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重建生命》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7W

我們永遠處於不斷變化的河流之中,甚至不能同時踏入兩條相同的河流,但是是什麼阻止我們衝破舊我的藩籬,而在原地逡巡不前?

《重建生命》讀後感

我們常常有着很深很深的舊思想、舊信念隱藏在我們的內心。當你留心到他們的時候,當你開始為自己的“不足”開始自怨的時候,説明你已經處在了的是否要去改變的關鍵時刻,在這個關頭我們會走近一位良師,一位益友,在書中尋找一些道理,讓你似有所悟,但是改變自己並不是那樣簡單,當你認識到自己的時候,往往沒有勇氣細看。這時,你的心情或獨自神傷,或浮躁易怒,但路易斯告訴我們急躁是拒絕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實際上意味着拒絕學習,拒絕接納新的東西,拒絕變革。如果你想到從椅子上到另一個房間去你必須改變坐着的姿態,你必須站起來,你必須打破原本的身體機能所適應的寧靜的狀態。但通常的情況是:我想去那裏,但我不想動,於是所有的命令都化為泡影,等待了一個小時之後,原來我還是在原地,現實告訴我們僅僅坐在那兒命令自己是無濟於事的,儘管我們心裏翻越了千重山,身未動一切都無計於事。事後,我們心裏總是湧起比之前改變的決心更洶湧的另一種感受那就是愧疚。那麼如何走出這艱難的開拓頭?露易絲闡述了她的訣竅。

不要在幻想裏尋找自我

在幻想中尋找自我,很多人喜愛這麼做。他們稱之為自省,他們老是在尋求執着物,意圖強化和填充虛的幻的自我感。他們大部份的自我感,給了他們虛弱的靈魂以支撐,那裏有另一個順風順水的世界,像聊齋中的畫壁裏的世界一樣,現實中不如意的都能在這裏找到慰籍。這情形一日發生,他們最不願意見到的是擺脱它們;因為這意味着自我的喪失。無意識的我執在痛苦和受苦上,會做鉅額投資。當你一體會到心智認同是無意識的根源時,“我願意丟棄舊的信念來創造新的'環境”這是露易絲提出的我們需要對着自己無限重複的一句話,每當你想當那些使你放棄做出改變的潛意識的時候,你需要告誡自己,這些看起來美好的誘惑都是美女蛇,不被它所傷,最好的辦法是擯棄它。

為當下而活

當下這一刻幾乎不存在,哪怕我們覺得我們擁有無數個當下,其實只有過去和未來被認為是重要的。悲觀的人總是回味過去,認為過去是最美好的,關切着如何讓過去起死回生;樂觀的人,憧憬未來,工作、學習、圓滑世故都是為了未來的幸福,但卻很少人為了當下而活。是誰呢?執着地為了確保過去的存續,為了從未來尋求紓解和實現。便不斷地把自己投射到未來。它説:“有朝一日,等這個、那個發生的時候,我就會能萬事順心如意了。”可是再多的許諾也不能堆積出一個真實的明天,改變必須從今天開始。與心智認同,就是自陷於時間的泥沼:幾乎一意孤行地只活在記憶和期盼裏的驅迫力。這創造了你對過去和未來的執迷不悟,對當下這一刻缺乏尊重、認知和容許它存在的意願。

“時間既不寶也不貴,因為它是個幻相。你所認知的寶貴,不是時間,而是時間之外的那一點:當下。當下才是既寶又貴的。你專注在時間上——過去和未來——的程度越大,你磋跎掉最寶貴的當下的程度就越多”甚至可以説,當下之外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