好爸爸,好教師

對此,我也不禁想到我的父親。他雖然沒有傅雷一樣高深的文化,也不會專業的述語,但他會用最平凡的一切給我極大的温暖。之前,我對於自家老爸對我高談大學,高中的事較為不滿,當時心裏只想着當下,對爸爸這種話題即是煩躁。後來,一回,家裏親戚和爸媽在談孩子的話題,這個話題總會使大多父母孩子敏感。他那時爸爸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知道她現在有壓力,她也長大了,要自由,會叛逆,所以對她的成績,我不去計較。”就是這句話使我對爸爸一向形象改觀。以前只覺得極好的.高中,大學都是爸爸對我的必須,之後我才真正明白,這只是期望與動力。這就是爸爸給我的一個教導。

通過這本書,我懂了,父母心底最深沉的愛,從來都是毫不掩飾的給予孩子。用自己的經歷,理解給孩子上無數堂有意義的課,他們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用淳樸,平凡為孩子鋪設自由的未來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傅雷在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之間寫給兒子傅聰的信,內容涉及生活、社會、音樂、婚姻、文學、藝術、宗教、歷史等各個方面。

讀後感:

每當翻開這本書時,腦海裏就會自動播放起許飛的那首《父親寫的散文詩》,不管是這些信還是那些日記,無不包含着父親們平日裏那不輕易説出口的愛。信中的語氣殷殷切切,讀不盡的關懷和恨不能自己衝上前替孩子經受槍林彈雨的熱切。

原來不管他們的身份地位如何,兒女面前,父母總是卑微的,尤其是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他們不斷地小心試探,我親愛的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有空多回復我哪怕是一兩句。即使孩子長大,生活方面,他們擔心的依舊是他們吃飽了沒、加衣沒,有錢花沒、遇到問題會解決沒。.。.。.彷彿他們還是自己掌心那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當然,這本書能夠收穫的不只是字裏行間流露的愛,更多的是傅雷對兒子在生活處事、文學作品、藝術體味等方面的`討論和教誨,比如,學習的時候不要求速度,天下沒有速成的學問。時刻牢記自我批判。“藝術家需兼有獨特的個性和普遍的人性”。智慧使人醒悟,信仰易讓人偏執。.。.。.

讀的時候只感覺像多了一位拳拳關心問候你的老父親,不僅有滿滿的關愛,還有諄諄的教誨。裏面提到的許多傅聰的問題我也有,許多年輕人也有,比如遇事容易感情用事,不會拒絕別人,對人沒有戒心。.。.傅聰都對傅雷提出了適當的建議。這是一位來自愛子的父親的忠告,自然不會有私心。他只會把他所經歷的、所總結的經驗毫無保留地講給你聽,只為了你哪怕少走一點點的彎路。讀完以後許多問題豁然明朗。

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當然,國中生往上會更容易讀些。不一樣的年紀讀自然是不一樣的味道,上面是我讀出的東西,你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是馬大哈,做任何事情不拘小節,只把這件事完成了,卻沒有把這件事弄好,最後自己吃了大虧。還有一類人他們心細如髮,任何一個細小的關鍵都能被他們發現。我算是介於這兩種之間的人。

有時很細心,可以發現很多隱藏的信息,而有時候卻不知為何就像是選擇性的失明,一遇到關鍵信息就自動屏蔽,有時弄得我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傅雷家書》中傅雷對於傅聰細節的要求具體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術、生活起居、待人待物,裏面提到了很多我們平時都沒有注意到的細枝末節。譬如:信封要書寫工整,研究學術要嚴謹,對待朋友不能總是一腔熱情.

注重細節,會讓我們從中受益很多,而粗心的`人卻要吃虧了。我就是一個粗心的人,我們學校最近進行了生物和地理的考試,考完試之後我覺得自己答得還不錯,反正會的不會的都寫完了,沒有空題。考完試神清氣爽,趕回家,也不想考試的事,開始寫作業。考完試的第二天老師開始對題,拿出試卷,順帶看了一眼,“咦?這個咋問的是半島,我寫的啥來着?好像是大洲。”想到這我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巴掌,這算啥?會的寫錯,太丟人了。越往下對,越認為自己在考試時是不是眼睛突然出現了故障,大腦也不受我的控制了。這種事兒但凡是在考試時絕對不會缺席,特別準時。現在我還在努力改正,但效果甚微。

在身體方面的細節就更不注意了。我常常不注意地下的坑坑窪窪,人稱“平地摔小公主”,走着走着別人就會看到我,身體一彎,立馬抓着身邊的人,這樣就説明我又崴腳了。

細節決定成敗,不僅僅是學習還是身體上的,多注重細節學習會完成得更加完美,身體也會少受到傷害。

傅雷家書讀後感8

讀完黃老師佈置的《傅雷家書》,我掩卷沉思……

傅雷是真正的好父親,有這樣真誠的父親,做他的兒女應感到榮幸,他把自己的兒女看作是獨立的個體,總是給予兒女正確的觀念。我們有些長輩,做錯了事不承認,還將其強硬擺正,這是教育的誤導。

傅雷的真誠,體現在教育兒女方面,書信中可見一斑:“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媽媽説。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説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償,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裏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説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麼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傅雷家書給我的啟示還有很多……

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撫養子女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x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他們的兒子:著名鋼琴演奏家傅聰、英語特級教師傅敏等的一封封書信,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濃濃的父愛母愛。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

傅雷,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的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的'重要締造者之一,還是一位嚴格慈愛,挑剔囉嗦的父親,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他用自己當年的經驗,親自教導兒子做人謙卑,待人待事嚴謹認真,積極樂觀的面對挫折與困難,獲得成就時不驕傲,不炫耀,禮儀要得體。…不但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而且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成為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從不溺愛孩子,尤其在生活細節這方面。俗話説,“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高度”,傅雷先生對此深信不疑,更是在兒子的生活中付諸了行動。例如:他教育兒子,食不言寢不語,尊敬師長,態度謙卑,不驕不躁,不氣不餒,不亂動別人東西,用完物品要有規矩的放回去,手不能插在上衣的兜裏,這樣比插在褲兜顯得更無理;從小就要學會理財,懂得節約,未雨綢繆,養成存錢記賬的.習慣。哪怕是吃飯這樣的小事也一絲不苟。

吃飯時,傅雷的孩子們必須坐如鐘,手肘的姿勢必須端莊,雅正是否妨礙了同席之人,不得發出令人厭煩的咀嚼聲,勺子筷子不可以把碗碰出響聲。不可以挑食,有一次傅聰沒有遵守父親的規章,傅雷就罰他只准吃白飯。倒是卓有成效,傅聰再也不敢了。

傅雷,他不僅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相比於父親,他更像是一個“朋友”,一個“傾聽者”,為他的兒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鑄就了燦爛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待來生,再同堂可好?

因初讀此書時略查背景,再讀來不免難過,又為傅雷夫婦生前受而忿忿不平。故人已去,只望世人留於心,指點後生道路。

家書讀來真切,因是親人間來來往往不加雕琢的質樸文字,那一幕幕温馨而又動人的畫面常常浮現腦海,也望見了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真摯情感。父母為兒子在外奔波的掛念,化在了字裏行間,轉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輪,描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皺紋,彷彿在播放着一部建國初期知識家庭的成長史。

父愛如山。

你可明白,那以往與傅聰先生僵持不下的傅雷先生,竟有如此温柔的一面,化作如水般温柔的父愛,綿綿於子女的心中久久不散。那封封家信中,承載了多少個不眠的夜,糾結了多少下筆不定的心境。以往那個在子女面前鐵骨錚錚的父親,竟得此般柔情,又感如山沉重的父愛。

母愛似海。

信中,隨處可見朱梅馥先生對傅聰先生一家的掛念,異常是在凌霄出世後,對這個孫子的掛念更甚,“凌霄的保姆走了,彌拉怎樣忙得過來?我一點忙都幫不上,心裏説不出的內疚。”讀來令人動容,感歎着母愛似海。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並沒有活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我感受着如山的父愛,沐浴着似海的母愛,我們與家人的交流並不需要經過書信這種大費周章而又須歷漫長等待的方式。但,我們不會常在寫給家人的長篇書信後加上“祝你們身體健康,心境愉快”,我們不會細細斟酌父母對我們説的一字一句,揣摩父母所做的一舉一動。中國人講究“言傳身教”,從小至今,我們究竟在父母身上學到了多少,生命中還有多少次能感恩父母?

別研究了好嗎?每一刻都是生命,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猶豫,或是“再等等”,老天爺小氣地就給了這麼點時間。別讓父母錯過你的成長與感動,快去把那些該做的做完,活出生命的內在!

驀然,我又想起了故事最終枉故的夫妻。感恩,感恩他們無私的愛感染了每個讀書的人,悟得了一絲生命的真諦。

“願來生同堂歡笑。”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一位先生倚在窗旁閉上眼睛沉思些什麼。他的心飛了很遠很遠,他開始動筆,開始了一場隔空的旅行。

“不經歷尖鋭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這是書中傅雷給兒子中的一段話。他期望孩子應對挫折不要害怕,不要膽怯,要進取並且勇敢地去應對。因為僅有這樣,將來才會擁有博大的胸懷,才能夠更愛這個世界。雖然這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卻飽含了父親對孩子殷切的期望。

父親和孩子阻隔千里。他們之間千言萬語只能用書信來傳遞。是哀是喜是悲還是懼都能經過這一字一句來互表心意。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告訴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進取地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他剖析自我,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温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舐犢之情之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這是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從傅雷的話語中我看到了作為父親的.他在兒子長大成才的道路上所灌注的心血,在童年時代是這樣,在形如隔世的大洋兩岸,不是依舊如此嗎

我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偉人,可是他們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別人的少。他們見證着我們從嬰兒到青年,從中年到老年,他們事事為我着想,為我研究,無疑期望我們過得更好。他們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大道理來,可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善於溝通,得出共識;敢於提問,問出真理;勇於質疑,尋得智慧;勤於磨礪,煉出實力。溝通是父慈子孝的最好的通行證,這一點在《傅雷家書》中很明顯。

通過書信,傅雷先生與兒子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內涵,交流彼此的思想,激發出新的思想火花。一封封家書猶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父子倆樂享其中。

傅雷希望通過自己對人生和藝術的理解,教育和領導兒子,激發兒子通過書信暢所欲談,一方面及時發現兒子的問題,給予幫助和指導;另一方面也希望從兒子的成長過程中獲得新的思想、藝術和生活感悟。

傅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做人要謙虛,嚴謹,面對困境不氣餒,面對順境不驕傲。當兒子情緒低落時,他告訴傅聰:“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的酒漿。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而已。”對於兒子的矛盾,他又這樣剖析並激勵:“別擔心,解決一個矛盾,便是前進一步!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完美的一天,人生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一天!”字字句句,都藴含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

傅聰也遇事主動寫信,漂洋過海尋求溝通交流,主動為自己減壓,改正錯誤,放下包袱,降低風險。一個虛心好問的孩子形象躍然紙上。

正確溝通,是父慈子孝的最好的一劑良藥。沒有溝通,哪來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呢?

想起正在冷戰的我和父親,每次和他在一起便會有怨恨的目光,但我心裏也很愧怍,可每次吵架兩人總是無法溝通,最後我總是免不了挨一頓揍或者受一陣責罵,只能在週末獨自抱着冰冷的手機,想要找個訴説的對象,卻也不知道做什麼……多與父母通通電話,或視頻聊天,説説學習生活,一吐為快,撒嬌,加深自己與父母的感情吧!

謹記:正確溝通,父慈子孝的通行證。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悔。讀着滿載親情的一封封信,字裏行間藴含了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呵護,也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我便認真地用心聆聽着,體會着。

我從信中看出,傅雷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他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説對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

傳雷,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寫在紙上的也是些家常活。他用筆無拘無束地書寫着心中的一切,心中所想所念的,用不着擔心“審查”也用不着擔心“批判”。

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傳聰的音樂學習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是反反覆覆要他有領悟作品本身,這也是凡事要多問“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和對祖國的熱愛與執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

《傳雷家書》給我的觸動遠遠不止這些,我想,我大概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不會忘記這些字句,不會忘記那樣的一個父親。或許我做不到傅聰那樣成功,但卻可以盡我所有的力量,讓父親不至於失望,讓他可以如傅雷一般能夠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

讀了傳雷家書後,我也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也讓父母更瞭解自己和孩子!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人的生命是有侷限性的,而人的事業卻是永無止境的。教育兒女,可以延續自己的生命。

當兒女離開父母時,父母總是不捨的,就像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當兒子遇到感情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會鼓勵他面對,父母會關心他的身體,讓他時刻銘記他是一名中國人。亦師亦友,是傅聰的父親;多愁善感,是傅聰的母親。

在生活中,我們與父母又是如何?父母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誰能料到中間會發生什麼事,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吧,畢竟有人管着你、關心你、照顧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即使你犯了錯,他們會包容你;即使你對生活失去了希望,他們還會鼓勵你積極面對,給予你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

世界上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父母的呼喚。807班李雨萱

與母親共讀《傅雷家書》,我的感觸很深,信中,傅雷對於兒子傅聰的關心無微不至,對於他學習,感情上的見解,也很獨到,不單單是從父親的角度所提,更多的是從朋友的角度過來人的角度,來幫助傅聰。

傅雷所表現出來對兒子的愛,就如大山一樣,給人以踏實和穩定。他能從更大的角度給傅聰提出建議,區別於母愛,父愛所表現出來的其實更讓人感動和回味。

讀完後,我與母親,也同樣收穫頗多,我們學習了傅家父子那樣的相處模式。像朋友,像師長那樣傾聽對方,給予其精神上的幫助,和學習上的建議。不再被傳統的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相處要求所束縛。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杜甫曾寫過這樣一句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在古代是人們主要的通訊方式之一。而在現在眾多通訊方式中,書信可以很全面的向他人説出自己想説的話。《傅雷家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傅雷家書》摘自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於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傅敏的書信。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書。

傅雷是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對如何教育孩子,他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認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家書中常常強調的便是如何做人這一問題。

在傅雷去波蘭留學,獲得國際大獎,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終關注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並不時給予指點。他常常在信中告誡自己的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到問題不氣餒,獲得大獎不可以驕傲,要對國家和民族有榮辱感……在生活上,傅雷也是進行了有益的引導,比如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不管是在兒子生活工作還是做人方面,傅雷都十分關心,在這一百多封信中,每一封都可以看出傅雷對兒子的愛。

傅雷是優秀的`,他在藝術方面很有造詣,而他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擁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傅雷是中國父母的代表,他望子成龍,希望孩子成為自己理想中那樣的人,而傅雷又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在他的引導下,兩個孩子都十分的成功。

在讀過《傅雷家書》後,我不禁感歎傅雷對他兒子濃濃的愛,也不禁羨慕起傅聰及傅敏,因為從小我對父愛的感受並沒有那麼地深刻。有人説過,《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父愛的教子集,我認為這句話很對,《傅雷家書》告訴了我們在生活中處事的方式方法,是一本寄託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傳送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