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目送讀後感(薦)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8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目送讀後感(薦)

目送讀後感1

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裏。讀《目送》,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骨銘心的痛。

作者如是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或許,在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父親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時光中,他們目送一個背影,看着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澀的少年歲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着我的背影,看着我獨自走下去。他們心裏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時光裏,我只能一個人走。可是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擔憂,他們眼中的不捨,他們眼中一逝而過的傷痛,縱然我看不到。

讀《不相信》,你能領悟到人生心靈旅程裏最大的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

正如書中所訴,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對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在一人走的路上,你只能是對時光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有人説,少年時讀過的'書,奠定了我們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過瓦爾登湖的晨光,奔跑過聶魯達的黃昏。任憑世間萬象映射心間,你仍舊能以夢為馬,踏遍天際的絳紫與金黃。去讀書吧。去找到這樣的書,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個你也曾經經歷的當時。因為當時,稍縱,即逝。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台

如果你看過《安妮日記》,你就會學會堅強;如果你看過《老人與海》,你就會學會堅持;如果你看過《夏洛的網》,你就會學會真誠;如果你看過《目送》,你就會學會關愛和孝順。

是的,關愛和孝順,這本書裏無疑體現出了作者對兒子的慈愛,對母親的孝順。從作者的母親對作者的愛到作者的愛對他兒子的愛。讓我們從文章中感受出深深地情誼。龍應台的母親因為得了老年痴呆症,所以見過的人、見過的事、聽説過的,全部都記不住。包括自己的女兒,也就是作者,並未記住,見過就忘。我能理解龍應台的心情,無奈和辛酸,把自己一手撫養大的最親的摯愛,居然記不住他,雖説在記憶中有雨兒這麼個人,卻不知道龍應台就是他女兒。如果你的媽媽有一天和你説我不認識你,你是誰?當你在夜晚默默幫他蓋被,她拍掉你的手然後説我不認識你不要碰我的話後,你就會體會到這種感覺,那麼的難過。作者儘可能的抽出時間看母親,只為了想讓她記起自己而已,這本是每個母親都會、而且不需要子女去説的事兒,可在作者看來,讓母親記住自己已經是天方夜譚罷了。

對於兒子,就是你站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她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對於作者來説,看到兒子發的母親節禮物,心裏有些開心,因為安德烈貌似意識到了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所以發了這個網站。孩子長大了,獨立了,對媽媽的依賴性不大了,什麼事都自己去做,可能做事的時候即使有一些小問題也不會想到媽媽這兩個字了。

中國夢,我的中國夢就是希望那些已經成年的'人,不管有多忙,都可以陪陪父母。你可以忽視他們在你年少時生病送你去醫院,一夜未眠;你可以忽視他們在你的野蠻耍賴下帶你去他們可能覺得浪費或者沒有錢去的地方;你可以忽視他們從幫你換尿布到送你出國。但是你不可以忘了,他們是你的父母,養了你十幾年甚至更久的人,最親最愛的人。我更希望那些有孩子的在外打工幾個月甚至一年不回家看兒女的人,可以抽空回家,儘管你很忙,儘管你可能抽不出身。但是記住,一定要去看他們。他們是孩子,還需要父母的愛。他們不是父母溺愛的,萬千寵愛集齊一身的孩子。他們需要關愛。你或許會説他們有叔叔阿姨老師陪着,不會寂寞的,但是你想過麼,這些親人再親,也親不過你們,因為你們是生他養他的人。謝謝龍應台的這本書,讓我體會到親人的可貴。

父母,親人無疑是你最親的人,所以,抽空陪陪她吧。

目送讀後感3

説老實話,沒怎麼看懂。所以,光寫讀後感的開頭就用了良久。

剛開始,一直沒弄明白,龍應台寫這本書是為了什麼,為什麼她總是説了這個説那個?為什麼書一開頭説的“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和後文一點關係都沒有?《目送》這個獨一無二的書名又是什麼意思?

帶着滿心的疑問,我開始探索這個奇特的書的世界……

那些路,那些歲月的路

如果我想得沒錯,那麼第一章是寫對媽媽,對兒子,對生活的情感。

有些特定的東西,特定的事情,會在特定的時間,讓特定的人來完成,而那些人,有時,是一羣,有時,僅僅一人,正是有了那些獨一無二的'人,事,才會有獨一無二的果,所以,就有了我們,七彩斑斕的生活。

不知不覺,想起了小時候,上國小時,小升中的那個暑假,讀國中的那段時光,路途中的風景截然不同,陪伴的人兒也有了細微的變化,甚至,辭去了舊面容,迎來了新面容,那一段段美好的時光,歲月,心中五味雜塵……

有些路,有些歲月的路,永遠不變的主角,是,我自己……

印,音,影

第二章,不得不説,有些雜。從香港到老撾,從詞語到詩歌,從保姆到朋友,無所不談,應有盡有。

像是面對面的,龍應台就坐在我身邊,一杯咖啡,一盤糕點,就坐在那兒,看世界,我們聊怎麼煮粥,我們聊那些醫學常識,聊聊旅行時的見聞,再聊聊二戰時期的那些故事。不知不覺,第二章,就這麼讀完了。

沙中的印,風中的音,光中的影,幾人能夠一一捕捉?

有許多人忙,但是,他們都在忙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茶花、曇花、菊花

人的一生,説長也長,説短也短。

設想一下,如果小瀋陽的“眼睛一閉不睜”是一位哲學家説的,你是否會覺得,很有道理?

每一個普通人,人生就像花,青年時像茶花,香氣撲鼻,含苞待放,漸漸,經過日復一日的努力,汗水,到了曇花一般的中年,很少被別人看到最美麗之處,短暫,無聞;好似濃烈,好似平淡,時間從咖啡的熱氣中流逝,從斑駁的樹葉間像陽光般流逝,不知不覺,皺紋像小魚游到了臉上。不知不覺,變成了靈魂,變成了人們手中白色的菊花……

但,人們,那些手中捧着菊花的人們,應該怎麼面對呢?只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但嘴上説的總比做着容易,最終,還是會晚晚睡不着,頓頓吃不香,真正的平和,不容易。所以,我們才會,苦苦追尋,心中的寧靜,才會讓自己,像茶花一樣芳香,曇花一樣清亮,菊花一樣蓬勃。

目送自己的兒子去遠方發展,目送自己的兄弟去遠方生活;同時,又讓自己的母親無奈地目送自己去遠方,等待;又是一次的命運,讓父親,在天邊,永遠目送,自己的兒女,可望,而不可即;一句話不説,卻滿含感情……

目送讀後感4

去圖書館借龍應台的《目送》這本書,是在剛和母親通過一通電話的午後,她照例叮囑我工作再忙也要按時吃飯、多運動、注意身體,我也是照例不停“嗯嗯”應之。我承認我借這本書的初衷是被那段廣而傳之的話所打動,想要一窺整本書的究竟,那段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者看過——“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所以在翻過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的'第一部分裏幾篇散文後,它就一直躺在書架上,直到最近工會搞閲享讀書活動,我又把這本書給撈起來繼續閲讀。

在這本散文集裏,龍應台用近乎白描的筆觸,勾勒了兒子長大、父親去世、母親漸衰、兄弟姐妹漸行漸遠的人生歷程,但其中的深情卻讓我產生了一種悲涼之感,那份感同身受讓我萬分心疼我的父母。人生行至中途,會面臨種種尷尬和困境,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靈魂想要突圍再攀高峯,而肉身已然重重枷鎖不復年輕矯健。

我的父親近幾年的脾氣越發倔強古怪了,我能感覺到他還是很關心我,但是我們溝通起來卻並不順暢,仔細回想,這種改變是四五年前奶奶意外腦溢血去世後開始的。彼時我還在讀研究生二年級,那天考完試回家在火車站,父親開車來接我,在三岔路口,他沒有走回家的那條路,我問他是不是走錯了,他突然就哭了,哽咽着告訴我奶奶去世了,我們現在去殯儀館。後來我才從母親那兒知道前因後果:在我回家的前兩天,奶奶在父母都在上夜班的一個晚上突然腦溢血,從牀上摔倒地上,爺爺進屋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懷着沉痛的心情料理完奶奶的後事,父親明顯越發沉默了,我猜他很悲傷也很自責。我毫不懷疑父母把最多的愛和關懷都給了我,人類的愛是動態傾斜的,總是上一代向下一代傾斜,父母看子女,看到的是生機活力更是自己的延續,而子女看年邁的父母,好像看到未來的自己,衰老、緩慢、病痛、糊塗。我們會害怕,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那樣,所以一個通常意義上上有老下有下小的中年人,一般會把火熱的心和大部分的關注放到子女身上,而往往忽略老去的父母。這是一種自我投射,是人類延續基因所決定的不公平,這也可能是我父親自責的根源。所以奶奶去世後,父親加倍對爺爺好,盡最大努力照顧好老人家,害怕再有遺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走了,人生就只剩歸途。作為獨生子女,我想都不敢想如果有一天,父母真的走了自己該怎麼辦?所以第一次看到那首倒敍的詩,眼眶就濕潤了,後來央視把這首詩改成了一則公益廣告,逢看必流淚。

目送讀後感5

龍應台女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喜歡他敍事的方式、很細密的用語、以及文章中縝密的心思,讀它的書總讓我有無限的想法,總讓我靈魂在心靈深處擺湯,一面讀著書,也一面思考,是否有哪裏和我的生活中相同? 所以這次選了很喜歡的龍應台的作品—目送,為我的閲讀主題。

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得是短的?一條河裏的水,是心的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迴過幾次?

一開始覺得要批判這本書實在很難,母子的親情哪有批判的餘地? 後來,當我在一次的仔細閲讀,很驚訝的發現,這一次的閲讀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以前的這本書,在心中是驚不起多大的波瀾的,而現在,讀完這本書,種種思緒卻紛紛如潮水湧入。上了大學之後,離鄉背景之後,對於一切的觀感都變了,對父母的愛也不再認為是理所當然,很珍惜回家的時光,對於父母,總覺得對他們虧欠許多。

其實這本書中常常説的是父母對子女離去的歎息,可是,子女也和不是如此感歎?因為有自己的命運,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我們身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夜半人生盡絕時,默默的流下思鄉的眼淚,每一次回家,都覺得父母為何以如此衰老?為何父母也是如此的漸漸離去? 總是為了不讓他們擔心,讓他們覺得自己過得很好,遊子在它鄉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總是在告別時微笑的`説再見,在上車時獨自在心中流淚。

想討論的第一點,這本書可能是敍述著父母的情感,以她有個倔強的青春期孩子做對比,卻總忘了,世上多少孩子,有多少人是如此的目送父媽媽的離去,對於孩子,那更是痛苦,又有多少人曾如此公開的表明孩子的想法? 我知道有一些書有類似的想法,但是通常被歸類為心理教育用途去了。相信有許多人和我一樣,每次回家,最不忍心去面對的是父母又更白了的頭髮,而父親因為工作產生了無盡皺紋的雙手,每一次回去總是擔心,是否他已漸漸垂下的肩膀也洩漏了她的蒼老。

每一次返家總是仔細的為他塗上層層的護手霜,因為平常的他總覺得,手已經有了厚厚的皮塗上去也是沒用,所以我只是默默的希望,至少在我回家的時候,他辛勞的雙手可以不因凍傷龜裂,其實我一直明白,我們常常在目送著他人遠去,可最不捨的也是自己的家人,子女總是知道父母對目送自己的背影感到不捨,父母卻總是不知道,目送著他們漸漸老去的子女,心中也有著不少於父母的不捨,子女離鄉了,總會有回來的一天,而父母老去了呢? 卻是再也換不回的了,所以既然名為目送,龍應台女士想必也曾經目送著自己的父母目送自己離去,是否,是否這種感覺已經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消失了?

目送讀後感6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我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提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理解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我走,因為——

這條路上的艱辛,僅有自我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僅有自我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僅有自我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僅有在別人最終的目送中,自我走。

可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7

《目送》的七十二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對於龍應台的瞭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後來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裏,滿滿的都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感悟。其中龍應台將對親人真摯、又很複雜的情感表達得十分真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寫道,因看到父親為自己擔心操勞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龍應台則寫了兩種背影。一種是目送父親離開人世,另一種則是看着兒子慢慢長大。漸漸只能遠望兒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為人子,身為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作者倏地發現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人、自己也無法隨時隨地的陪在兒子身邊了,心裏有幾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麼,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着我們的父母。我們快要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在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或許真的像龍應台所説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

這本集子裏更有作者內心的獨白——由這個社會聯想到的。對於任何事情的相信與不相信,都沒有絕對的説法。説愛國、歷史、文明、正義、理想、愛情、海枯石爛的.永恆都讓人不可相信,揭露出社會的黑暗面後話鋒一轉,提出:雖然我們改變不了過去,幹可以控制未來。哪些我們不相信的東西其實有他自己的定律。使得文章一下子明朗起來。

作者經歷了許多、想要教會我們的是超脱的看待這個塵世。的確,有時候需要的是繼續往前走,而有時,需要停下來。正如“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這便是我們的生活:相信了便是這樣,不相信便非得刨根問底,親身試驗。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絕困難、甚至拒絕生活……

……

這本書自始而終,像是人生的一個輪迴。將人間酸甜苦辣一一嚐遍。

目送讀後感8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主打温情牌,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本書的同名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台作為女兒,追憶自我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並沒有回頭,反而是立刻扎入新生火熱的報名中去;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温暖和關切,在得知父母雙雙得重病,去醫生辦公室代表家屬簽字時,那被迅速關在大門外焦慮的眼神……

打開郵箱,第一封郵件永遠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結婚後給我發的一封信,題目是《女兒是父親的最終一個情人》這篇轉載的文章,結尾他寫道“音音,老爸沒有息,你明白嗎在你結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淚一晚上啊!不明白別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這樣”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標題就已泣不成聲,一切也都盡在不言中,而此時,遠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會常常透過天幕衝我温暖地一笑呢

以前還不能完全體會到親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以為理所當然,但當父母都漸漸老去或去世時,以往的點點滴滴會經常無意識地在浮此刻腦海,年紀越大,浮現的時刻就越多……

我們總説自我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悲痛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低低淺淺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那幾乎能夠穿越時光的眼神指引着我們共同去經歷,一齊去相互送別,一齊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温暖中,在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讀後感9

《目送》是龍應台的一本書。《目送》記錄了作者經歷很多事情寫下的感受,宛妙的文筆讓讀者心曠神怡,幾乎每篇文章都附上了一幅精美的圖片,在它們的幫助下,文章更加有了意境。

本書以目送名,而這本書的第一篇散文就叫做“目送”,在這篇文章裏,作者告訴我們,不論是父母還是子女一場,最終都只能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改變不了的緣分。分離時,只有小小的,無法獨立的孩子才會對持續依賴着的父母戀戀不捨,不斷回頭,而若孩子長大了,就一定會堅決地最求獨立,厭惡家長百般重複沒有文采的嘮叨,我也何嘗不是如此呢。

自大約國小一年級,我就愛上一個人做事,不論是寫作業、彈琴、畫畫,還是去公園、上學校,厭惡家長每隔幾分鐘就走到我的房間門口,使勁地推開門看看並大聲質問我在幹什麼,討厭每一次都被“會有壞人”的藉口限制着無法一個人走出家門。記得小時候每一次被大聲質問,我連頭都不抬地以同樣的分貝:“我都説過一萬遍了不要看見了還問我,就是愛省錢不去眼科醫院看看,倒好意思天天浪費我的心情讓我回話!”

可是現在想想,那時家長的心情其實和龍應台在文章中一樣難過,一樣無奈吧,即使吃力不討好還是一直堅持着“監督”這項任務,家長的心理承受水平真的是很高的,我對他們有了一絲絲的敬佩。不過,現在的我恐怕沒有辦法真的真正理解作者和家長的心情吧。

在本書中,也有提到老人,例如龍應台的父親,被沒收了車鑰匙後再也不乘車出門。後來的病也來源於這件事情,讓龍應台十分後悔。其實我覺得老人,對於某些他所注重的地方是很敏感的。

記得有一次,外婆從上陡門坐車送了些菜過來,正在和老媽説一些煮菜的事情,我從補習班回來,讓弟弟幫我開了門,進了屋。那時我看見外婆和老媽在廚房津津有味地聊着天,看見了也就不好插話,路過客廳時,只和沙發上閒着無事的`爺爺奶奶問了聲好。之後,我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之後不知過了多久外婆和我談心時居然説起這件事,竟對我説那時我看到了她沒有問好,她有多麼生氣多麼傷心,過了這麼久仍然耿耿於懷,並且解釋因為那件事她賭氣再也沒有來過。

我小的時候,是外婆一手拉扯大的,直到後來出了一個什麼事情,我來到母親家居住,所以或許,在外婆的心中,我們的情感是一定要有個什麼表現的。

我們年輕人的觀點,和老一輩,老幾輩的人是不同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或許在我們年輕一代的人眼裏理由正常不過,但卻讓上輩傷心和不理解,所以,我們要一直保持着互相溝通的習慣,瞭解他們的心裏想法,定期解除誤會,消除矛盾,這是雙贏。

目送讀後感10

推薦的書是龍應台先生的《目送》,其中《目送》那一篇讓我最是“耿耿於懷”,作為一個80後,我已經在不同的年齡段經歷過親人離世的痛楚,從幼年的懵懂到成人後不已的悲傷,都是不同的,相同的是我永遠失去了他/她們,此生再也不能見。

回想到,外婆是在她五十幾歲的時候患病離世,那年是冬天,還下了很大的雪,奔喪的路上我在大人的懷裏都能感覺到風雪吹在臉上的疼痛感,可能太疼了所以記憶很深。現在依稀能記得外婆的樣子,是放在家裏遺像上的模樣,在外婆靈堂裏我能記得自己有問“媽媽,外婆怎麼不起來”,悲傷不已的媽媽聽完哭得更傷心了。那年我已經七歲,媽媽29歲。

奶奶是在我稍大一點的的時候走的,雖然大一點,可也只有13歲,現在能有的回憶只有奶奶追逐在我們四個孫輩後面喊着“慢一點~慢一點~別跑了”,和給我們還是幼年姐弟四人排隊洗澡澡的嬉鬧畫面。奶奶在村裏很口碑很好,村裏的長輩們和我説過“你奶奶一輩子沒和別人家爭過嘴(吵架),就是福氣不好,家裏的日子見好了,沒來得及享福就走了”。奶奶當年得的是癌症,姑姑和姑父都在醫院工作,只要聽到哪個醫院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案和藥品都會想盡辦法弄來,為的只是減輕奶奶的病痛,治療了很久,最終也沒留住。走的時候除了在當兵的小叔,其他子女下人都在身邊,可是她最惦念的就是她那小兒子,因為太久沒見着,所以眼都沒合上……

爺爺離世是最突然的,雖然當時卧牀兩年,可精神狀態一直不錯,接到二叔電話時,整個人都是懵的,因為就在前兩天還準備去看世博會,回來後的週末就準備回家去看他,我計劃的好好的,真的`計劃的好好的,可他沒等我回去……那天不曉得為什麼淚流滿面卻哭不出來,痛,是真痛!是很痛!可能也是無法彌補的遺憾,因為弟弟妹妹們都在之前從各地回去看過他,唯獨我是自年後回城上班後直到他“走”,這中間都沒回去過……也因為這,我開始非常討厭自己做計劃,因為計劃的變化太沉重了。

經由此些,所以看《目送》讓我心情很是沉重,它不管我願意與否?都讓我把封存的記憶一段一段的摳出來,再面對一次。

最讓人印象深刻和畫面感就是書中那段“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11

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初識龍先生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針見血的筆桿子給我以公民意識的啟蒙。而《目送》與野火大不相同,少了那種犀利,多了柔情,親切與含蓄,令人感歎。《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字裏行間,寫盡悲歡離合,令人動容,感同身受。這部跨三代人共讀的人生之書,用流暢的筆法寫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全書以時間為軸,以親情角色為卷,作者遊走於“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

有人説《目送》就是二十一世界的《背影》。《背影》出現在國中的課本里,只是那時年少,無法體會那感受,而今讀《目送》,卻心下一動,酸楚湧上心頭。一次次目送,一個個背影,我們總被悲喜交加的情感淹沒。

歲月讓我們歷練成長,也讓我們面對離別,我們總避免不了不斷的目送,被目送,徒留下一個個孤零零的背影。反觀父母,他們既為子女出人頭地而欣慰,也因子女的獨立而落寞。讀到龍應台描寫兒子安德烈的片段時,我總會想起當初執意不讓父母送我去大學,父母臉上那種莫名的失落。父母看我消失在車站的背影與龍先生看安德烈消失在登機口背影又有何不同呢,他們的感受又有何不同呢。送我上大學對我來説可能沒什麼,但是對父母來説,這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與兒子結婚生子沒什麼區別,可是現在才領悟為時已晚。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

閉上眼,想想自己站在父母的立場上:兒子漸漸長大,羽翼漸豐,能自己擔待所有,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家裏兒子的痕跡在一點一點消失,心中泛起的是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無奈。“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裏的大小姐吧。”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母,那時的我們會是怎樣的呢?也會目送兒子消失在拐角吧。似乎有些東西像註定般輪迴,某個場景排山倒海地從記憶深處浮現,只是我們的角色悄然發生了轉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以後每隔十年都要看一次《目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每隔十年都重寫一篇讀後感,寫為人子為人父的感受。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畢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1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一個推着自行車的女人和坐在車上的孩子”是《目送》這本書的封面,給人一種八十年代的滄桑。本書首篇《目送》講述作者與自己的兒子在兒時、少年、青年、成年時的關係。孩子漸漸成長,鬆開母親緊握的手,向着美好的未來走去,卻留下一片背影給母親。從“他不斷回頭”到“一次都沒有”和最後的“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作者在淡淡的憂傷中也懂了些什麼……

作者的兒子的成長之路上與母親越來越疏遠,甚至在作者等候他的一個回頭,都等到了不知何時。也許是年少時的一絲叛逆,他厭煩了聽膩了;也許是長大了,他想要更多的自由;也許是可以獨當一面,不再依賴母親了……總是有無數個“也許”, 填補着與母親保持距離的一個藉口。但是,他是否知道,他在母親面前永遠是個孩子。所有在他背後的默默付出與無聲壓力,母親還換不回兒子的一個回頭。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迫切的等待的背後,是無邊無盡的失落。母親用愛養大了兒子,6歲時,兒子還"視線與我凝望的眼光隔空相會”。16歲了,就將一個人的背影拋給了母親。僅僅10年,母子的關係就漸漸從相互告別到獨自目送。此時,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在作者兒子的背影中,我彷彿看見了自己。每週回家,返校時,母親總在耳邊絮絮叨叨:“外套帶了沒”,“學校伙食怎麼樣”,“晚上睡覺冷嗎”……這些普普通通的話語,將母親的`情愁,默默地織入我的耳裏。我的舉動也無異於作者的兒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無論是龍應台對她兒子那一回頭的無限等待,還是朱自清望着父親爬過月台流下的眼淚,都是最親的人沉默的愛。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如燭光冷映空山穴,點亮微幽的光,是淡淡的憂傷與懷念。《目送》告訴我:要珍惜現在,不要等到一回頭,卻沒了熟悉的目送,留下一個孤單的背影。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目送,可以有一個回頭,一個笑臉,一個眼神,一通電話……

小小的目送,包含了滿滿的親情。勸君珍惜少年時,珍惜相聚相伴。讓每一次回首都有一層更温柔的光澤!

目送讀後感13

龍應台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也是我很敬佩的母親形象。“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兄弟們各自成家,這種最無法言喻的傷逝只在字裏行間,處處都是滿滿的親情,令人難忘的人生情景。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不知從何時起,父母囑咐的安全只換來我們的“知道了,這麼囉嗦。”一杯端到面前的熱水我們只會説“不喝不喝。”一件關切的外衣換來的只是不耐煩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父女母子之間好像隔了一層無法觸摸的牆,少了圍在身邊跑來跑去的身影,少了跟着父母問這問那的聲音。

一次次的目送,給我們帶來的只能是漸行漸遠嗎?

我依舊記得那一次在公交站台目睹了一對母子。兒子身強力壯,母親的身軀卻微小瘦弱。老人明顯腿腳不方便,那位兒子小心翼翼地攙着母親,跟着母親的步伐,一步一步,過了馬路。那兩個反差很大的背影,伴着夕陽印在了我心中,每每想起這個畫面,我的'心是那樣的祥和,安靜,感到温暖,他們每走一步,懷揣着的都是對彼此的愛。親情總是被人贊而又頌,與其看着彼此的背影漸漸遠去,為何不大步向前,互相依靠,互相攙扶呢?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可明明我們有機會,為何不和父母一起並肩向前,卻把他們拒之門外呢?我記得在我受委屈時父母擔心的神情,我記得我取得成績時他們的喜悦,我記得我獨自外出時他們的擔心,焦慮。正如龍應台的文章裏,他在機場目送兒子離去,到消失人海的一剎那,兒子也沒有給她最想要,最希望的回頭一瞥。另一邊,目送父親在火葬場的爐門前緩緩滑行,他們母子的故事,是全世界多少母子的真實寫照。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濕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

一次次的目送,的確使我們漸行漸遠,孩子走向人生的巔峯,父母漸漸走向黑暗的墓穴。

一次次的目送,絕不會讓我們漸行漸遠,因為我們和父母都心心相惜。

孩子孝敬父母,父母疼愛孩子,這樣的好時光又剩多少了呢?別讓目送變為隔閡,珍惜現在!

目送讀後感14

前段時間,我和兒子一起閲讀了《目送》。這本書是龍應台“人生三書”的第三本,是一本情感性的文集。全書包含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衰老、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兄弟的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龍應台深邃、憂傷而又細膩温暖的文字,觸動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對親情、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是《目送》中最為經典的句子,也是流傳最廣的。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感慨,更是一份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思索。當子女長大了,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便不再像兒時那樣親近依賴父母了,此時尚未讀懂人生中最深的親情和眷戀;經過歲月的'歷練,光陰的浸染,當子女能體會這份濃濃的厚愛時,父母卻已在時光的流逝中慢慢老去,最終留下的只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讀完全書,我掩卷沉思,一縷淡淡的憂傷在我心間縈繞。比我高一個頭的兒子即將中學畢業了,這也意味着分別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回首這一路的攜手,總有一些温馨的畫面定格於記憶的深處,揮之不去。當我牽着他的小手,將他送進幼兒園大門時,他不停地回頭,在人羣中尋找着我,小小的眼眸中盛滿了依戀,這時我的心總是變得很柔軟。一眨眼的功夫,他上國小了,每天晚上,他坐在書桌前寫作業,我捧着一本書讀着,柔和的燈光下,這一刻靜謐而美好,我多麼希望時光能夠凝固,我們相處的時間再久一些。很快,兒子上中學了,隨着學業的加重,他也越來越忙碌,我們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留給我的只是匆匆而去的背影。我有些失落,但很快又釋然了:你有你的方向,而我不必追。

人們常説,龍應台有一支從容的筆,一個個平凡的文字在她的筆下熠熠生輝,道破了世間百態,是我們人生的真實寫照。我問兒子讀完了這本書,有沒有什麼感悟?他沉吟片刻,告訴我:“媽媽,我想到了兩個字——珍惜。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相處的每一段時光。”聽了他的回答,我欣慰地笑了,我相信,親子閲讀使得這本書在兒子的心裏留下了印跡,也為我們在心靈上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樑。被書香浸染的光陰真好!

目送讀後感1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龍應台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書《目送》中的一段。龍應台,這支亞洲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會有最柔軟和難以言盡的時候。在此之前我讀過她的《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都是用盡了深沉和喜悦的筆鋒,寫盡了一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驚歎和感慨。而《目送》卻是思考着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在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垂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的同時還寫失意、失敗、脆弱和放手,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其實,《目送》只是這本書中的開篇。開頭作者是寫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濕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為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着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着孩子遠離了自己的視野時,才知道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很多遍。

於是,我讀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話。一下子,眼淚就像決堤了一樣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讀着這段話,那“不必追”三個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燦爛的未來,而那個背影要去的地方卻是無盡的黑暗。我知道,花開總有花落的時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卻沒有了最親的人,庭前花開卻失去了駐足欣賞的人,你的喜悦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知道你額前的傷疤出自何時來自何處,你,可以這樣想象嗎?

感謝龍應台的《目送》,讓我們下定決心再對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窮盡我所有,愛他們,因為我們是爸媽最親愛最疼愛的孩子!

Tags:讀後感 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