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優秀讀後感(精選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9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優秀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優秀讀後感(精選8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

由於時間因素匆忙的讀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對於後三個習慣: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簡直就是囫圇吞棗。雖如此,仍感覺這是我讀過的對於調整自己思維和工作的最好的一本書。只要我還有夢想、我還追求進步,在以後的時間我會好好的研讀,相信此書的精髓會伴我開創事業的左右。特別是書中闡述的以始為終、和要事第一兩個習慣對我感觸尤深。原來一直有種感覺,感覺我們所參觀交流的新華路國小的領導參加過"領袖素質培訓"或類似這樣的培訓,讀過這本書之後相信那是真的。現就我對"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的感悟闡述如下,希望對我們的工作思路的調整有所啟發。

"以終為始"的定義按我的理解,就是先給我們的工作確定一個目標、一個富有挑戰情的目標、然後考慮我們當下就當是我們已經完成了這個目標、已經站在了這個高度,那麼在這樣一個高度上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工作、怎樣度過我們的每一天。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一種追求,無形中我們就會以未來的高度規範我們的行為,換句話説也就是讓未來決定現在吧。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所以碌碌無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沒了目標沒了追求沒了方向,所以我們就沒了動力。要養成這樣習慣本書的作者就強調我們要撰寫個人使命宣言,宣言我們想成為怎樣的人、成就怎樣的事業及為此奠定的價值和原則。而在我們所有的生活中心中強調以原則為中心,這樣我們才不會偏離我們達到目的的軌道。另外它還強調個人的成功不是成功,只有團隊的成功才是成功,而團隊的成功就要制定這個團隊這個組織的使命宣言,團隊的使命宣言又是要求團隊所有的成員共同制定併為之努力奮鬥的,回看自己的工作思路,我們的一些要求一些目標卻都是自己或是班子成員參與制定的,沒有形成我們團隊共同的目標和理想,所以在執行過程中大家的積極性不高或是草率馬虎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也就印證了我經常反思的一句話——不是我們的老師不配合,而是我們的方法不得當。

再者是"要事第一的原則",以前我在上班坐在辦公桌前的第一件事是把今天所要完成事情寫在工作日記中,第二天或是下午下班前查看任務完成的情況,自以為自己對工作很負責、工作很條理,可看了這本書才發現以前的行為還僅僅停留在時間管理的第一個層面,也就是最低的層面。在到新華路國小參觀交流之前,我曾查看並打印了他們的一週工作安排,當時感覺做到很難,看了此書才發現不僅不難而且是做好工作完成目標所必須的。過去總感覺我的團隊成員不夠優秀、缺乏責任,連一個簡單的治理學生隨手扔垃圾的習慣都做不好,害的我要每天的去彎腰撿拾、去給學生做榜樣、做表率,看了此書才知道我的過去是不懂得授權、不懂得責任情授權,不懂得作為領導要知道只要求結果的授權、而不是傳授方法的授權。

總之這是一本給我很多反思給我很多啟迪的好書。只要還有夢想、只要還有追求我就希望你把此書好好的讀一下,它一定能幫助我們實行我們的夢想和追求。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2

正如一個人的傑出並不需要一個完美的人生,一本書的優秀並不因為它所表達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為他的某些部分表達了可能被忽視的真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帶有典型的美國精神的書。書中講的道理通俗易懂,字裏行間都帶着闖勁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揚個人的命運控制受自己控制。隨着中國的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逐漸建立,民眾也渴望追求"拼搏"與"成功",一掃先人的儒雅之風。本書在國內風靡一時也不難理解。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深刻地認識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從改變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對事物的認知方法以及對競爭環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輔助一些必要和實用的有效方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它們相輔相成,既講到了個人要全力以赴確立目標,進行個人修煉,並由依賴轉向獨立,從而實現"個人成功",也講到了要通過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等,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不斷更新更是涵蓋了前六個習慣,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其中讓我啟發最大的是"要事第一"這一種習慣。"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為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己"的溝通,"統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會使每一個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為渴望成功的人給出了方法,對於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決心至關重要,要按照書中所寫去做還是很難的。做事的恆心和毅力,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決定命運,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本書沒太多提及性格,但頻繁的用了"習慣"二字。作者認為習慣是習慣是知識,技能和意願的交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清楚應該怎麼做,更有這個意願去做,三者的交匯構成個人行事做人的習慣。通過改變個人的習慣,實現個人性格的改變,最終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創造先是在腦海裏,其次才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對個人,家庭或組織而言,使命宣言可説是願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決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決定。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之後,創造出一個文化!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3

説實話,我一直不喜歡這種説教類的書籍,因為之前看過李開復的《做的自己》,覺得他寫的還不錯,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他提及最多遍的書籍,恰巧舍友不久前買了一本二手的,就順便拿起來看了。

確實,看的我頭暈腦脹,也許是翻譯的問題吧,內容寫的很粗糙枯燥,有或許這本書在我現在的年齡看來還沒有什麼較為顯著的效果和感觸,可能比較適合工作人士看吧。誠然,本書所講的七個習慣,是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的原則,作者總結的很精闢,概括了很多方面,雖看起來太過於理性,也不乏人性化。作者所説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習慣一——積極主動、二——以終為始、三——要事第一、四——雙贏思維、五——知彼解己、六——統合綜效、七——不斷更新。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其一是作者對“效能”的定義——“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換句話説,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能力與位置,不能過分提高目標而忽略自身能力,要實事求是。

其二是作者在全書結尾部分引用的愛默生的話“只要我們堅持幹,事情就變得容易了。這並非因為任務的性質變了,而是因為我們辦事的能力增強了”,真是説到心坎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是貴在堅持的,有些時候並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這種書,在我看來,很多事情其實都懂,就是很難付諸實踐,看書的好處之一就是增強一種應該怎麼做的意識,讓我們冥冥中可能不知不覺就這樣做了。涉略即可不必深究,是我的看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4

2019年初,我有幸參加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培訓。曾經在多種不同的場合,我聽過、瞭解過這本書,卻不曾細讀它,得益於學風享活動有緣真正認識它。

這本書入選“中國70年以來最具影響力書籍”,亞馬遜推薦人生必讀一百本書之一。只有認真閲讀它,你才可以感受這絕不僅僅是一本心靈雞湯;細細品讀它,才可以感受它給你帶來的思索。學習這本書,讓我藉此重新審視自我,探索自我,並提升自我。書中的七個習慣值得踐行一生。

在此,我想和各位分享此書的開篇習慣一《積極主動。“關注圈”是不可控的外在因素。而“影響圈”是個人能力範圍內可控的因素。積極主動的人關注“影響圈”,消極被動的人關注“關注圈”。而“影響圈”的最核心就是“我”,一切從我做起,承擔起責任,不要對他人和環境有過多要求。

2007年,我剛剛參加工作,年輕氣盛的我總是過分的關注“關注圈”,俗稱“憤青”。我總是經常對於“關注圈”的一些無法改變的事實,從吐槽到抱怨,乃至憤憤不平。久而久之,過分關注“關注圈”卻無法改變“關注圈”,導致了情緒上的消極,工作中批評抱怨,挑剔他人。

後來有幸得到黨員幹部的提醒和教誨,明白作為一名黨員,應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斷地提升自己,專心做能力所能及的事,從而影響他人和環境,擴大自己的影響圈。這也是我們常説的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如果早一點遇上這本書,或許我會在成長路上少走一些彎路。響應此書,給自己定個目標,從我開始:在生活中,積極健身、積極學習,提高個人魅力,為家人和孩子做榜樣。

在工作中,提高工作質量,勇於擔當,為同事做榜樣。謹藉此機會向各位黨員同志推薦此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5

外來的和尚也會念經,《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典型的美國精神讀物。通俗易懂的同時,又在字裏行間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中許多與中國傳統哲學亦有許多相同之處。

顧名思義,七個習慣是此書的核心,從確立目標、個人修煉到建立共贏、換位溝通,七者之間相輔相成。以下談一談對於七個習慣的具體感受。

積極主動

如果你不自己走,誰又會推你走呢?用心的態度,是實現個人遠景的原則,積極主動永遠是一切的前提。客觀條件受制於人並不足懼,重要的是我們又選取的自由。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有效能的人士為自我的行為負責;他們致力於實現有潛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透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範圍和影響範圍,同時用心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取的自由"。

積極主動是改變的催生者,在這裏自覺、良知、想象力與自主意志共同發揮作用,由內而外的做出改變。

以始為終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做什麼事?高效能人士懂得如何規劃未來,並以此為指導。因此“以始為終”是實現自我的領導原則。

生活中,許多人卻並未發現人生的真正目標,也不曾審視自己的人生信條,只為忙碌而忙碌。作者説沒有目標的人生是悲慘的,悲慘雖然過於嚴重,但這樣的人生總是少些什麼。

要事第一

既然有了目標,就要去實現。在實現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要事”都不一樣。高效能人士會用較少的時間來處理“要事”,他們將工作重點放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來實現效益與效率的平衡。情緒衝動永遠是人生大忌。

雙贏思維

零和與雙贏是現代博弈的兩種主流觀點,雙贏看似簡單,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做到。在我看來,雙贏不僅僅是簡單的做事方法,雙贏需要勇氣與體諒,雙贏更是一種大愛的人生境界。

具備雙贏思維的人,往往具備三種品質:正值、成熟、富足。他們必然忠於自我的感受、價值觀,有勇氣表達自我的想法,能以豁達的心態看待他人。

知彼解己

當我們捨棄回答心,改以瞭解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唯有在雙贏的基礎上,人們才會耐心傾聽,進而產生合作。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的習慣,欲求讓對方瞭解,首先要了解對方。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我,持續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干擾和博採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台階。

統合綜效

綜合綜效是互相尊總的成果,唯有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才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僅能夠化解阻力,甚至能夠化阻力為助力,"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

不斷更新

前面六個習慣雖好,但也並非金科玉律。唯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懂得如何自我批評,才能全面審視自我,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潛力,才能使自我立於不敗之地;擁有創造財富的潛力才是真正的財富。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6

今天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覺得受益匪淺。《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帶有典型的美國精神的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為渴望成功的人給出了方法,這本書讓我學會做事的恆心和毅力,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決定命運,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書中講述了一下7個習慣;

習慣一:積極主動

主動積極即採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

習慣二:以終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

習慣三:要事第一

每個人的〖要事〗都不一樣,因為〖要事〗是因使命,價值觀來定的,所以〖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於時間的,所以緊急不緊急是時間管理的事,而〖要事〗的完成是與〖以終為始〗的延續。

習慣四:雙贏思維

多數人的性格是做不到的,少數性格類似的人努力後會做到,所以〖雙贏思維〗是我成熟所追求的目標,是對自己,社會了解的更深的表現,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是七個習慣中最難作到的,也直接影響着"統合終效"。

習慣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動,如果單方面去做是沒有效果的,所以瞭解到此習慣的人一定要拿出誠意來,畢竟大多數人還是使用過去的觀念去處理問題

習慣六:統合綜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

習慣是可以養成的,相信有恆心就會養成書上所説的着7個習慣。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7

最近,讀了一本書,名為《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完此書,感覺有很多收穫,現將體會談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從書中所談到的"七個習慣"來看,人的品德和觀念是取得高效能的基礎。七個習慣分別是:

習慣一:積極主動 ------個人願景的原則

積極主動這個詞如今經常出現在管理方面的著作中,它的涵義不僅僅是採取行動,還代表人必須為自己負責。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而非外部環境:理智可以或者戰勝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習慣二: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以終為始"的習慣可以適用於各個不同的生活層面,而最基本的目的還是人生的最終期許,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的原則為基礎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創造,和實際的即第二次創造。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構想,然後付諸實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有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他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要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物上的牽絆,此時要有説"不"的勇氣。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是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個角鬥場。一般人看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為自己之失。

習慣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則

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在互賴關係中,綜合效益是對付阻撓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的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相反地,阻力多半消極、負面、不合邏輯、情緒化、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只一味增加推力,就彷彿施力於彈簧上,終有一天引起反彈。如果配合雙贏的動機、同理心的溝通技巧與統合綜效的整合功夫,不僅可以破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動力。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則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羣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七個習慣的前三個習慣可以使人從依*達到自立,而進一步養成了後四個習慣的人則是最高境界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8

第一次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時候,我先看了一下目錄,大致瞭解一下是哪七個習慣,然後再決定先看哪一章,畢竟我習慣先看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然後我發現最吸引我的還是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因為我並不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人。很多時候我都習慣處於被動的地位,不去主動做,因為當我處於被動狀態時,萬一事情的結果不是我想要的,我就能在事後給自己找一個讓自己心安的理由——“這又不是我選擇的”。

而書上説積極主動不僅是主動。更重要的是代表人必須為自己負責。這很對,人只有對自己負責了,才會變得更好,對待事物也會積極。因為如果你對自己都不負責,那你還會對什麼事情有責任感?如果你沒有責任感,又怎麼可能會把事情做好,如果做不好事情,就不會對事有積極的態度。

第二讓我有收穫的是第六章——人際關係。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既不會主動去與人交往,更不懂得如何經營好人際關係。開始一段友誼比維持一份友誼簡單,感情是需要去的,如果你不去理會你的朋友,那麼感情總是會變淡的,而如果你不會維持感情,那更慘,你和你朋友的友誼將不會是被時間沖淡的,而是被你毀掉的。

維持一份友誼,你需要投入真摯的感情,同時也需要你表達出你的感情,而不是總是將對朋友的關心藏在冷嘲熱諷後邊,沒人能受得了一個總是在嘲諷別人的人。適當的表達出你的關心,感情,這是很重要的,所有人都希望別人真心對待自己。當然了,維持一份感情,感情很重要,正直誠信的品德也非常重要。因為正直誠信可以產生信任,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信任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是誰都知道的。而且按書上的話來説,信任也是“其他感情投資的基礎”。

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它可以讓人有所收穫,而且還不是其他的心靈雞湯類的書能帶來的收穫。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比看幾本心靈雞湯類的書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