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鼠疫》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4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鼠疫》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鼠疫》讀後感

《鼠疫》讀後感1

書讀多了的一個好處是,對書的品味比原來包容些,各種類型的書,像各式各樣的食物都能欣然接受了。絕不只吃那些自己最愛的吃的忽略了其他,而是要合理搭配、均衡營養。讀書也一樣,各種口味的都嘗一嘗,也許會發現原來以為自己不愛吃的,竟是如此美味。《鼠疫》就是這樣一本書。

是在讀過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後讀的。擱在其他時候,我不會這樣一口氣讀完,或者讀不下去丟在一邊也説不定。不過偏偏就是在讀過一本霍亂時期的故事之後才讀到它。這還得感謝我的舍友的推薦,所以才會在我去圖書館所借的另一本書(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到燈塔去》)旁邊發現了它。

如果問我《鼠疫》是個什麼樣的故事,我只能回答“不過是一場鼠疫悄然來到阿赫蘭這座城市,肆虐了幾個月後又悄無聲息地消退的故事”。重要的反倒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書中僅有的幾個面目清晰的角色:裏厄醫生、他的妻子和母親、外鄉人塔魯、公務員格朗、記者朗貝爾、神甫帕納魯、法官和科塔爾,還有一個哮喘病人。其他人都是面目模糊的,湮沒在鼠疫肆虐的煙幕之下。這幾個面目清楚的人物,無論鼠疫之前他們扮演的是什麼社會角色,也無論鼠疫剛來襲時候他們是怎樣的應對反應,在鼠疫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們漸漸加入到與鼠疫正面抗爭的隊伍中來。

當一個外鄉人塔魯向裏厄醫生提議要組建一個“志願者防疫隊”的時候,裏厄醫生説“這工作可能有生命危險,這一點您很清楚。無論如何我都有必要提醒您。您仔細想過嗎?”塔魯沒有正面回答,卻問大夫如何看待神甫的佈道。裏厄回答説“只要看到鼠疫給人們帶來的'不幸和痛苦,只有瘋子、瞎子和懦夫才會放棄鬥爭”。“您相信上帝嗎,大夫?”“不相信。但這能説明什麼呢?”“既然您不相信上帝,為什麼您自己還表現出那樣的獻身精神?您的回答也許能幫助我回答您的問題”。

再後來,一心想逃出城去的記者朗貝爾選擇留下來,“我不走了,我要留下來和你們在一起。”因為如果他真一走了之,他會感到羞愧,這會妨礙他熱愛自己留在那邊的親人。塔魯如當初大夫提醒他一般提醒朗貝爾,假如他有意要和大家同甘共苦,那他就可能不再有時間去享受愛情,必須作出選擇。“你們也都很清楚這個道理!否則你們到這個醫院做什麼?那麼你們是否也作了選擇,是否也放棄了幸福?”

最後,鼠疫終於如同它來時的悄無聲息一般消退了,身體虛弱的朗格邁過了死亡的門檻,一直抗爭的塔魯卻在勝利前夕被瘟神帶走了。朗貝爾最終回到巴黎,與他的愛人相見,而裏厄醫生的妻子卻在遠在幾百公里外的療養院去世。

“那扇窗户面朝寧靜的街道,每到傍晚,她都坐在窗户後面,略微挺直身體,雙手平平穩穩,目光十分專注,就這樣一直做到暮色襲如她的房間,把她的黑影從灰色的光線裏襯托出來,灰色光線漸漸變成黑色,於是她那一動不動的剪影便融入黑暗裏。”

《鼠疫》讀後感2

俗話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是呀,書籍就是一片浩瀚的宇宙,裏面的知識多如天上明星。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一本書,一本叫《鼠疫》書。

讀過書的人大多都知道,鼠疫是一種很糟糕的病,是由老鼠傳播的病,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十幾鼠疫風波,死亡人數高達一億……故事發生在奧蘭城,它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城。一天,裏厄醫生在醫院發現了一隻死老鼠,沒人在意。過了幾日,全城都發現了很多死老鼠。人們最開始還以為是有人在做惡作劇,現在竟開始恐慌起來。一天,裏厄醫生的朋友米歇爾生病啦。可是,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病。沒過幾天,米歇爾死了。過了幾天,全程也有幾十個人得了和米希爾一樣的病,都不治而死。得病的人越來越多,裏厄醫生才意識到這並不是普通的病,而是一場大瘟疫。後來得知,這是他帶來的一次災難,它是——鼠疫。

這是一個無比恐怖的名字,他在許多地方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悲傷。今日,卻降臨在了他們身上,儘管人們怎麼去努力?可是,鼠疫帶來的災難卻沒有一點減少,反而更多了。幾周後奧蘭城終於封城了。大家幾乎全部絕望,街上再也沒有人在走動了,大家都在家裏安靜的等死……。裏厄醫生並不絕望,他想盡一切辦法對付鼠疫。他想讓鼠疫離開,讓那些在外地工作的親人回到人們身邊。

鼠疫幾乎吞去了一切,包括人民的希望和對生的.追求,以及對親人的愛。生病並不可怕,而這些才是最可怕的。裏厄醫生在醫院裏目睹着病人一個個死去,那樣的心痛和無奈只有他才體會得到。每天,都有人被送進公墓和火葬場,留下的只有那一份對親人愛和對鼠疫的憎恨永遠留在人間。裏厄醫生四處尋找血清,想要救人們。一天,他用血清在一個得鼠疫的小孩身上試了,很成功,但不幸的是小孩還是死了。

不知是不是他的努力感動了上帝?一天,一名鼠疫的病人被醫好了。這跟裏厄醫生和全城一日絲希望。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好了,鼠疫終於離開了。城中起了禮花,裏厄醫生靜靜的想。他和兄弟和愛的人離開了人世,都被遺忘了。書本上寫着:鼠疫不死不滅,它能在傢俱和衣服中沉睡幾十年,能在房間、地窖、皮箱、手帕和廢紙堆中耐心潛伏守候,也許有一天,瘟神會再次發動它的鼠羣,驅使他們選擇一座幸福的城市,作為它們的葬身之地。而那時,人們就將再次遭受不止一次經歷過的厄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發生了什麼痛苦的事情,上帝都會留下一絲希望,而那些希望並不是送來的,而是那些堅守愛與希望的人去爭取的。書中的裏厄醫生,他堅強,不會被這些痛苦所擊倒,他就是去爭取希望的人,非常值得人們去學習。

我有一回一點都不像裏厄醫生那樣爭取希望。我參加了CCTV英語風采大賽,前兩次還平穩,可決賽的時候準備的時間太少了。我還要一邊上課,一邊學英語,太忙了。這時我幾乎放棄了,每次練習都懶懶散散的,有時還不想再練習下去。當比賽時,我終究是考了一個不太理想的成績。如果《鼠疫》這本書也是這樣,那麼,瘟神不是就永遠的控制住奧蘭城了嗎?如果裏厄醫生也像我這樣,那麼奧蘭城還有救嗎?我以後一定不會這樣了,我要去尋找霧霾中的一絲光。

《鼠疫》這本書的介紹就此結束了,歡迎去書店購買。

《鼠疫》讀後感3

鼠疫就是生活。

2020年春節,“武漢肺炎”出現並傳染性擴大,1月23日,武漢封城。緊接着確診病例一天天增長,因家妹在武漢讀書,18日放假返鄉,直至今天社區、鄉政府、派出所輪番打電話,測温度、消毒、禁外出成了我們的過年。

報道一萬人都比不上親自經歷一個人。去年12月,有八人提出疑似SARS而被列為造謠者,這是誰的問題?定性併發布公告仍需要層層上級審批,也不是某個人説了算,某個人不作為,這是誰的問題?封城之前誰也不知道怎麼了,隨着春運,武漢500萬人出城回家、旅行、出國,與之而來的是謾罵、詆譭、偏見,這是誰的問題?各地紛紛響應,上飛機回國的武漢人,竟然是國人不允許自己的同胞乘坐,這是誰的問題?如果説一個國家的人都包容仁愛,素質提高,那麼還會有人想要長生不老慾求不滿吃野味,那這又是誰的問題?

假使穿越到一個月之前,你努力告訴所有人這是傳染性肺炎,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你仍然成為了第九個造謠的人。該如何自處?如何解釋?

自消息發出以來,我家人一步都沒有出過門,然而親戚們打來電話關心安慰,也有長輩竟然斥責為什麼從武漢要回來。啞口無言。我看到了莫名其妙的武漢人回不了家回不了國,我看到網絡上攻擊武漢人、武漢政府的骯髒不堪的污言穢語,我看到給醫生吐痰並説誰也別好過的病患,我看到逃離武漢的攜帶者肆意的笑,我看到手機前一個個醜陋的嘴臉凝視着這一切。

如果沒有醫生護士來拯救這一切,如果沒有國家的力量來調控這一切,如果沒有全體人民的意志來抵抗這一切,那麼佔據統治地位的不是細菌就是病毒。我為奮戰一線的他們熱淚盈眶,我為毅然請戰的他們潸然淚下,我為善良平凡無懼的他們淚流滿面。那天,我看到那張圖,上面寫着“我的'城市病了,我們會治好她,等春暖花開時,歡迎你們再來”。止不住的淚氾濫啊,誰不是無辜無奈卻仍然拼死拼活?太多太多的人啊如螻蟻生活在生活裏,存在本身又那麼毫無意義。

話説回來,《鼠疫》是一場現實的鼠疫,死亡恐怖籠罩全城,屍體堆積,整車整車拉出去火化或掩埋,城門關閉,患者被隔離等待死亡,親人離散,人們幾乎失去所有;以此,更是一場人性的疫病,世界上每個人都是鼠疫患者,都可能給人傷害或致人死亡。神父給人以上帝,而信仰是生活幫助建立的。在艱難的歲月裏,人才看清生活和世界的真相,才會在見證美好與歷史時保持批判的力量。同時,對物與文化的世界保持超然的敏感,並形成獨立強大的自我。

加繆並不苛責人性的弱點,他温柔地理解個體的困境。鼠疫是我們每個人,是每個人身上的妥協與軟弱。書中提到,和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是誠實。若誠實讓你無法加入喧囂,那麼就寫下讓你啞默的東西;若誠實讓你在希望與失望之間兩難,那麼就袒露你徘徊的腳印;若誠實讓你將要開口便覺空虛,那就讓虛空自己説話。對未來某個時刻將要經歷“鼠疫”的人羣來説,誠實的記錄總是有用的。

書中,神父是他,覺悟者是他,志願者是他,醫生是他,那個患哮喘病的、被認為瘋了的老人也是他。鼠疫究竟是什麼呢?鼠疫就是生活,不過如此。

《鼠疫》讀後感4

用一天時間看完了《鼠疫》,加繆的慢熱讓我有些不耐煩,但終究也沒有讓我失望。

這並非一個描述苦難中人們如何奮勇鬥爭的故事。或許在我們土地上,我們習慣於災難發生地流傳出來充滿正能量的故事,給人以心靈上的安慰,就好像我們十分缺少這些東西一樣。但是在裏厄醫生的日記裏,對抗疾病的勇氣是和消極、逃避共存的,責任,愛情,親情,友誼,它們首先是弱小的、微不足道的。

不,這還遠遠不是全部。塔魯在對抗疫病時和醫生們並肩戰鬥,但他心裏想的卻是更大的問題。即使不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大家也全都是鼠疫患者——整個社會都生病了。塔魯發現大多數人——包括他之前最尊敬的父親——都會為了一些“正當的理由”贊同了千萬個人的死亡,就和他自己的所作所為一樣。是的,人們為了一些大道理,為了愛國,為了正義就贊同殺人,因為他們別無選擇?但是他們都默認了自己的選擇。塔魯想要在鼠疫錯過他們的短暫時間裏做些什麼,可他還是死在疫病消失的前夜。死前他説,“我輸了”。

他真的輸了麼?那些倖存者們互相擁抱着的時候,得到了許多天以來不曾體會到的歡樂,然而那些有所向往的人卻發現戰勝了鼠疫卻一無所獲。除了塔魯。塔魯獲得了安寧,一種無意義的安寧,而代價是死亡。那些希求着什麼的人們之所以最後覺得即使倖存自己也是一無所獲,那是因為他們在渴求着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物。

我妄自猜測着,卻不願把它説出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在這種時候每個人面對加繆都會有不同的話要説。

面對苦難時,人不必去裝什麼英雄。任何時候人都不應該去裝什麼英雄。人應該實事求是。而選擇了實事求是並不意味着就要和城裏的居民共進退。朗貝爾的實事求是就是悄悄地離開此地,去堅守自己的愛情,而裏厄醫生卻只能在孤獨中度過這難熬的歲月,隔着一片虛無“等待”自己病重的妻子死去。個人的命運是何其微不足道,死去的人終於無名無姓,而活下來的人也終將無名無姓,因為結尾也説了,鼠疫病菌依然存在,也許某一天就會再次爆發。當然,不止是這個原因。

不再有揪心、曲折的`情節,不再有動人心魄的故事,也不再有感人至深的愛情。這些其實我們都不需要。我們也和鼠疫中的人一樣,最終只能獲得我們力所能及的一切。當我們還在把自己投進那些刻意編排的故事裏時,自然不會想到那些其實都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鼠疫裏發生的這一切,都是可能的。我們究竟是更愛不可能還是可能呢?或許是前者吧。我們總愛想着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忽視了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對於這平凡的世界究竟還要付出多少才可以讓它變得更理想化,更浪漫化呢?究竟要過多久我們內心所渴求的世界才會降臨呢?

永遠不可能的。當你親手去揭開那面紗時,你自然會發現。這就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我們無法生活在別的地方,無論那會是多麼理所應當,我們只能存在在這裏,這個鼠疫潛藏的世界裏。

Tags:讀後感 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