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

母子通信三年,兩人重新變成朋友,在龍應台先生的《親愛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對與眾不同的母子。

在這本書裏,只有36篇長長短短,絮絮叨叨的書信。然而,龍應台卻將安德烈所遇到的問題不偏不倚,毫無掩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在我看來,再也沒有什麼話題比書中的話題更真實,再也沒有什麼溝通比龍應台與兒子的溝通更動人了。

“信遲了,我和朋友去旅行了3個星期……別埋怨,兒子18歲了還願意和你寫信,你應該得意了。”書中這樣的句子數不勝數,當我讀到這樣的句子時,總會為兒子和媽媽説話的語氣感到驚訝。隨即腦海裏總會浮現出這樣的情景:當龍應台興致勃勃地點開兒子的電子郵件,剛看前兩句,還鬆了口氣,接着看就開始埋怨兒子不懂事讓自己擔心,當看到最後兩句後就坐立不安了:“沒錯,我們在黃金時代裏,生活的信條就是性、藥、搖滾樂”。

這樣的話兒子也敢説,而且是對着母親説,外國真是這樣開放?上次上生物講到生殖系統時,老師都不出一言,只是讓我們自學?更別説這麼多的敏感字眼,簡直是大逆不道。不吃爆慄,也要挨一頓訓吧?

出乎意料的是面對這樣的情形,龍應台慎重地選擇了溝通,她立刻回了一封他們通信以來最短的信:“請你告訴我,你信中的“性、藥、搖滾樂”是現實還是隱喻?”在經過了幾個胡思亂想的不眠之夜後,她收到了兒子充滿諷刺意味的回信:“能不能拜託你,不要只和我談大知識分子的話題。這當然是隱喻,生活中有許多樂趣,藥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任何讓你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

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才達到了母子的溝通,避免了母子之間的情緒對立。

有一次,安德烈寫了一堆關於搖滾和嘻哈的歷史,然後得意地説:“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裏。”龍應台馬上回信給兒子,惡補了一頓關於搖滾樂和嘻哈的知識來越過兒子所説的代溝。

真是一位睿智的母親。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讓那個已十八歲,冷冷看着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接納他。以至於馬上贏得了兒子心悦誠服的表態:“我和我的母親有了連結。”

可很多時候,我那當老師的父母一點都不懂得這些,除了給了我吃穿,便硬逼着我埋頭苦讀。當我説説LOL,聽聽E神的歌,不是遭白眼,就是用更多的作業來限制我。

進走孩子的生活,傾聽我們的聲音,才能順利的溝通。

其實,青少年和父母總會或多或少產生一些代溝,為什麼就不能像這對母子一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呢?為何不可以像朋友一樣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家長不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幫孩子做出一切的決定;孩子不再是畏畏縮縮,而是暢所欲言,把自己所想的像流水一樣傾瀉出來。因為只有在尊重與溝通中,孩子和父母才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寬容,互相影響,互相激勵,才會有更融洽的父子或母子關係。

在我們身邊,許多家長信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較少看到父母在孩子“放浪不羈”的時候先去尊重我們,與我們坐在一起耐心地溝通,全面的瞭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然後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實施。如果我們的父母都能像龍教授一樣該有多好。

尊重與溝通,這個最容易被養育的辛勞所掩蓋的母親的最重要的工作,龍應台在不斷地努力實踐中做到了。她真是一位智慧的母親,她讓我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尊重,如何去溝通。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

放假這幾天在家一直在讀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提起龍應台,大家應該都會想起這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這段話説出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疼點,我們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們又目送着我們的孩子!

選擇看這本書的理由可能是出於好奇。因為在當今社會,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交流的工具的時候,為什麼還會有人用信來交流?也許就是帶着這樣的疑惑我選擇了先閲讀龍應台的這一本《親愛的安德烈》,為什麼他們母子會寫信,而一寫就是36封?

原來因為工作關係,龍應台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歐洲到台北,等龍應台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時他已十八歲,四年沒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們之間有了一堵無形的牆,她發現兒子愛她卻並不喜歡她,所以她決定用寫信來了解她的兒子。

從這麼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個幸運的,自由的人。書中的他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親那樣給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相反的她認為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母親她也無權干涉。龍應台用書信的方式來了解兒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這正是我們學習之處。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們之間都能多一些溝通和了解,少一些責備和批判。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

從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像大多數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一樣,龍應台和安德烈之間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溝和阻隔,而橫在他們之間的這堵無形的牆主要是由於價值觀念和年齡的差異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少年,而龍應台則代表着五十歲上下的父母輩,兩代人之間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顯的差異,甚至衝突。不過,可貴的是,龍應台和安德烈並沒有讓他們之間的代溝越拓越寬,而是以書信的方式坦誠交流,相互瞭解和包容,龍應台由此進入了一個二十歲少年內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其實,就像龍應台和安德烈之間的故事一樣,父母和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或多或少會有代溝、阻隔甚至情感衝突,但兩代人之間其實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樣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一談,坦誠交流,互相瞭解包容。父母輩不要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評社會,孩子們也不應把自己內心的小宇宙隱藏起來,不要總以為自己的世界與父輩們格格不入。十八歲的我曾經也認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遠不會懂的,也沒必要讓他們瞭解。現在,二十歲漸顯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歲時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實真是那麼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説我那時候能主動打開心扉,讓父母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遇事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那麼我以後的人生軌跡或許會轉變,當然是向好的方向轉變。

除此之外,書中“獨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龍應台的二兒子,十六歲)對於自己媽媽及她朋友們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滿尤其引起我的共鳴。()有幾次龍應台帶着菲利普到外面與她的朋友見面,又或者是朋友來他們家做客,這時候朋友們總會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後轉而望向龍應台,笑着向她詢問菲利普幾歲啦,讀幾年級啊,懂幾國語言啊等等,彷彿以為菲利普還小不懂得回答這些問題,又或者是菲利普輩分小不夠資格與他們對話,應該讓大人來為他“代言”。這種行為其實在我們身上也一定發生過,我就經歷過好幾次,飯局上一些大人總是當着我的面向我爸媽詢問關於我的一些問題,望也沒有望我一眼,更可氣的是我媽媽有時候竟然還會在我剛想發言時主動“搶答”,臉上竟然頗有幾分自豪得意,我那時候真想奪門而出,為什麼要忽視我的存在呢?難道我一個大學生還回答不上你們那些“高深”問題?而媽媽你為什麼總要為我“代言”呢?就因為我輩分小,沒有説話的地位?你們説我在面對生人時不會説話,不敢説話,天啊,你總是這樣為我“代言”叫我怎麼打開話匣子啊?還有,你們談的總是房子、車子、票子、關係,官場,樂此不疲,你叫我怎麼好意思插話,和你們暢談一個二十歲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啊?

書中另一個有趣的情節是有一次龍應台和菲利普還有她的朋友去郊外遊玩,朋友想去上廁所,便順口問她讀大學的女兒要不要上廁所,這時龍應台也想上廁所,便也順帶問菲利普要不要上廁所,結果這一舉動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滿,他向媽媽説:“第一,這種問題,不是對三歲小孩才會問的問題嗎?第二,上廁所,你不覺得是件非常非常個人的事嗎?請問,你會不會問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廁所“?是怕我尿在褲子裏嗎?”結果弄得龍應台無言以對。也許在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裏,自己想上廁所時叫上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為一種關心,但菲利普所説的也不無道理,這也可以理解為菲利普不願自己母親過於關心呵護自己,他要自己獨自飛翔,而不願永遠活在媽媽的襁褓中。

寫到這,我想起了發生在我們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飯,酒足飯飽之餘,我爺爺突發奇想,建議我們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遊。三叔聽後,便問了他的兩個兒子明天一早有沒空一起去郊遊,兩個兒子異口同聲説太早了不願出去。這時爺爺不高興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説道,不行,這是家裏少有的聚會,明天一早你們必須去!話音剛落,輪到三叔不高興了,他反駁道,孩子去不去是他們的自由,你怎麼可以強迫他們去呢?結果兩人為此爭吵不休,弄得最後好好的飯局不歡而散。其實,爺爺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爺爺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長幼輩分之分,要有家庭禮節,輩分小的必須服從家裏安排,以家庭大局為重。而三叔的觀點是,小孩再小也有他們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們有權選擇自己什麼可以同意,什麼可以拒絕,這完全取決於他們自己的選擇,旁人就算是父母也無權干涉。照我理解,爺爺和三叔的爭論進一步可以説是中國傳統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種衝突,在這裏我還真的不能判斷誰對誰錯,家庭穩定重要,個人自由也同樣重要,要我在這兩者之中取其一,我還真的做不出選擇。我只能説,兩代人之間的價值衝突只有在彼此坦誠交流、理解和寬容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共處,交融。

最後,我還想説,我真的羨慕安德烈,他能在一個如此精彩的人生環境中成長,不到三十歲的他已經跑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擁有一羣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但卻肝膽相照的好朋友,有着豐富的人生經歷,遇事能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安德烈的人生註定充滿挑戰,充滿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國門,去感受外國世界的精彩,進而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上留下那麼濃重出彩的一筆!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

在這本《親愛的安德烈 》的書中,我知道了香港文化和德國的差別,但是安德烈,卻不這麼認為香港文化比德國文化的差,我是從菲力普給你的來信上知道的。

他説:香港是超級大城市,德國的克倫堡是美麗小鎮,這當然差別夠大,可是我覺得最大的差別還是人的態度,差異實在太大了。我看的這裏就感到奇怪,為什麼香港和德國的態度差別很大呢?我就抱着期待的心情, 繼續往下看。原來是這樣的,菲力普説:你去過深水灣嗎?那裏常有人烤肉,整個下午,整個晚上,香港人在那裏烤肉、談笑,笑得很開心。可是安德烈卻説香港沒有咖啡館,MM説她買了一堆書,到處都找不到咖啡館,很少。跟台北和歐洲城市差很多。我想反問:那在德國怎麼樣下午四點去找餐廳吃飯,吃得到嗎?大多數德國餐廳,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是不開門的。或者,你在德國晚上跟朋友去吃夜宵,包你自認倒黴,街上就像死了一樣。

總體來説,菲力普喜歡香港,香港比較容易交朋友,香港人比德國人開朗。香港最珍貴的地方就在,他有完美的`制度,而且個人價值被放在很尊貴的地位。

我喜歡讀你和安德烈的來信,尤其是你們談論香港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我想問各位,誰説香港沒文化!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5

不管是竭力控制自己卻還是與父母爭吵的我們,還是對待孩子百般無奈的父母,都會在爭吵中肆意的怒罵,之後又在疲憊中無力地哀歎。我一直覺得,對於我們,這彷彿是永遠無法改變的,而對於父母來説,在孩子日益長大的歲月裏,這永遠會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深深的溝壑。

直到我看到龍應台説:“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我看到她努力地想要了解這個十八歲的兒子,在這位母親想要填補那深深的溝壑的同時,她用她與安德烈的36封家書,深深地感動了千千萬萬地讀者。

。我以前覺得,這本書真的很用心良苦,這是一位孩子與母親感人肺腑的對話。直到後來,再次翻閲時,我才覺得龍應台真的是個很有智慧的人,她對於孩子的不僅僅用愛來衡量,雖然語言是慢慢的,就像平淡地訴説,但卻有一種能從書中直逼人心的,就像剖開了心一樣熱烈的情感。她把自己所有感悟的,思考的,想要對孩子説的,以一種淡淡地語氣一點一點地講出來。

看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心很靜,從文中,我讀出了一種深深地悲涼的感覺。作者處處袒露着自己想要了解孩子卻無能為力,想要推開那堵牆卻又無從下手。其實不只是她與安德烈。十五歲的我們,和已到中年的父母,卻不如身邊的朋友親近。那種感覺就像一堵無形牆堵在我們的心口。我們依仗着父母的愛,肆無忌憚地沉默着,不知從何時起,只要一句話就可以引爆所有堵在我們心口的火藥。“啪”的關門聲,是那麼尖鋭又刺痛人心。

書的開頭寫到:“安德烈,那一刻,簡直就像經典電影裏的鏡頭,身為兒子的向母親做斬釘截鐵的獨立宣言,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啪”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後憤而奪門離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後眼淚潸潸而下,本來威武莊嚴的母儀突然垮了,慘兮兮地哭。”

對了,這似乎就是我們平時與父母慣有的相處方式,龍應台説,那種感覺就像突然一個天一般高的海浪直直地打過來,你卻不知道往哪裏躲。那種悲傷濃濃的籠罩着,像一股淡淡的菊香縈繞不去。

看完書後,我陷入了沉靜。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漸漸學會把所有的話都藏在心裏,而父母卻懇切地希望與你打開心扉地交流。父親節母親節與父母説的那聲“我愛你”卻遠遠不是那麼回事。我們把自己關進手機,與父母在一起卻只是低頭,原來這樣,我們也是愛了。我們和父母之間,那句“我愛你”似乎那麼敷衍,敷衍的讓人心知肚明。轉身,只留下寂寥的父母,反覆咀嚼着那句乾燥無味的“我愛你”。

龍應台寫下這些真摯的文字,想要掏心掏肺地讓孩子她的真心,她想要得到孩子的表示,她的每一行字都充斥着化不開的愁與愛。我感到一陣酸楚。想想自己與父母的僵持,母親那些想要説出口去硬是吞下去的話,我心裏就像塞住了一般。我的母親和我説,你要相信我會永遠為你好,可是我卻沒有,我們永遠覺得我們的委屈比她們大,該訴苦的,是我們。

我們總是覺得母親總是挑着所有我不愛聽的字眼,所説的所有話似乎都能毀壞心情,可是,有錯嗎?我們在心裏如此堅定地認為父母逼迫我們學習,沒有他們,我們會更輕鬆。然而龍應台對她的兒子説:“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們心裏也許明白,可是想要承認卻不那麼容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決定着我們的未來,可我們還是矇住自己的耳朵,心裏不斷想着,我不想聽你話,你説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以後就能有出息嗎,我不想聽,不想聽。

這本書像是能夠把我們的心放在漏斗上面過濾一遍,讓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現在,你還可以挽救的。當你在閲讀完這本書後,合上書的那一刻,彷彿心結就卸下了,以前厚重的大門也“刺啦”一聲輕悄悄地開了。

《親愛的安德烈》用一種平靜的文字淡淡的描述着母親與孩子的心靈之旅,卻在我心中刻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6

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難找出一條路來。

——題記

《親愛的安德烈》作為龍應台與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集結,共收錄36封書信,從安德烈的18歲一直寫到了21歲,而那個時候,正是他的心理最矛盾的時候。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確定,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有什麼人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人生沒有彩排,一切要你自己決定。在第7封書信裏,菲力普的iPod被老師沒收,要存兩個星期,他認為校規不合理,於是他回家一次次想找老師的辯論,可最終平靜下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與猶豫?因為——革命是需要時間的。

的確,有時候妥協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看着書,我的思緒來到了公元前99年。監獄最深處,黑不見五指臭氣熏天的死刑牢房裏,坐着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司馬遷。對他來説,反抗就是死,宮刑才能活。死,好歹能給後世留個好名聲,而活,活着的意義何在?他想起了歷史上那些大有作為的人:胯下之辱的韓信,卧薪嚐膽的勾踐,被親人虐待的舜……“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站起來,在那張同意宮刑的紙上籤下了他的名字。正是他的隱忍,《史記》才有了面世的那天,而它的面世註定讓司馬遷流芳百世。

我想菲力普一定也知道這個,他才會嚥下這口氣,不與老師爭辯。

想到這裏,不禁想到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記得期末考地理捲髮下來時,我發現比我的估分少了1分。翻了一遍卷子我才發現,有一個題,我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基本一致,只是順序不一樣,被扣了一分。當時的我很氣憤,也有些失落:要知道這1分可是我能不能上90分的關鍵啊!腦子裏第一反應就是申述,可分值太小沒法申述。我懊惱了一會平靜了下來,仔細思量,因為自己寫反了,就給了老師扣分的機會。這次是沒法改變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啊!“吃一塹,長一智”,嘿嘿,吃點虧長記性。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得改變自己。龍應台説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他們母子倆通過寫信這種相互努力的方式,相互有了最深的連接。所以在任何時候,妥協儘管看起來一件略微丟臉的事,但他卻能成為最好的解決辦法。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7

我很慚愧,自從離開學校上班後,很少這樣安靜的看完整本書了,感謝老師安排了這次親子閲讀,有幸讀完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同為母親感觸頗多。這本書是龍應台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為了瞭解安德烈,龍應台決定和安德烈互通書信,在徵得安德烈的同意下,兩人一堅持,就是三年。在36封來來回回的信件中,母親慢慢走近了兒子的世界;在36次來來回回的爭論中,兒子逐漸瞭解了母親,而作為讀者,也在這36封你問我答、我爭你論的信件中,逐漸澄清了兩代人的人生觀以及東西方的文化區別、思維區別,因為這不僅是兩代人在對話,更是兩種文化在對話,很能引起共鳴的一本書。

不過很可惜,據我觀察,兒子你並沒有認真去看這書本,只為完成作業——摘抄。龍應台與兒子之間存在的問題其實也存在我倆之間。全書最觸動我的是"獨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話印象深刻:"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與方式,還是把我當成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你並不明白,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是的,我相信這是大多數像你們這個年紀的孩子的心聲,你們渴望獨立,你們也知道父母愛你,可是,卻並不喜歡父母"太愛"你,你們覺得這種"愛"令你們透不過氣來。14-18歲是快速成長期,這時成長的不僅是個頭,更重要的是思想。對於孩子來説,父母這個時候的任何關心和關懷,在你們來説都是嘮叨,煩不勝煩。我自認為在養育你的過程中,還是採取的"放養"態度。像平時QQ空間你對也我們加密;跟同學網上聊的火熱,滿臉討好地問你聊些什麼,即使你別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紅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尷尬,我也從來不深問,也不會去想方設法地探詢,因為想想當年,媽媽我何嘗不是對大人們敬而遠之,和同伴兒卻有説不完的小祕密。媽媽對你是開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無法除去自身血液裏中國傳統的部分,希望你最好聽我的,最好永遠依賴着我。

還記得兒子你進入國中住校後,第一次不在媽媽身邊了,回家後特別不習慣,跟你通完電話會哭,那個整天膩在我身邊的孩子不見了,心情極度失落!我知道長大後的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創世界,這來得太快了!國中、高中、大學,你真正陪在媽媽身邊的時間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獨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們也會抽時間全家出遊,那些將是我回憶的最好時光!

龍應台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她説:"父母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是在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離開,對着你的背影默默揮手。"母親讀到這裏是多麼感傷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時給他以守護,長大後給他以守望,並且,這守護和守望,還都是一廂情願、自願付出,僅此而已,你未必會領情。

但作為東方人母親,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親那樣放任孩子你自由發展。你現在對很多問題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對媽媽的話會有諸多反駁,甚至是不削、對抗。你常説我們之有代溝,可是我自認是講理的,我不會將自已的價值觀強加於你,你也不用覺得我們之間有多麼格格不入,平心靜氣總是可以相互溝通的。有時父母對你一些不當行為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種管束,青春期總是叛逆的,當你真正成熟時回看自己會覺得當時自己是多麼幼稚,所以作為過來人的我們的提醒總是有收益的,至少會讓你少走彎路。

讀完《親愛的安德烈》,我認真地審視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父母之於孩子是愛,但愛不是佔有,是希望,我們希望你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在你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安分地做個拉拉隊員,欣賞、鼓勵、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幹預、指揮,讓你去自由飛翔。我們永遠愛你!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8

今年暑假在媽媽的推薦下,我選擇了龍應台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來閲讀,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兩個人之間的36封家書。我和媽媽一起認真地閲讀了這本書,讀完後,我們還互相交流了感想,讓彼此更加了解了對方的想法。就如同龍應台所説的:“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讀了這本書,我第一次站在媽媽的角度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媽媽也開始站在我的立場上認識了我的世界。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這句話是龍應台寫給她兒子的,我跑去廚房問正在做飯的媽媽:“如果我以後沒有你們所期望的那麼優秀,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學,長大後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過着平庸的生活,你們會不會對我很失望,很討厭我?”

媽媽聽了我的話之後很驚訝,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對我説:“孩子,你是我們的女兒,無論以後你選擇了哪條路,我們都會支持你。你不用與別人比,而是應該與自己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爭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會無怨無悔了,我們就會很開心,失望可能會有一些,但你永遠都會是父母的寶貝父母的驕傲啊!”

爸爸媽媽才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愛自己的人啊!其實媽媽説的話與大作家龍應台所寫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讀到這裏,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媽媽的內心。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經常與媽媽談心,但經常不歡而散,總是聊兩句就吵了起來,因為媽媽總是不自覺地把話題轉向了學習或會考,我聽多了就很不耐煩,就與媽媽爭辯,媽媽的脾氣也很急躁,所以我乾脆就不聊了,然後誰也不理誰。其實我也能理解媽媽,因為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現在的社會風氣決定的,爸爸曾給我説過:“其實不是我們想逼你,而是現在的社會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學習,而別人在學,你就會在這場競爭中被別人淘汰,被這個社會拋棄,將來你就不會有好的工作,爸爸媽媽陪不了你一輩子,如果有一天,父母離開了你,我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長,不需要依賴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樂的生活下去。”同樣的,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類似的一段話:“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和媽媽心平氣和的進行了一次心靈溝通,我發現媽媽的觀點,幾乎和龍應台的觀點如出一轍,通過龍應台寫給安德烈的信,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媽媽也向我道了歉,檢討了自己,因為她通過安德烈寫給龍應台的回信,第一次進入了我的世界,原諒了我的叛逆。

我又帶着一顆感恩的心,重温了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也正是這本心靈雞湯般的家書,讓我和媽媽又一次認識了彼此!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9

很高興認識你們——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花了三天晚上,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不敢看快了,即使這本書對只是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來往信函的收錄。這本書裏的信件所談內容設計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藝術,價值取向等等,有許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所不能瞭解和體會的,但也有我所能領會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開那些深奧的東西,還有母子間的愛與坦誠。

從開頭的兩篇文章,《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連接的“份”》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四五十歲的龍應台,還是她那二十多歲的兒子安德烈,他們都在感歎時光飛逝,並表示了他們都想重新認識對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來往都是兩個世界的交匯。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對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着再去重新認識一遍我的父母呢?

龍應台試着忘記那個原來的安德烈——“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歲的安德烈——“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而我,想試着用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來重新審視我的父母。

那麼爸爸就不是所謂的“嚴父”。他很少沉下臉來,他也會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臉,那隻能説他可能是網上所説的“面癱”。爸爸其實很喜歡在網上看職業遊戲選手的比賽,但我總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跑來跑去有什麼戰術可言,但爸爸總是看得不亦樂乎;爸爸也在網上看時事和新聞,但除了什麼怪事奇事,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興趣。當然,我和爸爸也有談論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由一碗竹筍雞聯想到《紅樓夢》,爸爸就會開始講述“紅學”是什麼東西;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實不喜歡作文書裏的“慈父”,“嚴父”,那些都太虛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人,生氣了就吵,滿意了就誇,會笑會哭,就如安德烈和龍應台一般,每一句都發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實,不對就是不對,厭惡就是厭惡。

如果真實,那麼媽媽也就不是會半夜起來特意到你房間給你蓋被子的母親,她會在我生病不舒服時關心我,但不會跑來蓋被子,除非我發燒。我的父母一律認為我已經不小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媽媽很新潮,微博,微信,YY(標誌為一隻可愛小浣熊的語音軟件),眼下最流行的遊戲……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機上找到。爸爸一直説我和我媽是十足的“手機控”,那麼我和我媽媽的聊天內容自然要豐富一些。媽媽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會第一時間告訴我,然後兩人一起捧腹大笑;我們倆也會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兩旁的行道樹投下朦朧的剪影,路燈灑下一團昏黃的光,邊談着今晚某某頻道的歌會,一邊慢慢走回家;也會在逛書店時,看見《飄》媽媽就想起斯佳麗,再想起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她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總之看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就像看一對姐妹,聊遊戲,聊好歌,聊小説,有時也會聊聊學習。我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做到父(母)慈子孝並不是最高境界,正如與老師是亦師亦友,和父母也應該如朋友一般,可以嚴肅地探討學習,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幾乎是無話不談,也就如安德烈和龍應台。

時間白駒過隙,“安安”不見了,我也在長大。以後我和父母會怎樣?二十歲時,三十歲時,四十歲時……沒人知道,或許那是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告訴了我,每隔一段時間,去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在成長,每一次認識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離。摒棄如提線木偶一般僵硬的“嚴父慈母”,直面最真實的父母,這樣,我才可能真真正正體會到龍應台和安德烈在寫信時的那份感受——很高興認識你。

從小時候到現在,每一次重新認識對方,都有一種快樂,都是一種蜕變。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0

“媽媽,你和我説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選擇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遊戲,並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説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麼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後,家裏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麼?你?!你申請了?怎麼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着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湧起一種快感,這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於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裏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枱面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為母親的她們,面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於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親切地叫着媽媽。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後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裏,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後,惆悵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裏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説話乾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並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説。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着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後,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子。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面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努力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書的封底,是恬淡的龍應台微笑的樣子。再優秀強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個焦慮地幫助他在迷途中尋找出口的平凡母親,一個願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親,一個做這一切,只是為了重新找回這個屬於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親。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1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36封家書信後,書中母親龍應台帶着懷疑的態度,安德烈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當今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我們這些做父母有一種難以説出口的壓抑?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觸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書中的安德烈在生活中充滿了樂趣,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每天早早起牀,然後匆匆忙忙吃個早飯去學校上學,晚上回家開始忙碌各門功課,週末還要上各種補習班……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那麼的重要:其中最令我感動的29封信《第二顆眼淚》,內容是中年父母企盼他們的兒女,哪怕是一點點,能瞭解自己。當少年兒女知道父母被什麼樣的電影感動,為什麼樣的老歌着迷時,兩代之間可能又多了一點點體貼和容忍。還沒機場,中年的父母已經情不自禁哼起那熟悉的曲子,暮起的那一刻,他們又異常的安靜,少年們古怪地回頭,好像第一次發現:原來父母也曾經年少過。

哈貝馬斯的老師,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曾經説,Kitsch就是緊緊抓住一個假的感覺,把真的感覺稀釋掉。昆德拉的説法更絕:Kitsch讓兩顆眼淚快速出場。第一顆眼淚説: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動了!第二顆眼淚説,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動的感覺實在太棒了,跟全人類一起被感動,尤其棒!

我喜歡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散起的髮絲在陽光裏一亮一亮。簡直就是Kitsch的化身了,還好昆德拉説,那第一顆眼淚不是,第二顆才是Kitsch。

不是每個母親都能象龍應台這樣成功,如果你仔細地讀這本書,會發現在太多的時候,那位無私的母親,正在努力與孩子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在我看來,龍應台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顆充滿母愛的赤誠之心,坦誠地面對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走進孩子的生活、心靈和世界,為孩子的成長減少一分迷茫。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2

20xx年我經常想給我的爸爸寫信,很早就買了郵票和信封, 可無從下筆,他從不上網,拒絕電腦,拒絕手機,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飯買菜看報煮中飯睡午覺看報看電視煮晚飯看報看電視,週末雷打不動的麻將。雖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辦公室學習用電腦玩吃豆子游戲,雖然兒時每個週末爸爸都帶家人去雲峯劇院看電影,雖然記得他喜歡教我寫毛筆字畫工筆畫,雖然爸爸經常帶我去上海動物園看熊貓,去外灘看和平飯店,他會説:看到那個綠色的金字塔頂嗎?裏面有我們設的監視系統。雖然爸爸對我的同學和藹可親讓高中同學至今記得四個菜的早餐。可最近這15年,我們似乎已經沒有交集,包括整個現代社會都和他沒有交集。這些年,爸爸和我們唯一的交集是報紙雜誌,買南方週末一期未落,看三聯也很認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現代社會搭界的是他居然嘗試過跳舞毯。然後,他生存於上海,放佛他是個局外人。他生存於地球,放佛是來自火星。於我和弟弟的思想,他從無過問,甚至無從流露任何一丁點兒關心,他封鎖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瞭解我們的。

我努力回憶是怎麼樣的事件使以往那個年青的,雖然忠厚但快樂的父親,變成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老頑固。我甚至用公公60歲學駕駛,練刻章,愛釣魚等等來刺激爸爸,雖然事實上爸爸過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裏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語言。

從大學畢業後自己選擇工作開始,似乎我的家裏,我擁有了話語權,這大概也是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的表現。無論我換什麼工作,換哪個城市生活,爸爸都沒有意見,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離開上海去南方時,爸爸給我寫過一封信,信已經遺落在無數次搬遷中,可內容一直記得,他説他這麼多年沒盡過父親的責任,所以也無權對我的生活發表意見,只是任何時候,我想回家的時候,他和媽媽都在家等我。

因為這封信,我堅持認為我和爸爸,是有種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認,我還是這麼意念着,不同於和媽媽可以家長裏短談東論西的默契,就是心底頭覺得我這個女兒,在他心底固執地佔了個坑。現在因為我也為人母了,所以有種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動我想在坑裏種出花兒來。

讀《親愛的安德烈》,無疑是個促進器。為什麼當年我沒有回信呢?我似乎錯過了一次,現在更侷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慚愧。我也同樣為道德的積極消極困惑過,為處理自己的摔跤躲避過家人甚至整個城市。也為認識自己已經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繪,有時也會思慮,將來我和她的溝通會變成怎樣。她日後的選擇,包括對我的選擇的質疑,我能否全盤接受呢?

我希望,能夠一直學習, 做女兒,做母親。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3

寒假,讀了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合作寫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受益匪淺。整本書我讀出了兩個詞,尊重和自由。

龍應台對兒子的尊重和兒子與母親交談的自由,頗讓我們感動與羨慕。我們常説,對待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可是能做到的家長又有多少?龍應台女士在這36封家書中給我們做出了榜樣。記得書中這樣敍述到,龍應台非常討厭自己的兒子吸煙,每當他吸煙的時候,都想狠狠地訓斥安德烈,但終於還是忍住了,理智告訴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選擇的權利。而我們做家長的和龍女士所區別的,就是我們面對這樣的行為,常常忍不住訓斥孩子,甚至對他們大打出手。因為我們恐懼,恐懼孩子走彎路,恐懼孩子走向我們所不希望的道路。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甚至亞洲的傳統教育方法。《獨立宣言》一文中寫道:

一天,一些中國大陸記者來採訪龍應台,她的二兒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剛離開,菲利普便説道:“媽,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女的華人朋友的特徵?”

他説,“就是當他們要問我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卻用第三人稱‘他’來稱呼我。”

從這可以看出,在我們中國,甚至亞洲傳統思想中,孩子無論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這也是我們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為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龍應台女士對於孩子的尊重還表現在,能夠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孩子的“平庸”。作為中國的家長,我們常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形當中,便給孩子施加了壓力。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樣,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獲得的成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值。這裏,很喜歡龍應台女士給安德烈的這樣一段話與家長們共勉: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這兩句話使我醍醐灌頂,因為我也是一名家長,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不平庸,但是對於不平庸的意義,我理解的很狹隘,能上一流的大學,能有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其實,正如龍應台女士對安德烈説的“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

其次,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衝擊就是安德烈在母親面前是自由的。從書中可以看出來,安德烈,想談什麼就談什麼,毫無顧忌,就像對待自己的同伴。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即使説得有些過分,有些無禮,對方也不會因此而大發雷霆。記得,第14封信,《祕密的、私己的美學》中,安德烈在和媽媽討論音樂,説了這樣一段話:

“拿着曲子和同樣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大夥一起聽,然後會有無窮無盡的討論,討論歌詞裏最深刻的隱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觀念,那真是不可言傳的獨特經驗——我不能給你解釋,因為那種經驗是隻為那一個時刻和氣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傳而獨特。”

又在結尾時這樣寫道:“我不知道你要怎麼回覆我這封信,因為你不是樂迷,但是,MM,你‘迷’什麼呢?你的寫作,或者文學,所帶給你的,是不是和音樂所帶給我的一樣,一種獨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窺探的一種祕密的、私己的美學經驗?”

這哪是和媽媽對話呀,這就是和同齡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討自己的隱私。

真好,通過這樣的對話形式母親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4

一本好書,一張睡椅,幾束午後西斜的陽光,安靜地度過下午。我喜歡讀書,喜歡它像一位博學的老者為我排憂解難,讓我沐浴在陽光下,讓我看清大千世界。這個假期,我閲讀了《親愛的安德烈》,令我感觸很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再次相遇,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龍應台有着學者的深刻和謹慎,安德烈代表着新一代年輕人的想法。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台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説到:“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是啊,擁有了本事才能擁有選擇的權利,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自己永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當擁有了自己創造的生活和尊嚴時,人生也就變得歡快和充滿意義。

書中又道:“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

人的一生很短,開始有父母的陪伴,後來有朋友的陪伴,再後來是妻子、孩子的陪伴。漸漸地責任變重了,孤獨也隨之而來,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難以訴説自己。

對每一個人來説,父母見證過我們所有最初的歲月,而我們見證着父母最美好的歲月。我們終究是象棋中的一顆小卒,漫漫人生路終究一去不復返,一去不回頭。就像書中:“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往前衝的路上,父母永遠都是最温暖的港灣,成功與落魄,他們永遠都支持着我們。是啊,普天下,也只有這樣的愛,雖然註定以分離為終結,卻不以欣賞為前提,不以結果而決定。

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懂得感恩,父母不管孩子年少時多麼敏感和封閉,都嘗試着以各種方式,紙條、書籍、信件來與孩子溝通,現在想來,愛只是前提,表示我們願意,願意付出,願意接受,可它不能代替努力,不能代替我們在彼此瞭解過程中所有摸索的成功與不成功,不能代替我們在表達和接受相處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自我反省和調節,不能代替我們去表達、去溝通、去感受和了解。每位父母都在嘗試用最真摯的心靈與孩子溝通,也是就是那實際效果甚微卻清晰的態度漸漸打動了平靜的外表下極度不安的心靈。

讀完此書,也讓自己從此慢慢明白,人生是一場只知道方向卻沒有精細地圖的遠行,很難判斷百米之外,是溝塹,還是坦途,是深山密林,還是平湖幽谷。但是你給出的愛,你擁有的愛,卻可以超越境遇,不離不棄,始終如一。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經,是為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5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給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間的親密家書,原本兒時的情深,卻成了現在的冷冷淡淡。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傳奇母親——“龍應台”,是則樣和兒子“安德烈”恢復原本的純真、幸福的親情吧!

三年的不斷通信簡直是不可思議。這本書的語言文字讓人感到一種痛切心扉的感覺。龍應台與她的兒子帶着不同的心態寫信;一個是帥氣、年輕的兒子,一個是在漸漸衰老,想與兒子一起找回往日親情的母親。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不斷的變化。讓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親情這扇無形大門的母親。與這位偉大的母親相反的是一個青年對母親的不屑。可隨着母親努力的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只為了稿費而寫的單純,到想要和母親真的交談而改變。

書中的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敲打着我的內心,或許我從未想過如此複雜的國家、新年、家人之間的那層不明的關係。可作者龍應台卻看透了這一層關係。用龍應台在書中的一句話叫: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流着,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會嫌飯菜難吃,水燙或太冷……再想想母親的付出,又會有一絲抹不去的痛楚。

雖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親、懂事、擔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卻永遠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關心問候,會被我當成成年人的嘮叨,拒之入耳。我只顧着我自己的花樣年華,卻不顧父母的日漸老去。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

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背後,有着一雙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頭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輩子!

其實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邊一輩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輩子,可能他們會在某一時刻忽然的離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順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們。你所能給予的,不是掛在嘴上的孝順,讓他們快樂一時,傷悲的無底深淵,是因為你不是為了孝順而孝順,來讓自己心安;其實不久之後你會後悔自己為什麼不能坦誠相對……所以趁現在不要把他們的日子一天天減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為父母永遠都在你的身邊。龍應台温文爾雅、親情流動的優美色彩文字與父母的辛酸與無奈;讓我懂得,無論你走到哪裏,總有一個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盡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極限,他也會努力着不放棄的去做,記住他的好只為你,他,不曾後悔!不要嫌他對你冷,只是他暖的時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讓你去鍛鍊,學會照顧她,暖他一輩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遠是你!——爸,媽,我愛你們!

Tags:有感 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