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故鄉讀後感8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2W

《故鄉》讀後感800字一:

讀故鄉讀後感800字

故鄉,多麼富有詩意的一個名字啊!但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在你長大離開家鄉,20年後再回到家鄉的時候,會是怎麼一番情景呢?當你遇到兒時夥伴,他或她又是怎麼一副形象呢?想必各位國小生們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吧?我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也沒有想過這,他,就看着蒼黃的天空和遠近幾處蕭索的荒村,淚流滿面,

他因犯了傷寒而回到故鄉,可人、物的變化卻讓他心裏一陣悲涼,特別是他兒時的夥伴與僕人:閏土。閏土是魯迅在他家辦祭祀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的一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僕人。

閏土雖然身為僕人,雖然沒有魯迅家裏有錢,雖然沒有魯迅的這種高等待遇,但他卻擁有魯迅兒時所未擁有的東西,那就是自由。他會用胡叉捉猹,還會用斗笠和樹枝抓麻雀,他還見過跳魚兒……

可這回魯迅先生回到故鄉時,看到的卻是另一個場景:啊,那是閏土嗎?他身材雖然增加了一倍,可他先前的紫色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已經都腫的通紅,一點兒也沒有小時候可愛的樣子。他一見到魯迅,馬上就跪着説:“老爺!”這樣大的反差,讓我不禁打了個寒戰。可見,在當時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不是越變越好,而是越變越壞。在戰爭的侵犯下和ZF的無能下,人民羣眾過着悲慘的生活,人們的生活也在發生着莫大的變化,而在當時人們的腦子裏已經種植下了通用的關係,那就是主僕關係,否則,閏土怎麼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呢?這真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文章最後一段中的一句話讓我深思:“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然而在生活中何嘗沒有呢?”現在我們沐浴在新時代黨的陽光下,人民羣眾只有社會分工的不同,沒有社會階層的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的,與那時候相比,現在真是天堂中的天堂啊!

《故鄉》讀後感800字二:

今天,我讀了魯迅的《故鄉》這一篇文章.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被封的大院.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被關在籠子裏的一隻小鳥,家庭富裕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大自然的小鳥,生活艱幸但充蠻快樂.閏土的童年得看瓜,但是她很自由、快樂.魯迅的生活雖然充實,但是隻能默默地念拿在童年的書.閏土還可以做許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拿四角的天空.

我們需要自由,不能在自己的家裏度過,一定有了解大自然.

這時候,我的腦裏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瓜地,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想一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當“我”記起童年時的“故鄉”,浮現在腦海裏的首先是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沙地上的碧綠西瓜,整個大自然是那麼靜謐,那麼安詳,但在這個靜謐的世界上,卻有着活潑的生命.這活潑的生命給這個幽靜的世界帶來了動態的感覺.“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捏一柄,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胯下逃走了.”它幽靜而沉悶,活潑`而不雜亂.和諧自然,是一個另人心曠怡的世界.

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童年的魯迅,彷彿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着“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沒有 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故鄉》讀後感800字三:

《故鄉》這篇小説中,給我印像最深的是人物的描寫。

閏土當之無愧是重點人物。20年的轉變,使得他從一個勇敢機智、見多識廣的小男孩成為一個庸俗、卑躬屈膝的下人。到底是什麼使他的改變如此之大呢?是貧窮?還是……這是我們所不能得知的。但是從魯迅的小説中,我們可以知道,在魯迅的心裏,閏土一直是一個勇猛聰明活潑的人,要不然不會一提到閏土就會想起他在刺猹的場面。可是,當閏土與魯迅説話的時候,第一個詞竟然是“老爺”。我相信當時魯迅的內心震動肯定是很大的,他也許料想過千百種交談方式,但是肯定惟獨沒有料到這種。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説,閏土是應該叫魯迅老爺,但是,從20年前的迅哥兒到20年後的老爺,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點?閏土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歲月在他的臉上,手上,都留下了滄桑的痕跡。但是,容貌的改變並不是他最大的改變,他最大的改變就是心理上的改變。也許,他的心裏還是把魯迅當成迅哥兒的,但是當時的社會不允許;也許,他的心裏還是想和魯迅一起玩耍,但是他知道,他和魯迅之間還有主僕關係。一聲“老爺”又包含了閏土多少的感情?是懦弱?是卑怯?還是因為久久不見不熟識的陌生?這,也許只有閏土知道了。

另一個人物楊二嫂,不知看過《故鄉》的朋友們注意過沒有,雖然楊二嫂是一個配角,但是她也是其中一個改變很大的人物。20年前,她曾經有豆腐西施的美名,可是在20年後,她的樣子簡直讓魯迅認不出來了。對於她的樣子,魯迅只找到了一個形容詞——“圓規”。如果單純是外貌上的改變也就算了,楊二嫂成為現在這副“醜模樣”也是因為她的內心在漸漸地改變。她去魯迅家的時候,居然提出了要一些舊傢俱的要求,被他拒絕後大放厥詞,説什麼“越富越一毫不肯放鬆,一毫不肯放鬆便越有錢”。如此尖鋭的語句,簡直不像是一個“西施”所能説出的話,倒像是一個混着菜味和尖酸刻薄話的中年婦女。不僅如此,楊二嫂離開的時候,還拿了魯迅母親的一副手套。如此種種,此人的改變也是巨大的。

《故鄉》中,魯迅不僅點到了家鄉的改變給人一種惆悵的感覺,更用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證明一個詞——改變。不論是家鄉的改變還是人物的改變,魯迅的文章總是給人一種微言大義的感覺,特別是最後一句:世上本是無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

《故鄉》讀後感800字四:

你在固有的期待中來到了故鄉。許是深冬冰冷了你的近鄉情怯,你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許是你自己的心情改變了,本沒有什麼好心緒的你覺得故鄉全不如此。

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要變賣他人,房屋頂也已是雜草叢生。故鄉的人 物於你像是蒙上了一層紗。不禁想起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一句詩“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雖沒有女詞人細膩的柔腸,細緻到淚流滿面。但此時的你兒時的記憶在見到閏土的一剎那如洪水決堤般奔湧而出:深藍的天空,一輪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碧綠的西瓜地,戴着銀項圈的小英雄形象。“老爺···”你似乎打了個寒噤。“阿呀,老太太真是···這成什麼規矩。那時是孩子,不懂事···”“冬天沒有什麼東西了,這一點幹青豆倒是自家曬在那裏的,請老爺···” 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一切的一切 一點一點的被眼前的現在的這個“海邊種地人”漸漸磨損了。“不認識了麼?我還抱過你咧!”“忘了?還真是貴人眼高···”“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鬆,愈是一毫不肯放鬆,便愈有錢···”一句句鄙夷的話語,一抹陰冷的微笑,愚昧 勢力 貪財···時間竟是這般捉弄人。

你在朦朧中離開了故鄉。眼前展開的一片海邊的沙地,深藍的天空,依舊是一輪金黃的圓月。只是月下的你已經清醒而那些記憶卻變得模糊,但宏兒與水生是否重複着你的故事,也只有無奈地感歎着: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的,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我遠方的朋友啊,你們是否也曾想起過我?再次重逢,我們會變得像是隔了一層可悲的厚牆壁嗎?我們還會有見面的機會嗎?我也只有感歎着: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Tags:讀後感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