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我不在那兒的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3W

《我不在那兒》中,將分別由六位演員扮演鮑勃迪倫,演繹鮑勃在不同時代的生活故事和音樂經歷。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章吧。

我不在那兒的觀後感

我不在那兒的觀後感

在威尼斯看過此片首映後一直胸懷激盪,即刻就產生了再看一遍的願望,不過大概還有更多人排着隊要看此片,之後的幾場放映會場場爆滿,終於,我再看一遍的願望無法達成。但好歹我有過141分鐘令人激動的音樂體驗,早已經自覺非常幸福啦。

(有多好看?這樣説吧:如果你喜歡Bob Dylan,你一定要看。即使你之前並不喜歡Dylan,看後你也一定會愛上他。另一個你會愛上的人是Cate Blanchett。Todd Haynes對Cate的改造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為什麼,世界上竟然有這樣橡皮泥一樣的人,想捏成什麼樣就變成什麼樣?而這次,電影公映以後,Cate定會成為全世界女同志們的集體愛慕對象!這一點,我絲毫沒誇張。)

但客觀地講,幾位Dylan中最出色的是Christian Bale,儘管六位演員都很棒,但他還是脱穎而出。無論是口音還是腔調,連動作都似,關鍵只有他並不是單純地模仿,他給Dylan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但就是那麼令人信服。不過Cate Blanchett身為女人的特殊性搶了風頭,我心目中第二齣色的是演“Woody Guthrie”的黑人小孩。

配角都很好,幾乎搶了主角的戲。Michelle Williams演的Coco Levington是個大驚喜。這個角色幾乎是Edie Sedgewick的化身,Michelle的演出可比Sienna Miller強一千倍,太美,太神似了,相比,他的老公Heath Ledger雖然戲份很多,但只懂得賣弄鼻音,讓我老想起《斷背山》,一點也比不過他只有兩幕戲的老婆。Charlotte Gainsbourg也非常好,她跟Heath演對手戲,她的角色Claire影射的是Dylan的前妻Sara Lowndes。結果我只記得她,一點不記得Heath的表現有什麼亮點。Julianne Moore的角色非常非常Joan Baez,這一點,在放片時引來影廳內陣陣笑聲……因為太像了……而她們本來又那麼不像……

説回電影。《I'm not There》可以説是Todd Haynes最精緻的一部作品。據肉眼判斷,至少用了三種不同的膠片拍攝,有那麼多大明星和超豪華的配樂,結構前所未有地完整(儘管敍事是零散的片段式),而且還拍了不少外景(-_-)!跟Todd以前那些簡陋而充滿靈氣的作品相比,這次他的拳腳放得更開,而且不是一點點。於是,他似乎很想把過去玩過但由於資金所限沒能做到理想效果的元素全都搬出來重新展示一把,因此可以看到許多他最擅長的手法:《毒藥》裏的假紀錄片,《Velvet Goldmine》和《Dottie Get Spanked》裏通過電視媒體視角探討問題的敍事手段,《Superstar》和《VG》裏的MV感,《遠離天堂》裏的melodrama式敍事……當然,故事的主線也繼承了《Superstar》和《VG》傳記與虛構相結合的手法,從某種意義上説,6位演員都是Todd的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可以將Karen Carpenter的故事講得那麼動人,6位演員更可以。

從個人角度説,《INT》還有一個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蘭波在《VG》中,Todd曾把David Bowie和Bryan Ferry比作王爾德的後人;這一次,他又把Bob Dylan比作是蘭波的轉世。當《香水》男Ben Whishaw在接受盤問的時候報上名字:“Arthur Rimbaud, R-I-M-B-A-U-D, Oct. 20th, 1883……”我真是感動得熱淚盈眶為何Todd同學居然如此與我心靈相通,不但偏好一致,連YY起來的思路都一樣呢?

Ben的造型很成功,連我這個蘭波專家都覺得他很神似,遠比Leonardo DiCaprio像(當然,我仍然認為形象上最接近蘭波的是年輕時的Hugh Grant)。

儘管Todd同學這次出手寬裕了一些,但放在好萊塢,這還是一部相當省錢的電影Dylan沒要版税,明星演員幾乎都不拿片酬,許多音樂人免費送了歌……不過,這些音樂人翻的Dylan歌幾乎都沒能收進電影。影片中非Dylan演繹的歌我能分辨出來的只有Yo La Tengo和Calexico,片尾,在Dylan自己唱完Like a Rolling Stone後,伴字幕出來的還有Sonic Youth版I'm Not There,真是太好聽了,嚴重推薦,最後還有安東尼小胖子唱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效果也很奇妙。據説Charlotte Gainsbourg唱的Like A Woman也特別好,不過電影裏放不下了,Todd還得意地強調説,Soundtrack出來後你們一定要聽聽。

再説一下片名《I'm Not There》,我説過我並不是Dylan忠實的樂迷(Todd Haynes也不是),因此之前並沒有聽過這首被用作電影標題的歌。此曲收錄在60年代的B-Sides專輯《地下室作品集》中,充滿了半成品的粗糙感。為什麼Todd會選擇這麼一首Dylan的歌作為標題?很簡單。想想Velvet Goldmine,也是一首B_sides。這是一首訴説的是一個人想出現在另一個人的身邊提供援手卻力所不能及時的焦慮和痛苦。“我多麼想在你身邊,但我不在。我走了。”説的是誰呢?是Bob Dylan自我審視,是Todd Haynes的想象?都是。Todd在發佈會上説,第一次聽這首歌,他就深深被迷住了。除了這首歌表達的這種力所不能及的痛苦外,他還聯想到蘭波(Arthur Rimbaud)有名的一句詩:“I is another。”這種“在別處”的疏離感,與Dylan人生的複雜性和詩意是多麼的吻合。

其實,説了這麼多,我卻似乎幾乎沒説到重點。請原諒我在勞累狀態下的思路混亂。

究竟為什麼好看,我想喜歡過Todd以前任何一部作品的人都明白。順便説個小八卦,看《I'm Not There》前,我在威斯汀的露台上遇到剛看完一部片,還在等下一部片開場的Gregg Araki。伊正好有時間,於是俺很興奮地跟他聊了一下競賽片的觀感。不出所料,他説目前最喜歡《色戒》,接下來最期待《I'm Not There》。説到Todd Haynes的名字,他就兩眼放光,盛讚起來。他説《Superstar》永遠在他心中佔據着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and all Todd's movies are always very interesting。我瞬間明白,為什麼這兩個人我都喜歡。

説了那麼多好話,再説壞話。

第一,顯然Todd Haynes並沒有像喜歡David Bowie那樣喜歡Bob Dylan《INT》沒有《VG》那麼有激情,每一分鐘都感覺得到。結尾尤其明顯Todd也太草草了事了。這是他最沒有力量的一次結尾。

第二,這個片子裏有一些非導演剪輯的痕跡,比如heath ledger和richard gere,這兩個演得最差的dylan,卻有相當高的出現頻率。至於Cate Blanchett那一段超重甚至開始有點賣弄的戲份,不用説了,一定又是哈維温斯坦的主意。

我不在那兒的觀後感

有説迪倫是被拍傳記片最多的音樂人,當然這種説法沒有人去確切考證,況且也並非不是,因為迪倫自己人還健在,還遠不到蓋棺定論的時候。但可以確定的是,之前的迪倫傳記片普遍沒有什麼影響力,之前馬丁斯科塞斯拍的《No Direction Home》只能算是人物紀錄片,但為什麼之前那麼多人的拍攝甚至編排成舞台劇都只能以失敗告終,也許是迪倫不像貓王或者邁克爾傑克遜一樣擁有龐大的大眾票房號召力或者商業價值,還有大家肯定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迪倫實在是太難拍了。

迪倫在流行音樂上的革命意義已經彪炳史冊,有關他的歌詞的文藝意義也幾乎成為一門“顯學”,幾多次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並且就在幾個月前還被授予普利策獎,但美國的傳媒界卻幾乎眾口一詞不是迪論需要普利策獎,而是普利策獎需要迪論,他早已經成為一個標籤化的人,一座豐碑式的期待形象,一個凌駕於大眾之上的精神偶像。而他個人後期與外界的相對隔離,他成名之後對記者的`若即若離,以及他自己卓越的個人保護意識以及能力,都讓“迪倫”這個符號被嚴重界定,但迪倫這個人又是一個非常不想自我界定或者被外界界定的人,這種虛虛實實的在場和不在場讓迪倫成為影象的最佳素材,也是最難觸碰並且最難表現的鮮活樣本。

好在世界上不只有迪倫一個聰明人,在音樂上,在文學上,在政治態度和生活理想,不同的領域有各自的卓絕人士在維繫着生命倫理。領域之間有共融和互通,比如一切文學都是人學,所以迪倫也就並非不可表現,一種合理合適的影象,體現一個音樂人的生命歷程在越發顯得珠聯壁合。有鬼才導演之稱的託德海因斯就是一個聰明人,這個在《Velvet Goldmine》(絲絨金礦)已經可見一斑,還有一層意義,據説之前好萊塢過去10多年已經準備了大把的銀子等着迪倫點頭授權,但迪倫最終只認證了《I’m Not There》的版本,並向託德海因斯的劇組送上祝福,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看作是迪倫和託德海因斯兩人的通融。

一直被看作是噱頭的多人分飾一角其實並非沒有先例,早前就有一個音樂劇在表現同樣偉大的約翰列儂,不同膚色不同性別不同國家用了9個演員來體現列儂一貫主張的“世界大同”。和託德海因斯自己也承認,從《I’m Not There》還在醖釀的時候,他就早準備好了跳出《Ray》和《Walk the Line》的套路,用一種氣象萬千的張力來呼應迪倫,所以克里斯汀貝爾、希斯萊傑、理查基爾、本威士肖等人的面孔才浮出水面,而在茱麗安摩爾等一干女演員試鏡之後,在確定由影后凱特布蘭切特中標,熟悉電影的人會會心一笑,因為單純從選角這一項,就可看出託德海因斯慧眼獨具之外絕對有譜。

望眼欲穿之後,影片先在威尼斯收穫一個評委會大獎和凱特布蘭切特的最佳女主角,這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事,金獅輸給的是張藝謀做主席的《色,戒》,但大家都已經不太在意。略為在意的是凱特布蘭切特在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中敗北,大家也都知道,是屆奧斯卡,凱特布蘭切特是最為風光的女明星,這些都是題外話。而真正影片開始的時候,迪倫首先是一個叫伍迪的黑人小孩,抱着把寫着“法西斯”的吉他到處遊蕩,好感立即又來了,因為大家還都知道,是誰真正影響了迪倫,而伍迪格斯里才是“迪倫”這個符號真正意義上的父親。隨後克里斯汀貝爾扮演的民謠歌手傑克,以及那個叫約翰的“再生基督徒”,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迪倫後期對基督和福音音樂的熱衷;新生代傳奇的希斯萊傑扮演的擁有和迪倫一樣的婚姻生活的羅比,一個因為私人生活面臨分崩離析而被受糾纏的丈夫和父親;理查基爾在錯亂的時空中高深莫測的老牛仔,隱喻因為摩托事故而從公眾視線中遁離的時段;本威士肖版本的阿瑟因為一直迷戀19世紀的法國詩人蘭波而一直在闡述自己的主張和懷疑人生;更為驚豔的當然是凱特布蘭切特,黑白影象,現實和超現實交織,亦真亦幻,陰鬱並且細膩,表情飄忽閃爍不定,脾氣古怪不着四六,分明就是在英國巡演和《Don’t Look Back》時代的迪倫,在汽車裏和艾倫金斯博格隔窗對話的場景惟妙惟肖,坐卧的姿勢和彈吉他的背影都讓人叫絕……

更讓人叫絕的,是託德海因斯稱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生活中的真實迪倫,更沒有為了電影去採訪或者請教他,只是通過迪倫的唱片和影象資料來接近,一種保持着距離的接近,一種藝術上的邏輯接近,一種斷裂的破碎接近,託德海因斯自己説:“電影從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6位迪倫會站在一起告訴我們,這個拒絕自己以往扮演的任何角色,不斷前進而又不斷否定自己的人到底是誰。”雖然啟用了不少好萊塢明星,但影片《I’m Not There》還真是拍給迪倫自己看的,拍給迪倫的研究專家和崇尚文藝的知識分子們,因為其中有關迪倫自己的生長背景,有關迪倫生長過程中經歷的垮掉一代、越戰、黑人解放、女權運動等時代背景,包涵了太多的“在場”信息。對於同時代的人或者研究迪倫的人來説,這些信息的存在是絕對必要的,而對於一般的迪倫粉絲,或者普通的觀眾來説,就顯得晦澀並且了無生趣,所以託德海因斯劍走偏鋒,絲毫沒有討好大眾的意思;更難能可貴的是,就是對於那些標榜研究迪倫的專業人士也不啻為一種折磨,龐大繁雜的資訊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斷切換跳躍,在一種措手不及中完成着場景和畫片的轉接,故弄玄虛並且出其不意,不知道下一步銜接的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這種方式的確相當“迪倫”。

曾經在美國研究過迪倫的國內樂評人袁越(著有《來自民間的叛逆》,其中有大量篇幅講解迪倫),看過《I’m Not There》影片後曾放言,“我相信國內能夠真正全部看懂這部電影的人不超過10個”,他的意思應該自己是看懂的10個人中間的一個,這種説法還是一種可愛的執拗。其實電影的名字已經是“我不在場”或者“我不在那兒”,懂和不懂又有什麼的界限。因為單純從電影看,這是一部文藝片而非商業片,這是一種以迪倫的方式拍迪倫的影片,這也是之前拍過的林林總總迪倫傳記電影甚至音樂人傳記電影中非常出色的一部。而迪倫自己之所以選擇離開公眾視野,也許正是有那麼多的人想“弄懂他”,弄懂他為什麼一直在變,弄懂他為什麼可以“給時代代言”,弄懂他的音樂和他的歌詞之間到底是在講什麼,甚至弄懂他和瓊貝茨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而又為什麼分手。那麼多人想把迪倫這個人神化,神化之後又有那麼多人想把迪倫這個神還原成為人,於是人神之間來回折騰,直到迪倫自己都厭倦了,於是選擇“不在場”,誰知道“不在場”竟然也是一種“在場”,哲學意義宗教意義上的詮釋紛至沓來。所以不管迪倫自己是不是被拍傳記片最多的音樂人,但肯定是養活評論家最多的音樂人,貓王和列儂沒有活他這麼時間長,傑克遜又沒有像他這樣會寫歌詞。於是就他這樣的差勁嗓子,一個一般意義上絕對的糟糕歌手,讓流行音樂不在只是音樂,從這個意義上説,託德海因斯拍出來的《I’m Not There》真是善莫大焉。

“我不是什麼代言人,我只是月光下裸體的舞者”,成名後的真實迪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實在是有趣,有趣到無趣,因為已經被過多的闡釋,被過多的神化,從某種意義上説,這種闡釋甚至還不如一定要爬到迪倫家房頂上窺探他私生活的行為更為可愛,但是沒有辦法,他自己有這個能耐成為一個能夠“預測風向的人”,即使到了後期躲進小樓,還是有各類的獎項等着頒譽。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無法脱離公眾,就如同作為一個現代人無法脱離現代,一個“在場”的人必須在場一樣。“I’m Not There”出自迪倫一張沒有正式發行的專輯《The Basement Tapes》,據説歌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總是在誘惑面前猶豫不決/現在誘惑不再跟隨我/但我已不在那裏/我已遠去。”年近七旬的迪倫回首前塵往事也許會萬般寂寞,但其實,從電影《I’m Not There》中,從一干為電影做配樂的Pavement、Yeah Yeah Yeahs、My Morning Jacket、Pearl Jam、Television以及Wilco樂隊主唱全數在列,還有Sufjan Stevens和Cat Power,Sonic Youth和Yo La Tengo,老一輩的Willie Nelson以及迪倫多年的好友Ramblin' Jack Elliott……其實大可不必寂寞,聰明人還是大大的有,迪倫自己應該還是可以欣慰的。

我不在那兒的觀後感

不瞭解Bob Dylan,就不會真正瞭解這部電影。

不瞭解Dylan的人,可以從演員、情節、演技、6人一角色的設置去評論這部電影;瞭解Dylan的人,可以看到影片的奇妙之處。

這部電影運用了太多的象徵手法、表現主義、極端化的誇張。6個Dylan是他不同的側面,是他矛盾的內心。把6個Dylan穿插敍事,實際上是在一條時間軸上把現實中Dylan的矛盾內心和精神展現出來。

我説時間軸,對的,這部電影看似零散,但實際是按Dylan生平(還沒死的生平,哈哈)的順序記錄的傳記。從最開始,美國南方黑人的影響,到最後,美國傳統音樂的迴歸,這就是Dylan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傳統民謠、布魯斯、還是抗議歌曲、夾雜着毒品的搖滾、對自我展現的民謠音樂、基督教意味強烈的音樂(Dylan曾經出過3張宗教音樂專輯),都是Dylan走過的歷程。所以,我看來,這部電影是很清晰的,也很明白。

不要去批評情節的設置,人物的設置,因為電影中幾乎所有的情節,都有現實中的意義或對應之事;很多人物也是真實的。我們可以看到65年新港音樂節 Dylan的插電,可以看到後台pete揮舞着斧頭要砍電線,可以看到Dylan在63年的女友蘇珊(畫家),可以看到艾倫金斯堡,可以看到那些演出和採訪的場景(幾乎都有當時的版本作為支持,很多就是翻拍),我們可以看到66年英國巡演時觀眾喊的“猶大”,可以看到Dylan的婚姻,離婚,孩子,可以看到他在“亨利 維斯利 哈丁”和“納什維爾的天空”兩盤專輯中的狀態,可以看到他在“血跡”專輯中的狀態......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對Dylan的瞭解,才能看出影片很多精妙的細節。

這簡直是一部記錄片,是把人物結構後重述的記錄片,細節真實耐人尋味。

從7年前接觸Dylan的音樂,收集了20多張專輯,看了太多的傳記,深深為Dylan的音樂和精神折服,我只能説,只有瞭解老Dylan,才真正知道這部電影的精妙。

Tags: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