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大家好!今天的和雅講壇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書:《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也是自己最想説的一句話就是:這真的是一本好書!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有感

《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封面的下面,寫着“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説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説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

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一堆孩子圍在雷夫老師的身旁,幾個孩子甚至坐在了雷夫老師面前的桌子上,大家一齊用心熱情的展開討論。我問自己這個場景我熟悉嗎見過嗎大概在我們身邊是不被允許的吧,學生怎樣能夠坐到課桌上,坐到講台上?因此,我開始有點理解雷夫老師寫下的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諷刺的是,第56號教室之所以個性,不是因為它擁有什麼,而是因為它缺乏了這樣東西——害怕。但我確信,在我們的教室裏是必須有這種叫做“害怕”的東西的,因為,我們的世界裏不允許孩子不怕老師,不允許孩子不尊師重長,得意至忘形,悲哀至失態。

雷夫之所以做好了教育,是因為他成功地達成了先破後立,破的是師生之間的壁壘,立的是師生之間的`信任!我跟他同樣相信,信任能夠代替恐懼,而沒有恐懼,人才能夠活出真的自己。他在書中提到的許多細節,在我們的教育中都千百次地出現過,但遺憾的是,我們已經麻木地以為:這沒什麼,理應如此。比如:我們會覺得對孩子喊叫是我們教師的權利,常常舉着“老師是為你好”的幌子歇斯底里地喊叫;當孩子不懂時我們能夠不厭其煩地講個三五遍,但同時這也到達了我們的極限,如果孩子還是不懂,我們的直觀反應是:你沒認真聽,你智力有問題等等,總之問題必須是在孩子身上,而必須不願意反省為什麼沒能透過有效的方法使孩子儘快地弄懂;更別提我們平時的“殺雞儆猴”法,如果有一人犯錯,全班跟着受罰,甚至我們的孩子也會認同老師的做法,抱怨連累自己的同學,這個同學也更加孤立無助……

為教師,在雷夫的闡述裏,我懂得:教室,就應是孩子們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在那裏坦然無懼地學習、正確理性地認知、自由用心地生活,就應遠比書本知識的學習更重要。老師與學生是不就應有距離,老師和學生是沒有界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