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滄浪之水》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滄浪之水》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滄浪之水》讀後感

《滄浪之水》讀後感1

《滄浪之水》讀完已有幾天,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我在讀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的經歷。

我本是一個真誠、率性、追求自由的人,但在現實社會中,這些品質似乎並不招人待見。我擁有的真誠與直率會無意間地刺傷許多人,甚至被人冠以不懂世故、情商太低的名號。漸漸地我知道,“太直”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詞彙。因為,別人無法從你誠懇的言語中,感受到你的真誠,感受到你是真的為他好,感受到你並沒有一絲的惡意,你只是想説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而已。

人,只關心自己的內心感受,這是我多年的體會。

是痛苦還是喜悦,這是人最常用甚至最喜歡的評判標準,如若是痛苦,是不悦,那麼,必定是你誠懇的語言、一針見血地説出了問題的實質,刺破了他們飽滿的自我虛幻的尊嚴感,而這使他們感到屈辱、感到痛苦,因此,他們不得不啟動自我的防禦機制,以一種柔軟而強硬的態度迴應你的真誠。

當然,這種真誠只是你自己認為的真誠,在別人眼裏,這可能只是惡意的挑釁、或者是有意的挑刺,甚至在別人的眼中,你也是同樣的人。但人認識自己很難。以批判的的眼光審視他人,以審美的眼光看待自己,這是人的本性。

漸漸地,你學乖了,或者説,是你不得不學乖以適應他人、適應社會。你言不由衷,你虛情假意,你甚至開始拿着放大鏡去觀察他人身上一切微不足道的優點,默默地在心中潤色,適時地拿出調節氣氛,你不再不合羣、你逐漸情商高。你知道,他們很開心,那假意的害羞、那温和的謙辭,終究掩飾不住他們內心扭曲的'、抑制不住的興奮。

被人誇,被人贊,終究是件高興事,人性的盲點會使你忘記那只是一場表演。短暫的快樂的確也是快樂,短暫的喜悦照樣沁人心脾。

在這種被同化的過程中,你覺得孤獨、你感到無助,你甚至認為生而為人簡直就是一種浪費,而活着和死了更是沒有兩樣,人活着,為了尊嚴,為了面子,為了用各種高級的、美好的物質去伺候自己那具可憐的肉體,真是無意義,而人死了,一切解脱,如果沒有靈魂的話,那更是一切歸於虛空,這其不快哉、美哉!

這是你內心深處的呼喚,但你並沒有勇氣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你將就地活着、虛偽地活着、功利地活着、耀眼地活着、成功地活着,這一切的意義在哪裏?靈魂的孤獨、精神的無根,始終縈繞着你,你覺得自己如同懸浮在半空中,上不去,下不來,那種感覺令你難受,使你崩潰,你想來想去,找不到一個詞來形容,最終,只能用一個“空”字來解釋。

對,是“空”,心空。比心累還難受的心空。

你討厭這樣的自己,你厭惡這樣的社會,但,你沒有辦法,你無可奈何。

你認真地觀察着他人的表情、仔細聆聽他人的弦外之音,你想從這複雜的神態語言中,洞察出人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最後,你得出一個結論,人有千面,沒有面具的人,最可憐!

你也終於明白,真真假假乃是社會的運行之道,求真者,非真,求假者,亦非假,你曾經較真的那些醜陋的、可笑的、美好的事物,必有其存在的意義與道理。

你終於學會不再固執。你放棄了用正誤、是非、真假解釋一切的淺薄的價值觀,你喜歡上了“存在”這個詞。

你想,人,或許不過是一具行走的慾望體吧。

精神高於生存?生存高於精神?或許吧。

活着才有活着之上的意義,活着之上的意義,或許是精神的獨立、人格的自由與完整吧。你還在探尋。

《滄浪之水》讀後感2

這本書全面的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人在環境裏面改變自己,接受那些從前他並不認可的標準的故事,他似乎不得不屈服於現實。

對於環境我們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唯一可以做的是不要選擇出錯。

我們每天都會被周圍的很多事情影響我們的觀念,我們也在這樣的影響中選擇自己要不要接受這種觀點並進行改變。很多時候,我們看似沒有選擇,但也是有的選的,只是這種選擇也需要付出你從未想過的代價,比如不走這條路,換一條賽道重新開始。

換條賽道,這對於很多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為大家都害怕走不好,所以還不如就走這一條雖然令人討厭但相對熟悉的老路。如果你的選擇是這樣,那就可能要接受一些自己不喜歡的規則。

這本書裏的主人公從一開始的融入不了圈子,到最後迫於現實的壓力,一步步變成了當初自己最不想成為的樣子,但是在他的説法裏面他説他沒辦法,他只能選擇這麼做。在作者的筆下,我們看見了一個不斷掙扎着前進的人物,終於一天,他走上了那個高位,他的所有想法都已經被圈子裏面的規則所改變,他的想法再也不是當初身處低位時的'那樣。讀起來似乎也可以理解這種思想的轉變,也許真如故事主人公所説的那樣,你只能選擇接受,除此以外別無他法。但好像又可以有其他的辦法,只是看你可以捨棄一些什麼,什麼對你來説才是最重要的,這樣想清楚以後,也許可以更輕易的做出你的決定。

故事的最後,主人公站在父親的墓前,他好像對自己所作出的與父親不同的選擇感到羞愧,但似乎也沒有。他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來證明自己的選擇只能如此,他是不得不、是沒有辦法,才選擇了一條與父親截然相反的道路。他一開始是想要像父親那樣的,但每個人又是不同的,他在前進的路上選擇了接受,選擇了一條從前從未想過的路,但他也是真正的被改變了。

像主人公這樣被迫無奈被改變的事情我們肯定也有所經歷。就目前為止,我不想接受這樣的被改變,我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在這些時間裏面思考自己的邊界、準則、做自己的決定,我不想做一個不思考就接受條框的人,我要自己探索出自己的人生模式和規則:什麼我可以接受,什麼我沒法接受,這些我都要知道。如此,在以後的生活裏面我能儘可能的避免那些令我不開心的規則,在自己的原則條框裏面儘量讓自己舒服一點。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改變着我們的思想,把我們從一個思想狀態變成另一個思想狀態。我們常常説,一個人變得與以前不一樣了。我想這是我們在時間的洪流當中自願接受的改變,只是我這種改變,需要我們對自己的一個全盤考量,需要智慧和思想的變,有選擇的變,而不是來什麼就接受什麼,隨意的被改變。

一個人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還是取決於自己,還取決於你的思想和智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所選擇,有所考慮,給自己設置一些底線嚴格遵守,否則在行進的過程中可能很容易遇到風浪。如果我們沒有一些支撐自己的自我約束,我們可能會被輕易的影響,做出自己並不認可的轉變。

我們也常常説:怎麼就變成了當初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呢?因為人都是有模仿性的,會受環境極大的影響。我們的身邊人她們的言行舉止會大大的影響我們跟着照做,如果沒有一點思考的能力,就不會去質疑和否定,更不會選擇一條與周圍人背道而馳的道路,我們很容易就被同化成了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

《滄浪之水》讀後感3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滄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可以洗我的腳。

源自屈原《漁父》的兩句辭,一直拷問着每個思考過這個問題的人,在“與世推移”和“深思高舉”的處世哲學中,如何的權衡個人的價值取向。

主人公池大為,出身貧苦,家境寒酸,跟絕大多數農村學生的成長道路相同,一路考學,品學兼優,全部的想法就是靠好的成績取得功名,靠勤奮的工作取得職位;為人正直、善良、有社會道德感和責任感;步入社會工作崗位中,近8年之餘的奮鬥經歷,始終的在跟外界抗爭,在跟自己鬥爭,生存的本能和趨利的慾望,最終讓他沒堅守住自己的信念和標準,被這可怕的時代洪流吞噬,作出了他原先自己不願看、更不屑做的行徑,抖抖索索地做到了廳官……之後工作和生活相當的“遊刃有餘”,掌握規則後的駕輕就熟的輕鬆,然後,偶爾的靜下來,他目光呆滯,心情恍惚,那個本來的自己,漸行漸遠,飄忽不定,滄浪之水,無論清濁,一切歸於淒涼。

這本書是我一口氣的看完的,與其説是因為寫的精彩,不如説是寫的實在。最初是在看主人公,是對文章的角色的觀察,是對描述的人物境遇的體味,漸漸的,看的恍惚,看的漂移,居然的看到了自己,池大為變成了我,好像再讀日記,是自己在反思,是我在感悟。這不就是在寫每個體制人自己嗎,不就是自己的單位嗎,我的組織、領導和同事嗎……所以我説,這是真正的寫作,真正的寫作不是讓讀者旁觀,讓觀者看笑,而是讓你在讀的時候,下意識的屏息聚氣,凝神聚焦,在書的場景中游走,在文章的情節中呼吸,與主人公合體,感同身受。

大凡成功者,都有艱難的經歷。池大為也是,體制內的大多數人都是,不要看到他成功的輝煌,背後都有無數次的失敗的體驗;“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都是些簡單的成長預測和價值觀想象,仕途的成長環境才是讓人絕對煎熬,撕心裂肺,寢食難安的。所以,物質的短缺往往小於精神的痛苦,成長的艱難肯定釋然於仕途的險惡。

池大為的前生是讓人有好感的,品學兼優,德才兼備,好學生好孩子;初到工作崗位是讓人同情的,事事不順,處處碰壁,每況必下;中期拉鋸鬥爭是讓人擔心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招招見血;後期駕輕就熟漸入佳境是讓人反感和唾棄的',因為失去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入染缸熔爐,成了一個標準的體制人。我認為,池大為的變化,是合理的,是正常的,是必然的,人相對於環境是何等的渺小,人對環境從來沒有挑戰的可能,人性就是趨利避害,簡單的説,每個人都不是神聖,只有順應,只有隨之變化,才能得到想要的,才能避免被傷害,各異性一定被趨同,人的特點一定會被磨平,從而保證這個體制內的人,軀殼各異,靈魂舉止相同,單位穩定了,工作方向一致了,一個個的完整的體制生態造就根深蒂固的形成和運轉,不是嗎?

但是池大為還是不完全的屈服的,或者説,他屈服了,想讓讀者,通過他的屈服,能體會到屈服的煎熬和無奈。他沒有説,他不敢説,或者他説了的效果不如不説,他的結局就是一個課題,給讀者一個兩難的思考,清兮濁兮無常,滄浪之水依然流淌。

《滄浪之水》讀後感4

近半月來,好不容易擠空加點看完了此書,實為難得。該書是我兩年前就一直慕名企盼的當代不可多得的官場小説,誰想大學間未能如願,時過境遷,倒是當我涉足所謂“官場”一年後,看完此書,卻有了許多難以言説的意義。

稱之為“官場”,實在恰如其分。我雖未當官,“職場”之於行政機關便是官場,隔行如隔山,箇中蹊蹺,祕而不宣而已。對我而言,紛紛擾擾的瑣碎公務已讓我不堪其擾,還要應付難以勝數或突如其來的雜事,就更讓我苦不堪言,要是以前,我能安分而靜靜的坐一上午,捧一本書慢慢咀嚼細細品味,現在恐怕是隻能囫圇吞棗淺嘗輒止了,加上記性遠不如前,當時稱讚激動不已,頃刻之後卻只剩夢裏朦朧了,慚愧慚愧!今天興趣來了,就想聊聊這本書及其他。

我是一年前看的《國畫》,連同多年前讀過的陸天明《大雪無痕》、張平《天網》、海巖《深牢大獄》、王曉方《駐京辦主任》(只看過第一冊)及《滄浪之水》,觀其大概,筆調誠然不同,敍述各有側重,其中《國畫》和《滄浪之水》可歸為官場小説一類,或談人情練達、或訴世態炎涼、或書官場春秋,引人深思喟然長歎,其敍述其思考其抒懷其內涵深刻豐富為我所看重;而《大雪無痕》、《天網》和《駐京辦主任》之類,則屬反腐小説之列,寫盡人性世情百態,揭露官場波詭雲譎,情節往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讓人大呼過癮,這類書因注重情節環環相扣敍事九曲迴環,令人慾罷不能不能自拔,只是我多年前情有獨鍾的書籍罷了。

如今時過境遷,今非昔比,閲歷與年俱增,心境大有不同,已不復當年熱血沸騰孜孜以求的那股較真的“死勁”、“牛勁”,亦不會天真爛漫的對所謂是非曲直真真假假信以為真。人類在進化,我呢?人類是進化或蜕化,這之中形體與靈魂究竟有着怎樣的相對意義和真實內涵,恐怕沒有人能説清楚,就如同滄浪之水清兮濁兮,自有其用,我們又何必過分在意而錙銖必較呢?

來説説這本書吧。這本書夥同《國畫》,在我看來,最大的亮點就是筆下的人物顯示出了活生生的人類,顯現出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普通人的特質,一次次彰顯的是作為平凡“萬物之靈”所謂酸甜苦辣適者生存的心靈“蜕變”史,這種草根氣息和人本情懷體現出的是作家的'高度洞察力和敏鋭分析力,在娓娓道來之中讓我們讀者看到的是嚴嚴實實、驚心動魄、原原本本的當下真實,一切虛擬和掩飾便顯得不值一提和荒誕可笑。書中對人性百態、世情炎涼庖丁解牛式的殘酷而真實的剖析和解讀,至今仍有振聾發聵歷久彌新的意義。總而言之,這呈獻給大家的是世間百態熙熙攘攘無處遁形的一部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

我無意於追尋該文中細枝末節的虛虛實實,也不想執拗於作者時而痛徹心扉時而振臂疾呼的對對錯錯,作者對所謂事實、真相、思索、現實、幻想等一系列悖論的抽絲剝繭式挖掘和思考,是值得讓芸芸眾生都始料不及而該默然思之的。

書中提到,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是過程,於是享受現實抓住自我者,便是抓住了本質守住了永恆,成為了勝利的失敗者和失敗的勝利者,看來人類在反覆不停的輪番做着同一個猜謎遊戲,結束之後是開始。

可怕的真實,殘酷的現狀,令人生畏,當人類完全沉沒在社會的大染缸之後究竟還會留下些什麼?由遠及近,我呢?我不敢想。而這,是該書留給我們人類的又一個永恆課題了。

《滄浪之水》讀後感5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傾盡滄浪之水,難以洗滌淨的是我們蒙塵的心靈。

最近,偶爾間接觸咯閻真的作品,先是《因為女人》,讀了讓人有很大的感觸,接着又讀了他的《滄浪之水》,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池大為給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例子、教科書!他在單位的種種表現,以及他表現的背後自己對自己的那種鄙視,我很佩服他,正如他所説,他們是一代勝利的失敗者,失敗的勝利者,優雅的`俗人,庸俗的雅人。

書中的主人公池大為的父親一輩子光明磊落、樂於助人,一生尊崇孔孟之道,在村裏醫患無數。父親的高尚品德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小大為。小時候大為生活在靜謐的小山村中,隨父採藥,與夥伴玩耍,倒也其樂融融。大學聯考結束了,大為與夥伴們一起談論着將來,對將來滿是憧憬,好消息終於來了,大為被首都一所醫類大學錄取,攻讀中醫專業,其父也在笑意與滿足中離他而去。

平靜地大學生活中突然就泛起了漣漪池大為戀愛了,對方是一位楚楚可人的校花,家庭環境優越、華貴,名叫許小曼,之前,大為連想都不敢想,就因為這個,大為還得罪了不少同學。初戀的感覺總是美好的,互相都是具有誘惑力的。可時間長了,小曼的小姐脾氣開始顯露,大為總是忍着,後來,小曼覺得應該要大為去見一下世面了,於是經常帶大為出入一些有重要人物參與的宴會等場合,以便讓他多多結識一些對自己以後人生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可能是受其父親影響,帶有山村氣息的大為對這一切很是反感,非常地不願意違背自己的意願去笑説,於是,兩人出現了分歧,最終不歡而散。

青年時代的那些信念,那些理想,在步入中年之後變得都是那麼的虛無縹緲,在現實的面前,人總是顯得那麼脆弱,那麼渺小,那麼的幼稚。

參加了工作,明白了現實很殘酷!殘酷得讓有些人接受不了,他的精神世界很崇高,崇高的太清貧了,於是他成了現實的犧牲品,是那麼得可憐,那麼值得人同情。但是卻沒有人敢於為他出面,因為現實擺在面前,誰都不想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犧牲自己的前程,連累自己的家庭。

大為漸漸得明白咯!若要在當今社會的官場生活立住腳,就得學會做狗的形態,時時的觀看領導的眼色,學會諂媚奉承,學會不擇手段,漸漸地大為年輕時那種救人的理想不見咯!漸漸地為了金錢、地位不擇手段,在利益的誘惑之下,他漸漸的麻木了。

在妻子董柳輔助及自己的努力之下,池大為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登上省衞生廳的寶座,光環和權利有咯!但是感覺自己又丟了點什麼,自己作為一名醫生,沒有救死扶傷,而在這官場中苦苦的掙扎,違背了自己的理想,違背了自己作為一名醫生的原則,但是現實就這麼的殘酷,光做個好人有什麼用,也就是下面一句,道理是捏在有權人手裏的,有權人説你好,你才好,有權人不説你好,你再好也沒用,看星星看月亮頂不了飯吃,太現實了。

池大為的經歷告訴我們:你看到的東西,在你看到之前必定有千萬雙眼睛已經看到過,他們的熟視無睹和鐵石心腸,也是在殘忍的規則之下壓縮出來的;你想到的東西,在你想到之前,必定已經有千萬個腦袋想到過,它之所以還是這樣,的確有着無窮的奧妙和玄機啊,誰會一味的做貧窮的清高。

就像《楚辭》所説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滄浪之水》讀後感6

今天,藉着做出錯反饋的機會,想談一下對作家閆真所著小説《滄浪之水》的讀後感謝。這是一部對我影響很深的小説,可以説小説主人公池大為的命運和心路歷程讓我心有慼慼焉,直抵人心。這部小説是十多年前看的,當時看完後就很震撼,一直想寫讀後感,但始終未能如願。前幾年我再次讀了一遍小説,可以説又有新的感觸。後來,我又看了閆真的新小説《活着之上》(20xx年版,獲首屆路遙文學獎)和多年前的舊小説《曾在天涯》(1995年版,其海外版為《白雪紅塵》)。綜合來看,《滄浪之水》是閻真最為著名的作品,是迄今為止他的創作巔峯,思想深刻,情節生動,文字流暢,是難得的現代佳作。《滄浪之水》講的是醫療衞生系統內知識分子池大為的心路歷程,而《活着之上》講的'是教育系統內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雖然故事不一樣,但情節有雷同之處,很多內容我看了前文就能猜出後部分,可見作者閻真的創作已經有同質化傾向,已經很難再創巔峯了。

至於之前的《曾在天涯》,講的是海外留學生的求學生涯,該書給人感覺是思想尚未成熟,情節不太生動,我始終未能真正地讀完,沒有太大興趣認真讀下去。

《滄浪之水》書名取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流傳在漢北一帶的民歌,出自《孺子歌》,作者已不可考。後來,在屈原《楚辭·漁父》中也引用了這兩句話,也因屈原的作品廣為人知。《滄浪之水》講的故事情節令人深思,反映的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也就是出仕與堅守之間的痛苦選擇。出仕則意味着要遵守官場秩序,官場流行的是厚黑學,講的是官場語言,更多的是言不由衷,阿諛奉承。如果做不到這點,那他在官場混得很辛苦,也很難晉升。如果做到這點,那就違背了他內心的初衷。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都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都希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如果純粹為了仕途晉升而不惜一切代價去逢迎拍馬,阿諛奉承,一切為上級馬首是瞻,不顧民生辛苦,那這種人註定是很辛苦的,人格是分裂的。

《滄浪之水》的主人公池大為是畢業於中醫學院的醫學碩士,畢業後分到省衞生廳工作。他從小從父母那裏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為人正直,懂得世間辛苦,希望能用醫術救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在衞生廳工作多年,池大為不懂逢迎拍馬,從不弄虛作假,因此,多年過去了,儘管他業務水平高超,他職務職稱均無法得到晉升,始終幹着最基礎最辛苦的工作,待遇始終最低,一家人住着最差的筒子樓,他媳婦董柳對此抱怨很多。和池大為同時進或者晚進衞生廳的同事們,由於懂得官場潛規則,善於逢迎拍馬,很快就職務獲得晉升,職稱獲得晉級,相應待遇也優厚,住進了較好的房子。這一切都對池大為是一種痛苦的煎熬,他迫切期待能迎來人生的重大轉機。

他也確實迎來了轉機。他妻子董柳是衞生廳附屬醫院的護士,打針技術高超,人稱“董一針”。有一次,省衞生廳老廳長疼愛的孫子病得很重,在醫院治療時哭鬧得很厲害,其他護士打了很多針都無法打準地方,結果孩子病情越來越重,而老廳長臉色越來越難看。在這緊要關頭,董柳自告奮勇去打針,結果一針就好,廳長愛孫得以康復。因此,董柳成了老廳長家的救命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