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白鹿原的讀後感15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W

1991年臘月二十五的下午,在白鹿原上一間祖宅寫完了小説的最後一行文字後,陳忠實記錄道:自己兩眼發黑,腦子裏一片空白,陷入了一種無知覺的狀態。他坐在小竹凳上一動不動,究竟採取什麼姿態默坐的,已經不復記憶了。這部小説成稿之後,《當代》雜誌的兩名編輯前來拿稿,當時陳忠實都沒有實力請他們在外面吃飯,吃的是自己妻子包的餃子。他還清楚地記得餡裏有剛採下的韭菜。

關於白鹿原的讀後感1500字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兩名編輯在火車上就搶着讀這部小説,之後略加刪改後刊登在《當代》上,雜誌出版的當天,陳忠實從鄉下趕往西安的時候就已經沒法買到了,雜誌被搶購一空,1993年6月,《白鹿原》作為小説正式出版單行本,在這幾年的時間裏,陳忠實沒有為小説做過任何宣傳,可是,《白鹿原》已經不知不覺進入了經典的行列,最流行的稱讚語是,這是一部“史詩”式的鉅作。不管這個稱呼是不是合適,但無疑,《白鹿原》是那個時代出現地一部鉅作,對從清末到解放初期的關中地區的社會生活的全面的`描繪,尤其精彩的是塑造了中國文學史上很少出現的幾類人物:以推行“鄉約”為人生主旨,整個人格負荷着傳統禮教色彩的族長白嘉軒;他的對手,新時代的投機者,奉行“勾踐精神”的鹿子霖;還有我行我素,在原上猶如白狼一樣行走的黑娃,包括他的妻子,一名依靠本能行事,美豔的田小娥。最後田小娥化為厲鬼報復欺壓她的村莊的一筆,恍惚有唐人傳奇的感覺。

當年吳天明就找到陳忠實,商量想拍攝電影《白鹿原》,因為各種原因,多年之後,這部電影借導演王全安之手問世,同樣是歷經磨折,他們選擇完成電影的方式,與小説作者陳忠實有一點相通,就是藉助幾個典型人物塑造了幾種人格類型,把這幾位典型人格類型放置在中國現代史的格局中去考量。那是最轟轟烈烈的鉅變年代:鄉村文明面臨崩潰,每一場政治變革都使得這古老的文明做出犧牲。國家權力去掌控鄉村,軍閥之戰亂,國共合作,革命,抗戰,走馬燈一樣不停。外加歷來困擾鄉村的匪患、饑荒和旱災,這些農民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他們如何面對,成為小説和電影作者盡力去描繪的主題。

不同地是,電影拍攝的時間遠晚於小説誕生的年代,當年小説中引起爭議的一些主題,包括國共衝突,包括白鹿原上下一代子女們跟誰走的尖鋭衝突,隨着時間的流失,已經不再重要了。電影創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重新塑造自己的作品。他們發現,《白鹿原》中最值得欷噓喟歎地,不再是那些顯赫的歷史背景,而是小説作者濃墨重彩描繪出來的幾種人格類型。守成的白嘉軒,投機的鹿子霖和用本能行事的遊蕩在荒原的魂魄,黑娃和田小娥,這些人格類型看上去如此真實,雖然經歷了時代的鉅變,可是還不斷反覆出現,彷彿就是我們身邊似曾相識的熟人,朋友,這幾種人格類型完全可以成為“寓言”,他們超越了時代,在鉅變的百年中國裏呈現出不變的樣子。

正是這種不變,使小説和電影都有了不同的光彩,具備了成為鉅作的可能性。我們重新考察白鹿原的小説、電影,包括真實的白鹿原,是為了讓人們有走進“白鹿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