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高氏故事》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4W

高家協是我敬佩的一位高氏歷史文化研究民間專家。去年底,他寄我一部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作《高氏故事》,因事纏身,供在案頭,直到狗年春節過後,才靜下心來,一頁一頁地、一篇一篇地讀過書中127則故事,計286頁,20餘萬言。

《高氏故事》讀後感

讀罷掩卷,一番感慨湧心頭。我最早看到家協的作品是其於2018年主編出版的本族四卷本《澧州四修高氏族譜》和《血脈情緣》澧州高氏專輯,讓我首次目睹了他傾注於高氏歷史文化研究的滿腔熱情、深厚的文字功底。後來,我們共事於高氏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活動之中,又不時看到他擔任副主編的高家重大文化工程《中華高姓大通譜·總譜》和主編的《中華高姓大通譜·湖南分譜》出版,以及相繼問世發行的《唐宋高姓詩詞集》、《高氏史賢》專著,主編的《中華高氏》會刊、《高研會光輝十年》紀念文集,受聘指導一些地方編修的《中華高姓大通譜》支譜。這些,又給了我一個深刻印象:家協迎來了高氏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豐收年景。這種景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高氏歷史文化研究的興盛發展,研究者們為高家子孫普及高氏歷史文化知識,梳理提升高氏歷史文化理性認知,作出了不懈奮鬥,讓高家人共享着新時代高氏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精神滋養。

《高氏故事》,是高家文化史上文學作品的新樣式,是家協研究高氏人物高度的新標誌。他在10多年高氏歷史文化研究實踐中,積累、掌握、熟悉了大量高氏人物事蹟資料,按照《高氏故事》主題設計所需,運用編撰歷史人物故事“真實與虛構”、“真傳加編造”相結合的寫作手法,用心地進行取捨、調整、補充和創新,使故事具有通俗、生動、可讀性。它不是《大通譜》、《高氏史賢》記載的人物材料簡單重複,而是圍繞編寫主題與故事寫作特點的再認識、再提煉、再創造,一人一事一篇,簡明集中。歷史是人創造的。熟悉和掌握了高家發展史上突出的人物及其事蹟,編起故事來,自然得心應手,躍然紙上。這是比照《大通譜》、《高氏史賢》、《高氏故事》三者若干人物文字內容之後,所揣測的家協創作軌跡及對其成果達到一個新高度的認識。前些年在《大通譜》上,讀到高忠誠研究員以1028行七言長詩,歌頌高氏歷史人物,很是感慨。近期從微信上得知,家協又以七言詩歌開編着《高姓頌歌》,他很自信地説,“唱了古代唱近代,一省一省聽我説”。現已寫成總篇480行,河南分篇80行,河北分篇196行,廣東分篇74行,山東分篇232行,大有開創吉尼斯世界紀錄之勢。家協的高氏人物創作,又從故事躍上詩歌平台,更為之欣喜!

《高氏故事》的價值,主要之點是為形成高家人新時代的家風、家訓、家規、家戒,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的有高氏家族特點的傳統典型的學習榜樣和材料。我國先賢將古代人們的“德行”概括為“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現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近些年,一些宗親研究了高氏傳統的家風、家訓、家規、家戒。高源、高家協依照明代高攀龍所著《高子遺書家訓》,分別用三字文體改編的《新編高氏家訓》、《家訓要義新編》、仁壽高淮澤組織研究的.家風規範,都是很有創意的嘗試。這些都是成型的古今指導人們行為的道德規範性要求,我們都可以從《高氏故事》中,尋覓到體現其元素的生動人物形象、有感染力的事例,先祖們的行為佐證着傳統的家風、家訓、家規、家戒,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統道德基因,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去做新時代的好人好事。試想,如果我們今天有成千上萬個高姓家庭、有無以數計的高家子孫,不忘先祖,傳承和發揚着優良的傳統家風、家訓、家規、家戒,那將會對當今我國社會的優良道德風尚,起到多麼巨大的示範影響效應。我們家族中一定會有研究者,能夠吸收消化先賢們關於家風、家訓、家規、家戒的文字成果及其表現形式,以《高氏故事》人物的事蹟為依託,創造和概括出可供今日高家人學習和踐行的新時代的高氏家風、家訓、家規、家戒,是一件流傳千古,功德無量的好事。

《高氏故事》編著不易,讀懂也難。這不但是故事延續的時間長,跨度大,地域廣,人物多,讓人傷神費腦。就是要看懂引用的古籍文字,故事背景,人物關係,也難過目瞭然,明白在心。這是在閲讀書中一些篇章故事給我的感受。《高氏故事》的讀者對象,主要是高家大眾,年輕晚輩,他們對讀物的基本要求,一是希望作者將領會的人物品格所在,用自己的、現代的語言描述,通俗易懂,好看,好記,好傳;再是故事要講求“真實”、“真傳”,“虛構”、“編造”有據,可信,讀後受益。()家協在這些方面,下足了功夫,成績可嘉。如果從“大家著小文”不易,“創新高氏故事研究模式”出發,使讀物鮮活靈動起來,更富吸引力、親和力,期待再作探索。

家協在《高氏故事》自序中,認為“研究高氏文化,要籌創高姓學”,“促進高姓研究良性發展”。這是一個很有創意、很有價值的倡導。這個主張好像與我在臨沂座談會上,建議編寫《高姓歷史文化讀本》,有點相似,只不過“學”與“讀本”有所區別。姓氏科學是一門古老而有待挖掘的寶藏,我國目前尚未形成籌創《姓氏學》、《姓氏專業》、《姓氏研究院所》的共識與組織力量,上不了國家學科目錄。在這樣的背景下,籌創單姓“高姓學”,難以成事。如果着手組織力量編寫《高姓歷史文化讀本》,則較為易行。我們已有高家先賢們留下來的大量歷史文化史料,又有十多年研究高姓歷史文化的成果積累,將它們歸納、提煉、集中,吸收外姓研究姓氏文化的精華,編成一部文字簡明,篇幅短小,具有一定系統性、科學性、思想性和理論性的專著,以形成高家人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基本問題的共識,作為高氏家族歷史文化的普及性讀本,作為教育後輩的權威性教材,作為高家人為我國姓氏科學的創立發展做出初始性、示範性的責任承擔,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已具備必要性和可行性條件。借題發揮,以供商討。

(2018年3月28日)

Tags:讀後感 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