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理想》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5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理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理想》讀後感

《理想》讀後感1

《給理想一點時間Ⅲ》是鳳凰網博報博文選集(第三集),書中精選茅於軾崔衞平張維迎徐賁閭丘露薇老愚十年砍柴宋石男蘇岑鄢烈山連清川王曉漁等兩岸三地、海內外數十位博主的年度經典佳作,是鳳凰網博報頻道長年一貫全心全意服務博主、為網友推薦佳作編輯準則的再度呈現。本書選編標準力求多元、包容、開放、精美,所選文章風格多樣,談古論今,西為中用,全方位、多角度關注中國當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為中國人重新尋獲精神寄託和靈魂港灣提供另一種可能。本書入選博文作者既有活躍於互聯網上的名人大家,也有一心觀察生活寫好博客普通作者。

本書的書名來源於政治學者劉瑜女士的文章《給理想一點時間》,這也是我們共同的願望,願所有人都能戒驕戒躁,沉下心來,相信時間,給理想一點時間,唯有時間能改變一切。作為鳳凰網博報博文精選系列《給理想一點時間》的`延續,我們廣泛聽取博主網友的意見建議,這一本無論是文本價值還是印刷裝幀都有大幅提高,是閲讀和饋贈親友的佳品,也是廣大青少年瞭解當下,思考未來的啟蒙之作。

《理想》讀後感2

這幾天,才開始翻閲借的書,其中一本名師訪談錄,本來想這樣的書也許會不太想看,於是一直沒有打開過。

沒想到,開始讀第一篇訪談,我就被書的內容吸引了,竟然有一種讀小説般不忍放手。

《行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是對林良富老師的訪談,從舍與得——職業生涯的演進、學與思——基於問題的學習、行與知——懷抱理想的實踐、疑與信——紮根實踐的思想、收與放——志存高遠的追求,這幾個方面,向我們全面描述了林老師的`工作、學習、思考經歷,其中有人生的高潮也曾有事業的低谷,但最終是林老師執着的追求和努力,讓林老師收穫了專業的飛速發展和人生的精彩。讀來很受感動,特別是林老師獨特的思想以及面對挫折卻不停止前行的腳步,真是讓人佩服,這可能也就是優秀的特級教師跟我們平常人的不同之處吧……

讀書、思考、堅持、堅守,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這些都是必須具備的要素。反思自己,儘管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信念,努力在做一個好老師,可是讀書沒有成序列,思考也不夠深入……專業發展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心中明白,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能繼續用百倍的努力和學習才有可能會成功。

當下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所思付諸行動。

《理想》讀後感3

我剛剛看了兒子的理想這篇文章,感慨好多,特別是這一段:孩子聽説礦難的消息,就嚇得睡不着,生怕自己變成沒爹的'孩子,他半夜裏爬起來畫這張圖紙,他要人在籠子的頂上焊上全世界最厚的鋼板,這樣就砸不到他爸爸了,底下不焊鋼筋,讓他爸抬腳邁步,兩側焊上把手,他爸爸挖一段煤,就可以提着籠子前進一段,前面留出口,方便他爸爸挖煤。

我很想做個孝順的孩子,也很希望自己在爸媽眼中是個孝順聽話的孩子,但很多時候表現的不盡人意,我成績不好,媽媽找學校給我補習,每天要等我放學後接我,再送我去補習學校,中間還要送飯。媽媽現在懷有寶寶,有天下雨,大着個肚子,撐着雨傘,拿着飯盒,身上都淋得很濕的出現在我面前,我這時候正在開小差,媽媽看我不認真,眼淚水都出來了,我也跟着媽媽哭了。我成績不好,媽媽為此想了很多方法,我就是調皮,媽媽講像我這麼皮的小女孩這輩子還沒遇見過,經常是媽媽為碎了心。

看了這篇文章,我也很想為爸爸媽媽做些事情,爸爸也經常教導我説,你現在主要是好好學本領,將來能自己養活自己,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就放心了。我也下了決心,一定不會讓爸媽失望的。

《理想》讀後感4

今天,我讀了《理想的風箏》一文,我彷彿看見劉老師又再放着自己親手做的風箏,拄着枴杖一步步地跑跳着。我被劉老師那樣樂觀,堅強的精神所感動了。

劉老師沒有左腿,他只靠着健壯的右腿和一根已經用得油亮的圓木棍,一天站好幾個小時,為學生們講課。失去一條腿,對平常人來説,是多麼大的打擊。而劉老師卻每天拄着一根圓木棍,在課室講課,費力的轉身。

讀了《理想的風箏》,我想起了我自己。平時,我哪一受傷,就痛的哇哇大哭。如果我失去了一條腿,可不會像堅強的劉老師那樣樂觀的看待生活,而是自卑的待在家裏不敢出門。想到這兒,我更是對劉老師敬佩三分了。

然而,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

每年春天晴朗的日子,劉老師就在操場和學生們放起他親手製作的風箏。放風箏,劉老師的腿自然不便於奔跑,但他一定會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還有一次,劉老師故意撒脱手,任風箏隨風一蹦一跳飛跑,而自己拄着枴杖去追趕風箏。終於,他抓住了風箏的線繩,臉上現出得意和滿足的.神氣。讓我感受到劉老師生命的強壯和滿足的神氣。他就像風箏一樣在我心裏飛的越來越高。

《理想的風箏》讓我明白了,雖然人生的道路會很多挫折,但我們可以用堅強和樂觀來拼搏。

《理想》讀後感5

理想是一艘航船,承載着我們的憧憬與希望;理想是初升的太陽,將一盞明燈在我們心中點燃,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許多成功人士,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有今天的輝煌。張海迪正因為有理想,才譜寫了生命的讚歌;鄧亞萍雖然個子矮,但她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最終成了一代乒壇皇后;袁隆平為了讓人民不再捱餓,勵志當農業學家,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聞名遐邇的“雜交水稻之父”……這些成功人士無一不是從小就有了遠大的理想,並且都有所成就,我從心底對他們產生了敬佩之情。

舒爾茨曾經説過:“理想就像星星,我們永遠都到不了那裏,便是像水手一樣,我們用它指引行。”巴金也曾經説過:“理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們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讀了《理想點亮人生》這本書,更堅定了我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志向,我決心從現在做起,樹立遠大理想,長大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記者,不論環境多麼惡劣,我都要去採訪,報道準確的新聞,幫助廣大人民瞭解更多事情。我還要去外國採訪,見識最廣闊的世界,把我們的祖國改善得更美麗、發達。有了理想,我就要努力,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着目標努力!加油!我在心中暗暗地為自己打氣。

理想是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向天空,衝破雲層,翱翔宇宙,成就輝煌!

《理想》讀後感6

小時候我不知道長大該幹什麼,就問媽媽,媽媽説:“這需要你自己去想。”我就想,媽媽當老師,我也當老師吧!但是看了《名偵探柯南》,我又想當偵探;後來和外公一起看電視劇《懸崖》,我又想當特務……

最近我讀了《理想點亮人生》這本書,我認識了在無聲世界中起舞的邰麗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讓人民不再捱餓的袁隆平……這些人呈現給我一個異彩紛呈的理想世界,讓我明白了理想是指路燈,在現實中要啟程才能實現。就像德國戲劇家歌德説的那樣:人生重要的.事情就是確定一個偉大的目標,並決心實現它。

我已經上四年級了,還不知道長大要幹什麼,我很着急。當老師,怕教不好學生,誤人子弟;當偵探,怕自己不夠聰明,讓壞人逍遙法外;當特務,怕自己不夠勇敢,泄露祕密……

媽媽告訴我:“你的遠期目標是考上理想的大學,現在的國小是打基礎的時候。”還讓我明白了,我要是把各門功課都學好了(包括音體美、思品、科學),上國中時就不會覺得難了。於是我跟媽媽一起制定出了短期的目標和計劃,比如説自己獨立完成作業、期末能被評為三好學生、明年爭取競選上大隊長等。媽媽特別要求我:思想第一、身體第二、學習第三。踏實做好每一天,增加自己將來服務社會的智慧和能力。

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力量,作為一名國小生,我相信只要我像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李潮一樣,確定了理想,也能點亮我的人生!

《理想》讀後感7

今天我們學了《理想的風箏》一課。課文主要是向我們介紹了作者曾經的一位沒有左腿的殘疾老師,作者通過回憶劉老師上課時和跟同學們放風箏的情形,表達了他的慈祥和親切,讚美了劉老師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劉老師雖然殘疾了,還年過半百,但他依然堅持教書,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幸福,他這個樣子,完全可以回家養老享清福。可是他並沒有這麼做,他不僅不自卑,反而比有些四肢健全的人更努力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劉老師很愛放風箏,他每次放飛在高高的藍天的,不只是風箏,還有他那遠大的理想。

生活當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些殘疾人極不自信,他的自卑可能使他失去工作,失去朋友和親人,最後只能淪落到大街上去乞討……而有些殘疾人卻不這樣。他們沒因為自己身體上的一些缺陷就從此站不起來了,他們有許多自己開了一家小店,什麼“盲人按摩中心”、“啞巴雞蛋糕”啊之類的。這些店絕對會越做越火,因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自信還有遠大的理想支持着他們。

人若是沒了理想,他的靈魂將會比他的肉體死得更早。上帝之所以把人的眼睛放在前面,就是要告訴你:朝前看吧,未來的路總在前方!

《理想》讀後感8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生活的目標。

大家都應該有理想吧?我就有理想,但是有很多的理想,因為是每一個階段的理想。上幼兒園時,我的理想是當一個音樂家,剛上國小時我想當舞蹈家,二年級時我又想當一名畫家。轉眼間,到了四年級,我又想當一名教師,想為比我小的同學增加很多豐富的知識。

每個人的理想都不一樣。鄧亞萍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優秀乒乓球員,為了她的.夢想,她努力奮鬥,終於成為奧運冠軍。諾貝爾的理想是當一名發明家。經過他的努力,終於發明了“安全炸彈”。你的理想是什麼?有可能在説理想的時候,你的大腦會是一片空白,但我絕對不會腦子空白,因為我有理想,有抱負。

我們國小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只有有了理想,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才會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理想催人奮進,指引着我們為之努力、拼搏,我們的人生,因為有理想而變得絢麗多彩,我們的生命之花也因理想的存在而綻放。

《理想》讀後感9

讀了《理想點亮人生》這本書,我明白了從小樹立理想的重要性。高爾基曾説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理想是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有了人生目標,就有了努力方向和動力,就知道我們為什麼學習,為誰而學習。

書中的人物為了實現理想,擁有拼搏而堅持的精神,就是這樣為了理想不怕苦不怕累的堅定意志讓我深受感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擁有遠的'理想的人:比如楊利偉,通過辛苦磨鍊,他克服了恐高症,又經過不懈努力與堅定的信念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實現了理想;還有數學家華羅庚,因為他心懷遠大理想,在失學後抓緊一切時間自學。一年四季每天一邊在店裏幹活一邊刻苦自學10個小時以上,寒冬酷暑也要堅持,最終以頑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實現了他的理想。相比之下,我們現在擁有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所以,我們應該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更應該加倍努力。

書中人物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心懷遠大的理想,憑着他堅定的信念與不怕吃苦的精神戰勝了種種困難。

所以現在,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兒童,要擔負起世界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並以堅定的意志,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一步一步的將理想變為現實,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理想》讀後感10

我一直有給孩子們推薦閲讀書單的想法,對過去閲讀的書的印象沒有當下深刻。我換一種思路,把看的書的讀後感寫下,這些,就是我的推薦書目。

奧斯卡.王爾德的戲劇劇本《理想丈夫》,比莎翁的'戲劇更適合孩子們閲讀。一語句更精煉,二口語感更強,三更貼近現代生活。

我覺得劇本題目應是《An Ideal Husband And An Ideal Wife》,摘兩段對白,也許容易明白。Lady Chiltern is sir Robert's wife. Mabel is Lord Goring's future wife.

甚至,《An Ideal Wife》比《An Ideal Husband》更切主旨。不妨猜測一下,作者選擇的劇名恰反映了作者的寫作風格。

如此理解就更有趣了。

讀戲劇的樂趣之一是朗朗上口,象音樂。文字像詩句一樣。押韻對偶對比,不由朗讀起來,給人強烈的節奏感。

讀戲劇的樂趣之一是思考回味。尖鋭的矛盾,突變的情節,精設的場景,誇張的語句,以外的用詞......都是作者或者的深意。領略這樣的風景,感覺是非常美妙。箇中體味只能自己去品。

所有的思想源於生活,閲讀好書幫助我們理解生活,是孩子們成長的最好的朋友。

你會如何選擇朋友、丈夫、妻子?

《理想》讀後感11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

我們的學生,特別是國小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獲得成就感,就會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相反,如果學會鼓勵學生,着力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那麼,學生就會在學習中獲得自信, 對話的主體必須有一種“對話意識”,即一種民主的意識、平等的意識、合作的意識,致力於共同創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傾聽他人的渴望,如果沒有這種對話意識,沒有這種渴望,即使有再華麗的辭藻,再優美的句子,都不是對話,而可能是別的什麼。

我們大壩中心學校的.很多學生,其實在上課的過程中,很多都是主動回答問題的,都是積極認真交流的,我想,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培養學生的這種自主意識。

還有尊重,要讓學生有自主意識,前提就是尊重,兩者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

搞好管理,為學生的進步而探索,教育即解放!

《理想》讀後感12

通過學習《未來理想組織大揭祕-共生型組織》一文,我收穫頗多,個人現階段眼界和能力有限,對文中比較深奧的內容可能未全部理解透徹,但是對文章中共生型組織的由來、特徵及其四重境界的闡述,我有一些感悟和想法。

從地球的產生到地球上生物的產生以及人類的誕生,隨着時間的推移,人類不斷繁衍生息,人類發明科技不斷進步,我們一直處於不同的組織當中。從大層面來講,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都處於一個生態圈,正是因為生態圈中各種共生組織的相互發展、相互協同、相互促進,才使得天地平衡,萬物有律。無論是商業企業的需要,還是人類生活的物質精神文明所需,都有着與生物自然演化、生態圈自然發展類似的.規律。

人類文明社會的企業組織需要領導的高瞻遠矚及高層的戰略方向把控。處於當今高速發展的科技社會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智慧科技,這使得組織要不斷地調整狀態,既要保持內部的平衡發展又要保持外部的互利共生,共同進步。我們不排斥競爭,我們需要競爭,在競爭中我們要保持靈活,建立共生型組織。商業體系就是一個生態系統,一些物種滅絕的原因是生態平衡不再需要其存在,我們需要做好生態發展的那一顆螺絲釘,保持在生態系統中與其他相關零件協調一致,共同推進發展,創造更美好更完美的生態。

《理想》讀後感13

讀了《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第七章“完美的教學”,文中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看法,我把它們摘抄下來,在以後的時間裏可以不斷地品讀、揣摩:

對教師而言,上課是與人的交往,而不單純是勞作;是藝術創二不僅僅是教授;是生命活動和自我實現的方式,而不是無謂的犧牲和時光的耗費;是自我發現和探索真理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展示結論。

一個教師,其實也是社會舞台上的一個“角色”,他在講台上講課,更是在社會舞台上“做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向學生乃至社會展示着自己的人格品味。

學生有自己的'感性和情感世界,他同教師一樣懂的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教學必須讓他們時時體驗到他們的個性受到尊重,以及教師對他們的關懷。只有合作的師生關係,才能帶來學習的快樂和成功,是學生熱愛思考並且善於思考。

教師要以真誠的自我對待學生,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真誠的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只有充滿真誠的教學,才能給人以温暖的感覺,才能有感染力和親和力。

聽課是學習,讀書是學習,寫作也是學習,而且是更有效的學習,因為寫作使得閲讀不能滿足於泛泛瀏覽,而必須是一種研讀。

養成寫作的良好習慣,會使我們更用心的品味生活,洞明世事,從更廣闊的生活世界中捕獲到怡人心智、怡人性情、滋養人生的知識與信息。

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教給學生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理想》讀後感14

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摘錄: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

我們的學生,特別是國小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獲得成就感,就會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相反,如果學會鼓勵學生,着力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那麼,學生就會在學習中獲得自信,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認為,理想的課堂應是智慧的課堂,學生能主宰自己,能與老師平等交流,大膽發表自己的獨特的'見解,有豐滿的個性,説自己所想,寫自己所思。在這裏,沒有人拾人牙慧,沒有唯唯諾諾。對話的主體必須有一種“對話意識”,即一種民主的意識、平等的意識、合作的意識,致力於共同創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傾聽他人的渴望,如果沒有這種對話意識,沒有這種渴望,即使有再華麗的辭藻,再優美的句子,都不是對話,而可能是別的什麼。

我們大壩中心學校的很多學生,其實在上課的過程中,很多都是主動回答問題的,都是積極認真交流的,我想,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培養學生的這種自主意識。

還有尊重,要讓學生有自主意識,前提就是尊重,兩者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

搞好管理,為學生的進步而探索,教育即解放!

《理想》讀後感15

讀了理想的風箏後,我有很多感想。

樂觀,何為樂觀?樂觀其實就是正視命運,快樂面對挫折。一位殘疾的老師都不肯向命運低頭,被挫折打垮,何況我們是正常人,更應該這樣但我卻做不到。我,班級中的俊俊者,同學們的好榜樣,以優異的成績“著稱於世”可我卻時常被命運擋在了成功的門外。一次考到了80幾分,我消沉了眼前的希望徹底被抹滅了:一次被老師批評,我絕望了,只覺得前途渺茫:一次被同學嘲笑,我沉淪了,彷彿身在一個無助的.世界裏······

我抱怨,我吶喊:“命運,你太不公平了!”可無論我如何反抗,命運總是不會練習我,反而給我帶來了更多災難“我當時痛苦絕望,覺得上天很不公平。可我學習了《理想的風箏》這顆後,不由得感到慚愧。文中那位年過半百且身有殘疾的劉老師,不為只覺是殘疾人而悲觀消沉,而是更加上進,希望彌補自己的缺陷。而我,卻與其恰恰相反。我在一旁大聲抱怨吶喊,劉老師卻正視命運,快樂生活,我認為生活在無助世界,劉老師卻熱愛現在的生活,還快樂地放風箏,我氣餒了,墜入了絕望的深谷,劉老師卻依靠自信樂觀,登上了希望的高峯······

這一切都證明了我與劉老師之間的懸殊差距,身為正常人的我感到自己慚愧不如。我發誓我一定要脱胎換骨,做一個樂觀向上,任何困難都打不跨的人。劉老師就是我學習的榜樣!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