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紅樓夢》讀後感彙編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後感彙編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那個時代的女子,悲哀在沒有話語權,不能做自己的主,都是男子做主,只有男子才能拿主意。未出嫁時靠父親,兄弟,叔父,你的嫁娶是他們挑選,他們説了算。遇到個好的,自會替你謀劃,挑選,像探春,如果不好的呢,只為錢財或為別的,鴛鴦的兄長,迎春的父親,就連巧姐差點被賣,也是舅舅,賈芸等在攛掇邢夫人,邢夫人也不知底細。

雖然薛蟠胡鬧,但起碼還是男子,不至於讓薛姨媽,寶釵等讓人覺得無可依靠,後又有薛蝌料理。就如鳳姐如此能幹,還只是打理家裏邊,家外邊都是賈璉去走動。湘雲如此豪爽的人,也只是只能由叔叔做主自己的嫁娶。湘雲把寶玉叫到跟前説:如果老太太忘了,你要記得時常找人來接我。

從這裏開始喜歡她,喜歡她的勇敢,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説出這樣的話,(有點示弱撒嬌的感覺,但又不是)直接就説我需要你時常來接我。而黛玉和寶玉,每每話到嘴邊就是説不出來,一個怕多心惹惱,一個怕情理不容。寶玉病了,寶玉的丫鬟讓黛玉去勸勸,黛玉不去,覺得現在不是以前小時候了,該避避了。而黛玉的心思,上無母親可做主,下的丫鬟也説不上話,就是鳳姐薛姨媽開玩笑也不是當真,也不會去攬。

同樣無父母,湘雲豪爽,在賈母面前大笑大説,會説出:“如果老太太忘了,你要記得時常來接我”就是老太太忘了,她也諒解,也不猜疑,然後讓寶玉記得。不知是不是因為唯獨黛玉的是愛情,才這樣吃醋,敏感,使性子,容不得別人,除了黛玉,也沒有寫哪一個女子的愛情。尤三姐愛而不得都剛硬自殺了,黛玉兩次病重都是因為聽説了寶玉娶親,還都是自己故意尋死,第一次發現是誤會的時候,馬上就好了。

如果黛玉和寶玉成親,黛玉是不是就會愛惜自己多一點也不可知?但那就不會是絳珠草還淚,不會是悲劇,不會是薄命司。寶釵會想不到她與寶玉的親事會要了黛玉的命嗎?還是她終究只聽哥哥母親安排,可她平時也是個替母親哥哥拿主意的人呀。賈母為何會説我也沒心腸了。

《紅樓夢》讀後感2

説到我國的經典作品,那真是人人都曉得啊!在這四部經典小説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紅樓夢》了。以前,只看過幾集舊版的電視劇,覺得挺沒意思,不太喜歡。可是,最近我偶然間看到了青少年版的《紅樓夢》,卻愛上了這本書。

《紅樓夢》,一般人會認為我們這個年齡不太適合吧!但是12歲的我,還蠻喜歡的,至少能看懂一些故事情節。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故事,都令我難以忘懷。我也是看完後為書中的人物流下了同情的眼淚,不太喜歡薛寶釵,更喜歡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位內向的女孩子,她從小母親就去世了,長大後,才被送到了賈府,“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在裏面,我最喜歡的便是“黛玉葬花”了,我就大概給大家講一下吧!芒種時節,大觀園中眾姐妹祭花神,黛玉想起之前那天晚上去看寶玉時,晴雯沒開門,一時感懷身世,於是有了千古傳世的葬花之舉,黛玉最憐惜花,覺得花落以後埋在土裏最乾淨。説明她對美有獨特的見解。她寫了葬花詞,以花比喻自己,在紅樓夢中是最美麗的詩歌之一。黛玉借對花的愛惜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典型的借景舒情。同時,也因這一舉動,消除了寶黛之間的誤會。從這個小故事中,我還知道了一首很有名的曲子,就是《葬花詞》了,裏面寫的真的很美呢!我覺得林黛玉真有才啊!

讀完了青少年版的以後,我有了這樣的一個結論:這本書以賈寶玉為中心,讓他經歷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愛情悲劇,目睹了“金陵十二釵”等女兒的悲慘人生,體驗了貴族家庭由盛而衰的鉅變,從而對人生和塵世有了獨特的感悟。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啊!

《紅樓夢》讀後感3

《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塑造刻畫了眾多人物,每一位都個性鮮明地躍然紙上,可謂異彩紛呈。我想每個人、每個事物都在演繹着自己的風景:殘月有它獨特的殘缺美,綠芽有它生命的活力美;有的或許只能發出微弱的星光,有的或許流光溢彩綻放光芒……但也正如此,才構成了千姿百態、生機勃勃的世界。其中的我,努力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是一道風景,因為我熱情,我樂觀。雖然世界上有陽光就必定有陰影,但我更願意相信泰戈爾的那句“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而不必用眼淚來沖洗”。所以當別人會為失敗而駐足時,我選擇前進;當別人為錯失美好而歎息時,我選擇釋懷:以熱情樂觀直面生活,微笑至永遠。

我是一道風景,因為我勇敢,我擔當。每每困難當前,我願意摒棄懦弱,選擇勇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個橫渡大西洋的人,第一個向傳統挑戰的人——所具有的就是勇敢和擔當,並藉此叩啟成功的大門。

我是一道風景,因為我堅持,我執着。青松有傲立風霜的堅持,魚兒有逆流而上的執着。我願意堅持我的信仰,執着我的理想:一如既往。

我努力成為一道風景,風景裏有熱情,有樂觀,有勇敢,有擔當,有堅持,有執着……我嘗試着從不同角度去體味、去欣賞自己的人生,去發現即便微小卻使人滿足的幸福。就像一株不起眼的野草,只要頑強生長,迎着風雨也是美麗。

沒有珠穆朗瑪峯的巍峨,可以成為一座小山;沒有撒哈拉的廣袤,可以成為一片沙灘;沒有長江的源遠流長,可以成為一條小溪。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你的存在,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也成就了你獨一無二的風景。

我們每個人都應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你是,我也是。

《紅樓夢》讀後感4

今年暑假,我終於在家讀完了《紅樓夢》,看完紅樓,覺得之前看過的小説都弱爆了。一部紅樓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小説,換句話説,紅樓裏任何片段的提取就是一部經典的小説,或描述濃濃的兒女情長,或教會你身邊的'人情世故,或告訴你現實的世態炎涼,或靜靜講述每件事情的前因與後果。直到現在似乎才終於明白以前怎也不能理解的紅學研究的意義所在。難怪張愛玲曾説:“人生三恨為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沒讀紅樓之前,我從別人口中得知黛玉是個生性多疑、多愁善感且愛哭的人。但讀完之後,我卻能理解她的苦衷。她從小父母雙亡,又寄人籬下,她的世界有多麼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和冷漠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她在絕望中死去,身邊只有一個服侍她的丫鬟在默默的為她哭泣。李清照因“物是人非”而“人比黃花瘦”,黛玉因離喪而作“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要是我與黛玉同在大觀園,我恐怕只能做她遠遠的觀望者吧!

在我現在的年紀,最喜歡看那種並不勾心鬥角的掐尖要強,希望活在大觀園,活在一個身邊是釵黛湘妙等諸人的地方,好像隨時都詩意、有趣、靈動。那時候盼望脂硯齋就是史湘雲,盼望她們都真的存在過。這種情感其實可以持續一生,並且我想曹雪芹是願意讓我們保有的。所以拿大觀園比伊甸園亦可以理解。

讀《紅樓夢》,就是聆聽一部封建社會裏唯一描寫女性、頌歌女性的大合唱;讀《紅樓夢》,就是享受作者那心靈深處的淒涼悲婉、無奈和冷漠。

《紅樓夢》讀後感5

沒有讀過《紅樓夢》的時候,對“紅學”的説法是有些懷疑的。那時候我沒有辦法想象,一本書可以成為一門學問。直到自己也品讀過、學習過,才知道其中的深意。

《紅樓夢》當中詠柳絮的詞便是如此。古人寫狀物的古詩詞,並不是單純為了描述應該物件,而是為了託物言志,達到寓情於景、寄情於物的效果,因而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來寫,便可以有多種多樣的立意,寄託不盡相同的感想和寓意。大觀園中的幾次詩會都體現了這一點。

薛寶釵筆下的柳絮是堅強、積極、主動的,儘管柳絮沒有根,但它“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不僅如此,柳絮不甘於被命運擺佈,它要積極藉助於外界的力量,做到“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詞語之間的豪情壯志讓人拍案叫絕,一改女子詩詞中的哀豔。這種與眾不同的寓意,也是寶釵性格的體現。

林黛玉筆下的柳絮是悲涼的,如同那些漂泊無依的女子,和她一樣沒有自己的家園。柳絮沒有自主性,因而它“漂泊亦如人命薄”,那有如棉桃一般的白色又勾起了黛玉的愁緒:“韶華竟白頭”,年紀輕輕的她,卻是身體虛弱,自知命不久矣,所以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吧。柳絮嫁與東風,她的生命在風中消散。

作者能夠將滿腔熱血與多愁善感拿捏得如此準確精到,且一人同時作出多首不同題材的詩詞,這一方面就已經令人驚歎。而“柳絮”這個意象在全書中也有着明確的寓意,它指向着榮國府、寧國府當中美麗女子無依無靠的命運,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悲劇。這一意象與全書的主旨立意相契合。

如柳絮一般的人生,終究是無奈的悲涼。

《紅樓夢》讀後感6

探春在十二金釵中算是難得有勇有謀的女子,她果斷而能堅持原則,對事公平公正,不徇私枉法,做管理可以讓人心服口服,放到現在一定是個很好的公務員。

如果説王熙鳳的管理在於善用權利,那麼探春的管理就顯得靈活而更有人情味一些了。探春管理的高明的地方在於她的敢於放權,如在大觀園園子的經營上,探春摒棄以前的按部就班的做法,大膽實行承包責任制。“不如在園子裏所有的老媽媽中,揀出幾個老成本份,能知園圃的,派他們收拾料理。也不必讓他們交租納税,只問他們一年可以孝敬些什麼。”探春把權力下放,讓看園子的人自負盈虧,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僅將圓子料理的很好,還大大節省了開支,這也是紅樓夢中很好的一個管理案例。

從以上敍述可以大致看出王熙鳳和賈探春管理的兩種模式。王熙鳳是中央集權式的,善於運用權利,賈府上下,事無鉅細均在她的掌握之中,任務分配由她決定,賞罰規則由她制定實施,她是整個管理的唯一核心。這種管理方式所達到的管理效果主要取決於管理者的個人才華、品德修養和綜合素質,若管理者是各個方面都較為完美的人,也許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如喬布斯之於蘋果,但當管理者有較大的缺陷的時候,往往就非常致命。像王熙鳳雖有才華,但由於她的自私自利和徇私舞弊,正是她的所作所為一步步的將賈府推向了衰敗的深淵。而探春採取的管理模式要自由、開通一些,她懂得為下人們着想,合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給他們多一些自主權,讓管理的複雜度得以簡化,管理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紅樓夢》讀後感7

我讀了《紅樓夢》一書,書中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用賈府的興衰作為背景,寫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腐朽封建社會,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生來嘴銜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雖然她的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就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最讓我欣賞的還是她詩情畫意,聰慧靈秀。黛玉每次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居於首位。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

在一個封建社會裏,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們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雖然林黛玉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才情氣質人人稱讚,可到頭來,年紀輕輕就鬱郁而死;寶釵凡事穩重,識大體,詩詞也樣樣精通,原是金玉良緣,可是因為木石前盟,使她一人獨守空房,誤了終生;迎春才貌雙全,卻嫁給孫紹祖,被丈夫折磨而死……

我感歎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與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制度的人,同情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他們心中,一邊是封建社會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自由之身的追求始終不棄。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文學的真諦就在這裏。

《紅樓夢》讀後感8

記得是在上高中之前的那個假期,我去新華書店買了《紅樓夢》。在這之前,我只讀過零星幾個片段、看過一點電視劇,想要趁着這個假期讀一下原著。可每每當我拿起這本書,總是會因為語言晦澀、人物關係複雜等原因停止閲讀。一個假期過去,我僅僅閲讀了十數章。

到了高中,課外閲讀中有四大名著,藉此機會,我查詢了一些大家對紅樓夢的梳理和見解,認真讀完了《紅樓夢》,雖説還有許多不明朗的地方,可也有了一些粗略的看法。

不可否認,在通讀這本書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賈寶玉持有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可在讀完《紅樓夢》之後,我對賈寶玉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在第二回中,賈寶玉講:“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賈寶玉最突出的一個特徵可能就是他對女性的熱愛與尊崇了。他對許多女孩子多情,甚至對畫上的美人多情。以前我把這種多情當作濫情,可讀完之後,又感覺寶玉是真心地愛護、尊重這些女孩兒,亦是真心地守護美。尤其鮮明的一個表現是在“平兒理粧”一節。寶玉伺候平兒理粧,感到“今生意中不想之樂”。作者在書中多處描繪寶玉的這一特徵,寶玉期待“美”、維護“美”,甚至到了“痴”的地步。寶玉對女性的尊崇,反映了他的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他愛的這些女性處於社會底層備受壓迫,而他厭惡的是封建社會中的壓迫者,這也與他的叛逆性格相符。而他的叛逆還存在於其他許多方面,他輕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讀書應舉、鄙視功名利祿等等。這些性格特徵甚至讓我對他產生一種尊重與羨慕。可是他的性格、處事又充滿矛盾。他的一切,都離不開封建勢力給予他的特權。他所反對、厭惡的正是他所依賴、憑藉的。他的思想最終尋不到出路,只能歸於超現實世界中。

我也只是粗略地讀完《紅樓夢》,心中仍有困惑,可通讀完這本書再查閲了一些大家的賞析,還是被當時的社會、書中的精神所震撼。如果以後有機會再仔細閲讀,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

《紅樓夢》讀後感9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一場紅樓夢中事,寫盡人間悲與歡……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啊,這世間有多少痴情男女,儘管天各一方,緣分卻讓他們遇見,正是這樣,才成就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千古佳話與傳説。或是離別,或是相聚,分分合合,何嘗不是一種必然?細細數來,卻只剩下滿紙心酸。

初看紅樓夢時,留下的是一個模糊的印象,林黛玉那纖細柔弱,嬌嗔素雅的身姿,越看越覺得心酸。金陵世家是一個富裕的大家族,黛玉來到了這裏,是一個多麼美妙的巧合!在這裏,她認識了賈寶玉,一個她永遠深愛着的人。他們互生情愫,本以為可以依偎一生,但他們的故事卻隨着家族的落敗而落下帷幕。故事的結局留下傷感,每當我看到最後,總會不由自主的流下淚,我彷彿看到了黛玉那柔弱的身姿,以及在痛焚情稿時被火光照得發白的臉龐,她是多麼可憐啊!最後,“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瑤”的黛玉還是去世了。從此,賈寶玉和林黛玉,一陰一陽,就此別離……

人人都説有情人終成眷屬,可為什麼世間還會有如此之多的悲傷情事?一番深深的思考,我朦朧地懂得,這世界上有太多的磨難需要我們來度過,而不只是你情我意那麼簡單。我們都要經歷人生的許多許多,成長的道路上充滿了險阻,就好似爬山,山勢那麼高,路途那樣險,有些人在山腳就選擇放棄,而有些人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往前,勢不可擋。如果你堅持走下去,那麼你就會有很大的收穫。寶玉認命了,屈服了,他選擇與寶釵在一起,最終又選擇了出家。這就是結局,這個悲傷故事的結局……

抬起頭,看看這個世界,你會發現,能把人生裝點得五彩繽紛的便是那一次又一次美好的錯過,還有與錯失相依的一抹心酸……

説到辛酸處,悲傷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天下大有痴人在,還有那痴人説夢者。

《紅樓夢》讀後感10

讀罷《紅樓夢》,雖然感慨結局之悲,但更加欣賞於其中之美。

紅樓之美,美在悽美的愛情。黛玉,曾是湖畔中一朵孤傲的白蓮,淡然高潔;曾是夕陽下一抹淡淡的紅霞,嫣然而逝。她的美麗雖然短暫,卻讓人不可企及。兩人初見便作相識之人,兩人相處便心意相通,她也會在心中許下美好的願景,惦念的情思,還有那“金玉良緣”一説,讓她失去了笑靨,終日以淚洗面,可終究是曲終人散。大婚當日,紅蓋頭下的不是她,紅燭下的寶玉,也是精神恍惚。此時,在瀟湘館中,是一片淒涼,她將詩稿化做灰燼,含恨而終,黛玉短暫一生,恍若如夢。或許,賈府的榮華富貴,你只是匆匆過客;或許,這封建社會,你並不屬於這裏。你用畢生眼淚,還盡前世情債,可這愛情,卻像是散落的花雨,隨風而逝,不留痕跡......

紅樓之美,美在青春的單純。相比之下,大觀園更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裏沒有封建制度的枷鎖,少男少女們有了青春的活力。芍藥茵中,史湘雲醉卧,以帕為枕,以花為被,那紅潤的臉龐,掛着笑意,風吹過,更添了幾分浪漫;海棠詩社,風庭月榭,簾杏溪桃,她們吟詩作對,以詩寄情;沁芳橋旁,桃花樹下,寶黛共讀《西廂記》,兩人彼此欣賞,互為知己,亦都向往美好與愛情,亦都無視封建之約束。還有善解人意的襲人,敢於反抗的晴雯,冰清玉潔的妙玉.......她們不懂社會的黑暗,不懂封建的落後,她們憧憬與希望一切美好的事物。

可最終,賈府逃不過敗落的命運,只留下白茫茫雪地,無一絲痕跡。紅樓之美,也在這悲劇中消逝而去......

《紅樓夢》讀後感11

《紅樓夢》曹雪芹著,後世被譽為四大名著之一,這篇《紅樓夢》,揭示了古代社會體制的黑暗,並且對人的迫害有多麼深。

我最喜歡《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林黛玉文靜、聰慧、善良、大方,對人隨和,可卻憂鬱而死,林黛玉雖不是出生在大富大貴的家庭裏,但後來因為父母雙亡,而被接到賈寶玉的家裏,賈寶玉的家裏是富貴人家,可是為什麼林黛玉會鬱鬱而終,林黛玉自小體弱多病,但依然會讀書認字,這樣的一個少女怎麼會如此憂鬱呢?最後導致鬱鬱而終,她死時還那麼年輕,那麼風華正茂,她為了凋落的花朵都會哭泣,都會把花埋葬,這是多麼善良的女孩啊!林黛玉與賈寶玉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又到相戀,我本以為結局會是這兩個人在一起,可林黛玉卻鬱鬱而終,我至今未懂,為什麼林黛玉會憂鬱而死呢?可能是我喜歡林黛玉的原因,所以我也都留心賈寶玉,他是賈府的少爺,從小都沒有吃過苦,在大富大貴的家庭中長大,在林黛玉進入賈府之後,與林黛玉頗為親近。其實在賈府的人們,像那些夫人們,其實都在明爭暗鬥,雖未表明,但都在暗地裏耍心機,在賈府中,不耍心機的人,也就那麼幾個,可以説是屈指可數。

《紅樓夢》追根究底,其實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對人們的迫害,作者曹雪芹有一個大家族,由興到衰來表示,來揭露社會的不公,《紅樓夢》的結局寫到賈府的人大多人都死了,賈寶玉後來變的渾渾噩噩,可能是受不了家族的打擊才變成這樣的,最後遇上了自己的丫環,後來又從丫環的家裏跑了出來,流落在大雪天裏,跌倒在雪堆中,不知是死是活。 《紅樓夢》對我的感觸很深,如果我生在那個社會,會不會也會被當時的社會所壓制,並使我的思想變得封建,我不知道,對於那時的人們,我只有深深的同情,還有悲哀。

《紅樓夢》讀後感12

造物何當作主張,任人稟受福修長。畫薔亦自非容易,解得臣忠子也良。賈母的命令賈政不敢不聽,溺愛是害人的。小孩子還是要打的,長記性,有的道理説不明白,就得打。

寶玉的一番“歪理”辜負了寶釵的勸導。寶黛都是追隨自己內心的人,他們的地位讓他們可以做到不為外界而改變自己,多麼羨慕的生活。鳳姐這個時候怎麼糊塗了呢,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鳳姐説他們不知足,想得到自己有多貪嗎?大約鳳姐會想:他們哪裏能和我相提並論?

鳳姐猜對王夫人的心思了嗎?好幾家都收了禮,給誰也不合適。鳳姐應該是猜到了王夫人的選擇,他們愛送我就收,反正最後送禮的人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沒法分辨爭論什麼。鳳姐一句“夫人定了的事,我也沒法”就完了。

王夫人是不大管事,但是這並不影響她的權威,不時的過問,你必須得答上來。對鳳姐來説還是輕鬆應答的。王夫人非正式地把襲人提升到姨娘的地位了,鳳姐也早已認定襲人會成為寶玉的妾。

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夾批:忽加“我的寶玉”四字,愈令人墮淚,加“我的”二字者,是顯襲人是“彼的”。然彼的何如此好,我的何如此不好?又氣又恨,寶玉罪有萬重矣。

“你們那裏知道襲人那孩子的好處?比我的寶玉強十倍!”王夫人是真心疼襲人,比寶玉省心、安心十萬八千里。是有人打小報告給王夫人,抱怨幾句,這才問了許多。鳳姐豈是好惹的。蒙府側批:問情問景,隨便拈來,便是佳文佳語。夏日的慵懶光陰,是讓人懷戀的時間。寶釵和襲人關係是很好的。

《紅樓夢》讀後感13

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私以為紅樓夢是古典作品中格局最大也最小的一本,曹公着眼於一個家族來描繪他的故事,卻又在這個家族中彰顯了太多太多他的理念與智慧。

紅樓夢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的翻讀的書,我猶記得第一次讀到紅樓夢中的詩詞時的驚豔。曹公到底是何等人物啊,他塑造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林黛玉,也塑造了“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説到今”的瀟湘妃子;他打磨了“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薛寶釵,也打磨了“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的蘅蕪君……甚至還有蕉下客探春、枕霞舊友史湘雲一眾出彩的人物。他筆下的女兒花們個個與眾不同,朵朵奪人眼目。是啊,人人都説,文章可見人品,曹公讓我們知道,他筆下的人物,每個都是有血有肉同樣也是細膩複雜的,我們説林黛玉多愁善感,但她同樣也是以自己才情為傲的瀟湘妃子;我們説薛寶釵是圓滑世故的,但她同樣也有她的野心勃勃。紅樓夢中的人物,都不是片面的,就如生活中的人物一般需要長久相處才可琢磨出來。我想,我們就是這樣沉迷於紅樓夢的吧。

紅樓一夢,究竟是誰的夢呢?是曹雪芹的夢嗎,他把他曾經的短暫擁有過的極其奢華的生活復刻在這本他的心血之作中。是賈寶玉的夢嗎,這位神瑛侍者入世感受人間的悲歡離合,到底太虛幻境一遊為夢,還是人世一遭為夢呢?是我們的夢嗎,我們通過紅樓得以窺見與現在截然不同的數百年前這個大家族的興衰榮辱甚至當時社會的文化。

林黛玉説,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是啊,天盡頭,何處紅樓夢。

《紅樓夢》讀後感14

紅樓夢裏夢紅樓,一個夢字,盡是哀傷。每一個活靈活現的人兒,都有着自己為人處事的特點,都有讓我喜愛的地方。閲完了整本《紅樓夢》,欲哭無淚,實感空虛,好似被人將魂魄掏了去。

曹雪芹究竟是何許人也,竟能寫出這千古絕唱。

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好呢功夫不同,眼光不同,看法就種種:經學家見到易,道學家看見淫,文學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而以我這個身份來看,我的知識過於淺薄,還不能領悟其中的奧祕。現在想來,喜歡的就是書中的草灰蛇線,暗喻,伏筆,大多都是一語成讖。初看懵懂,看過後有恍然大悟的驚醒,再看便是不撞南牆不死心了,一點點地印證期待,與無奈。可能是一直在書裏活過的人,恍如隔世。

給予我最大的人生啟示,莫過於對人生的態度與人交往的言辭。黛玉這樣的女子,其善解人意與蠻不講理於一身,集聰明活潑與孤芳自賞為一身,她的性格有豐富的層次,活在現代社會,便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奇女子,絕不發欣賞她的人。但寶釵卻比起黛玉要識大體的多,她為人處世會察言觀色,做人厚道。對於任何家中之事,她有她獨立的思維與見解,知禮守禮,遇逢尷尬場面都能輕鬆化解,為了顧全大局,也會極力隱藏自己的內心,不會把情感輕露於言表。所以説哦,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既要真誠也要識大體。如果太過於小心眼或着力於算計他人,最後很有可能落個“機關算計太聰明,反而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同時,言辭也不能過於尖酸刻薄,給人以虛假之慮,要根據你的性格來思考自己説過的話是否妥當,若是個性張揚,説話豪爽一點也無妨,若是個性內斂一點,説話細膩一些也不會讓別人多疑。

妥當待人,妥善言辭,這不是一種精神,而是一種態度。但那種不畏懼他人的膽魄也不是並無可取之處。若是死後招人惡罵,這能不是一種悲哀?

《紅樓夢》讀後感15

人間濁世,何為正,何為邪?大奸大惡之人這世間少有,多的便是那亦正亦邪、善惡一間的平凡人類。

賈雨村在第一回出現的時候,容貌不俗,為人處世灑脱不羈,才華橫溢;但又貪戀女色,思慕甄家的丫鬟,與她私下遇見時,不僅不迴避,反而一直盯着她看,還“時刻將他放在心上”。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或説是“偽君子”的賈雨村,卻説出了一番“宿慧”之言。

文中冷子興告訴我們,賈寶玉抓週時“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他的“政老爹”惱道“將來酒色之徒耳”,而此時,偏賈雨村慧心一顆,贊寶玉,説“若非多讀書識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不能知也”。

語畢,他又細細解釋:“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世治,劫生世危。”他曾舉“堯、舜、禹、湯”等應運而生者,大讚其修治天下、清明靈秀之功績;也曾舉“蚩尤、共工、桀、紂、始皇……”等擾亂天下者,抨擊其殘忍乖僻之劣行。他道:“成則王侯敗則賊。”此一番大智,讀來可謂是令人茅塞頓開。

可我認為,這“正邪”可不應當分得太過清楚。就拿他所提的“秦始皇”,可就不應妄下斷論。公元前221年,始皇一統天下,他雖殘暴,可他為統一六國,為中華民族之間文化傳播,為華夏文明的傳承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他為秦朝定下極嚴謹的律法,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開創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制度“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他使秦盛極一時,在滾滾歷史長河中也掩不住他所顯現的光芒。我覺得,他不應只是在書中被抨擊為“暴君”,不應在賈雨村的“正邪兩賦論”中被當作反面例子。

當然,賈雨村能夠説出他的“正邪兩賦”,也再次豐富了他的形象——飽讀詩書,見解獨到,獨具慧眼。這番見解雖然給人啟示,但也值得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