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合集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7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陶行知名篇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合集15篇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1

近一階段,有幸翻閲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通過學習這位偉大教育家的名篇論著,讓我感受到了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是那麼的貧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它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對讀本書的幾點體會記錄如下:

一、生活即教育,教育無小事

陶行知先生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生活與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不能脱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脱離教育。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應有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應根據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歎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與教育緊緊聯繫起來的思想,給了我無限的啟發和思索。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生活教育,讓他們從生活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中去學習。而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文字、書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來源於生活,由生活產生,文字、書本不能喧賓奪主,作為教育的中心內容。“生活即教育”則主張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的場所。這就擴大了教育的範圍和場所,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的概念。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定義為“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就是説“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脱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説教。

正如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學習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新課程惟有反映社會及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體現課程的本質功能。對每個學生個體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識世界是從生活世界分化出來的,是為生活服務的。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細節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利用鮮活的人物和事例讓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無論是光明的一面還是陰暗的一面,讓孩子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用心去觸摸、去感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學生的生活離不開社會,只有將整個社會變成學校,教育的對象才更豐富,教育的意義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每天四問,每天快樂

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他要求大家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並以此來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每日四問,把我們平時看似不經意的許多壞習慣都問了出來。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並且,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為非作惡愈大。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着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着大的進步,學問上有着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那麼,如何築起人格的長城呢?陶行知認為,首先要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性。要樹立為博學而學習、為獨立而學習、為民主而學習、為和平而學習、為科學創造而學習精神。其次,要修身養性,具有“大丈夫”的氣概。所謂“大丈夫”的人格,就要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還須有獨立的意志,獨立的思想,獨立生利和耐勞的筋骨,耐餓的體膚,耐睏乏的身軀,去做那搖不動的基礎,即為建立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基礎而奮鬥不息:第三,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陶行知曾親自為育才學校學生制訂的“育才十二要”,即育才學生的行為規範,要求每個學生自覺遵守。這十二要的具體內容就是:“一、要誠實無欺。二、要謙和有禮。三、要自覺紀律。四、要手腦並用。五、要整潔衞生。六、要正確敏捷。七、要力求進步。八、要負責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於為公。十一、要堅韌沉着。十二、要有始有終”。總而言之,陶行知認為,道德教育對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是做人的根本”,因此,一定要加強道德教育。

總之,陶行知博大的教育理論,精髓的教育思想,需要我們從教育教學實際入手,慢慢地去咀嚼,去感悟,去提高。我相信,在陶行知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我們的教育之路會走得更好。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2

説實在話,在讀《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前我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教學研究可以説是不很瞭解,對陶行知先生本人的故事和教育思想的精髓更是模糊的,片面的,在認真地讀了這本書以後,其中《生活即教育》對我啟發最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生活與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不能脱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脱離教育。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應有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應根據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與教育緊緊聯繫起來的思想,給了我無限的啟發和思索。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生活教育,讓他們從生活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中去學習。而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文字、書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來源於生活,由生活產生,文字、書本不能喧賓奪主,作為教育的中心內容。“生活即教育”則主張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而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脱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説教。

正如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學習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新課程惟有反映社會及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體現新課程的本質功能。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細節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利用鮮活的人物和事例讓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無論是光明的一面還是陰暗的一面,讓孩子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用心去觸摸、去感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做為一名新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3

在一次學校業務學習會上對"陶行知先生及他的教育思想了解有多少"的問卷調查中,我驚異地發現,雖在師範院校曾聽過老師的講課,但隨着歲月的流逝,如今竟然只依稀記得除了他的幾句諸如"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和"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外,其他就渾然不知了。正如作者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中"序二"所寫:"大面積的中國小教師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説,更別説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諸教育實踐了,繼而有所發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個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怎麼可以在中國做教師呢"可見陶公在中國教育界的影響之深遠。

身為教師卻對陶行知知之甚少,懷着愧疚的心情,利用假期我翻閲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文章短小精闢,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就如聽一位慈眉善目的長者語重心長地娓娓道來。由此當我瞭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學做合一"等這些他所創立的獨特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地為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並研究的"做中學"等教育學説,對於我們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裏,"仁"與"愛"佔很大的比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效果。"四塊糖果"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傳為佳話,也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學習和仿效的範本。在這個故事裏,陶行知先生對"打架事件"的處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規教育模式,並沒有採用毫無實際內容的空洞説教,也沒有一味簡單生硬地指責數落,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教育轉化學生的預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稱奇,究其所在,便是一個"愛"字,試想,倘若當時陶先生怒氣衝衝,不分青紅皂白,將這位學生一頓劈頭蓋臉地責罵,後果可想而知,效果將適得其反。"愛的教育"在這個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

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像陶先生遇到的類似打架的學生還有很多,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細心,耐心和愛心,始終把"愛的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記得我班原有一名調皮學生,上課做作業時總以肚子痛要上廁所為藉口出去遛一圈,我沒有橫加指責,粗暴對待,相反,卻對他關懷備至,傾注真心,又是端水,又是細心詢問病情和徵求是否需要上醫院,學生看到教師為他來回忙碌,幾番下來,心存不安,繼而改之。由此可見,愛的教育確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當你面對那些"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千萬告誡自己:一定要冷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如果我們都能像陶先生那樣,把每個孩子都當成一塊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礫中的金子,把"指責,批評,抱怨",努力換成"啟發,賞識,激勵",那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一片充滿生機,充滿真誠和愛意的美好天地。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多麼崇高的境界啊!僅僅十二字,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愛的教育的詮釋。教師這個職業,需要的也就是這種勤勤懇懇,無私奉獻的精神。今天,當我再次捧讀這位教育大家的教育名篇,彷彿看到了這位樸實的老人,正緩緩向我走來,他的這句教育名言,時刻鼓舞着我,它催我奮起,激我向上。因為陶行知先生始終是我學習的榜樣。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4

還記得在徐州高等師範讀書時,就從書本中認識陶行知先生。他的一句名言“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就被學校掛在走廊。現在讀起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與自己教學實踐相結合去體會,和我作為一名學生時候感覺是不同的。

《陶行知教育名篇》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

一、師德培訓教材

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對教師的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着大的進步,學問上有着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着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

二、生活中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三、教“學生學”

“教學做合一”,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書中他作過一個生動的譬喻:游泳要在水裏遊,學游泳,就須在水裏學。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讀游泳的書籍,做游泳的動作,縱然學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時候,還是要沉下去的。學生的學習亦是如此,光學會書本上的知識,不懂得如何去實踐運用,即使把書上的內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師不應該僅僅把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更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去學,如何去用。

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

“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學也不成學。”,陶先生説得多好。如今學生的生活圈子比較狹小,但是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對信息的接收能力是非常強的,課外知識非常豐富。由於他們年齡小,還不能把所知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這就要求教師在“做”上教,促使學生在“做”中學,廣泛地在課堂課外開展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正是從“做”入手促進“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園丁的夢境,常常是花的芳香,葉的濃蔭,教師的夢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臉,朗朗的書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把你和你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裏,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將會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以陶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學會過硬的技能,讓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5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

懷着對陶行知無比崇敬的心情,我閲讀了《陶行知名篇精選》中的一些章節,都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一語道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老師。想想自己這一年的教學,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識教給學生,或者説把學生看成一隻鴨子,把知識當作糧食,只知道把鴨子為飽,現在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只注重了老師的教,沒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

“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這些話語對我都有很大的啟發。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因為害怕失敗,所以總是退縮。怎樣才能成功呢?不能光是靠想,一定要付之於行動,也就是要“做”。真正的做要在勞力上勞心。“勞力上勞心”很簡單的五個字,它的意義卻很深長:它告訴我們不要蠻幹,不要空想。如果僅憑着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教課,你的教育教學方法沒有絲毫的創新和變化,那隻能是一個教書匠;倘若心裏有着很多想法,但是不敢去嘗試,害怕失敗的,這也不值得提倡。人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並且要試着去做,這樣他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在做每件事的時候都要用心去做、動腦去做、好好去做。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不僅為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為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麼。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6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學校三週年紀念晚會上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讀後不由深思。孔子説“每日三省吾身”,陶行知老先生提出“每天四問”,都説明了一個道理——人要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才能防微杜漸,在反思中才能不斷進步。

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建築人格長城的基礎,就是道德。我們不只是為了教學生學習知識,更是為了教學生學會做人,做人應該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我們更應該加強師德修養,處處做學生的楷模。“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為一個教師,要想教學生求真,做真人,那麼自己先要求真,學做真人,求真的知識,求真的本領,有真的道德。

眾所周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一定程度上,健康就是財富,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責任。對於教師來講,我們的健康不僅關係到個人,而且關係到學生和家庭,更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身體健康也是教師的一種素質。陶行知先生説:“我們每天應該要問的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健康第一’。沒有了身體,一切都完了!”一項調查顯示,相當多的教師處於亞健康狀態,而患有不同程度職業病的教師竟然達到三分之一,我們經常看到某某老師帶病堅持工作以致倒在講台上的報道。究其原因,其一是老師沒有科學地安排工作,沒有安排專門時間來鍛鍊身體;其二是許多老師健康意識較差,有病能拖則拖,沒有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還經常熬夜工作。陶行知先生指出:“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並提出幫助學問進步的五字要訣——“一”(專一)、“集”(蒐集)、“鑽”(分析)、“韌”(堅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名教師要想在教學工作中游刃有餘,僅僅靠已有的知識儲備,積累的教學經驗是遠遠不能適應課改後的教學要求的,必須不斷補充營養,及時探索新知,有所取,有所棄,既博選眾家,又在重點環節有所專攻,有所突破,有所建樹。頭腦中的理論在實際教學中得以應用,再由實際的案例上升為理論。如果我們把“一”、“集”、“鑽”、“剖”、“韌”這5個字好好地融會貫通,我們的教師專業成長一定會提速。

陶行知先生認為要緊的有三點:“一是要站崗位,二是要敏捷正確,三是要做好為止。”在本崗位上努力,把本崗位的職務做得好,這是盡責任的第一步,因此人人都要有站崗位的教育。站牢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教育自己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教育着自己進步。工作只有敏捷而正確才有效力。工作怎樣做能夠做得敏捷正確呢?這就是靠熟練和精細。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錯弄壞事情的。有些人做事,有起頭無煞尾,做東丟西,做西丟東,我們做事要按照計劃,依限完成,就必須毅力堅持,一直到做好為止。

著名教育家葉瀾曾經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但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反思實際是對本質的追問,通過反思,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教訓,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反思,使自己的教學精益求精,漸臻完美。

每日四問,時時反思,鞭策我們時刻保持上進之心,擁有好學之心,固守責任之心,堅定向善之心,才可以見到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着大的進步,學問進修上有着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進步。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7

教學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學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論和教學論。陶行知的教學思想,開始在《教學合一》一文中作了較為系統的論述。他説:“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主張教學合一,反對教學分離。教與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是教學論的起點。離開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談不上有教學,這是教學理論的基本問題。陶行知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也不在於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主觀地“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稟賦不同,接受能力各異,教學方法也不能強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同時教師要“一面教,一面學”,不斷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學生。這是他主張“教學合一”的理由。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國內“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況下提出來的,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闡明瞭他的教學主張。這一主張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教與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之間的辯證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如果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自覺地學習,主動地探求,教師只管“教”或“教學”,也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再則,世界上“新知無窮”,學生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探索新知的本領,也不能適應未來的生活,學生不能永遠跟着教師走。“教學生學”,就是教學生自己會學,這體現了學生主體的思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領導者、組織者,也是知識的傳播者,處於主導地應,理應發揮主導作用。但這種主導作用必須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前提,否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發揮。“教學生學”,也體現了這一思想。這就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一對矛盾,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得到統一,正確地反映了教與學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還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諸因素,這也要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統一,所以教師必須瞭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一面教,一面學”,深入掌握教材內容,以促進知識的轉化。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8

最近讀了《陶行知名篇精選》,受到很大觸動,其中感觸最深的是陶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法。“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法是陶先生在1927年在創辦南京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的校訓。他強調:“‘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是“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原理之一(其中三大原理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是指導整個學校的教學活動的方針。

“教學做合一”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做;二是教法、學法和做法應當合一,教師既教又學,學生則是學;三是教學不只教人學,而更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個方面,“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什麼是“做”呢?“盲目盲動”是做嗎?不是,胡思亂想是做嗎?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後來他又指出:“所謂‘做’是包涵廣泛意味的實踐的意思”。

不難看出:“教學做合一”,實際上是知行合一,行是做,即實踐,做是第一,知是第二,它是改變舊的傳統教學中脱離生活、脱離社會、脱離實際的三脱離的敝端,把單純傳授知識、死教書、死讀書的教學轉移到培養學生的生活力和創造力的軌道上來,培養創造型、開拓型人才。要求學用一致,在實踐中加強理解,推行手腦並用,在勞力上勞心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教育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將指導學生學習的工作做好,不只學會、能應用知識,且能會學,終身受益。這就要求教師採取“自動”的方法、“啟發式”方法,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由此我聯想到了我的《機械製圖》課的教學,《機械製圖》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從而能夠順利地閲讀機械圖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我很少用模型教學,因為我感覺用模型過多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教學中,如果我們充分利用圖紙,結合三個視圖從多個角度講解,就能夠慢慢地把閲讀視圖的方法灌輸給學生,學生就會一步步的學會看視圖的方法,然後再用模型對照,找出看視圖時的不當之處,更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比直接看模型要好的多。

陶先生的“教學做合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我覺得這句話非常適合我們的職業學校。由於社會的迅速發展,我們職業學校的教材變化非常快,即使教材沒有大的變化,社會新興的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也日新月異,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把最新、最優的知識教授給學生,我們老師必須時時刻刻都要堅持學習,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因此我們除了參加各種規定的繼續教育之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手段,及時搜索本專業的最新信息,及時傳授給學生,這樣才是充分貫徹陶先生的“教學做合一”,這樣才能培養出受社會歡迎的學生,也才能做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9

這次,我有幸拿到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原先想自己工作了將近20年,教育理論已經學了不少。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又會和以往的有什麼不同呢?帶着這種想法,我閲讀了此書。通過閲讀《陶行知教育名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那麼的貧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所謂學無止境啊!

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其中感觸較深的是:

1、生活教育思想是貫穿在陶行知所有的教育思想之中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看來,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給生活以教育,對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説,是生活決定教育。他的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是動態的,因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開展的教育是有利於受教育者的終身的。我覺得學習陶行知思想時,重要的是把陶行知思想當前教育改革結合起來,更好的掌握教育規律,更貼近生活,以便更好地為教育發展服務,為學生服務,作為一個普通教師,能夠有敏鋭的洞察力,瞭解學生現在與今後需要什麼,給予每個學生他需要的教學與教育,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每項本職工作,服務於自己所教的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能學有所得,這就是我在讀了這本書以後對教師工作進一步的理解。

2、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了,事怎麼做,就怎麼學,就怎麼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必須瞭解生活,瞭解學生生活現狀、瞭解生活發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教學的重心要為學生今後的現實生活做準備中,現實生活需要的是全面發展、品學兼優、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普通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以此為標準,以此為準則,實施自己的教學工作。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沒有讓“教”、“學”圍繞着“做“這個中心。因此往往事倍功半。讀了此書後,我真正明確了,為了學生今後更好的生活,我們要儘可能給予他今後需要的知識,做人的道理,讓他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也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教學並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教養學生的能力。如果説教學內容已體現了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的話,就無所謂能力的培養了。總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所學習所要做的也是豐富多彩的。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10

對於陶行知,只知他是杜威的弟子,只知生活即教育。閒暇空餘之時,我讀了他的教育名篇,現把所讀、所想、所悟零碎記錄下來。

1、"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説,是生活現象之説明,即教育現象之説明,在生活裏,對事説是做,對己之長進説是學,對人之影響説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説: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説: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穴,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裏做的,便須在田裏學,在田裏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説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脱節。“‘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穫"。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2、“生活即教育”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説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説: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説: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用生活來教育,教而學,學而教,這是我讀完陶公著作的收穫。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11

通過閲讀《陶行知教育名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那麼的貧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所以在讀書的同時,我還認真做了筆記,做到學有所得。下面我對讀本書的幾點體會記錄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創辦的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開闢了同一條改造中國教育的新路,創立了“生活教育”學説,使教育貼近人民大眾,參與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化和科學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捨身實驗室,亦當埋骨邊疆塵”。“生活教育”學説是從中國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富有時代特色,受到進步教師和勞苦羣眾的歡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創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這一方面説明陶行知視野的寬廣,研究問題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説明教育界舊習慣勢力之大。老教育觀念改變之難!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也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則漫畫這麼形容的。一幅圖:學校開學了,學生帶着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等等各種形狀的腦袋進入學校。另一幅圖:他們畢業後,一個個帶着圓形的腦袋從學校走出來。這個漫畫形象的表現了傳統教育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以傳受知識為已任,學生以接受知識,應付考試為追求的目標。生活教育他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多麼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藹發展。

二、所謂“教學”即教生學;所謂“學生”意要於學會生存。因此,歸根結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至於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徑,這就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了。

教學並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教養學生的能力。如果説教學內容已體現了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的話,就無所謂能力的培養了。因此我們主張要由“餵養”式轉為“覓食”式的教學。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不在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的社會職能就是體現出“導”這個特點來。陶行知認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等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根本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探索解決新的問題。

“教得法子必須根據學得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這裏所指的實際出發,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於學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天賦才能和各年齡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學就怎樣教,學得多也就教得快。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同時,現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

興趣等對學習的影響。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利於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教學內容科學與否直接關係到教育的產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應試教育表現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應試教育偏重於“生學準備”的教育,“考什麼,教什麼”。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論中體現出一個核心觀點:“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終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把生活看成一個整體,把人看成一個整體。把人的一生看成一個整體,也把教育與生活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對待。他指出“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因此由於生活的內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應體現出全面性。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12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經也拜讀過。

這回,看完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對我這個才從學校畢業,又來到學校的師範生來説,好像又上了一場課。從學校畢業之後,我就從一個學生,變成了一個“先生”,年輕總是經驗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崗位的這些日子以來,我依然虛心求教於年長者。對於教學生,我還是覺得自己不行。而校長給我們這次機會,學習這些文章,無形中也給了我們鼓勵。我們從書中,就可以看出了校長的良苦用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不是用一兩句話就可以概括的,而我從中學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寫出的。我想,每個看過這本書的老師,也跟我有一樣的體會。但是現在,我主要想對陶行知先生關於“師範生”的一些文章,發表一點自己的想法。是的,師範學院的學生,就是要學會改變,在學校裏面一直學習的,就是怎樣從一個學生,變成一個“先生”。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習的,都是教書的方法,都是怎樣教別人學習的方法。但是,作為一個老師來説,我們應該先去研究一些學習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好的學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師範生的第一變——變孫悟空》就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出來許多好學生。可是為什麼是變成孫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之中就是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做一個好學生,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師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好學生。校長就經常跟我們説:“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先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們要根據他的目的,他的性格,來研究對他應該是採取怎樣的措施。我們學校的很多老師老師,對於這點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學習,他們對於每一個學生都很細心,去研究他們的思想,不僅做他們的師長,更重要的是去做他們的朋友。他們兢兢業業的工作,對學生愛護有加,他們的這些精神,值得我這個初生之犢好好學習。

陶行知先生的《師範生的第二變——變孩子》一文,正是告訴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個班級,就要融入這個班集體,和每一個學生一樣,知道學生在想什麼,知道學生需要什麼。就像林麗敏老師那樣,她所教的班級,三年來,沒有一個學生掉隊,沒有一個學生離開。這樣的老師,不正是和同學們融入一體,把每一個同學都當成是自己的朋友。記得有次改卷,正好和林老師一組,她一邊改卷,一邊還在想着該給學生講些什麼,還想着學了這麼久了,考了這麼久了,再給學生們做什麼練習,他們只會更累更辛苦。她正是一個知道如何“變成孩子”的老師。

這些天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徘徊,對我個人來説,這是一次思想的昇華,他的思想,在我以後的人生旅途中,將會是一份永遠無法用盡的財富。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13

近期我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這本書是陶行知論述教育主張的演講稿、發言稿、書信、發表的文章的集子。説實話,我們都知道陶行知的名字,但並不真正瞭解陶行知其人其教育思想,之所以買這本書,和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樣,是衝著名氣去的。都説,做教師的應該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而全國教師用書發行協作會理事長張聖華在為《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作的序裏説:“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讀陶行知,不去積極實踐陶行知,那幾乎還沒有觸及到中國教育的實質,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樓,豈不誤人誤國?”看到這句話,我嚇得暗拍胸口:幸虧我終於要看了。下面,就把我對陶行知的教育主張的領會總結一下: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是陶行知的`教育觀點。我認為這主要闡明瞭一種課程觀:生活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內容和範圍。他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是偽教育,脱離實踐經驗的知識是偽知識。但如今我們的教育教學脱離生活已越來越遠,學生“一心只讀聖賢書”。因為一旦“實踐”,成績就要下來,那怎麼行?從教育部門領導,到學校領導,到老師,擴至家長,莫不在“成績”中摸爬滾打——我們這是怎麼了?明知是不行的,卻像是在做一個噩夢,就是醒不過來。

今天,我和我的小姑子在一起聊天,聊起了教育,她一個“外行人”,居然説出了這樣一番話來:“學那些死知識有什麼用啊?孩子背啊、寫啊、練啊,到了社會上有多少用得上?有多少上學成績不好的學生,進入社會邊實踐邊學,幹得更好。”我一邊聽着,一邊汗顏,我一個教育人,幹了二十多年了,還把持不住走正確的教育之路,怎不汗顏?

記得多年前,我去東北師大附小參觀。大家都知道,附小的校長熊梅是留日的教育學博士,很早就提出並開始實踐開放教育。當時的參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記憶猶新。且不説,那些豐富的課外活動(陶行知是反對這樣説的,他認為教育沒有什麼課內課外,但我沒有更好的詞)就只一樣,我就覺得熊梅的辦學理念絕對是正確的。附小的廁所是在樓內的,一點味兒都沒有,每到下課,你就可以看到有拎着拖布、水桶的學生來來回回,清潔廁所,井然有序,幾乎沒有聲音,做得是那麼自然、那麼熟練。把各種活動、自治納入教育範圍,學生鍛煉出的是能力,獲得的是經驗,自立自理,這樣的孩子什麼幹不好呢?陶行知在“我之學校觀”一文中説:“一天之內,從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從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內,從廚房到廁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因為既以生活為學校的中心,那麼各種事物都要含有教育的意義”。

陶行知給他創辦的育才學校定的教育目標是“二十三常能”,分“初級十六常能”、“高級七常能”。初級十六常能有(相當於中學畢業吧):會當書記(管卷宗、寫社交信、做會議記錄等);會説國語(講解、演説);會參加開會(發言、提議、選舉、做主席等);會應對進退(招待賓客,引導參觀、招待茶飯、送信接洽等);會做小先生;會管賬目;會管圖書;會查字典;會燒飯菜(小鍋飯、小鍋面、小鍋菜十味以上,並會做泡菜、鹹菜、糖果、果子醬、臘肉等);會洗補衣服;會種園(國小生每人至少種菜半分;中學生至少種一分);會佈置(裝飾、陳列、粉刷、灑掃);會修理;會游泳;會急救;會唱歌。高級七常能有(相當於高中畢業吧):會開汽車;會打字;會速記;會接電;會擔任翻譯;會臨時演講;會領導工作。他是反對教育培養出書呆子和官僚紳士的,他認為中國近代屈辱史都是因為統治者“愚民”,是教育不發達造成的,教育專培養無用的讀書人——書呆子。

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呢?學習好就行,什麼生活自理,什麼紀律自治,什麼“知行合一”,都可以不管,高分低能且不説,有分無能是大多數。這樣下去,我們國家是不是在幾十年後還要再重演屈辱史?

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倡導在教學方法上要“教學做合一”,意思是:教師教得法子要依着學的法子,事怎樣做,學生就怎樣學,教師就怎樣教。比如説學游泳,就要在游泳池裏邊實踐邊學邊教。他認為“做”是核心,惟有“做”,才能產生直接經驗,而直接經驗是“鑰匙”,是學習人類社會經驗的基礎,“接知如接枝”,果樹嫁接,須有母根,沒有母根,便如沙上建樓,學生學習知識也一樣,沒有自己的直接經驗,便消化不了人類的間接經驗。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多“體驗”,注重“個人的直接經驗”,就是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不正是陶行知觀點的映現嗎?

陶行知説的“做”,就是“在勞力上勞心”,一邊做一邊想怎樣能做好,再由具體而一般,由片段到系統,探尋規律,上升為理論,所以他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只有這樣學,才是真正的學,才能成為有用的人。他還提出“做”的兩個要素:一是做必須用器官,做事用手,學就要用手,教就要用手,做事用眼,學就用眼,教就用眼,或者是幾種器官合用;二是做要用工具,除了書本外,顯微鏡、望遠鏡、鋤頭、斧頭等等,做什麼事就要用什麼工具。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學習方式的改革,變接受式學習為主動式學習,要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徵的學習方式,倡導動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把這些勾連在一起,覺得真正懂得了“所以然”——我這是尋根之讀啊。

陶行知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本書序的作者張聖華對此有精彩的議論,我摘錄如下:教學做合一,這些觀點似乎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來非常艱難,為什麼?因為教學生學遠難於簡單的灌輸教法,需費大力氣學習、思考,要花費數倍的精力去備課。因為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課堂上什麼問題都可能發生:太費勁了。所以説:新課程改革,尤其是新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如果我們當老師的備課“不費勁”,很可能我們就不能成功。

我讀這本書所獲得的並不僅是教學法,我深深震撼於陶行知先生在那個民族危亡、戰亂頻仍的時代,仍有一顆火熱的以教育救國之心和全身心付出的躬身實踐之行。他創辦育才學校、曉莊師範,他發起“平民教育”“鄉村教育”,“四萬萬同胞有一人不受教育皆是我輩之責任”、“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所以董必武説:“敬愛陶夫子,當今一聖人”。正像本書序的作者張聖華説的,這才是陶行知精神的本源,沒有這些精神,所有的教學法都是蒼白的。我在20xx年的工作室研修總結裏分析自己的問題是“逐於技而忽略人”,是的,必須有一顆對教育的責任心,必須心裏裝着學生,才能讓我們的“技”更好地服務於人。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14

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通過閲讀《陶行知教育名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那麼的貧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下面我對讀書的幾點體會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則漫畫這麼形容的。一幅圖:學校開學了,學生帶着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等等各種形狀的腦袋進入學校。另一幅圖:他們畢業後,一個個帶着圓形的腦袋從學校走出來。這個漫畫形象的表現了傳統教育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以傳受知識為已任,學生以接受知識,應付考試為追求的目標。生活教育他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多麼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藹發展。

二、所謂“教學”即教生學

所謂“學生”意要於學會生存。因此,歸根結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至於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徑,這就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了。

教學並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教養學生的能力。如果説教學內容已體現了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的話,就無所謂能力的培養了。因此我們主張要由“餵養”式轉為“覓食”式的教學。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不在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的社會職能就是體現出“導”這個特點來。陶行知認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等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根本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探索解決新的問題。

“教得法子必須根據學得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這裏所指的實際出發,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於學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天賦才能和各年齡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也就教得快。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同時,現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興趣等對學習的影響。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利於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教學內容科學與否直接關係到教育的產物

“人”是否真的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應試教育表現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應試教育偏重於“生學準備”的教育,“考什麼,教什麼”。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論中體現出一個核心觀點:“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終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把生活看成一個整體,把人看成一個整體。把人的一生看成一個整體,也把教育與生活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對待。他指出“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因此由於生活的內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應體現出全面性。

總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教師所學習所要作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我作為一個教師,更要向陶行知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孩子們相處,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們的老師。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讀陶行知名篇有感15

前段時間裏我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感覺受益匪淺,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教育”、“創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對於我們的教育事業具有許多現實意義。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強調“教學相長”,並且認為在教育過程中如果能夠做到教與學的互動就已經是很好的完成了“教書”的任務了,但是看到陶行知先生這一句“教學做合一”,我才恍然感覺到,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學工作做得太簡單了,當然,首先是在思想上就考慮得不夠深入和全面。而事實上,學習是離不開實踐的,所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所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像這樣的古訓我們有很多,但是在現代教學中都已經被排斥在了建造優美的教室以外,透明的玻璃窗雖然不足以阻擋外面的風景,但是對於教學與做的關係而言,斬斷的力度和程度都已經足夠大了。於是,我們的學生能流利地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食堂的浪費仍然屢禁不止;我們的學生能痛快地答對英語的選擇題,但面對外教卻張嘴困難。面對這些情況,身為一名教師,我實在不敢再説,教學互動是成功的。相反我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至少是充當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橋樑,而且,對於學生表現出來的“孩童的創造力”更是要予以充分的重視。

行是知之始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視的一點。初看起來這與教學做合一有重合之處,細想來則不盡然,“教學做合一”是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對“做”提出的要求,而“行是知之始”則是在思想上奠定了“行”在學習中的地位。 “行”對於教學很重要,而這種“行”絕不僅僅是“教學中的實踐”那麼簡單,在現代教學中,我們已經太習慣於教導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作業”了,而學生認真聽講和作業的代價往往就是“從生活中學習”的能力的缺失。當然,並不是説要“行”就要放棄聽講和作業,只是要明確這三者應該被提升到相當的高度上,而不應該是現在這樣的只重聽講和作業而忽略對生活的觀察和學習。

引導學生努力求學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視的一點。他曾説“大凡生而好學為上,薰染而學次之,督促而學又次之,最下者雖督促不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説的要學生學會學習,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漁”,但是這句話雖然已經説了很多年了,究竟該如何“授人漁”呢?我認為當有三點值得注意:一為教師自己必須具備紮實的知識功底,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否則水盡源竭,當何往之?陶行知先生也説“好學是傳染的……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二為耐心親切的態度。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人與人的關係,在人際交往中,關係的好壞鬆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傳播效果的好壞。教師和善耐心,學生自然樂於接受,反之則逆反之心易出,如此一來,教師縱有五車之學八斗之才,只怕也難在那三尺講台上站穩腳跟吧。三為靈活的教學手段。注意力難集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主要障礙,尤其是國小生,好動難止,那麼教師就要格外注意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眼球,否則上述兩點都將成為無根之木。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