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7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傲慢與偏見》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1

現今,我們總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愛情和麪包讓你選,你會選哪樣,社會上有無數的例子證明了沒有愛情為基礎的婚姻終將走向失敗,而沒有面包的愛情是否又能走向長久呢?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題材,像前幾年的電視劇《蝸居》,就深刻地揭示了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很難維持得了,因為人們總是容易被物質所誘惑,所以,對於愛情和麪包究竟哪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很難有正確的答案,真正的答案往往因人而異,所以,人一生最終的幸福,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對待婚姻和愛情的不同態度和不同價值觀。

《傲慢與偏見》作為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就是一部專門以愛情和婚姻為主題的小説,小説的背景是發生在當時的資產階級社會,小説通過對小鄉紳班納特一家中該夫人為五個待嫁女兒物色丈夫經過的敍述,加上四對青年男女的結合,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待愛情和婚姻問題的不同態度,同時在小説的開頭,班納特夫人之所以急着為女兒找丈夫的原因和男主角之間的對話也深深地揭露出當時社會資產階級婚姻的實質——金錢的交易與利益的結合。就跟古代許多家庭一樣,講究門當户對,竹門對竹門。家庭門第階級觀念已經深深地紮根在這些所謂貴族人的心中,對他們而言,娶個門不當,户不對的女人傳出去只會被人笑話,有辱門風。所以婚姻對他們而言只是門第的比較,有沒有感情根本不重要。

小説中的伊麗莎白是班納特家最出眾的兩個女孩之一,年輕,漂亮,和她姐姐妹妹不同的是,她對愛情有着更加獨立的主見,認為愛情不應由簡單的物質決定,婚姻更不能兒戲,不能因為簡單的物質誘惑就犧牲自己的一生,至少她自己不是那種為了成為某個莊園女主人,便竭盡全力去討好男人的女性。

儘管在當時婚姻要權衡雙方階級地位和金錢厲害的`情況下,尤其對當時這個已經中落的家庭來説,五位姑娘的出嫁前景都不明朗,但是,伊麗莎白,這個機智聰明,生氣勃勃,有膽識,有遠見,敢愛敢恨,有着出眾的美貌和非凡的氣質和勇氣,以及有一顆善良的心和敢於追求真愛的勇氣的英國紳士達西,這兩位,有着明顯的門第差別,男的傲慢,女的偏見,然而兩人雖然經歷了很多的悲歡離合,但最終依然排除誤解,走到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從伊麗莎白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與達西真心相愛,美滿結合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簡·奧斯汀的婚姻觀,即以物質為基礎的婚姻是沒有幸福的,為了財產,地位和金錢結婚是愚蠢的,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她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把感情作為婚姻的基礎。

讀完這本小説,我只能説,愛情本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如果過於輕率,以物質為基礎的決定自己的婚姻,肯定會毀了一輩子的幸福,所以做人一定要有原則,在利益誘惑面前不能輕易動搖,要有自己的底線。儘管現在社會出現了一些所謂拜金主義的人,什麼寧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明顯的拜金主義,但我仍然相信這世界上還是會有完美的愛情。只要我們用真誠的心去和人們溝通,交流,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2

“要不是他冒犯我的驕傲,我會很容易原諒他的傲慢的。”這是伊麗莎白第一次見到達西后説的話。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伊麗莎白的驕傲與達西的傲慢伊麗莎白的厭惡與達西的愛慕,伊麗莎白的愛慕與達西的全部。經歷了厭惡,誤解,掙扎,他們終於掙脱了世俗的眼光,讀懂了彼此的內心,走到了一起。結尾處,路旁綠樹成蔭,空氣中瀰漫着幸福的味道,早晨的陽光射進樹林,達西牽着伊麗莎白的手。我覺得他們很幸運很幸福,因為他們的`婚姻建立在愛情之上。

我不懂愛情,對於我來説,愛情這個詞就像沙漠一樣廣闊無垠,難以捉摸。可是我還是選擇了《傲慢與偏見》。每當看完一個愛情故事,我都會為男女主人公之間的糾結甜蜜的瞬間所感動,我覺得那是個幸福美好的過程。其實在看的過程,我是很討厭伊麗莎白與達西,作為一個讀者,真的被他倆的倔脾氣折磨得死去活來,可是看到他們掙脱所有束縛走到一塊兒的時候,真的覺得很幸福。回憶起他們的爭吵,他們的互相傷害,其實那些都是愛的體現,都是愛情的一部分。情侶之間怎麼可能只有甜蜜,現實中的愛情不可能是白雪公主與王子。伊麗莎白和達西之間存在的矛盾不僅是性格上的差異,還有家庭的差異,他們的家世相差太多。伊麗莎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而達西就是今天所説的高富帥。性格的矛盾是他們相互吸引,使他們的命運糾纏,可是家世問題 卻是一個很大的障礙,也因為家世的差異,達西一直誤以為伊麗莎白是一心想嫁有錢人的勢力女,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伊麗莎白的自尊。當誤會解開,達西才意識到自己錯的多離譜,才沒有錯過伊麗莎白這個好女孩。伊麗莎白的母親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她世俗勢力,做了很多可笑的行為,達西對伊麗莎白的誤解與她母親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作為一個母親,她的這些誇張的被別人所嫌棄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達西一直對伊麗莎白有誤解,他認為伊麗莎白和她母親一樣,勢力,貪圖錢財,他把這樣的想法深深埋在心裏,並且礙於面子,也不去和伊麗莎白進行溝通,所以他給伊麗莎白帶來了傷害,這也是他一次表白被拒的原因。當他了解伊麗莎白以後,拋開了家世,旁人的眼光,來到伊麗莎白身邊。伊麗莎白是個好女孩,善良睿智,當然也長得漂亮。伊麗莎白不是平白無故獲得達西喜愛的,她身上的種種優點讓達西不得不注意到她。她是個自尊心極強的女生,所以知道達西眼中的自己是個貪圖錢財的勢力女時,她生氣惱怒,所以在達西第一次表白的時候她拒絕了。愛情和尊嚴,她選擇了尊嚴。達西沒有為了討好伊麗莎白,而改變他的傲慢性情。伊麗莎白也表現了很真實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營造給人的印象,表現出了最真實一面,而開始的時候,伊麗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見裏,忽略事實的真相,經過達西的解釋和自己的判定,才最終找到幸福的歸宿。

一個人可以驕傲而不虛榮。驕傲多半不外乎我們對自己的評價,虛榮卻牽涉到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的看法。達西驕傲,以為他有驕傲的資格,但是他並不虛榮,伊麗莎白正是明白這一點才會放心走向達西。我會幻想他們在一起之後會過上怎樣的生活,或爭吵或甜蜜,都是愛情的一部分。我不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而是愛情的昇華。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3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在國中時已經接觸過了。只是當時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糾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讓人沉浸在其中,幾年之後,再次翻閲,別有一番風味。

班納特家有5個女兒均未出嫁,而班納特太太是一個神經質虛榮心十足的女人,將每個女兒嫁出去是她這一生的大事卻從不費心管教女兒的舉止,而班納特先生是個顧家的老紳士,卻放任妻子和女兒的不得體行為,寧願躲進圖書室尋求平靜。簡·班納特是班納特家的大女兒,容貌美麗、性情温柔、沉靜;伊莉沙白·班納特是班納特家的二女兒,個性活潑大方、聰慧與美貌並具;三女兒瑪麗容貌不若其它姊妹出色,因此便在品德及知識上用功,但也造成她的自大態度;排行第四的凱蒂個性浮華,與麼妹麗迪雅最熱忠跳舞,舉止常失禮而不自知;麼女兒愛慕虛榮、注重享樂、跳舞和與軍官鬥鬧取樂是她生活的目的。有一天他們家附近的搬來了一個有錢的單身男子彬格萊·查爾斯,他是一個個性温和、做人真誠不拘泥小節的富家青年,在一個宴會彬格萊卻戀上了班納特家的大女兒簡,與簡·班納特相互愛慕;而彬格萊的好朋友達西·費茨威廉個性拘謹嚴肅,不善言詞常給人自大傲慢的印象,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班納特家的二女兒伊莉沙白,但是因為班納特一家本身並不是得體的家族令這兩段戀情受到障礙,伊莉沙白一開始就對傲慢的達西存有偏見,主要就是描述他們這段關係的轉變過程。

人,總是先入為主,達西先生傲慢、無禮的樣子早已進入伊麗莎白的頭腦,再加上騙子韋翰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討人喜歡”的儀表,迷住了伊麗莎白,不停地為自己洗刷冤情,中傷達西。不可否認,韋翰長着一張英俊的臉,表面上也裝得非常“紳士”.使得伊麗莎白完全相信了韋翰的花言巧語,可能與伊麗莎白的年紀有很大的關聯,即使她是家中理智的女兒,畢竟年輕,對於一個人是好是壞,還只是看淺表的。最主要的可能是麗萃太過於在乎她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她非常不希望在別人眼裏看來她是一個無知而虛榮,又沒有教養的女人,可她也只是一個處在那種時代的而不甘於做一個配件的女人而已,她希望她的伴侶能在心靈上與之共鳴,對於這個人的品格的要求超過了財富的要求,這一點是值得讚賞的,畢竟是在有一個愛錢的.母親的教育下長大的。不過對於這樣一個母親,她還是感到了自卑,才會在面對韋翰的謊言時,盲目地相信那個“高高在上”的達西是個卑鄙的人,從而使自己在他面前時的自卑心得到解脱。不過幸運的是伊麗莎白沒有被這些真正地矇住雙眼。

如果要用來概括《傲慢與偏見》的內容,那就是:由於兩種情緒——傲慢與偏見,而湊合了4起有趣的婚姻。如果要用一句話來闡述《傲慢與偏見》隱含的內容,那就是:從與婚姻看社會。開篇的第一句話便點出了小説的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4

早就聽説這是本極好的書,一日,偶得此書,即迫不及待地翻下去了。如果説開始是抱着獵奇的態度來看此書的話,那麼到了後來,便是迫不及待地想翻下去了。

這本書主要是通過貝內特一家幾個女兒的婚姻描寫,反映了幾種不同的婚姻觀念。在愛情中,究竟是應該把美貌、金錢、地位還是愛情本身放在第一位呢?作者並沒有死板地採用説理的方法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而是通過幾樁不同的婚姻描寫,讓讀者自己去琢磨。

在這本書中,描寫的人物儘管很多,但作者安排得很巧妙,顯得有主有次。雖然這裏面的人除了簡·貝內特和伊麗沙白·貝內特以及賓利先生和達西先生外,其它的人幾乎都存在很多缺點。但正因為對這些小人物的描寫,更讓我們覺得它的真實,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其實或多或少地也在扮演着這些並不光彩的角色,不是嗎?捫心自問,無論是貝內特太太的自私、勢利、放蕩;威克姆的恩將仇報;柯林斯的虛偽愚蠢、奴顏婢膝還是凱瑟琳夫人的獨斷專行、自私自利,我們是不是都能從自己或周圍人的身上找出些原型來?

當然,書中所描寫的人物並不是都那麼猥瑣。簡是貝內特家的大小姐,她美貌而又性格温和,甚至有些天真,從來都不會把別人往壞處想——哪怕她明知別人在欺騙她!其實這樣的人雖然看似完美,但我覺得,她似乎缺少應有的是非鑑別能力,倘若她生存當今的中國,只怕被人騙得連東南西北都不知道了!其實做人不僅僅要有寬容之心,還要有起碼的判斷能力,知道什麼時候該忍,什麼時候該退!

為了加深對這本書的理解,我寒假專門去找了翻拍的電影來看,更加深了我對此書的理解,當時模糊不清的細節也都隨之理解,女主角在我心裏也有了具體的模樣。

隨着影片的第一個鏡頭的打開,同時滌盪在耳旁的是悠揚的古典音樂,而緊跟着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幅和諧優美的十九世紀英國鄉村畫面。老實説,一部影片如果在最初的幾分鐘都還不足以吸引人的話,只會讓人興味索然,通常我會選擇放棄。而一開始,就能引人入勝的'影片,不管它是否是名著改編而成,對於接下來的情節發展,都是很值得我們期待的了。

女主角伊麗莎白的表演把一個那個時代的英國鄉村少女的機智與傲氣表現得淋漓盡致,男主角達西在她的那種純真的笑容的映襯下,越發顯得自己的態度過於傲慢了些。而事實上,隨着影片的劇情不斷地推進,我們會發現達西真實的為人卻並不是這樣的,他慷慨大方且有一顆誠實正直的心。這一切,都只因為伊麗莎白最初對達西的偏見而被掩蓋住了。

好的演員當然要配上好的電影情節,本片中的舞會為一大亮點,小提琴音樂響起,伊麗莎白與達西逐漸沉浸在其中,兩人產生心電感應,周圍的人頓時消失了,舞廳中只餘下兩人深情凝視,手拉着手翩翩起舞,沉醉於歡快的音樂旋律之中。但沒過多久,周圍嘈雜的人羣一下又出現了,兩人倏地從幻覺中驚醒,互相對望,恍若隔世。

英格蘭的田園風光也很搶眼,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獨立着一棵枝葉扶疏的大樹,一輛載着紳士淑女的古典雙輪馬車從樹旁疾馳而過,古典鋼琴音樂盪漾在其中,美麗得就像是一場遙遠的夢境。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5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丁的成名佳作,它敍述了四樁不同的婚姻,後兩樁是前兩樁的反襯,以這四條婚姻為主線,故事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誤會”百出,衝突迭起,疑竇叢生;故事時而撲朔迷離,時而又“山窮水盡”;時而峯迴路轉,時而柳岸花明,加上作者那 幽 默、客觀地描述,富於喜劇色彩的反諷手法,令我忍俊不禁,一旦開卷,便愛不釋手。

僅從小説中第一樁婚姻的描述,我便感慨不少,故事是這樣的:

貝內特夫婦只生了五位千金小姐,沒有兒子。由於沒有男性繼承人,根據英國當時的財產限嗣繼承法,貝內特家的'財產將要由貝內特先生的一位遠方親戚柯林斯先生來繼承。五個女兒每人只能得到一千英鎊的遺產。這樣一來,她們將來的優裕的生活就成了問題。於是貝內特太太就急不可待地要為五個成年女兒找到有錢有勢的婆家。伊麗莎白是她的二女兒,不僅生得美貌出眾,而且聰明過人。她在一次舞會上受到達西的怠慢,自尊心受到傷害,因而對達西產生了偏見。達西出生於名門貴族,家財萬貫,擁有一座巨大的莊園,每年淨收入就超過一萬英磅,而且他又生得身材優美,一表人才,因而自視甚高,目中無人,很是傲慢。後來他才發現伊麗莎白其實生得很美,機敏聰慧,舉止優雅,開朗活潑,談吐不俗,便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但他覺得伊麗莎白家中沒有多少財產,父親雖是紳士,但非貴族;她的母親和幾個妹妹都談吐粗俗,缺乏教養;她的親戚們出身寒微,地位低下。因此,不想屈尊府就,便把對伊麗莎白的愛深藏不露。而伊麗莎白覺得達西孤芳自賞,舉止傲慢,出言不遜,看起來自己和家人,加上威克姆對達西造謠中傷,惡意挑撥,因而對達西深惡痛絕,偏見加深。後來達西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向伊麗莎白求婚,但遭到伊麗莎白斷然拒絕和怒斥。後來幾經波折,達西檢討了自己過去,改正了自己的傲慢態度,伊麗莎白也認識到自己對達西的偏見是虛榮心所致,當她瞭解到達西的真實品德和得知達西千方百計搭救了她的小妹時,她的偏見也隨之冰釋,並油然而生崇敬愛慕之情,誤會終於消除,最後兩人喜結良緣。

我深深地體會到,人是不能以貧富而分貴賤,做人在人格上、學識上、教養上天然地是平等的,沒有人可以以後來的經濟富有,或者地位的高居而傲慢,同時也不能以經濟上的貧窮而自卑。此道理聯繫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是一樣,我們不應該因為取得了一點成就就驕傲自大,認為了不起,產生傲慢情緒。學習是無止境的,我們應該想到,還有比自己強的人,要想辦法努力學習超過別人,而不是傲慢。

文中的偏見是虛榮心所致的,一個人不能只因為外表的俊醜與否來分辨好與壞,伊麗莎白就是因為達西的富貴產生的傲慢和威克姆的造謠而討厭達西,在沒有完全瞭解的情況下,對他存有一種偏見。俗話説得好,“人不可貌相”,無論是學習、生活或者任何事情,僅徒外表,是不能看清其本質的。

如果世界上的人們不再有“傲慢”和“偏見”這兩個不良行為習慣,這個世界不就更加和諧、友好嗎?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6

伊麗莎白算是個謹慎心細卻又活潑膽大的人了,她總是能深入到事物本質,看清煙霧彈背後隱藏的真實目的,所以比起其他的貝內特小姐們,伊麗莎白更不會輕易被迷惑。但在見到達西的第一面後,她不免和其他人一樣,被傲慢無禮的達西惹怒,從此對這個男人開始心存偏見。遇見威克漢也是如此,被他佯裝的紳士外表所迷惑,不覺墜入情網。然而獲知真相後,她果斷斬斷了對威克汗的傾慕,也開始正視達西的愛,最終得以有情人成眷屬。

簡是一個善良到軟弱、堅強到讓人憐惜的女人,身為貝內特家族的長女,她需要承擔很多事,漸漸地,她學會了隱藏心事,尊重一個人和愛一個人的表現如不是熟悉她的人,很難辨別,因而她錯過了和賓利在一起的機會。慶幸的是,最後相愛的兩個人還是堅定的握住了彼此的手。

夏洛特,一個乍看上去很好的人,可惜在愛情面前,她的選擇讓人無奈,就像伊麗莎白説的:沒有想到她會這麼快答應柯林斯的求婚……以後有什麼事也無法向她全盤托出了。&rdqu;夏洛特也許會察覺到這些變化,但沒有後悔,反而用自己的一些小心計使得她和柯林斯的婚姻生活不至於太糟糕。這一點,倒是她的智慧。

對於麗迪亞,有人會唾棄,有人會謾罵,也有人甚至想狠狠揍她一頓、扇幾個耳光。是的,她的確有這種本事。輕浮、放蕩,一切貶義女人的詞彙都可以套在她身上,她和她的母親一樣,愚蠢、無知、可憐。

四個女人,四種愛情。

在所有女人心裏,最完美的就是簡和伊麗莎白的愛情。一對是歡喜冤家,一對是濃情蜜意的情人,都有坎坷,都有誤會和眼淚,但最後都收穫了甜蜜的果實。多完美啊!但是……有的人窮盡一生,也無法尋求到這完美。

四種愛情,四種縮影。

伊麗莎白是奧斯汀心中最理想女性的'化身。雖然她也不可避免的在愛情裏盲目過,但最後聰明的選擇了放棄,不被那些羈絆人的感情擾亂心思。在愛慕自己的達西面前,她會維護自己的自尊,維護自己作為女性的權力。她就是那些在愛情裏有着一顆驕傲的心,不依附男人,懂得愛自己、對自己負責的女人的代表。她不是完美的,但對愛情,她是明智的。簡亦是,她傾心於賓利,但又懂得自持穩重。她是幻想主義者,對世間懷着一顆美好的心,對愛人也存着熾熱的情誼。

麗迪亞也是一個幻想主義者,她喜歡威克漢,最終也不顧一切的嫁給了他。但她的幻想,本就建立在情慾和欺騙的基礎上。還有許多的幻想主義者,即使結果擺在眼前,他們依舊對愛死纏不放,過激的去捆綁所謂的愛情,到頭來,自己傷自己最深。而夏洛特,怕是最多女性的共鳴了。或許她也想要愛情,但在生活、在現實面前,她選擇了安定的生活,至於愛情,也許只能是回憶。

仔細去想,你會發現,在愛情裏有一種潛意識:男強女弱,只要打破這個界限,一份感情就變得岌岌可危。多麼可憐啊!女人!自卑的愛,少嗎?

我們還沒來得及看看關於愛情的説明書,就開始了愛。於是傷痕累累,於是眼淚匯成河,可是沒人後悔過,因為這一趟旅途,太美了!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7

《傲慢與偏見》是世界聞名的小説,不過,這本書我卻從來都沒看過,因為我覺得傲慢與偏見這個書名聽起來我就不喜歡看了。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我朋友強烈的推介下,我滿腹狐疑後,才決定看完之後再對此書下一個自己的定論。在這種想法推動下,我花了一些睡覺時間將它看完,於是對它的看法大為改觀。不過,我這裏所謂的改觀,並非指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原先的看法。我所謂的改觀,是指現在才發現它並非毫無優點。

先説説我發現的優點吧。從風格上看,它有與眾不同之處,這是毫無疑問的,大多數書都是從男性的角度看世界,即使是《簡愛》和《呼嘯山莊》,也基本上從男性的角度來寫,而《傲慢與偏見》則明顯地充滿了女性思想色彩,包括世界觀及生活方式。這一點在寫作內容上得到最好體現:假如是男作家,寫出的作品大多具有驚險色彩(只是強弱一些的問題),而本書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段也不過是威克姆與伊麗莎白之妹私奔(而且結局並不悲慘),作者能想到的最惡劣的行徑,也只是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簡單欺騙;貫穿全文的一件事就是母親如何嫁女兒。這一系列的事實,都表現了這本書的女性化,而這類書在那個時代當然極少,所以我認為這是本書極大的成功之處。

一部好的小説應當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就這一點而言,此書也表現得相當成功。讀了這本書,頭腦中不難形成當時歐洲女性社會的狀況所有女子都以嫁出去作為一種榮譽,而不管嫁給誰,婚娶成了婦女唯一的人生目標,真正的感情既少見,又難以被理解,作者深刻揭露與批判的正是這些。

談到缺點,我想與其他書作比較:就運用語言的能力而言,它不及《基督山伯爵》;就故事的曲折豐富性而言,它不及《亂世佳人》;就表現社會現實的高度而言,它不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人物心理描寫而言,它不及《呼嘯山莊》。雖然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它要描寫的社會現實決定的',但一本名著出現這麼多的漏洞,畢竟是太過分了。

讀完這本書,我極想將它與《亂世佳人》進行完全深入的對比。這兩本書在故事內容,情節發展上太相似了,就連人物選取也如出一轍:達西對應瑞德,伊麗莎白對應斯佳麗,賓利對應維希禮,簡對應媚蘭。前兩者間關係都由感情封凍到暖化,再到熱烈;後兩者的感情則始終如一。唯一不同之處是,前者以和平為背景,後者以戰爭為背景。所以我將《傲慢與偏見》稱為和平版《亂世佳人》,試想,讓賓利處在亂世,他必然會與維希禮一樣落魄。相反,維希禮在開始時也是十分體面的紳士。

但在感情的激烈鬥爭與轉化上,《傲慢與偏見》完全無法與《亂世佳人》對比,《亂世佳人》以戰爭為背景,那麼感情衝突自然容易表現,尤其是戰爭的宏大場面(例如亞特蘭大潰退,北軍圍城),這一幕幕都是如此激動人心,以至於讀者難以釋卷。這些對《傲慢與偏見》來説是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對整場戰爭及戰後的社會問題,《亂世佳人》也都表現得很成功,於是這本書的境界也就由兒女私情昇華為對國家、對社會的深刻思索,這些也是《傲慢與偏見》的匱乏的東西。

看完《傲慢與偏見》後,我覺得這本書雖然沒有達到我心中好書的地位,但是也確實是一本不錯的小説。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8

起初看到這本書時,我一眼掃過,誤以為是最近熱播的電影《傲嬌與偏見》,後來打開發現書的內容與電影的內容完全不同,又回過頭來看,才發現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傲慢與偏見》。後來由於老師讓做讀書筆記,我便把這本書看了三、四遍。與這本書結下了不解的淵源,其中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下面請聽我細細説來。

《傲慢與偏見》是19世紀英國小説家簡·奧斯丁的作品,圍繞貝內特先生一家幾個女兒的婚姻展開,主要是二女兒伊麗莎白與世家公子達西的愛情。而我從中得到了兩點啟示,一是全面理性地看待他人,深入瞭解後再做判斷。二樹立正確的婚姻觀。

柔和的小提琴緩緩流淌在夜色之中,個色的小禮服,在舞台上肆意擺動,書香鬢影綽綽約約,手拿一隻高腳杯,醇厚濃郁的味道瀰漫在整個舞會。伊麗莎白與達西在這裏第一次見面,但因達西先生對賓利先生説的那一句:她的長相倒還過得去,可是還沒有美到,讓我一見傾心,我沒有興趣去抬舉那些被別人冷落的姑娘。落入了伊麗莎白的耳中,由此,主人公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從這一刻起油然而生。在他的印象裏,達西先生始終是一個傲慢無禮的人。以至於後來聽信了年輕軍官威科姆的讒言,對男主人的偏見更深,對達西自身的傲慢,更加厭惡。而後來打新發現自己喜歡了這個聰明活潑,直率開朗的女孩,可伊麗莎白卻沒有接受他,後來經過從達西的管家、妹妹和他身邊的人的話中,伊麗莎白瞭解到達西是一個善良温和,令人尊敬愛戴的公子,對他的`偏見才改變,而達西也慢慢的放下了自己的傲慢。

它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我們不可僅看第一面就給這個人下了結論,就像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印象,以為自己看過,如果隨手把它丟在一旁,就不會發現這樣一本有好書。因此瞭解一個人,更要深入。看待他人要全面,不可存在偏見。同時看那東西好問題也是一樣,因拋開一切片面的問題,去客觀理性的分析。不要輕信別人的話,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面對如今網上的輿論信息,在發表自己的評論時,我們不可一味跟風對名人藝人或者是陌生人,進行一味的辱罵誤解,我們不應只看到消極的一方面,而看不到積極的一方面,要了解清楚事實的真相後再做出評論。多表達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不隨波逐流,被人牽着鼻子走,要客觀,理性,全面地看待問題。少一些偏見,多一些理性。

書中夏洛特與柯林斯的婚姻只有物質,沒有愛情,莉迪亞和威克姆,把婚姻當做兒戲,只有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愛情是具有愛情與物質的,他們彼此相互欣賞,相互認同,具有相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所以他們是幸福的,也是長久的。

從中告訴我們: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婚姻要全面考慮,要具備愛情與物質兩個方面,相愛的兩個人要具有相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彼此關彼此相互欣賞尊重,愛情才能經久不衰。否則就會像戴安娜王妃一樣,一生婚姻不幸。

曾有人説:如果你還沒瞎,就別從別人口中認識我,社會這麼大少一點偏見,少一點傲慢,多思考。的確,讓我們理性客觀的去看人和事,多思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9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讓人感觸很深,當拿起這本書,一步一步走進故事的情節,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糾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讓人沉浸在其中,於是一鼓作氣把它讀完了。尤其十分喜歡裏面的對話,仔細嚼嚼,很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我很佩服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她那種獨立的思想和見解,是我所不具備的,也是我的品格應當完善的一部分。她有自己的情感,不會因外界的勢力和嘲諷而改變自己的品行,這恰恰也是無數讀者所欣賞的。

在這部小説中,達西與伊麗莎白所處的年代,人們對於婚姻和愛情的看法是趨於保守的,也會有貴族與平民的上的障礙;相較於現代這樣的情形就會比較少發生。在我的看法裏,我認為愛情是很美好的,兩顆心的距離並不一定會因為形體的接近或分開而有所改變,青春和愛情,都是天底下最容易消逝的東西;一個女人在一生中能夠被一個男人深深愛過,是一種怎樣的幸福呢?或者説,一個女人在一生中錯過一個深深愛她的男人,是一種怎樣的遺憾?傲慢和偏見,就屬於人類弱點中最常見的兩種。而人性又太容易被扭曲、被異化,一不小心,或一旦陷入盲目,失去公正和理智,被感情所操縱,就會出毛病,伊麗莎白和達西也只是一個代表而已。而出身、財產、地位、教養等一旦沾上上流的邊,就容易染上傲慢的毛病,對貧窮、低下、粗俗的人瞧不上眼;而地位低、財產少的人,出於人類的一種自尊心,則以偏見對抗驕傲的優越者,這自然是另一種被扭曲的`傲慢。

傲慢與偏見,這人性中存在的兩個弱點,在小説中是男女主角愛情上的障礙,但在現實社會中往往也是人們相互之間交流的障礙。這本書給我的啟示主要有兩點,首先,擾擾塵世,做人不易。人如果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都需要同自己心靈中種種膚淺的陷阱或陰影做鬥爭,經過各種誤解和長時間的反覆認識過程,慢慢由心靈克服各自弱點和毛病,而走向開放、灑脱、自由的必然結果。其次,茫茫人海,佳偶難見。然而如果沒有愛情就不要勉強結婚,只要對方人品正直,追求美德,不放鬆向喜之心,不苟且、貪圖一時之利慾,追求兩心之和諧相應,運用彼此的智慧,克服心靈上的缺點,終得如願以償。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總會有一些小小的摩擦,而這些摩擦,往往就是自己內心中所潛藏的弱點或毛病,要和別人能夠更愉快的生活,就必須先了解到自己的缺點,然後去克服,其次是瞭解別人的內心,最後再互相深入彼此,如此一來,你會發現到社會上每一件人、事、物都是如此美好、光明,更進一步激發出你內心深處的感動,發揮出自己的專長去替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世界服務,畢竟我門是萬物之長,如果人們不再用心去關懷身邊的人,不再去付出自己的一臂之力,那麼還有誰要去完成這個任務呢?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將自己原先所存有的毛病給除去,換上一個全新的自我,為嶄新的未來打拚吧!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10

在好朋友的極力推薦下,我買了英文原版的《傲慢與偏見》,花了幾天的時間努力的讀完了。一見傾心!當然名著也不是毫無瑕漬的。在喜歡的同時我也萌生了很多的想法。

先説説我發現的優點吧。從風格上看,它有與眾不一樣之處,這是毫無疑問的。大多數書都是從男性的角度來寫,即使是《簡愛》和《呼嘯山莊》這樣以女性為主角的'小説,也基本上從男性的角度去詮釋,而《傲慢與偏見》則明顯地充滿了女性思想色彩,包括世界觀及生活方式。這一點在寫作資料上得到最好的體現:假如是男作家,寫作的作品大多具有驚險色彩(只是強弱的問題),而本書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段也可是是威克姆與伊麗莎白之妹私奔(並且結局並不悲慘),作者能想到的最惡劣的行經也只是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簡單欺騙;貫穿全文的一件事就是母親如何嫁女兒。這一系列的事實,都表現了這本書的女性化,而這類書在那個時代當然極少,所以我認為這是本書極大的成功之處。

一部好的小説應當能夠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就這一點而言,此書也表現得相當成功。讀了這本書,頭腦中不難構成當時歐洲女性社會的狀況——所有女子都以嫁出去作為一種榮譽,而不管嫁給誰,婚取成了婦女唯一的人生目標,真正的感情既少見,又難以被理解,作者深刻揭露與批判的正是這些。

談到缺點,我想與其他書作比較:就利用語言的本事而言,它不如《基督山伯爵》;就故事的曲折豐富性而言,它不及《亂世佳人》;就表現社會顯示的高度而言,它不及《高老頭》;就人物心理描述而言,它不及《紅與黑》。但畢竟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它要描述的社會現實決定的。

讀完這本書,我想將它與《亂世佳人》進行比較。這兩本書在故事資料、情節發展上太相似了,就連人物也如出一轍:伊麗莎白對應斯佳麗,達西對應瑞德,賓利對應維希利,簡對應媚蘭。前兩者間關係由感情封凍到暖化,再到強烈;後兩者的感情始終如一。唯一不一樣之處就是,《傲慢與偏見》以和平為背景,後者以戰爭為背景。試想,讓賓利處在亂世,他必然會與維希利一樣落魄。

在感情的激烈鬥爭與轉化上,這是無法比擬的。《亂世佳人》以戰爭為背景,那麼感情的衝突自然容易表現,而這些是《傲慢與偏見》無法輕易到達的藝術效果。對整場戰爭及戰後的社會問題,《亂世佳人》也都表現的很成功,於是這本書的境界也就由兒女私情昇華為對國家、對社會的深刻思索,這是《傲慢與偏見》匱乏的東西。

從整本書的藝術性來看,《傲慢與偏見》的確不如《亂世佳人》。但這在深刻思索後的確不難發現,也不難理解。奧斯丁作為女作家確有她對藝術感悟本事的侷限性,這是能夠原諒的。所以至今我還是堅信,《傲慢與偏見》的確有很多過人之處,毛姆將它列為世界十大著名小説之一是有道理的。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11

其實看《傲慢與偏見》,其中的幾種愛情觀念和當下的現實也是不謀而合的。夏綠蒂和柯林斯雖然在婚後過着舒適的物質生活,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愛情,這樣的婚姻無疑是蓋着金絲面紗的悲劇;莉迪亞和欠着一屁股債的威克漢姆私奔,雖然二人是有愛情相伴的,但是物質上卻難以得到保障(好在達西幫助了他)。很顯然,伊麗莎白並不支持這樣的婚姻,她反對把金錢當做連結婚姻的籌碼,也不希望將婚姻當成兒戲。她理想中的婚姻是十分重要的,愛情必不可少,但是完全盲目又是不可行的。

放眼現實,也不缺少這兩類人的。在現代社會物流橫流的背景下,許多人都被縛上了黃金的枷鎖,眼裏心裏都被金錢掩埋,於是乎,婚姻也成了交換金錢的 籌碼。不得不説,這樣的婚姻着實無趣,並且背離了自己的真心。當然了,自古以來就不缺乏痴情男女,想當年那雙雙化蝶的梁祝,想當年那同受懲戒的白蛇許仙,那想那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無不是痴情且堅定的人兒,雖然最後都沒有太完美的結局。當然,並不是不欣賞他們,這樣的愛情的確驚天動地,可歌可泣,不過在愛情基礎上考慮考慮婚姻條件也是無可厚非的。

最後,伊麗莎白敢於追求女性人格平等,有思想有主見。達西是大家眼裏的富公子,是女孩子們很希望交往的對象,但是達西拋開等級向伊麗莎白求婚的時候,伊麗莎白卻拒絕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達西的傲慢,而他的傲慢恰恰又是他們門第差異的表現。於是,自尊心強的伊麗莎白就不幹了,她需要的是平等的婚姻,而不是這種等級分明的相伴。之後,達西慢慢改掉了那些傲慢的作風,伊麗莎白看到了他的真心,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了。而這些也是她有思想有主見的一個表現。在母親的嘮叨下,伊麗莎白並沒有變得和旁人一樣,以富貴取人,而是隨自己的心走。

喜歡伊麗莎白這個角色,因為種種原因,但是最值得感謝自然是作者了。其實除了伊麗莎白,小説中的其他角色也是形象分明,十分生動。在此,不得不提作者在小説中對人們金錢慾望的描寫,着實讓人忍俊不禁,又引發出許多的思考。

如同班納特太太驚呼:“噢,是個單身漢,親愛的,確確實實是個單身漢!一個有錢的單身漢;每年有四五千鎊的收入。真是女兒們的福氣!”

如同描寫達西的場景:“但是他(彬格萊)的朋友達西卻引起了全場的注意,因為他身材魁偉,眉清目秀,舉止高貴,於是他進場不到五分鐘,大家紛紛傳説他每年有一萬鎊的收入。男賓們都稱讚他的一表人才,女賓們都説他比彬格萊先生漂亮得多。”

其實,談到這裏,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法國作家聖埃克絮佩裏寫的《小王子》。小王子説:“你要是對大人説:‘我看見一幢漂亮的房子,紅磚牆,窗前種着天竺葵,屋頂上停着鴿子?’他們想象不出這幢房子是怎樣的。你得這麼跟他們説:‘我看見一幢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馬上會大聲嚷嚷:‘多漂亮的房子!’”

所以,喜歡伊麗莎白更是因為她有着真性情,而我們的世界,需要這樣的伊麗莎白!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12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小説家簡·奧斯汀的十七世紀末創作、十八世紀初正式完成的長篇小説。故事圍繞小地主班納特家五個性格各異的千金展開,主角是排行第二、有主見的伊麗莎白和出身高貴、富有的達西。但是由於達西先生傲慢的性格和過於看重社會地位,導致他在開始的時候給伊麗莎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當他們一起經歷了伊麗莎白的私奔等事情之後,他們各自的觀念和行為都有所改變。伊麗莎白逐漸看到達西傲慢外表下高貴的品質和有趣的靈魂,達西也放下自己的傲慢,開始變得謙遜,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這部小説中,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徵都非常鮮明,讓人不會感到單一乏味。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伊麗莎白了,她優雅的行為、富有智慧但不失犀利的言談把她彷彿與中級階層的低俗分割開來。她有主見,聰明,好學,充滿打破世俗的勇氣,應當成為當時女性的典範之一。這樣的女性形象打破過往的桎梏,更讓人感覺到伊麗莎白身上磅礴的活力和能量,讓人耳目一新。還有達西放下對地位的執念,而去追求愛情的行為,也讓他認清自己,去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

但是,小説畢竟是小説,它更多的是以一個故事的形式呈現,所以,我們不僅應該看到男女主人公突破階級障礙相愛的勇氣和決心,也應該看到當時社會環境存在的階級矛盾。《傲慢與偏見》中的主人公以貴族、中產階級為主,其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對於他們來説,家族社交是其成長之中所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因此,他們行為舉止與普通階層相比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而這種階級間的差異與矛盾在當時來説,還是比較深刻跟不可調和的。要不然達西一開始不會想要娶一位貴族女子以此來獲得爵位,也不會阻止他的好朋友查爾斯·賓利和珍·班內特在一起。在這部小説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出於更高階級的人的高傲自大以及對普通階級的不屑。而在十八世紀,甚至是現在,都沒有被很好地解決。

所以我才得出這個結論:即使伊麗莎白跟達西最後在一起了,但是我認為這是情節性的需要。也就是説,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跨越階級障礙最終廝守一生的情況非常少。而且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即使他們在一起了,但是這對戀人未來的婚姻也不一定就是幸福的。

首先,就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説,不同階級享有不同程度的社會、文化和經濟資本以及不同的教育資源。那麼,不同階級的人的見識,視野、舉止言談等等都會不同,接觸的人、事、物也不同。那麼達西跟伊麗莎白這兩個不同階級的人,因為階級矛盾,家庭、交際等方面的事碰撞出的火花也不會少。就交際來説,上層階級的人不會輕易接受伊麗莎白進入他們的圈子,哪怕伊麗莎白是一個有趣、博學、有見識的人。

雖然這部還是有部分瑕疵,但是她一反常規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衝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以小見大。所以,這部作品還是值得一看的。其次,作者的思想觀念是超越了時代和背景的侷限的,它代表了人們渴望打破階級障礙的美好願景,希望女性也能獨立自強,也抒發了對純潔愛情的讚頌。同時,它更多的是去揭示了這種這種社會矛盾,以此呼籲人們重視並提出解決辦法,在未來,能夠出現自由戀愛。兩個人的愛情無關金錢、無關年齡、無關地位,單純而純粹,由愛開始,終生不渝。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13

當愛情終於戰勝傲慢和偏見那一刻的欣喜固然令人感動,但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中透露出來的人性,是否更能引人深思。

噢,親愛的班納特夫人,你難道從未對你的自私、虛榮而感到羞愧嗎?在陰雨天讓女兒騎馬出行,只為讓她感冒而留宿,你想攀附豪門的急切心情都已經明明白白地寫在了臉上。而當你為了它輕易葬送另一個女兒的終生幸福時,那醜惡的嘴臉,脆弱的神經就令人無比地生厭了。在女孩只有出嫁一條出路,遺產只能由男子繼承的當時,有五個女兒的你固然心急。可是真正的幸福是無法用錢財,家宅與爵位來衡量的。自私與虛榮總會矇蔽人的雙眼,把自己所謂的.滿足感建立在別人的痛苦與不堪上。而真正能理解別人,能換位思考的人,卻可以將幸福複製成雙,與他人共享!

親愛的曼麗,請你不用自卑。當你一週都在很用心地準備時,當你鼓足勇氣走到鋼琴前時,當你在眾多比你漂亮多才的女子前放聲歌唱時。你已經成功了。不愛喧囂的你有着與姐妹截然不同的沉靜,飽讀詩書的你有着優雅不凡的談吐,受盡嘲笑的你有着天空般寬廣的心。看到了嗎?那一片湛藍的天空,白雲朵朵、鳥鳴啾啾。自卑和自信是人性中的一對孿生兄弟。再明亮的白晝過後也有黑暗,再如何自信的人也會有怯懦與自卑。而努力提升自己,勇敢展現自己,看到自己的所長。則能讓心中的太陽更加持續地發光發熱,直至照亮心中每一個陰暗的角落。

尊敬的柯林斯先生,當你口生蓮花將身邊的貴族捧到天上時,你有沒有發現別人微笑中的嘲諷。明明肚中無墨,明明不務正業,明明滑稽可笑,卻硬生生憑一張巧嘴當上了教區牧師。不腳踏實地,終一事無成。威克漢姆先生,貪婪與懶惰本雙生,而你卻用着最陰險惡毒的伎倆,將它們發揮得淋漓精緻。金絮其外敗在其內,是描述你最恰當不過的詞語。這樣的你,縱然一時贏得了伊麗莎白的好感,但愛情是經得起時間來考驗的,當你不務正業只知豪賭享樂的懶惰,花言巧語騙取錢財的貪婪,大白於世。留給你的只有無盡的鄙夷與唾棄。

而伊麗莎白女士,你就像那一片湛藍的海,雖然有偏見如海上泡沫般遮蔽了你的雙眼,但你的本性,卻仍是那顆最通透明亮的海洋之星。秀外慧中,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藐視權貴並善於思考問題,不委曲求全,並勇於承認錯誤。就當時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優良的品質,才使你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儘管你沒有多少嫁粧,但她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上流社會富家公子達西的愛慕。當他自以為是地向伊麗莎白求婚時卻遭到嚴厲的拒絕,從而使他改變了傲慢的態度,並開始慢慢地接近以前那些“和他身份很不相當的”小老百姓了。後來伊麗莎白改變了對他的偏見,而達西也衝破重重壓力,拋開身份與門户之見與她與組成美滿的家庭。

而書中的人性,或光輝或喔齪,卻像一面鏡子,寫實地反映各個時代各種社會,經世不衰。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篇14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在七年級時已經接觸過了。當時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糾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讓人沉浸在其中,兩年年以後,再次翻閲,別有一番風味。

班納特家有個女兒均未出嫁,而班納特太太是一個神經質虛榮心十足的女人,每個女兒嫁出去是她這一生唯一的大事,但她卻從不費心管教女兒,雖然班納特先生是個顧家的老紳士,但卻放任妻子和女兒的不得體行為,寧願躲進圖書室尋求平靜。簡·班納特是班納特家的大女兒,容貌美麗、性情温柔、沉靜;伊莉沙白·班納特是班納特家的二女兒,個性活潑大方、聰慧與美貌並俱;三女兒瑪麗容貌不若其它姊妹出色,因此便在品德及知識上用功,但也造成她的自大態度;排行第四的凱蒂個性浮華,與妹妹麗迪雅最熱忠跳舞,但舉止常失禮而不自知;小女兒愛慕虛榮、注重享樂、跳舞和與軍官鬥鬧取樂是她生活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他們家附近的搬來了一個有錢的單身男子彬格萊·查爾斯,他是一個個性温和、做人真誠不拘泥小節的富家青年,在一次宴會上彬格萊戀上了班納特家的大女兒簡併且簡·班納特也愛慕上了他;而彬格萊的好朋友達西·費茨威廉個性拘謹嚴肅,不善言詞常給人自大傲慢的印象,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班納特家的二女兒伊莉沙白,但是因為班納特一家本身並不是得體的家族令這兩段戀情受到障礙,伊莉沙白一開始就對傲慢的達西存有偏見。

愛情裏總是“不合時宜”地出現一個第三者才會更加顯得吸引人眼球,才會讓人覺得主人翁們是排除萬難最後在一起是如何珍貴的。達西和伊莉莎白的感情糾結裏,騙子韋翰就充當的這個第三者。只是這個第三者,不像現代電視劇裏演的那麼惹人討厭,相反的,他英俊瀟灑、善於言談。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討人喜歡”的儀表,迷住了伊麗莎白,不停地為自己洗刷冤情,中傷達西。處處顯得精明能幹的伊莉莎白卻在韋翰那裏摔了跟頭。顯然,她選擇相信了韋翰對達西的惡語,而對傲慢的達西心懷偏見。達西明顯是愛伊莉莎白的,但是兩人卻因為達西的高傲,伊莉莎白的心存偏見,加之片子韋翰的從中作耿,他們的愛情遲遲未能萌芽。伊莉莎白是個有膽識有遠見的女子,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這在當時那個女子沒有地位的年代,能夠保持自己的個性實屬難能可貴。好在愛情的偉大就在於它的勢無可擋,加之伊莉莎白無畏的個性,最終伊莉莎白和達西排除重重萬難,有情人終成眷屬。

回到現代社會,人們對愛情隨意而不重視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尤其是看了熱播的電視劇《蝸居》、《裸婚》等等,那種金錢至上,小三氾濫、不負責任的現象不得不讓我們開始慎重考慮現代年輕人對愛情的態度。現在年輕人對愛情越來越開放,沒有太多瞭解就可以做男女朋友,感到不合適了立馬分開,完全是快餐式談戀愛,根本不存在或很少有像達西和伊莉莎白這樣愛得濃烈的愛情。這對神聖的愛情簡直是種詆譭。無論如何,至少我還是相信真愛的,也相信這些具有諷刺意味的電視劇的熱播,能讓瘋狂的年輕人冷靜下來,醒悟到一些東西,領悟到真情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