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流浪地球》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52K

?這是一篇不算影評的影評

讀《流浪地球》有感

二刷了原著小説,今天又去二刷了電影。説説感受。

在小説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兩個場景:

其一,散發着恐怖而詭異美感的木星“大紅斑”。其二,太陽氦閃爆發時,海面上佇立着的“五千座雕像”和唱着《我的太陽》的狂熱人羣。

這時木星已佔滿了整個天空,地球彷彿是浮在木星沸騰的暗紅色雲海上的一隻氣球!而木星的大紅斑就處在天空正中,如一隻紅色的巨眼盯着我們的世界,大地籠罩在它那陰森的紅光中……

太陽最後一次把它的光和熱撒向地球。地面上的冰結的乾冰首先溶化,騰起了一陣白色的蒸氣;然後海冰表面也開始溶化,受熱不均的大海冰層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漸漸地,照在地面上的光柔和起來,天空出現了微微的藍色;後來,強烈的太陽風產生的極光在空中出現,蒼穹中飄動着巨大的彩色光幕……在這突然出現的燦爛陽光下,海面上最後的地球派們仍穩穩地站着,彷彿五千多尊雕像。

電影講了一個全新的故事,並在這個故事裏着重渲染了場景一。

我現在更能理解郭帆導演對《流浪地球》的改編。大劉的小説中,時間線拉得很長,長時間線敍事的電影並非沒有(比如安妮海瑟薇主演的《一天》),但對於科幻電影來説拍攝難度會大很多,整體結構易鬆散而且要求特效場面在不同時期對應變化,實在燒腦太燒錢。在一個時期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要簡單得多。另外,為什麼不選取第二個場景為素材看過《流浪地球》的書友應該都知道結尾如何,作為一部春節檔電影,將其搬上大屏幕顯然不太合適??顯得人類愚蠢又盲目。

但郭帆導演是有野心的,影片結尾,一些遊行的人羣在鏡頭裏一閃而過,口裏喊着“還我陽光”,一些人還在發放着傳單。嗯,可以期待期待第二部,如果郭帆導演會續拍的話。

一刷看劇情,二刷看細節。特效很驚豔,無需贅述。決定二刷之前看了好幾篇關於《流浪地球》的公眾號文章,深挖裏邊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引用幾個:

教室外的花草樹木都是通過模擬屏所塑造的,因為地下城缺乏陽光,難以種植植物。

蚯蚓幹已成為了人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一開頭韓朵朵路過店鋪時,那家店鋪正在賣榴蓮味蚯蚓幹。而且,韓子昂也把陳年蚯蚓幹當作禮物送給獄警。

電影中幾個主要角色的姓,對應的都是國內著名科幻作家,即中國科幻領域四大天王,劉培強父子對應劉慈欣,韓子昂對應韓鬆,王磊對應王晉康,老何對應何夕。

當韓朵朵廣播救援時,原本開車回家打算在世界末日之前跟家人團聚的其他國家的救援隊成員紛紛掉頭,趕回現場幫忙。而他們到達的順序,正是2008年汶川地震時各國救援隊到達的順序。

最後結尾的畫面中,還有人在抗議高喊“還我太陽”,舉出的抗議牌子上寫着“太陽不會氦閃”,這是對應了原著中接下來將會發生的叛亂情節,正是在為續集做鋪墊。

出了影院,依舊感慨,郭帆導演確確實實在認真的在拍電影。希望中國電影界這樣的導演越來越多,也希望更多的中國民眾樹立起本國的文化自信。

Tags:有感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