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4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生的金智英》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1

讀了《82年的金智英》我感觸很多,首先説一説《82年的金智英》的大致內容吧,她在家裏排行老二,大學畢業以後,就成為了家庭主婦,然後由於身邊種種壓力,她生病了,這個病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她只要心理有很多想法的時候,就會變成另一個人物,來説一通那個人的角度,她認為的想法,例如有一次,她和她丈夫,一起回到她丈夫家過年,然後她的婆婆媽,一直讓她幹這個幹那個,然後她的小姑子回來過年了,她婆婆媽就説:“智英,你把這個拿來,你趕緊去做飯,我女兒都餓了,這種種,好像把兒媳婦當保姆的説話方式”,這個時候金智英説了一通話:“親家母,你也是母親,你希望自己的女兒在婆家被當牛當馬嗎?......”就這樣説了一系列這樣的話,這個時候,她婆婆媽一頭霧水的看着她,這個時候,她丈夫突然把她拉回家,因為在她丈夫面前,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智英在家裏當家庭主婦照顧孩子,身邊所有人都説,這個女人真好命,嫁個好男人。所有人都一致認為作為一名家庭主婦好像很輕鬆,她聽了這些非議就選擇沉默。有一次帶孩子在商場買東西,照顧孩子,不小心把東西灑在地上,商場裏的行人就指責她,“連個孩子都帶不好,還把東西灑在地方,真的很無能”,這一次她沒有選擇沉默,她爆發了,扯大嗓門,開始反駁。最後她感覺生活把她磨得遍體鱗傷的,她想去工作,最後她又變成了另一個人物和他老公説話,是她的大學學姐,説“智英在學校怎麼樣的好,優異的成績,對待工作也是很努力的人,她不是不想工作,她真的捨棄很多......”説了很多關於智英的'苦楚,她老公哭的稀里嘩啦的,最後智英清醒了以後,他把智英生病的情況給智英看,智英看了,才知道自己傷病了,但是很好的是她積極面對自己的病情,她主動去看病,當她踏出治病的第一步,她的病就已經好了一半,最後她也如願的去工作了,她老公在家裏當一年的家庭主夫。

看了這本書,種種吧,讓我覺得,這種事情在我身邊發生了很多。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對待家裏的女孩不重視。本身我自己出生農村,對於很多這種現象已經見怪不怪。我身邊就有,國小剛畢業,讓家裏的男孩兒讀書,讓女孩兒輟學,然後幫家裏做家務,等到可以出去打工的時候,就出去打工。還有很多國中同學,讀完國中就輟學,不讀書了,該定親的定親,該打工的打工,到了能結婚的法定年齡,就領結婚證,辦婚禮。然後結婚之後也會因為生活的壓力,背井離鄉,然後和自己的孩子分離,自己掙錢補貼家用,並且身邊也有很多人對他們不友好,我感覺我讀了《82年的金智英》,對她的感觸不是同情,而是覺得她還是幸運的,她有一個愛她,願意主動分擔家務,承擔家庭責任的老公,不會因為一日三餐而發愁。她還有一個比較維護她的母親,這一切的種種,讓我看來都是幸福的。在我身邊的一部分女性,相比較起來,比她難過的多的人有很多。

也許這個金智英覺得自己的命運比較悲催吧,畢竟在韓國這樣一個小國家,相較於中國的人口大國,人多,事情多,壓力大,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大家也都是苦中作樂罷了。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2

3月29日,我看完了小説《82年生的金智英》,看這個小説題目中的人名,就知道是韓國的小説,確實如此,小説不長,所以我才可以在大半天的時間就讀完了全文。小説樸實如華,就如同講述鄰居女孩,故事看起來特別的真實,就如同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朋友、姐妹、同事、鄰居,那麼平凡無奇,隨處可見。她的故事可以説是稀鬆平常到毫無爆點可言,可以説,無論是作為韓國的女性還是中國的女性,我們基本上過着這樣的生活,在結婚辭職帶孩子方面,中國的女性好像比韓國更好些,這一點更感謝中國的國情。

金智英在生完孩子後由於得不到家人的特別關照,她得了嚴重的抑鬱症,小説的結尾,是她的先生帶她去進行心理諮詢,希望通過心理諮詢和治療,抑鬱症得到解決,好了之後呢,她會怎麼樣?小説沒有寫,到這裏,就結束了。看到這個結尾,我的心情是壓抑的。相比之下,我很喜歡智英的媽媽,我認為她的媽媽一輩子活得明白,也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她生於傳統的韓國家庭,只上到國小,就出去打工了,因為在她那個時代,家裏都認為女孩是賠錢活,長大後是要嫁人的,所以,家中不主張女孩讀書,而是供家中的男孩讀書,生在那時候的家中,她的母親也認為是正常的,因為家家如此。15歲後,她與姐姐外出打工,供兩個哥哥,後來是弟弟讀書,而也就是外出打工開闊了她的視野,她自己補習功課,自學完成了國中、高中的學習,並取得了國中、高中的學歷,也正是因為學習增長了見識,所以,她結婚後堅持讓自己的女兒上大學等等,並一直堅持工作補貼家用,換了大房子,並開了店,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實現了從小的夢想。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每個人走的路,都帶着家庭的烙印,但長大後,你的學識,你的視野覺得了你的人生的寬度和深度。只要有夢想,只要堅持,所有的都會夢想成真,女人要想過得好,從個人的經歷來説,一定不要指望別人,記住,你的貴人是你自己,你要用你的努力,換取你自己想要的生活。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3

“很顯然,金智英的遭遇並不僅限於韓國這個地域文化圈,實際上,在早期華人社會裏也一直存有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風氣。早期的歐美國家的女性同樣有着和男人地位懸殊的問題,當今世界上有些國家甚至對女性的態度和觀念仍舊極度保守,限制重重,只是環境背景不一樣、問題改善速度不一樣罷了。

在韓國,許多人為這本書貼上了女性主義標籤,有女明星甚至因為表示自己讀過這本書而引發韓國男性的強烈不滿,慘遭攻擊,也有人刻意將這個主題改寫成男性版,試圖引發男女對立。

讀者們紛紛呼籲,希望不要再讓一九八二年生的金智英陷入絕望,而閲讀這本暢銷書的主要讀者羣也為女性,上述這些都一再顯示韓國社會仍需加緊腳步改善性別歧視問題。我不禁想起艾瑪·沃特森(EmmaWatson)曾在國際婦女節這一天所説的話,她重申自己的核心理念:爭取的不是女權,而是兩性都能自由。’並清楚地指出‘女性主義從不等於厭惡男性,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Feminismisnotaboutmanhate,itsreallynot。Ifyoubelieveinequality,youareafeminist)。這段話言猶在耳,期盼這本書在華人圈能有更多男性讀者,讓男性對女性的處境能夠有所瞭解,相互體諒,幫助彼此。

閲讀到最後,你甚至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金智英,還是金智英其實就是自己,因為她的人生正好如實地呈現着‘身為女性的人生’。也心知肚明,光靠一九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找不出解決對策的。所以我希望閲讀這本書的讀者朋友們一起思考,尋找方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讀後感4

韓國的社會問題,客觀來説像是比中國更加嚴峻,但這不代表中國文化下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即使在如此包容開放的西方發達國家,依然在發聲。

我家裏兩個女兒,我和我妹妹。對重男輕女的第一認識是我的奶奶在我小的時候不願意照顧我,她要照顧我爸爸哥哥的兒子。願意給爸爸哥哥的`兒子買糖,而我的糖是之後媽媽知道後留錢給奶奶才開始有。好在生活在觀念日益改變的江浙沿海地區,家長的想法也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

再次意識到性別問題的時候是大學,武漢。一個班級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但居多來自湖北省各個市。4年的大學生涯,年年投票選出來的班長都是男性。不是那種巧合性。像是對性別的約定俗成。

對於職場要是在新年伊始之前,我可能不會有如此深刻的性別困惑。一畢業選擇了上海,是那種能力説話的地方,女性在職場風生水起。年底,考慮結婚的問題回家發展,開始投簡歷、面試。而面試官一定會聊到的話題,不管是直接還是側面,結婚後多久要孩子的問題。説白一點,如果近期要孩子我們不要你。

所以不論是多麼有能力,表現多麼優秀,只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都免不了會帶來這些困擾。

最後,無關xx,因為今天發生的一件事,用文中的一句話勉勵自己。

因為要是沒把想講的話説出口,之後一定會有説不完的委屈和憤恨。

下次記得講出來,親愛的。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4

生活在男女差異對待的環境的金智英,從小就被灌輸家裏最好的東西總是優先給弟弟,上學被鄰座男孩欺負,她哭着向老師傾訴,老師卻笑着説:“男孩子都是這樣的。”上班後不得不去應酬,忍受客户的黃色笑話和無休止地勸酒。三十一歲結了婚,不久就在長輩的催促下有了孩子。在眾人“順理成章”的期待下,辭掉工作,成為一名全職母親。性別刻板印象就是一種簡單的性別歸類,或者説貼標籤。它的規則告訴大家,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女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如果不是你就是另類,就會受到排斥。

似乎從很小開始,我便一直受到慢性咽喉炎的困擾。在我剛開始接觸一個新的環境的時候,身邊就會有朋友或者長輩,一聽到我講話,就充滿了疑惑。有人就會開玩笑問我:“你講話聲音怎麼這麼小,害羞呀?”下一句話一般就是:“像個小姑娘一樣。”在他們看來,似乎聲音小,就等於女孩子,順便得出沒有男子氣概的結論,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把這三個概念混合在一起,並且形成一種刻板印象,覺得男生就應該高聲大氣,否則就是女性化。

其實於我而言,不過是因為偶爾乾咳,導致講話太累,索性少講話,或者小聲講話。而對於剛剛接觸我的人來説,瞭解一個人需要時間,更需要精力。刻板印象正是大家在不熟悉細節的領域進行快速認知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不需果進行比較、分類、選擇等過程,僅僅是預先決定和預先判斷了一個結果。這種缺少思考的方式,為大家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的同時,也阻礙了思維的活動,不能客觀描述一個獨立個性的真實性。

刻板印象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洗腦,讓人們誤以為某種性別必須是這個樣子,如果不是這個樣子,就不算個男人,或者沒有男子氣概。從而使得他人不能按自己的願意來生活,形成一種壓迫,造成非常大的焦慮。在被周圍人對於講話聲音小開了好多次玩笑之後,以至於在以後每到一個新的環境,我都要儘量大聲説話,表現出一種極大的熱情,直到嗓子沙啞。當回到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又要喝胖大海、羅漢果或者甘草來潤喉。久而久之,越來越不喜歡社交,更為難堪的是,很少有人能夠相信我這種外向型社交恐懼症的存在。

很多的性別刻板印象在長期的社會和文化積澱中,已經形成了非常強大的傳統。男女被塑造成各自應該的模樣,如果這些模樣與內心的期望有嚴重衝突,出現了不是自己所認為的那個樣子,就會對他人議論紛紛。從深層次上講,其實是一種羣體認知現象,簡單的説就是偏見。認為自己的行為才符合大眾羣體的審美,產生一種羣體的優越感,從而對於不符合這個審美的人羣有一些負面的評價或者印象,乃至具體的歧視的行為。説到底,還是因為缺少理解和包容,才總對別人指手畫腳。就像我,僅僅只是因此講話聲音小,就會引起不知情的人的無端取笑。

或許,我們很難去改變整個社會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但是,清醒的意識就像一個敲門磚,通過自我的覺醒,開始注意到差別對待和以此造成的傷害,並且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去反抗這些不平等,這或者就是我們想要的吧。如果真的認為做某件事是符合自己內心意願的,認定了就大膽去做,不要因為別人説你是男性或女性就猶豫或者退卻,除非自己內心不喜歡了,否則沒人能讓你停下!

很多時候,我們受到別人的非議,不過因為沒有活成別人習慣的樣子。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不應該被一個固定的模塑造成大家期待的模樣。我們生而不同,都渴望被尊重和理解,尋求自由與快樂,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而不是屈服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如李銀河所説:“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性格特徵,能夠坦然地做自己,讓自己活得自由,活得舒暢,就按照自己的本來面貌自由自在地、隨心所欲地度過一生。”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5

看了這本書兩個想法。

首先,雖然是説的普遍全球的男女平等問題,但這裏暴露的更多的是韓國自身的問題。加上最近爆發出來的崔雪莉問題,這個被財閥壟斷的資本國度本身階級流動就相對固定,思想的封閉更是循環在各個階層,女性的奴性根深蒂固,雖然在現代思潮的影響下有所反抗,但仍舊止步不前難以改變。女性的出路和價值被更多指向了娛樂圈,指向了“飢餓遊戲”裏的潛規則(與文本無關不多説),指向了家庭內部自我身份的確立,指向了相夫教子的偏安姿態。(韓國近幾年給人感覺真的快完了)

然後是對這本書提到的幾個時間段的不平等事件。幼時的男女順序問題,求學的工作導向問題,工作期間的孕期問題,生育後的家庭分工問題……這大概是每個女生都會經歷的問題吧,着實難以解決。但我感覺韓國那邊男女不平等的問題更多是在於①財閥壟斷背景下的家族繼承傳統影響全國範圍的家庭內部思維②非獨生子女的家庭讓男性身份再次突出③男性的理所當然④女性對女性的'譴責壓迫……

説實話我一直認為,男女無法真正平等。因為當你提及到“追求”男女平等,這世界便已經不平等了。真正的平等應該是潛意識與無意識的實踐,而不是嘶聲力竭卻無法改變的痛苦追尋。(當然我們是需要把平等吼出來,那種“If its not me who?If its not now when?”的堅定絕對不能退縮)

讀書少的幼稚想法,輕噴。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6

用了三個小時時間,讀完了韓國作家趙南柱所著的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雖然它是一本小説,但裏面講述的關於當今女性生活現狀,卻是極為真實。很多讀者讀完之後,説“這根本不是小説,而是我的人生報告書”。

雖然它反映的是當今韓國女性生存的一個現狀,但我想中國女性同樣面臨着其中的一些問題。於是,便結合書中的故事情節和我們國家發生的一些案例,寫下了這篇《一個女人的前半生》。

小説背後,引發的思考很多,但卻好像又無法言語。似乎只能像豆瓣上的一篇書評寫的,説一句“生為男人,對不起,我很抱歉”。

小説的結尾,心理醫生在分析了金智英的案例之後,聯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是如何為了育兒放棄夢想的。但這一番思索卻讓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不論是多麼有能力,表現多麼優秀,只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都免不了帶來困擾。下一個人一定要找未婚單身的才行。這才是最讓人恐怖的.地方所在! 

它似乎宣告了:女性要麼單身選擇職場,實現自我價值;要麼選擇家庭,養育孩子。二者永遠無法兼得。

但我還是認為,在我們現在這樣的一個男權社會中,男性是可以去做更多事情,幫助女性擁有更多屬於自身的權利,實現男女兩性的一個相對平等。最簡單的,便是在自己的家庭裏,尊重自己的伴侶,給予對方更多的支持,幫助她實現更大的自我。給女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在她成長的過程裏,為她保駕護航,幫她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和認知。代代相傳,一切終會變好吧!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7

一開始的時候對本書有些不以為然,因為寫的是韓國80年代女生的成長經歷,對於出生在上海、從小就被反覆教育要讓讓女生照顧女孩子,家暴女人一般都是新聞裏的事,身邊大部分包括老爸都是妻管嚴的我來説,從來不會覺得有啥性別歧視。但慢慢看下去,才發現那麼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言行可能就是整個社會固化的歧視思維。已經下載了電影還沒看完,但感覺這個故事還是看書體會會更深。

可是反過來説,如果金智英的女領導甚至金智英本人不是打工的,而且企業創始人和經營者,能解決這些問題嗎?怕後面各種所謂的女性專有問題發生不招聘吧,説是歧視;招聘了吧,經期、生育、哺乳、教育假期是必須的,可正在做的那些工作和項目呢,總不見得和客户打招呼,暫停2年之後再重新來吧?我覺得不能由企業而應該在國家層面綜合考慮,否則對企業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因為包括這本書在內的各種藝術作品的.呼籲宣傳,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老了以後,這本書裏所控訴的社會環境改善是可以期待的。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比金智英的老公更能換位思考,更為體諒兼職在家帶孩子的愛人,為她持續創造各種更舒適的氛圍。並用自己的言行向身邊的人表明態度:女性在各方面都應該有選擇權,女性為家庭所做的貢獻絲毫不會少於甚至可以基本肯定多於男性。男生照顧女生,是天道。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8

就是想支持一下為女性發聲的書籍。站在預備結婚步入婚姻生活的分水嶺,似乎文中的一切都讓我擔心的事變成了現實。例如對於需要工作年限才能考級的工作而言,當我脱離工作(產假、哺乳假)一年之際對我的職業規劃影響是巨大的,如何在休假完畢之後儘快投入到工作中會成為很大的困擾。以至於在可預見的時間裏不會將孩子納入計劃中。

之前有和男友提及生育孩子對自身生活的影響,會很辛苦,而男生會輕鬆很多,事業甚至不會影響。男友道自己同事也在家幫忙照顧孩子也很辛苦之類,我覺得首先就要達成一個共識就是:孩子是我們的,我們應該共同養育,如果不在你分內,那才能稱之為幫忙。

:-(唉。這個社會對男性在照顧孩子方面的容忍度真的`是極高,比較常見的是孩子淘氣衣服容貌出現髒污,總是覺得是母親的責任。而當男性參與到照顧孩子的事情中就會得到極度的誇讚,會予以顧家的評價。難道照顧孩子就只是母親或者女性的責任嗎?父親、男性應該和母親、女性在社會以及家庭生活中承擔同樣的責任,是我們這個社會都應該達成的共識。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9

書中提及的故事非常寫實,她可能是你周邊人的縮影也可能就是未來的你。從重男輕女的童年講起、到學生時期因性別被苛責、職場生活遭到騷擾和不平等對待,再到為了婚姻生活而放棄工作。金智英的這三十多年的生活中,幾乎都是在委曲求全和被迫妥協中度過的。

但是她也並非一開始就選擇沉默。為了孩子決定離職時,面對先生的安慰,她也曾經怒吼過:“能不能不要再説幫我了?”但到最後依舊感到抱歉而主動道歉。因為她發現,儘管為自己勇敢發聲,情況還是會依舊,甚至只會更糟。

於是金智英就這樣漸漸地選擇沉默。

生完孩子之後關節開始變得脆弱,常常做完家務之後就會覺得手腕痠痛,於是她在某個週六的早上去了附近的.醫院就診。

醫生卻笑説,現在洗衣服有洗衣機,還有吸塵器不是嗎?現在的女人到底有什麼好辛苦的?

但實際上,做家務不辛苦嗎?髒衣服不會自己走進洗衣機,也不會自己沾水淋洗衣液,洗完以後更不會自己走到衣架上把自己晾起來;吸塵器也是,不會帶着吸頭到處吸、到處拖。

不論哪個領域,技術都日新月異,儘量減少使用勞力,而唯有“家務”始終得不到大家認同。

不過這些都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直到她推着女兒走進咖啡館,點了一杯咖啡被不遠處的男人嘲笑説是“媽蟲”之後,她終於崩潰了,然而她能做的只是慌忙的逃回家。丈夫也只是安慰她,別去這麼想。

面對過往的種種,金智英開始分化出不同的人物來為自己發聲。或許這樣,心裏可以好過一點。

看完這本書,我終於更深刻了解到,身為女性,尤其是孩子的母親,背後究竟包含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心酸。書中金智恩人生如實的呈現了大多女性的人生。那麼在這個強調多元化與個人魅力的時代,代表着當今女性的這個人物,如何才能解開性別角色的枷鎖呢?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10

讀完《82年生的金智英》,我感到一種從內心深處迸發出的震撼,原來男女不平等的現象如此嚴重,這是我從未想過的。

平日裏,我們總是讚頌母愛的偉大,孕育生命的美好,卻忽略了女性的坎坷與犧牲。可當媽媽真的不只是表面上的那麼幸福與欣喜,那是一連串的難以言喻的恐懼,疲勞,混亂,挫折,不知所措,甚至會出現一股背叛自己的感覺。

身為女兒,女學生,女朋友,女職工,妻子,兒媳都無母親辛苦。這份辛苦,卻並非單純來自撫養另一個生命,還有來自社會,家庭以及自我價值的缺失。

如今,雖然男女教育程度相當,女性的薪金和社會地位不斷上升,各種法律面,制度面開始關注男女平等,但是在社會的各個層面,人與人交往中對女性的諸多限制,甚至歧視卻大有存在。

比如:職位晉升,工作機會,質疑女性的工作能力,“男主外,女主內”的慣性思維。

撫養小孩,維繫家庭更是將女性禁錮在一個死牢籠中。一個女人若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就會千夫所指,受人擯棄。金智英也就是在親友的撮合下,父母的要求下,一步步地走向撫養小孩,維繫家庭的道路。

故而,撫養小孩,維繫家庭不只是女性的任務與使命,男性應承擔更多的`責任。金智英那麼努力,那麼敢於拼搏,積極進取,卻最終因育兒問題拋棄了一切,事業全都半途而廢。

而整個社會對女性的偏見也讓金智英沉悶抑鬱。明明為了孩子犧牲了那麼多,卻始終無法獲得社會的認可。因為在很多人眼裏,女性撫養孩子是天經地義的,無可置疑的。

所以,男性就更應當承擔更多的責任,減少女性的壓力,讓女性有更多的上升機會,更大的發展可能,使女性地位不斷上升,男女平等才有堅實的土壤。

換位思考,互相理解也許才是男女平等的最佳良藥。只有相互理解彼此,才能瞭解雙方訴求,才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共鳴,才能更好地服務於男女平等。

金智英之所以被貶低成“媽蟲”,是因為貶低她的人不理解當媽的辛苦。金智英之所以被老醫生嘲笑一無是處,是因為那個醫生不懂得家務的辛苦。

金智英之所以孕期請假被男性員工羨慕,是因為男性員工不懂得孕期身體的不適。

只有每個人都理解了女性的處境,才會放下那些偏見,那些種種關於女性的刻板印象,真正實現男女平等。

《82年生的金智英》雖是描述因為韓國女性,揭露韓國社會的男女性別歧視。實際上,性別歧視在各國普遍存在,只是嚴重的程度不同。所以,我真切地希望世界的人們闢除偏見,用温暖的目光注視每一位女性,用真誠的行為關懷每一位女性。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11

這麼多年來一直強調男女平等,相比之前已經很好,但要完全做到我覺得還得再過個好多年。因為天生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女人容易被當做弱者,所以男人容易輕視,而女人在這種情況下也容易示弱。撒個嬌,流個淚,賣個萌,男人基本上容易買賬。因為這種個體的大部分存在,所以一部分強調男女平等的女性遭受很多的輕視和偏見。

生孩子是女人的能力,但別把她當成是一種義務。女人生下來不是成為某個男人的妻子,孩子的`母親。男人在事業上拼搏,大家都説事業有成,而女人為事業打拼,最後還總是會聽到“女人不用那麼拼,最重要是找個好老公。”“事業有成又怎麼樣,還不是嫁不出去”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説實話聽的真的很煩。女人的意義就是迴歸家庭,相夫教子,將孩子扶養長大,如果孩子沒教好,都會指責母親的沒用。孩子難道就是母親一個人的事嗎?無論説多少次男女平等,卻始終不能。

真希望能看到真正男女平等的一天。

做為人生活在世界上本就不容易,不分性別,別再説女人命好不用工作在家幹活。大多現實的情況是女人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父親宛若死了一般。女人説一句不容易就是女權,男人對女人拳打腳踢就是釋放壓力,理所當然。

這社會畸形的令人可怕。

人長了腦子還是用來好好生活吧。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12

“金智英要抱着孩子做家務、上廁所,也要抱着孩子補覺。她每兩個小時就要喂一次母乳,所以從來沒法好好睡超過兩小時的覺,卻還得把家裏打掃得更乾淨。”

從全職媽媽走過來的自己,看到這段描述時,眼淚要流出來了,真的是感同身受。這段話出自《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書中女主人公金智英,從小習慣了男女區別對待,習慣了忍氣吞聲,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金智英婚後成為全職媽媽,隨着孩子長大,金智英想重回職場,卻並不順利。明明當初結束工作,回家帶孩子時,並不是因為自己能力差或者不腳踏實地而辭職的,辭職在家照顧小孩,也並不表示對工作沒有熱忱。

但是有了小孩後工作,要考慮的條件變多了,首要條件就是要照顧的了孩子,同時還能不需另請保姆,還能趁孩子在學校時就能完成。

而這樣的單位大多數都是不和你簽約的,還沒有保險,這樣的工作金智英也並不感興趣。生完小孩後,好像連興趣和能力能都被侷限了。令她感到滿心期待的事情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疲憊的無力感。

受打擊的金智英,患上了育兒抑鬱症,偶爾會變成她周圍的某個女性,模仿她們説話。

1、沉默不是金

金智英上面有個姐姐,下邊有個弟弟,家裏重男輕女,媽媽為了生男孩,曾經還打掉過一個孩子。但那時只是偶爾會覺得有點委屈,其實是早已習慣這一切,並主動作出合理化的解釋:因為自己是姐姐,所以要讓着弟弟,並和自己性別相同的姐姐共享所有物品。

上學後,學校裏要讓男同學先排學號,男同學先開始排隊、先出發、先報告、先被檢查作業。

金智英被男同學欺負,媽媽和姐姐都幫不了她,還是一次意外,一位女同學幫着,老師才知道是男同學一直在欺負她,但老師卻説是因為男同學喜歡她,在她堅持自己討厭男同學下,老師才幫着換了座位。坐公交車回家遇上男同學尾隨,不敢大聲呼救,只能悄悄向同車的上班族女子示意,幸好有她幫助,才沒讓尾隨男同學得手。

可是父親知道後卻斥責她,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補習班補習,為什麼要跟陌生人説話,為什麼裙子那麼短·····金智英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金智英之後遇到不公平對待,就一直只在心裏反駁,不敢説出口。比如有學長説她是“被人嚼過的口香糖”;面試官提出上司騷擾的題目,她也只是説出逃避的方法,不敢直接説讓對方滾開;沒找到工作時,父親説讓她乖乖等着嫁人,她雖生氣卻也不敢爭論。

好不容易反抗了一次丈夫,卻還覺得抱歉。

金智英真的有必要這樣默默承認屈辱嗎?

2、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面對種種不公平對待,金智英沒説出的話,卻有人説出了。

大姐頭一夥人逮着暴露癖送到了警察局,公司女同事揭發了偷拍針孔的一連串過程。這些涉及很多人利益的事,總是有人敢於出頭解決,但是遇到自己的事,就只能靠自己了。

公園裏有人説她是媽蟲,她聽到後趕緊逃離現場。她明明可以衝過去告訴他們,她花老公的錢,買杯咖啡,並不就是媽蟲,她也可以自己掙錢自己花。

她堵上性命把孩子生下來,甚至放棄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夢想,只為了帶孩子,憑什麼説她是媽蟲?面對親戚們問為什麼還沒生孩子的事,本應老公幫着向親戚們解釋兩人計劃,但是老公沉默不語,自己生氣後只能和老公吵一架,但是結果還是依着老公。

書中金智英媽媽比金智英幸運,她敢於對丈夫説:粥品店是我説要開的,這間公寓是我要買的,孩子們是自己讀書長大的,你的人生走到現在的確已經算成功,但這絕對不是你的功勞。我七,你三。

金智英的媽媽也曾有夢想,但為了兄弟,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但在意識到這一切不值得後,又開始了追夢。

3、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

金智英的母親在書中是一個很勵志的人物,儘管曾經也和大多數少女一樣,白天做工,把錢寄給家裏,但是她一直不曾忘記自己的夢想。

後來白天工作,晚上上課,好不容易拿到了國中文憑。後來又苦讀高中課程,拿到了高中文憑。

金智英母親結婚後的生活,並不輕鬆,要照顧3個孩子和一個老人,要全權負責家中大小事,還要不斷找賺錢的機會。因為被人誇手巧,於是在35歲時開始自己學習剪髮,通過先給別人免費理髮,得到好口碑,慢慢才有了紅火的生意。

所以才能在父親被迫辭職後,家裏的日子並沒有走下坡路。並因眼光獨到,投資了粥店,而掙到了不少錢。金智英的母親也是重男輕女家庭中長大的,所以儘量不讓兩個女兒像自己一樣成長,也要面對不公,所以在換新家後,一定要讓兩個女兒有她們的房間,為此還存了私房錢,就是為了佈置女兒們的房間。

所以,女人要想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

書中的心理醫生,也是在接觸到金智英後,才真正理解了她,因為他的妻子和金智英情況相同,為了照顧孩子辭職,而在孩子上學後,可以選擇的工作種類有限,因為不論多麼有能力,表現多麼優秀,只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都免不了會帶來這些困擾。

金智英想改變這一切只能靠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讓我們看到了金智英在這個社會形態下,生存的不易,而她只是一個代表,其實人生中的各種苦難,誰都會面臨,無關性別,只是許多人不願意承認這點。

我們要記住的是:將來一定要讓自己少點難過,少點痛苦,少點疲憊,不再忍氣吞聲,要勇敢地為自己發聲,改變,隨時都可以。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13

一本有趣而且閲讀流利的小小説。曾經對韓國一無所知,由於公司組裏有位最好的朋友是韓國人,從而對韓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雖然她和我同年,很早移民來了美國,她的.很多思維方式,育兒,職場理念和我驚人的類似。(比起中國人,韓國人應該更加傳統,重禮節,以及有等級觀念)。

我們經常探討美國人和亞洲人的文化思維方式的不同,經常相視而笑。探討我們無法丟棄的民族文化,談及對孩子的教育,傳承,以及職場(亞洲人,女性)。被兩種文化同時強烈衝擊,切身體驗到各種好以及無奈。也許這也是人生另一種不同的體驗和經歷吧……

由於韓國特殊的地域性-前後左右都受敵,北有北朝鮮,邊上有日本中國,依賴美國卻遠隔重洋。韓國是個人人需要服兵役的國家,大部分婦女都沒有接受解放運動,男尊女卑嚴重,商業也沒有太大的超級大企業,應該説是沒有多少個性而依賴性比較強的小國家;而在這個地方,貧富差距,等級,腐敗確是驚人的厲害。

也許我只是瞭解到了一個膚淺的韓國。日韓曾經在我眼裏區別不大,走進才瞭解原來文化地域和歷史造就了兩個如此迥異的東亞文明,很有趣,願意深度瞭解。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14

在兩波等待衣服洗好的空空檔裏看完的一本頁數很少但話題沉重的小書,82年生的金智英,像極了我曾見過的那些迴歸家庭之後找不到自己和意義的女性朋友們。

開篇的金智英像是得了精神分裂症一樣,以自己母親的身份説出心中對丈夫和公婆的不滿,因為她不能以自己的身份講這些話,她從小被教導要懂事、考慮別人,所以連説出心裏不滿也要錯亂成別人才行。

全書幾乎沒有什麼歡樂的地方,全部都是讓人心生悲苦的日常,我看得有好些地方觸動,也深覺女性追求的自由和平等是依舊是遙遠的東西。

有多少男性在選取女性對象的時候,會首先考慮對方有過幾個男朋友?有是不是會因此而看輕對方?金智英在和第一任男友分手之後,喜歡她的學長和別的男生議論她是“被人嚼過的口香糖”,然而,這個男子還是那種第二天可以面無變化繼續噓寒問暖哭腫眼睛的金智英發生什麼事的人;男生感情經歷豐富一般意味着會照顧人、懂女生情緒,女生則多半會被説玩得開什麼,我一直相信,就像Emma Waston曾説過的一樣,女性不是非要爭取特權,而是隻要平權,“女性主義從不等於厭惡男性,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Feminism is not about man hate,its really not. If you believe in equality, you are a feminist)。

請為家務的工作量正名。金智英有次去看醫生,五十多歲的男醫生説,現在洗衣服有洗衣機、打掃有吸塵器,真是搞不懂現在的女人有什麼好辛苦的。可是,衣服不會自己跑進去洗衣機或者晾曬的撐衣杆上去,吸塵器也還沒有到不需要人手持操作的地步。男性多半會説我會盡量幫忙分擔,而很少從心底裏覺得這是自己的工作。所有領域都在被技術的日新月異改變,但所有領域都有新的挑戰出現,為什麼就不能有人為家務的重擔正名呢?一個人的家務都夠搞半天,一個家庭的家務當然是要兩個人合理分配共同承擔啊。

今年三八婦女節的時候,看理想公眾號發過一篇文章,叫《請停止歌頌母親》,我覺得寫得特別好,母愛也許並不是本能,是一種被賦予的必須要有的本能,文中婆婆質問妻子的一句話是,”這些都是煮來給家人吃的,怎麼會辛苦?過節本來就是這樣一起做菜、一起吃飯才有趣啊“沒錯,是應該一起做飯一起吃飯,可本來也是辛苦的啊,女性為什麼不能明確表達自己對家務的.感受呢?

女性在徹底迴歸家庭之後很容易丟了自己,文中寫到曾經是數學競賽冠軍的妻子在反覆演算國小數學題目並説找到樂趣的妻子,真是讀來心酸,沒有完整時間睡覺、閲讀,在餵奶、洗衣服、換尿布、準備早餐等一系列活動裏看不見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低價值感和無意義感很有可能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力,精神本科是長期神經衰弱的結果啊

結局並未出現期待的反轉,去精神科的金智英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光明的以後,希望每個女性都能勇敢堅強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吧。

讀《生的金智英》有感15

獨立個體,都有自我實現的權利!

文學創作,多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82年生的金智英》,來源於生活,同源於生活。平淡簡單不失力量的文字,讀完之後,內心擠滿無力感。

趙南柱在20xx年創作《82年生的金智英》時,表示當時的創作基於一種記錄的形式,大多數女性一生平淡的生活與作品所表現的相差不大,在那個時期,韓國對性別的區別對待儼然很大,金智英是那個時代女性的縮影。作品出版後,引起分化的討論,也有輪番的惡評湧向作者與出演電影的女演員,她們承受這些惡意,堅強而勇敢,這些熱議也側面驗證了平權運動仍然還有很長的路。

金智英思想是獨立的,從小也受有着獨立自主的思想的姐姐金恩英的影響,對於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思考,也受整體社會的影響,與大多數女性一樣,停留在思考的層面,並未有很多的行動去稱合自己的想法。金智英處於社會的中層,生活物質方面沒有出現很大的`危機,家人與丈夫都未傷害她,她也沒有受過周遭人的傷害(非言語),生活總的來説屬於不錯。她後來抑鬱並且嚴重到去看精神醫生,也是她個性使然。

金智英認識到作為女性的自己與男性應該擁有一樣的權利,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有權利去實現自我---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任意一方面的追求,是當時社會加諸於女性的不公,限制了女性作為自我個體的實現,金智英意識到這一切但並未做過任何行動去反抗,也許作為寥寥可數的更容易被當成“異類”而被當時社會排斥。

在作品中,時不時有獨立自主的女性,敢於反抗不公平,雖着筆不多,但她們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每個時期,都有女性敢於爭取自己的利益,抗爭社會對女性的不平等,她們以不同的方式,為女性爭取更多應得的---社會應該以對待男性的方式去平等對待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