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1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5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14篇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1

這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明白了教師要具備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潛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務必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忙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裏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但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裏還有錢我就必須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一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牀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之後,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忙,相互提高。學會幫忙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

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説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

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是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代替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2

《陶行知教育名著》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一、陶先生是熱愛學習的楷模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建築人格長城的基礎,就是道德。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着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 “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着大的進步,學問上有着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着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説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 人類發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肩負着生產新知識,傳遞新知識的教師隊伍建設永無止境。教師要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二、陶行知是熱愛學生的典範

讀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熱愛學生,在書中處處能感受到。教師對學生愛是高尚職業道德的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着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的選拔法,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説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

教師對後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裏,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後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温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陶行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精神。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説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説: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説: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三、陶行知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歎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必須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生活教育他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多麼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藹發展。

2、先生的責任在於教學生學。

陶行知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如今,新課程倡導的也正是這種教育理念。

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學就怎樣教,學得多也就教得快。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同時,現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興趣等對學習的影響。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利於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3

寒假裏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於“生命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長期植根於中國小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

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他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透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其次要廣泛閲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台。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當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個觀點後,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這天這個時代確實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

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説:“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或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個字一個詞,字是慢,詞為藝術。

張老師認為我們的教育太快,快在那迅速展現而又擦去的ppt上;快在了教師應對這一大羣叫不出名字卻能把課演繹的完美而流暢上;快在了教師與校長們每一天似乎都在忙於應付各種各樣事務性的事務上,快在了教師冷漠地看到教室裏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惱的快一樣,我們這天的學校裏。教室座位整齊,台下人頭攢動,一派工業化大生產的氣勢。

老實説確實難以看到具有生命個性的人。這也難怪作者所推崇的葉瀾教授不斷的發出呼喚,呼喚教育創新要有“具體個人”意識,呼喚要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人”的轉向要從“抽象的人”到“具體個人。説到底快就是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都看不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了。

慢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作者眼裏慢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是慢的,説話的語速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説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忙,多給他們帶給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潛力。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張文質老師倡導的“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務必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帶給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

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裏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説,學校還是小的好。那麼“小“到什麼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控制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説:“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須想不到,在中國有那麼多“名師”能夠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也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厲害的“名師”竟能夠在體育館數千名觀眾面前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也許,從某種好處上説,這正是中國教育勝過美國教育“難能可貴之處”。

如果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困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一味地強調教學質量,並以此作為衡量教師業績的標準之一,也是對教師的不公,因為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的老師畢竟是少數。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盼,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4

這段時間在電腦上讀了法國教育家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感覺受益匪淺。

隨着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每個人必須要適應這種發展,所以就必須的學習,得接受新的教育,而且要終身的學習,不然就會被社會淘汰,終身教育的基本含義就是指認在其一生的不同發展階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育。終身教育觀念是對傳統的一次性終結教育觀念的徹底革新,也是人類對教育與社會關係認識上的歷史性飛躍。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並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於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個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是在創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通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終身教育已經是形式所迫,社會所需。我們每個人必須認識到這點,並且欣然接受這種形式,最後祝願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的成人承擔生活的責任和義務,接受變革和各種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險活動,適應社會習俗、道德觀念和理論學説的迅速變化。這説明了學習的主要是讓我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去適應以後的生活。培育“學會學習”的個體。朗格朗主張任何學習都把學得的知識加以條理化的能力、應付自如地處理抽象與具體之間的關係和一般與特殊之間關係的能力、把知和行聯繫起來的能力以及協調專業訓練和學識廣博的能力。在終身教育的條件下,要用方法來武裝人們,使人們能在自己的整個求知道路上和文化生涯中得心應手地運用這種方法。當今時代,那種憑藉某種固定知識和技能就能度過一生的觀念已被拋棄,教育不再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為了促進人的發展。傳統教育是傳授知識的教育,把對學生的培養封閉在狹窄的對現行知識的記憶和背誦上,重點在於文化模式的`再現而不是創造,忽視人的全面發展,重知輕能,陷入“唯書”“唯上”的泥海里。

這種教育的結果是,教育與生活缺少聯繫,脱離具體的現實,偏向於選拔和分數,所培養的是失去個性和獨立性的人。顯然,傳統教育帶有明顯的工具性特點,僅“滿足了統治階級和普通大眾的利益”,卻不能滿足人性的一般需要和個體的特殊需要。這樣的教育不可能培養出能應對現代社會挑戰,為人類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的人。學習過程的重點都不能再放在設置侷限、安排刻板的內容上,必須着眼於能力發展。終身教育意在“教人們掌握一種在自己整個求知道路和文化生涯中能得心應手地運用的方法”,即“學會學習”,從而造就具有新的生存價值和生存能力,能夠解決新的生存問題的人。終身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於打破傳統教育的固有格局,整合社會多方資源,促使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終結能夠獲得不間斷的發展,從而在度過富有意義的人生。

終身教育不是簡單地進行成人教育,它的實現有賴於整個基礎教育體系進行相應的變革。它是一個整體的、連續的、系統的教育思想,為教育能更好地為人類的生活謀求幸福而努力將是以後教育發展的方向!終身教育賦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義。成人教育不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延伸,而是立足於成人的特點和成人的需要、是非強制的、自由的教育 ,是對人的“長遠利益的關懷”,讓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5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説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説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6

最近我有幸地拜讀了 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陶行知先生作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實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教育學説,既強調了教育的顯示功能,又關住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他的理論和實踐,應該成為中國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敬業精神讓人感動,我也為之折服。 在讀到《教學合一》這節時,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要合一的觀點,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新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繫起來。簡而言之,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我仔細閲讀,細細品味,聯繫我的教學,我感覺陶公所提出的“教學合一”的觀點很有道理。 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麼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學生的精神》中提到三點;(一)學生求學必須具有科學的精神;(二)要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三)應付環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想説説我自己的感受。現在的學生正如陶公所説容易“自滿”,自己剛剛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定的領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實踐做題時,卻無從下手。學生對學習缺少一定的目標,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到學校來接受教育是為了什麼。每當找學生談話時,我便會問“你準備讀完幹什麼?”學生的回答:“不知道。”他們從來很少會想過我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會是什麼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不想下功夫,更不願意吃苦,對於周圍的環境學生很少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歸納在外界的環境上。例如,學生作業未完成,當問其原因時,學生回答無非這幾種“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交作業?”“我不會做。”“我不知道做哪道題?”“我忘記交作業啦!”“課代表交作業時沒告訴我!”諸如此類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人無可奈何,更多的時候我在問自己:“我們的學生到底是怎麼了?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變成這樣?”

回首這些年的教學,我在不斷的告訴自己:你一定要學會去轉變角色了,你現在已經是一名教師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師範生的第一變——孫悟空,也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出來許多好學生。可是為什麼是變成孫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説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他是抱着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中就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7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對於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説,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於我們的教育事業。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這本書,受益匪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對學生的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繫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歎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説“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脱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説教。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啟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計算,學會學習。教師應該像一個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後者性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以便燃燒,一邊又在生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為祖國,為民族的教育事業,為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8

最近,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現,儘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儘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麼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首先,學生從國小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於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再加上要經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就進棺材,這叫做讀書死,生活教育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學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

由此,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着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説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9

讀一本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變人的一生。而如今與書為友,享受這種温馨的感受是難得的,讀《愛的教育》,我感到愛是心的呼喚,是人間的春風,師愛更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愛得越深,奉獻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愛的世界生命之花處處開放,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教師獻給學生的是自己的知識、智慧、時間、精力,我們所期盼的只是學生早日成長、成才,這種愛是高尚的,純正的。

讀完《愛的教育》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小説主人公是三年級學生安利柯,但我認為與其説是安利柯,不如講是在他周圍的用全身心的愛傾注於他以及他一樣的孩子們身上的師長們。他

們的言行中洋溢着愛的氛圍。所以,孩子們也變得可愛,純潔起來。如:安利柯的母親是個富於同情心的婦女。她會帶着孩子們送布給報上記載的窮婦人。而且她十分體貼他人,善解人意。當安利柯發現這户窮人正是同學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時的強調:“不要做聲!”以免傷害到男孩的自尊。

當克洛西看到他們,她又暗示兒子去與同學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動。她還很會藉機教育孩子。在告訴安利柯"萬聖節"的意義時,她也會告訴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紀念許多英雄。

安利柯的父親似乎是從來都不對孩子"火"的,他總是會用很温和的語氣來"訓人".當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態度不好"時,他給兒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並非有意,並且告訴他,要諒解別人的一時無禮,還應敬愛辛苦的先生.學期結束,他會提醒兒子去向朋友們告別,以及去向曾對不起的人謝罪請求饒恕。他也很關心其他所認識的人的情況,生活裏充滿歡笑。安利柯的先生當然也不能不提。他對每一個學生都是那麼關心,一點點的小病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他對犯錯之後又認錯的孩子從不多家指責,只是説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這種事了。

他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家人,並告訴孩子們,這個集體是他們的又一個家。他對自己的行為從來都負責,自己犯了錯,即使是芝麻點兒大的事,他也不會忘記道歉説:"對不起。" 還有許多的人:如 ,他們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們如何去關愛他人。整個世界充斥了一種叫作"愛"的空氣,輕輕飄蕩着,縈繞在每一個地方。這種有意無意有形無形中,孩子們以及每一個人學會——愛。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讓我們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為人師的同行們,讓我們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讓我們教育着並愛着學生們!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10

《終身教育引論》是這次我讀的書。讀着這本書總是讓我有一種驚歎的感覺。其中他闡明瞭終身教育的概念,集中講述了終身教育思想。他的觀點得到許多西方國家的贊同,被認為是“知識社會的根本原理”,並最終發展成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導理念。書寫成於上個世紀70年代,可其中作者朗格朗對於現代社會的一些認識,社會對人的挑戰以及由此教育應該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幫助人更好地謀求美好生活,都讓我覺得即使在今天我們依然沒有實現。書中提出的終身教育的思想,並因此而要對整個從兒童時期開始的教育進行系統改造的想法,依然是我們現在追求的一個目標。

以下使該書中一些打動我的文字和段落,摘錄如下: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並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於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個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是在創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通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由各類中國小和大學所提供的基礎訓練,並沒有使兒童和青少年為成年後所承擔的義務和任務做好充分的準備。……重要和迫切的事情是在單純的智力活動這個狹窄範圍以外,大幅度地擴展教育和培訓的內容。……必須為基礎訓練提出新的目標,必須制定、保持和發展判斷能力、思考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的方法,並且保持和發展屬於每個人的、往往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損害的獨特表現方式。……兒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在個性發展的完整概念中密切地聯繫在一起。”

“我們力圖不用先驗的方法去向人們灌輸現成的、陳腐的文化;我們深信,教育工作者對其他任何一個人、特別是成人能提供的幫助就是給他以工具,將他置於一種環境,使他能夠依靠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自己的日常經驗、鬥爭、成功和挫折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獨立思考,並逐步地形成和發展自己的個性,使個性的各個方面得到充分的表現。”

“如果一個成人對自己的教育失去了興趣,如果他除例外情況以外總是對正規和非正規的教育沒有熱情,那就是由於他在易受影響的年齡即青少年時期沒有從提供給他或強加給他的教育中發現他所需要和期望得到的東西。……考慮整個教育,考慮教育個階段的連續性和相互關係。當我們説到終身教育的時候,我們腦子中始終考慮的就是教育過程的統一性和整體性。”

“從長遠來説,實現更美好的生活這個問題的唯一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徹裏徹外地滲透着終身教育原則的社會,在於實施一種與社會的進步和成就緊密相聯的教育。”

書中的語句總帶給我一種温暖,讓我覺得教育的美好,它對人類福祉的`關懷。同時,又有一種悲傷,因為,時至今日,我們中的許多人依然接受着錯誤的、失敗的教育。

書中説目前在大中國小進行的教育是基於對個性的一種短視的認識:獲得知識的能力被放到比情感、社交、審美、身體諸方面發展都重要的地位上,沒有考慮到個性的差異,那些不符合模式的學生也就同發展低於正常水平的學生一樣成了不受重視的邊緣人物。選拔的需要壓倒了訓練的要求。正是現代教育的寫照,我們為了考試為了上大學而學習,對結果的重視遠遠超過了學習的本質。

“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的成人承擔生活的責任和義務,接受變革和各種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險活動,適應社會習俗、道德觀念和理論學説的迅速變化。” 説明了學習的主要是讓我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去適應以後的生活。

教育是對人的“長遠利益的關懷”,在現代社會中教育更是一種生存的必要準備。因此,在面對社會對人的諸多挑戰時,教育應該成為幫助人們應對挑戰、更好生活的手段,這就與現存的不適應社會生活要求的教育體系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可以説,終身教育不是簡單地進行成人教育,它的實現有賴於整個基礎教育體系進行相應的變革。它是一個整體的、連續的、系統的教育思想。

為了教育能更好地為人類的生活謀求幸福而努力將是以後教育發展的方向!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11

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詳細論述了終身教育思想,並提出實施終身教育的一系列原則和建議,讀後感覺受益匪淺 。

書中説:“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並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於生命的`全過程。”、“終身教育的基本含義就是指人在其一生的不同發展階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育。”使我聯想到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近幾年來,陸續調入我們學校的老師大都沒有從事過特殊教育,工作崗位的轉換,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都要求我們儘快充實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只有不斷學習、廣泛涉獵才能適應社會發展,迎接各種挑戰。今後還應該加強校本校訓和繼續教育,要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讓老師們切實受益。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12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裏選擇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現選一例作以説明。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着這個問題,我閲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説一句:讀書吧,朋友!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13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麼?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裏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裏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裏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一樣,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以前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一樣。

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期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主角,然而在專業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以前以「教師的權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

不斷的調整心態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現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

我的體會:

一、以教育為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就應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就應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必須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着一個觀念、一種行為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一樣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就應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箇中滋味又當從何説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衝,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忽視;;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能夠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的“要”:

(一)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為「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説「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二)瞭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讚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決定潛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繫,適時的帶給教養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三)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四)教師要多憐愛和鼓勵

(五)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此刻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二、教師的“不要”:

(一)教師不要認為這行業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師不要訓斥與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

(三)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四)教師不要過分執着“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

(五)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期望與理想。

啟發:

(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完美的回憶。

(二)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三)學習型組織的體會:

1、系統思考;

2、自我增進;

3、改善心智模式;

4、團隊學習。

(四)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五)教師專業成長進德修養,教師專業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務必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此刻各科教學工作上、表此刻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14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該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

通過反覆體會,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的不足之處,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確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下面簡要地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首先,用愛心去對待學生,傳遞給學生一份愛心。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體現了真摯的師愛。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顆童心,培養出無數顆愛心。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他們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來判斷一個學生,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關心學生的每一個部分。當然,愛裏有嚴,愛裏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其次,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讓每個孩子受益。

“教的方法必須根據學的學法”,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從實際出發,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於學生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説的那樣“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

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必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

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教師所學習所要作的也是豐富多彩的。學習陶行知,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作為我們教育現代化的一盞指路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