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有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1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有感

讀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有感1

我非常喜歡看書,所以我有一大堆的書,而且爸爸也經常給我買書。今年暑假,爸爸照舊給我買了書,其中我最最喜歡的是《青銅葵花》。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男孩叫青銅,一個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一起躍過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但在女孩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了屬於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他們不怕痛苦的磨難,一起走向幸福的明天。是啊,在青銅和葵花的眼裏,那一個個小小的苦難算得了什麼?他們運用不怕一切、堅持到底的勇氣走過從前,走過現在,走向未來,卻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一聲累,似乎這些對平成人來説十分困難的事情在對他們來講簡直就是不值得一提,就是他們生活中必備的一部分。

看完了這本書後我又回過神來,想起我自己。我,跟青銅和葵花比起來就只是一個天一個地了。有一次,婆婆叫我跟她去買菜,我望了望窗外,天氣十分炎熱,而家裏卻非常涼爽,我可不幹了,外面那麼熱,還不是在家裏舒服嗎?我賴在家裏,説什麼也不去,最後婆婆一個人去了。還有一次,我做作業,碰到一道很難的題目,我思考了半天,卻還是想不出來。這是,我突然想到有一本書上有和它類似類型題目的答案,於是便抄了上去。現在我很慚愧,我也要向青銅、葵花一樣以平常的`心態戰勝困難,不使小聰明瞭。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告訴了我無窮的道理。

讀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有感2

在老槐樹下,青銅見到了葵花。一條冰項鍊,一個南瓜燈,一個紙燈籠……都無法足以體現出哥哥對妹妹的愛。

葵花是大麥地國小文藝宣傳隊的骨幹,除表演節目外她還擔任報幕。現在她穿着一件高領掐腰衣服,負責排練的劉老師自然高興得不得了,覺得葵花脖子上要是在多一條銀項鍊就更好了。大年七年級,上午排練時,劉老師就讓玲子把項鍊借給了她,可排練結束時,玲子卻反悔了,葵花急忙把項鍊還給了她臉上一陣發燒。媽媽很疑惑,就問了蘭子,蘭子就把事情告訴了媽媽。正好青銅也在一旁聽見了。可他也只能無可奈何。他聽見鴿哨聲,抬頭去看天空時,看見了屋檐邊的冰凌,有了一個很棒的注意。他把冰凌取下來,放在一隻大盤子裏,再用剪子剪出幾支很細的蘆葦管,又向媽媽要了一根結實的紅線。然後用一根細木棍將冰凌敲碎,選出大小差不多的,再用蘆葦管吹出小洞,腮幫子吹累了,就用手輕輕地拍打。終於吹好了,他就用紅線把它們一一穿起來。它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非常漂亮。青銅用稻草將它蓋住。到表演節目的那天,青銅給葵花戴上。所有的人都覺得美極了,葵花報幕完畢台下掌聲雷動,青銅的眼前模糊了……

我也有一個好哥哥[雖不是親的],在小時候,哥哥經常陪我玩,讓我騎馬。有什麼好吃的都讓給我吃,我們現在的日子雖沒有青銅葵花時過的日子艱苦,但哥哥對我的愛我也無時無刻都在感受這種兄妹之情。

青銅哥哥的一舉一動我都銘記在心裏,他的這種愛妹妹,並不求回報,只想讓妹妹開心的精神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付出,別人開心,自己也很開心。等別人來幫助自己,不如自己去幫助別人,這樣自己會更開心。青銅雖是個啞巴哥哥,但是他卻用這份無言描繪出了一份深厚的愛。天下還能有幾個像青銅這樣的好哥哥呢?

讀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有感3

輕輕放下書,抬起頭,詫異地打量着,詫異這樣一段故事能如此完整、自然地填在紙上。

這本書描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大麥地的故事。城裏的女孩葵花與父親一起來到鄉下,但隨着父親的意外去世,她成了孤兒。貧窮的青銅一家領養了這個女孩,而青銅也成了葵花的“親哥哥”。葵花父親設計的“青銅葵花”與這兩個孩子的名字,是巧合?還是命中註定。更多讀者願意相信後者。

於是,城裏女孩與鄉下一家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不,現在我更習慣於總稱他們為“青銅一家”,因為從葵花在老槐樹下被帶走,他們就已經是一家人了,或許更早些吧!總之,為了讓家裏人過得更好,每一個人都更辛勤地勞動。全家的六位成員,三位大人、兩個小孩、一頭老牛都全心全意地愛這個家,願意為此付出。他們很窮,但又不窮。命運總將他們摔下馬,而他們總是咬咬牙又爬上來。

誠然,有生活的地方必然有苦難。人,生於痛苦,存於痛苦,多數死於痛苦,一步步走來,都踏在痛苦之上。就像細讀《聖經》,我們可以發現它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點:苦難是神對人的懲罰,也是神對人的恩賜。在苦難中,我們才能體會生命、體會真情,面對痛苦是,世間的幸福才顯得那麼珍貴。《落難的王子》也像我們説明這些,王子從最初的“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到後來“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這樣的變化正是痛苦給予他的收穫。我的意思並不是我們都要去找尋苦難、去受着,而是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能想到這是生命必須要經受的。“我們改變不了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當然,這“改變自己”不是隨波逐流,被生活掩埋,而是在苦難中磨練,變得豁達樂觀,面對幸福不沉溺,面對痛苦不畏懼。我們需要像書中的一家子一樣,把愛轉化為力量,那麼無論何時都能處變不驚。

温暖得要融化的文字,把心也變成温軟春夜田間的一汪水。側身望着空白的牆,好像看見大片大片的葵花在銀白的月光下閃着青銅般肅穆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