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必備]《昆蟲記》讀後感13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昆蟲記》讀後感13篇

《昆蟲記》讀後感 篇1

讀完《昆蟲記》,輕輕合上書,細細回味着書中那些生動細緻的描寫,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波瀾,沉浸在這個奇妙的昆蟲世界裏,彷彿自己也化身為一隻長得像人類的蟲子,會飛會爬樹會鑽洞,在法布爾的顯微鏡下,翻動着眼皮,揮動着觸角,調皮地和他打招呼。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小昆蟲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着守門衞兵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放行,異類來了就趕跑;迷宮蛛的網編織得像一個迷宮,其他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只吃青草,其實它們是一羣“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得活靈活現,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昆蟲具有了人性,和人類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有高尚的奉獻精神。我對這幾句描寫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後代們在這裏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衞着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衞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奔波着;老了,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衞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己的兒女操碎了心,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一直惦記着自己的孩子,想要再做點什麼。

昆蟲世界精彩絕倫,歷史和人類一樣久遠,我聯想昆蟲世界和人類世界,細細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以前就沒人去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後來我才知道,法布爾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為何只有法布爾能夠孜孜不倦地投入到昆蟲研究呢?我覺得是因為他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唯有如此,方能留下如此鉅著,啟迪着一代又一代後人。

《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都是説昆蟲世界的小事情,但卻藴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作為自然界最高級的動物,愛護昆蟲,保護好大自然永遠是我們人類的使命。

《昆蟲記》讀後感 篇2

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

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燦爛的一枝,一直以來,人們用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不斷探索人類未知的領域,開拓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法布爾對於昆蟲世界的探索,更加證實了這一真理。

《昆蟲記》的內容生動有趣,講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它是由昆蟲學家法布爾耗盡28年寫成的,是一部語言幽默、筆觸細膩的昆蟲史詩。

關於蟬的一則寓言家喻户曉,蟬夏天不收集食物,而螞蟻辛苦地儲存過冬糧食,結果冬天蟬飢腸轆轆地乞討,但還是凍死了,在這本書裏,事實卻截然不同,它從不需要依靠別人的施捨生活,反而螞蟻卻是“強盜”,在人們眼中,蒼蠅是傳播細菌的始作俑者,可誰知他是一位自然的清潔工。

螢火蟲看上去弱不禁風,但膽量大,蝸牛的個頭比螢火蟲幼蟲大一百多倍,卻敢與蝸牛較量,使它成為昆蟲裏個頭最小的食肉動物。蝸牛雖然爬行速度緩慢,但在舌頭上長了1。4萬顆牙齒,它們糟蹋棉花,偷吃蔬菜,破壞農作物,可厲害得很,可是地地道道的莊稼害蟲。但螢火蟲卻有一套捕食它們的本領,它用針頭一樣的嘴巴,在蝸牛身上輕輕地敲打幾下,是在給蝸牛打麻醉針,連打幾針後,蝸牛變得迷迷糊糊失去知覺,最後癱瘓不醒,然後又狠狠地給蝸牛注射消化液,此時蝸牛的皮肉開始化成肉汁,於是螢火蟲呼朋喚友,大家興高采烈地圍在蝸牛周圍,一起將試管般的嘴巴插入蝸牛身體裏,津津有味地吸起來,享受一頓大餐。

螳螂又叫先行者,它是南方的一種昆蟲,與蟬一樣,很能引起人的注意。農夫看見它半身直起,在陽光灼燒的青草上,態度很莊嚴,輕紗似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狀如臂伸向半空,好像在祈禱,在無知的農夫看來,像個女尼,所以後來就被稱為祈禱的蟑螂。

它那高舉着的手臂才是最可怕的利刃,它捕食時是兇猛如餓虎,殘忍如妖魔,它專吃活的動物,看來在它温柔的面紗下,隱藏着十分嚇人的殺氣。如果説螳螂的大腿像是兩排刀口的鋸齒的話,那它的`小腿可以説是兩排刀口的鋸子,生長在腿上的鋸齒要比長在大腿上的多很多,小腿鋸齒的末端還生長着尖而鋭的鈎子。平時在休息,不活動的時候,這個異常兇猛的昆蟲,只是將身體蜷縮在胸坎處,看上去特別平和,可只要有其他昆蟲從它身邊經過,它都會立刻原形畢露。

《昆蟲記》教會我們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我喜歡從中瞭解每一種昆蟲妙趣橫生的生活習性。它在表現蟲性的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反觀了人性。昆蟲的雙面性,對應着人性的雙重性,甚至多面性。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它作為科學百科的嚴謹,也感受到了它作為文學著作的生動,這本書體現出作者不斷探索和求實的科學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 篇3

前一陣,我們學習了課文《裝滿昆蟲的衣袋》,使我們對昆蟲產生了興趣。於是老師推薦我們讀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本書是19世紀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作品。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布爾多年來觀察昆蟲的成果,他和其他科學家的方法不一樣——他們在實驗室裏用手術刀為蟲子開膛破腹來實驗,而法布爾是在蟲子自然生活的情況下觀察,他們探究死去的蟲子,而法布爾研究活着的生命。

翻開書裏面的內容也十分新穎。蟲子也有自己殘忍的生活方式。螳螂在結婚後,雌螳螂會立刻吃掉自己的伴侶;土蜂的幼蟲殘忍地蠶食金匠花金龜的幼蟲;文雅的蟈蟈竟然是蟬的致命殺手……儘管如此,昆蟲也是聰明的.建築師,忙碌的採脂蜂只需蝸牛殼、樹脂以及小石頭就可以營造一個舒適的家。迷宮蛛遷出的窩裏有走廊,有房間,並不比人類的房子差。聰明的克羅多蛛遷出的房子可以讓你找得頭暈腦脹,使敵人無法侵入。這些也使我好奇,昆蟲會不會有自己的感情?有!大孔雀蝶至死都追求熱愛的情人。小闊條紋蝶可以千里迢迢趕到雌蝶的身邊跳舞……啊!我第一次知道我不喜歡的昆蟲竟有那麼大的奧祕,它們也像人一樣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它們也有人一樣的智慧,人一樣的感情啊!現在我對昆蟲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昆蟲記》語言生動,故事有趣。這本書讓我對自己一個全然未知的世界打開了大門。我從這本書中知道了有些昆蟲我是應該保護的,然而有點昆蟲它是有毒的,我得小心它們些;還有書中優雅的殺手螳螂告訴我,一個人的好壞,完全不能從面貌上來看;“亞馬遜人”紅螞蟻告訴我,千萬不要被一些事物的變化給迷惑住了;蠶食金匠花金龜幼蟲的土蜂告訴我,在生活中,弱小的人是永遠比不上強大的人的,這叫弱肉強食……這些昆蟲教給我的太多太多了。

《昆蟲記》不僅告訴了我許多昆蟲的故事,還告訴我只要細心觀察,就總會有收穫的。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

法布爾代表作昆蟲記讀後感

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還有這本書洋溢這一種精神,那就是求真,法布爾對於真理的探尋值得我們學習。難怪老師竭力向我們推薦這本好書,我一定會好好的再讀,我還會好好的珍藏這本書的,這些內容與道理,我也會永遠記在腦子裏的!

《昆蟲記》讀後感 篇4

近日裏老師向我推薦了一套書名《昆蟲記》系列的書,我愛不釋手地看着,受益匪淺。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在他對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法布爾用他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我從小因為不喜歡昆蟲,所以平時很少細心觀察小動物的世界。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説,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成果。《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科普書。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更珍貴的啟示,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有句話説得好“知識就是力量”,讓我們也用它來勉勵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在科學的道路上,不管是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從來都不能阻止我們人類的科技進步。我們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小做起。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要多閲讀一些適合國小生看的科普類書籍,還應積極動手參加各種科學小實驗、小製作,來培養

科學的興趣。以法布爾為榜樣,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熱愛我們的地球村。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來掌握和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做一個熱愛科學的新一代。

《昆蟲記》讀後感 篇5

傍晚,走在小道上,霜草層層疊疊,鳴蟲切切,聲聲入耳。昏黃的燈光映照着樹間與乍不起眼草叢,仿若知曉其間隱藏着許多的神祕的生命,為他們點亮了舞台的燈盞。

俯下身輕輕扒開雜草,就能看到一番驚奇的景色。各式各樣的小蟲或是成羣結隊的爬動着;或是在草叢間跳躍着,只在你眼前留下一道殘影;又或是瞪着兩雙眼睛,與你注視着……不知何時起,看這些小生命一個個都倍感親切……

許是讀完了《昆蟲記》後吧。談起這本書,初讀只當是一本普通的科普書籍,再細讀,卻發現仿若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綠色世界,裏面的居民們各具風格,有着各式的別樣生活,經歷着悲歡離合,生離死別。非人,然又似人。每每憶起,總像個放不完的影片,栩栩如生。《綠色蟈蟈》,尤其引人注意。

人們眼中,蟈蟈似乎總在自己的“籠”中度過一生,但誰又曾想,看似乖巧的它也是自然中一位戰力十足的狩獵者。他總是虎視眈眈地盯着蟬,見其不備,一發制敵。他還有着一幅好嗓子,與同伴們和睦地住在一塊兒,常在清閒地時刻拉一曲樂章,若是聲音再響亮些,許還能和蟬不分伯仲甚至更勝一籌。當真是出人意料的個性。

生活中除卻忙碌的課業,總還需要些豐富的活動來調劑一番,競技有時當真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我總愛去參與一些比賽,在此中也認識了不少的夥伴。今年,我們又參加了一場長跑。我細細打量着身邊的人,一面摩拳擦掌,一面打着招呼,這與在隱蔽處伺機而動的蟈蟈倒真是有點不謀而合。忽然,人羣中閃過一個熟悉的身影,是別校田徑隊的隊員。之前從未見她參加過這個活動,不過她的實力我確是見過的,跑起來有條不紊,很有耐力,力氣彷彿花不完似的。和她同一場比,就算不是慘敗也得夠嗆。這裏人這麼多,不然別跑了?慘敗可得多麼丟人……我打起了退堂鼓,默默走到檢錄處邊,抱着頭蹲下,活像只縮頭烏龜。説起來確是是心有不甘的,但總沒法鼓起那個勇氣。懊喪地撓着頭髮。

倒不知是巧合還是如何,竟有隻綠色的`蟲在身邊蹦跳着。先是一驚,隨後依稀辨認出大概是書中記錄的蟈蟈。我沒有出聲,靜靜看着他。他也很沉靜地盯着一個方向,原是在一面茂葉間,有一隻與他同樣歌聲清脆的蟬。看着他,就讓人聯想到書中的那兩隻蟈蟈,雖然養在籠中,卻是跳脱模樣,見到比他大得多,兇猛的獵物時從不慌張,英勇應對,微弓身子,蓄勢待發。不似捕捉雲雀的鷹恃強凌弱,他永遠喜歡挑戰比自己更強大的獵物,哪怕不成功,便成仁。他永遠揮動臂膀喊着“敵大我強,何懼之有”,當真是遇強則強!遇強則強……我微微一笑,戳了戳那個原本繃緊全身的小傢伙:“遇強則強,我懂了,小蟈蟈,謝啦!”它一閃身不見了,而那道殘影似乎在回覆着:“不謝,永遠記住,對手強大,你就要更強大。”

我重新站回了起跑線,看向身邊的一排對手,長呼一口氣:遇強則強,勇敢地去挑戰比自己更強的人,永不言敗,這是一隻小小的蟈蟈教會我的。

《昆蟲記》讀後感 篇6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作者寫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老師叫我寫時候,我總想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觀察我,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只對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事仔細觀察,才能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昆蟲記》讀後感 篇7

合上《昆蟲記》的最後一頁,我的思緒仍停留在那遠離喧囂的昆蟲世界……

——題記

在炎炎的夏日,當別人還在抱怨天空中那熾熱的驕陽時,而我已沉醉在那美妙的伊甸園裏,欣賞着那奇妙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編撰的一部經典著作,書中詳細介紹了各種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及生活方式等。亨利·法布爾被世人稱為“科學界的詩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出生於一個農家,從小生活十分貧困,但他通過自學,花費20年時間獲得博士學位。他將自己一生的時光都用在對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中。《昆蟲記》就是他自己在“荒石園”中,通過觀察和研究,寫出的不朽鉅著。

看《昆蟲記》之前,我從來沒有在意過那些毫不起眼的昆蟲,也並沒有覺得他它們有什麼特別,要説花費大量時間去觀察和認識它們,這更不可能了。在我的認識裏,蟲子就是骯髒的代表,有蟲子的地方就有污穢,還得小心這些傢伙冷不丁從什麼地方衝出來“咬你”一口。對於它們,我總是懷着厭惡與恐懼的心理,不敢去靠近。可是,《昆蟲記》改變了我的想法,我重新認識了一個詞語,叫“生命。”

如果有人遇到了難題,人們會施以援手;有動物受到傷害,人們會竭力救助它。但如果有小蟲子遇到困難,許多人會選擇視而不見。這是因為“生命”的概念似乎沒有普及到這些微觀的昆蟲身上。但他們並不在意,這些小傢伙在地球上的歷史比人類都要長,他們有自己頑強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優勝劣汰的法則。法布爾老人更是用一本書告訴我們,它們的世界是多麼奇妙。

原來,石蠶是自帶潛水艇的游泳健將,它們在水中來去自如,雖然弱小,但卻身懷“金蟬脱殼”的絕技;原來,蟬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它高唱生命的讚歌,自己卻聽不到美妙的音樂;原來蜘蛛是一個建築高手,它足不出户,卻能讓獵物自投羅網;原來大孔雀蛾是為愛獻身的浪漫主義者,不管路有多遠,有多黑暗,有多少危險,它總會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原來這些不起眼的小傢伙身上藏了這麼多祕密,法布爾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它們並不是簡單的`小蟲子,它們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它們也有像人一樣的行為,像人一樣的人生。

它們的生命太短暫了,卻精彩得讓人難忘。蟬要在地下陰暗的洞穴裏生存四年,才能換來一個月的陽光,在這僅有的一個月裏,它們放聲高歌,奏響生命的旋律;年老了的礦蜂不會“回家養老”,他們會守衞蜂巢,不放入一個侵略者,用“一寸赤心惟報國”的精神,發揮着它最後的作用;垂死的蜘蛛更是用盡最後的力氣,幫助孩子出世。書裏的每一種昆蟲都那麼特別,它們雖然沒有人的智慧,但卻有種不可抵擋的魅力,讓我們為之入迷。

感謝法布爾,是您打開了昆蟲世界的大門,讓我結識了這麼多昆蟲朋友。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重新思考了“生命”的真正含義,這本書讓我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昆蟲記》讀後感 篇8

“我們所謂的醜美、髒淨,在大自然那裏都是沒有意義的。”——題記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最開始,我與很多人一樣,都對昆蟲不理解甚至有着可怕的刻板印象:也許是看到蟑螂時的驚慌失措,是對於夏日裏刺耳蟬鳴的厭煩,又或是不解蟈蟈和蟋蟀之間的比賽到底精彩在哪裏......

直到這個夏天,因《昆蟲記》的出現,讓我瞭解了這幫可愛的小傢伙們,地下的世界不再陌生,它們好像也和我們一樣,在自己的小世界裏忙碌,也許下一秒就會有比它們大出幾百倍的動物將它們一腳踩扁,但卻依舊在當前經營好每一秒鐘。

在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筆下,昆蟲是充滿智慧,有頭腦的`。螳螂會為了捕食而挖空心思,平日裏看起來是典雅優美,安詳温柔的樣子,卻會在獵物來臨之際立刻收起自己祈禱的姿態,迅速把獵物送到兩把鋼鋸之間,再夾緊,這樣的方法百發百中。它們,善於偽裝。聖甲蟲有着做窩築巢的崇高本能,看起來長且笨拙的爪子阻擋不了它們“雕塑家”的氣質,將自己藏在洞穴中,一心一意地加工被它運入洞中的糞料是基本操作。它們,心靈手巧。“蠍子是最先把近乎我們人類的母愛傳給自己的孩子的”這是作者對母朗格多克蠍的評價,它們是稱職的母親,小寶寶在自己母親身上時,會讓人感受到温情,對於自己的孩子母朗格多克蠍收起自己看似惡毒的容顏,對孩子關愛有加。它們,温暖純良......

昆蟲是那麼的不起眼,但它們的靈動可愛會讓我認識後忍不住想去了解。

那就從螞蟻生態箱開始吧,小小的透明塑料盒裏是藍色的螞蟻凝膠,待螞蟻們搬進“城堡”內,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排隊覓食時的它們盡然有序,不爭不搶。發現水源時的它們知道去分享並保護。成羣結隊的螞蟻穿梭在容器內,似乎不厭其煩地每日都重複着同樣的動作,來來回回,一忙碌就是好幾十天。極有趣的大概就是看螞蟻們挖掘地道了,它們有嚴謹的佈局和專業的施工團隊,每個人好像都為了自己的KPI而奮鬥。我最喜歡趴在地上,呆呆地看着它們一路向下挖,有時候還會造個小洞儲存食物,一觀察就是幾十分鐘。現在我才開始理解法布爾看似怪異的行為,它為如此渺小的生物而痴迷,用了好幾年重複着提問、觀察、實驗、結論,記錄的循環。世人不懂,是因為他們沒有看見各種昆蟲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還沒領悟到屬於它們的可愛之處。

仔細想來,在人類看不起昆蟲的時候,人類真的比昆蟲做的好嗎?除了體格龐大,處食物鏈頂端這樣約定俗成的優勢外又剩些什麼呢?螞蟻過河,它們會與自己千千萬萬的同伴們抱在一起,滾過小溪,也許它們還是會面臨被湍急的溪水沒過去的風險,但團隊的力量讓他們的結局不一定是必死無疑。但是人類真的會放棄利己來成全別人嗎?

地底下也是一個小社會,有時候我們也應該放下俯視的姿態,學會去平視並給予尊重,讓蟲鳴在記憶中迴盪。

《昆蟲記》讀後感 篇9

今日,我懷着無比喜悦的心境來讀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到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

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我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禮貌。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温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

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藴含着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

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髮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我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終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於一隻揹着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説,卻是多麼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麼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遊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隻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隻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教師佈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可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麼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那裏,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我弱小的人挑戰,那麼,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昆蟲記》讀後感 篇10

寒假裏,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深深地吸引着我。書中的昆蟲們調皮可愛,各有絕招。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針術的高手大節腹泥蜂,會推糞球的蜣螂,整天無依無靠,遊手好閒的蠍子,還有那會織出又硬又大的蜘蛛網的橫紋金蛛。個個讓我大開眼界,迷戀不已。看着這些形態各異、性格萬千、生活方式迥異的小生靈們,讓我無不讚歎法布爾那堅持不懈的細心觀察,嘔心瀝血編出的這本昆蟲記,為我們展現出了昆蟲界的別樣風情,讀起來是那麼的興趣盎然。

1.找路能手—紅螞蟻。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紅螞蟻正在與黑螞蟻鬥爭並且從幾千米遠的地方凱旋歸來。但是你想過嗎,這麼遠的距離,它們是怎樣毫不猶豫的找到自己原來的住處的呢?為此,法布爾展開了長達兩個月的研究。他發現每次紅螞蟻回來時總是排着隊的。所以他就在螞蟻們回來時的必經之路上挖出了一條溝,這對於紅螞蟻來説,等於一條“黃河”。可出乎預料的是,紅螞蟻並沒有改走其它的路,而是堅持踩着溝中間的小石子通過。有些倒黴的紅螞蟻會被水沖走。看來,螞蟻不是靠氣味找路的。所以,後來法布爾又在螞蟻回來的`路上放了兩堆不同顏色的沙子,螞蟻羣看到了不同顏色的沙子,以為走到了陌生的地方,頓時徘徊不定,亂了陣腳。這時,法布爾就知道了紅螞蟻擁有用腦子記路,眼睛認路的能力,但是沒有像蜜蜂那樣的方向感,所以如果把螞蟻放在陌生的地方,就會迷路。哇!就連昆蟲界裏的紅螞蟻都有為了找到回家的路而堅持不懈地想辦法。看來我們人類真的要好好的向紅螞蟻學習,學習它們那永不放棄,鍥而不捨的精神。

2.夏季音樂家—蟬

蟬,一個多麼耳熟的名字,一聽到這個名字。每個人的耳朵邊彷彿都會拂過那動聽的聲音。我們的夏季音樂家蟬在人們的眼裏肯定是懶惰的,認為他只會遊手好閒地趴在樹上,沒事時唱唱歌,唱完了就喝點樹液。其實,他也挺可憐的,蟬竟然只能活五六週,之後它的生命就走到了盡頭,可見他們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暫,但是,他們死後也不7546忘把自己的身軀奉獻給勤勞的螞蟻們,犒賞這些忙碌的“員工”。螞蟻們把蟬的屍體撕成快,搬進自己的糧倉。看到這兒,我就有點敬佩蟬了,他不再是我心目中那懶惰的形象了。我真想為蟬獻上一首歌頌它的詩

生於泥土,忍受痛苦,不吸人血,

神啊,即使這樣稱呼你也絕不為過。

昆蟲記真是一部審視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著作啊,它處處滲透着作者對昆蟲世界堅持不懈的細緻觀察,讓我們看到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對昆蟲研究的執着。它是一本男女老少都能讀的書,有趣的昆蟲世界,讓你放下疲憊。請記住這個名字—昆蟲記!

《昆蟲記》讀後感 篇11

在讀《昆蟲記》時,書中一些昆蟲令我驚訝而感到不思議。令我驚訝的不是它們奇異的形態、特殊的癖好或美麗的外觀,而是許多昆蟲間普遍的專注。昆蟲在我的印象中不過是連脊椎都沒有的低等生物,但它們本能的強大專注力卻似乎賦予了它們極其嚴謹的態度。

象態橡慄象,一種不引人注目的象蟲,尤其專注於在橡慄上鑽孔。它們為了產下的卵孵化後得以嚐到最富營養的汁液,連續幾小時甚至幾天在一個個橡慄上鑽探。法布爾曾花了整整兩個小時觀察一隻象態橡慄象,用它的長鼻極緩慢地鑽着一顆橡慄,但兩個小時還不及它工作時間的一半。在法布爾以及其家人八個小時的輪班監視下,象態橡慄象鑽探大功告成,可是它並未產卵——它認為這個橡慄的深處不符合要求,對新生象態橡慄象來説不夠柔軟多汁——於是,橡慄上鑽出的深井被廢棄了,整個下午的勞動白費了,象態橡慄象又開始尋找其他橡慄,以便重新開始那漫長的工作。

象態橡慄象是多麼專注啊!正是這種專注,使它的後代有極高的存活率。它的同類豌豆象,絲毫不專注於挑選,隨處產卵。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呢?無數卵還未孵化就乾癟而死,剩下的幼蟲大部分死於殘酷的同類競爭,勝利者少之又少,最終成為成蟲的屈指可數。專注,果然是一種重要的品質。

我又注意到了法布爾,他耐心地觀察象態橡慄象整整兩小時,不也非常專注嗎?他在五月初的春日裏觀察豌豆象侵食他自己專門種的幾壟豌豆,他在六月末的烈日下用鎬刨蟬的地洞,他在三伏天夜晚尋找草叢中的蟈蟈,他在十月的`刺骨寒風中走進荊棘叢觀察象態橡慄象。他為了觀察聖甲蟲的地洞而躺在地上目不轉睛地注視洞口。他為了瞭解郎格多克蠍,年近八旬仍然熬夜觀察一直到支持不住才去睡覺。

這樣的專注對於我們來説可能是無趣的,是無法堅持的,然而法布爾卻樂在其中。法國小説家紀德説過:“博物學家是快樂的,他除了昆蟲花草,什麼都不管。”法布爾就是這樣快樂,他把自己的一生專注於昆蟲上,不管身體勞累,不管生活艱苦,不顧自己的形象,不顧酷暑或寒冬。他不理睬當時一些科學家宂長而晦澀的實驗與論文,不在意某些人的質疑與反對,僅僅專注地觀察着他那長着螫針或披着鞘翅的朋友們的一舉一動。這樣”什麼都不管”的專注,不正是昆蟲學家法布爾享有盛名的原因嗎?

如果象態橡慄象不專注,三心二意,那它的後代將像豌豆象一樣慘死;如果隧蜂不專注於守衞家庭,那小飛蠅的入侵將奪走無數隧蜂的生命……如果法布爾不專注,他也就不會成為家喻户曉的昆蟲學家,同時也會喪失許許多多樂趣。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樂趣來源於專注。無論是閲讀一本好書,進行一次運動,還是思考出一道難題,我們都能從專注中獲得快樂。

讓我們做一個專注的人,像法布爾一樣在自己的領域中心無旁騖的耕耘,收穫屬於自己的快樂。

《昆蟲記》讀後感 篇12

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我很喜歡。

節腹泥蜂給我最大的印象是它的動作很敏捷,它在一眨眼的時間內就飛到獵物身邊,在獵物還沒有準備攻擊的時候節腹泥蜂就已經把它擊倒在地了。節腹泥蜂的力氣大得驚人,它可以抱住比它還要大的獵物。節腹泥蜂的 最大特點是捕捉獵物時能夠迅速刺中獵物的神經,使獵物無法動彈。

很多人都認為蜘蛛很可怕,我猜這和蜘蛛可怕的外表有關,大多數蜘蛛都是沒有毒的。不過,少數蜘蛛是有毒的。意大利人就有關於舞蛛的傳言,它的毒刺能使人痙攣並瘋狂地跳舞。

作者想捉一隻舞蛛來觀察。他先餵了它土熊蜂,第二次餵了它木匠蜂。舞蛛咬了木匠蜂的頸後根部,木匠蜂就死了。

後來,他用小麻雀做實驗。麻雀的`腿被咬後,流出一滴鮮血,不一會兒它的腿變成了紫色。麻雀胃口好像沒什麼影響,喂遲了還要發脾氣。兩天後它不再吃東西了,縮成一個小球一動不動。

最後他用鼴鼠做試驗,鼴鼠被咬後不停的撓鼻子。第二個晚上,它完全不吃東西了。大約在被咬的三十六小時後,它死了。

我讀了這本書後知道了要遠離這種蜘蛛。還要向作者學習做事認真,觀察仔細。

聽,誰在這悶熱的夏季裏歌唱? 看,誰在煙囱裏築巢?這些千奇百怪的事物到底是什麼呢?哦,原來是法布爾的著作的一個個惹人喜愛和厭惡的昆蟲們

記得一個寓言,那裏訴説了一個故事:蟬在整個夏天都一直歌唱,而螞蟻們卻在儲存糧食,到了冬天,蟬去向螞蟻祈求食物,螞蟻問:“夏天你在幹什麼?”蟬説在唱歌,螞蟻不屑的説:“你夏天去唱歌,那麼你冬天就去跳舞吧!”這個寓言形象的諷刺了蟬等不務正業,想不勞而獲的人,但是蟬真的是不勞而獲嗎?法布爾用了幾十年的觀察,否定了這種説法。

蟬總是在枝頭歌唱,然而它卻永遠感覺不到飢渴,因為如果它累了,就在樹上開個小洞吸取汁液就行了怎麼會缺衣少食?然而螞蟻卻並不是勤勞的,他們是一羣強盜,在炎熱的夏季,他們為了食物,總是去搶奪蟬的“井”蟬不得不到其他地方去,繼續開鑿下一口“井”。

中國有個成語“金蟬脱殼”就是由蟬而演變來的,蟬在還沒有出陸地時,他能夠在自己的隧道里用肚子裏的一種東西來弄成灰泥,來將自己的以後到陸地的通道隧道加固,從而容易爬出去。

出去後的蟬,要經過一次蟬脱,脱掉自己的那一層皮,才算是真正的蟬。

蟬雖然聲音鳴叫的聲音很大,但是卻無法聽見,就這樣一直放聲歌唱着,不知疲倦的歌唱着,一天法布爾拿着,蟬並沒有看見,然而槍放出去,聲如霹雷,卻沒有影響,依然如故直到生命的終結。

《昆蟲記》讀後感 篇13

寒假期間我讀了好些書,相信你們也是吧!我讀了散文類的、童話類、科普類的還有小説類的等等。散文類的我特別喜歡豐子愷爺爺的,重温了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讀了好幾本中外名著小説,我最喜歡的還要數法國作家法布爾所著的《昆蟲記》了。

可能還有一些同學不知道法布爾,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吧。法布爾的全名叫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他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被世人稱作“昆蟲之父”。最讓我敬佩的是法布爾先生一生都在堅持自學,取得了不起的自然科學博士學位。法布爾從小就嘗試接近自然界的萬物,如果有人認為那是祖先遺傳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祖先只關心自家的牛羊,他本人也沒有受過任何訓練,但他從小卻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在研究昆蟲的科學史上記錄下一些對昆蟲的見解。這個目標實現了嗎?當然實現了啊。這本世界名作《法布爾昆蟲記》不就是最好的證明麼?

這部宏偉的鉅作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形態各異前所未聞的昆蟲,有聖甲蟲、蟬、螢火蟲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蜜蜂了。在本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許多蜜蜂的大小,體態、習性、結構、功能、覓食等。而且這些蜜蜂不是我們常見的`如:礦蜂、赤條蜂、黃蜂等。比如礦蜂。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礦蜂麼?有沒有跟我一樣會聯想到挖礦的小蜜蜂麼?它們確實要比一般的蜜蜂擅長在地下的坑道中來回奔波築巢,身形也更加細長。在腹部的底端有一條明顯的溝,這溝裏藏着的便是礦蜂們禦敵的利器。因為它們非常擅長在結實的泥土裏或者幽靜的小徑裏活動,所以給這些小生靈們取名叫礦蜂。四月份可是它們最忙碌的季節了,緊鑼密鼓地忙着採蜜儲備食物。強烈推薦看昆蟲記的同學們一定要看看這章,可有意思了。

我第二喜歡的要數“傻傻”的松毛蟲了。松毛蟲,顧名思義,應該能猜出它是以吃松葉為生的吧!我們先來看看松毛蟲的卵吧。如果我們經常觀察松樹,應該會發現在松葉中會點綴着一個個白色的小圓柱。那就是松毛蟲的卵。松毛蟲在他們走過的路上會留下一種像絲的一種東西,不然他們可能會迷路的。無論是隻有幾隻的小隊伍還是超級無敵長的大隊伍,都會有一隻領頭的松毛蟲。但他們每次都會沿着線走,這也是“傻傻”的松毛蟲的由來。而且松毛蟲能預測壞天氣的到來。一旦壞天氣即將要來,它們就會躲在洞穴裏。這不就是強大的大自然界裏的天氣預報專家?而且它們預測得非常準確,當天氣預報預告要下雨時,它們一定會躲在巣裏避雨。是不是非常的神奇?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們瞭解了各種昆蟲的習性。我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收穫了快樂,我覺得最有魔法的莫不過大自然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