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東京審判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5W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東京審判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東京審判觀後感

東京審判觀後感1

東京審判,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長達兩年多的國際審判。而今年,這件歷史事件再一次的引發了熱潮,就是因為這部電影《東京審判》。而在本週二下午,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師生一起去電影院觀看《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

這部戲的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箇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箇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只能對梅汝敖説:you 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

“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自豪!”

“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箇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進入判決階段時,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和一句極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來”,濃重的壓抑,激昂的鬥志充斥了熒屏,一個砰然摔碎的水杯,一個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講話,緊揪住了我的心。儘管早已經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經開始發涼了,失望,不,絕望已經開始浮現於眼前,11個法官如果按這個頻率出現,中國將沒有任何的機會,“YES”“YES”“YES”“YES”,MY GOD!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有一刻我會喜歡英語。漫天的烏雲突然消散了,心裏別提多敞亮了,真有撥雲見日,花開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贏得了勝利,他用對戰爭犯的正確判處,告慰了了百萬被屠殺的中國國民的亡魂。

這部電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家恨,真實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論戰的撼人心魄。身體裏流着中國鮮血的我,絕不會忘記。就像英達説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這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

視覺的衝擊,聽覺的欲聾,也許這是激發人情感意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無疑,《東京審判》這部電影震撼了每位觀眾的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華夏兒女,我們有着相同的髮色,相同的膚色,我們流着相同的血脈······

熒屏上,座位中;上面嘈雜着民-國語言,下面卻是一片靜悄悄。看看日本侵略者貪婪猙獰罪惡無恥的臉孔,我們每個人都怒髮衝冠!這些形屍走獸,這些扭曲的靈魂,這些人性的劣根,世上的敗類,赤裸裸得向我們展示了那個亞洲民族的無恥與骯髒!當時我真是義憤填膺,火冒三丈,恨不得衝上去“砸死電影裏的那個討厭的傢伙”!我想不出一個民族竟然會以這種形象存在,面向世人,真該讓印度洋海嘯吞噬那個鬼地方!

一個悠久美麗的東方古國,一塊温暖的土地,本應該鳥語花香,温馨浪漫,充滿着安寧和幸福; 一個清閒的田園村莊裏,本應趕着牛羊,哼着小曲兒,瀰漫着快樂的氣息。看着天邊迷人的火燒雲,哼着鄉村歌曲·······我不禁豔羨這個美麗的國度·······然而就在這時,一羣流氓衝進這片土地,見人殺人,見物踏物,沒有一絲的憐憫之情,殘存心中的僅是那份可恥的貪婪與侵犯。至此,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萬人坑,大掃蕩;這些新鮮詞卻如此地不堪入耳。夕陽落下,人們本該休息,可是卻飄起了那面刺眼傷魂的太陽旗,旗下便是刺刀—“綠暗紅牧”,這個詞該形容毋刀了!嗜血的刺刀,在祖國母親的胸懷中直刺進去;死了多少人屠戮了多少靈魂;他們欠下了多少血債,犯下了多少滔天罪行!我們想了很久,答案是罄竹難書!

看了許久,我們不禁為那位大-法官感到自豪!中國人應該像那樣的思想戰士看齊,無所畏懼,為國可以放棄一切,可以面對一切,為民族氣節,為民族尊嚴拍案而起,讓侵略者得到應有的懲罰,讓正義彰顯,讓罪惡難逃!

“看時覺得很激動,過後想想很感動,回到宿舍一動不動”我想這句話形容得很貼切。愛國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許多學生不付諸行動,只是渾渾噩噩,好像大學就是人生的最終歸宿,在這裏就是為了玩!我們都向往國外的高科技成果,可是對本國的發展卻抱着莫大的冷漠,“抵制日貨”只是空談。在如今安逸的生活下,我們應該銘記那些屈辱難忘的歲月,,讓自己的靈魂得到一些抨擊,激勵自己奮發圖強,報效祖國,用只是武裝大腦,用愛國之情充實心靈!

東京審判觀後感2

《東京審判》——國人必看。為什麼?衝着它的名字,想着它的內容,就足以讓我、讓很多國人湧現出一種莫名的憤恨和愛國的衝動。就在前半個小時,我還在電影院裏默默的體會着這部電影。現在,在剛回到家的第一時間,我沒有做任何事,只是打開電腦,開始記錄我的感受和思考。這是值得留下的記憶。

總體來説,這是一部讓我比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時候,幾個主角義憤和激情的演説辭讓我對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親身坐在電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時候,整個過程卻只有一種木漂於水的輕浮感。明知道這些歷史足以讓人的心感到壓抑和刺痛,但是這些歷史的負重卻堵塞在咽喉處,缺少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力量,讓這些負重瞬間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澱——然而,沒有!!!整個過程中,感受不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主義以及其伴隨的殺戮、血腥給人帶來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國對歷史事件激辯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惡受到懲罰以及和平得以彰顯的快感和激動。

總而言之,缺乏——震撼力。

影片是從中國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將整個庭審過程中的一些節點作為重點,還穿插了中國記者和日本記者之間的戀情,某些日本人的覺悟,某些日本青年對戰爭的曲解、對中國的仇恨心態以及報復行為,日本老兵在戰爭後留下的陰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戰爭中響應國家號召被侮辱後的恐懼等等。

印象比較深的重點情節:一是庭審剛開始時梅汝?h對審判座次的據理力爭;一是兩醉酒日本人被美國司機開槍打死的情景;一是溥儀的作證;一是美國法官對東條英機的盤問,以及東條英機最後死硬承認如果可能還會將侵略戰爭繼續進行的醜惡嘴臉;一是日本老闆娘被子彈打死時的情景;最後是對死刑進行投票的情節。

然而,讓我不太滿意的恰恰就是這些重點情節。這些情節並沒有深化和細膩,無法讓人將感情投入,甚至是我這個滿懷激憤、時刻準備投入情緒的觀眾都無法將感情沉澱下去。整個影片中其實時刻都存在爆發點,況且有劉松仁和曾江這兩個老牌的實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將這些情緒表達出來。然而,不知是編劇的原因還是導演的原因,這些情緒激動的演員卻在闡述一些空洞的説辭,完全沒有力度。這就好像朝你打過來一個大拳頭,讓你顫抖,讓你恐懼,但是打到身上卻沒有想象得那麼痛。

不知道是否導演的角度太過客觀,卻又極力的想用情緒來煽動觀眾,以至於在影片的拍攝中產生一種情緒上的矛盾。整個影片中貫穿的真實的歷史膠片,以及不斷出現的字幕,使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紀錄片。讓人有一種被人搔你癢癢但是又無法發笑的難受感覺。似想爆發,卻如鯁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來。

還有一點也存在着失誤,那就是整個情緒的導線都是集中在中國法官身上。中國法官力爭座次問題,中國法官説服大家贊同死刑,似乎整個的審判都是中國人在主導,都是中國人在利用大多數的權力來對日本進行鎮壓和報復。這樣容易誤導觀念,誤導情緒。

在演員方面:首先,溥儀的出場應該是一個爆發點。在這個情節上,應該是讓溥儀用平靜而樸實的語氣訴説讓別人氣憤和窩心的事實,但是溥儀的表現更像是在做秀,有很着跡的偽君子的圓滑和無賴;其次,“小偷”和尚的回憶,情緒激憤是對的,但是他回憶的內容還無法讓別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顫慄,應該換個內容並且繼續細膩;再次,美國律師對東條英機的盤問是很不錯的一個部分,有情緒也有內容;還有就是那個日本辯護律師,讓他的辯護詞更為卑鄙和狡猾一點,也許效果會更好……類似的小角色還有很多,但是都有一個總體上的毛病——沒有細膩和深化,只是粗線條的描繪和表演者的衝動肯定是無法讓人有情感上的共鳴。

不過,這些的表演者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現都比較到位。而且,這些演員從外形到氣質和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比較符合,在選角上沒有太大的參差,可以表揚。

另外,影片的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銜接有不連貫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斷裂的跡象。比如對東條英機審判的那個場景,鏡頭對準了東條英機的頭頂處,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後下一個畫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國律師的臉上,如果從頭頂處往下推進,再緩慢過渡到律師的臉上,效果會很好。不知道導演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疏漏,顯然監製和剪切的工作沒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夠。

總而言之,鄙人認為這部影片原本應該拍得比現在的更精彩,演員的表現總體上還是不錯的,音效也還是有分量的,畫面還算精緻;但是劇本顯然沒有寫到位,該入的不入,該出的倒是出的很開;導演、監製、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來,真的很平靜,還會有一種很窩囊的感覺。不過,這部影片的意義以及本意還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電影這樣的宣傳手段將歷史的真相揭露到國際社會面前。不過類似作品的後繼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劇本的深度和力度問題,不要再浪費這些優秀的實力演員。

最後,考慮到配音的不真實性,鄙人覺得還是再重看一遍原聲片比較好,也許沒有加工過的聲音會比配音後的更有震撼力。

東京審判觀後感3

從始至終我都是懷揣着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東京審判》!《東京審判》的結尾在我看來像是點球大戰,誰也不知道11名法官會不會把球踢飛;更像是兩個人的PK,只不過PK對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對死刑!而最後的投票結果也是非常驚心動迫的:6比5,微弱票數決定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

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於發動侵略戰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於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説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為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我想到了最近比較流行的殺人遊戲,甲是警察,夜裏已經驗過乙是匪徒。投票的時候,甲跳警,指出乙是匪徒,説服平民把匪徒乙投出局,但是乙硬死不承認,平民則持有自己的觀點。在東京審判中,梅汝璈先生顯然扮演了警察的角色,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是匪徒,另外10名法官則扮演平民角色。東條英機他們的罪行很明顯,就像在殺人遊戲中,警察已經驗過他們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問訊時,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戰犯卻異口同聲説道我無罪,這是無視國際法律、無視人道主義的軍國主義表現。在審判過程中,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説,我們出於同情和友誼,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我們是自衞戰爭,不違反國際法的戰爭,日本沒有侵略滿洲的任何行為。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説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發動戰爭,每一箇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後,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為什麼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當然,我個人是反對激進的愛國主義的!

東京審判也出現了搞笑的情景,也是處在審判的結尾量刑時,到底是否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本來是法律問題,居然討論到文明與宗教的問題,討論佛的問題,這更説明了11名法官內心的利益衝突。

還好,最後還是同意對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處於死刑。雖然,這個結果來得太漫長太驚心。

東京審判歷時兩年多,經過817次庭審,終告結束!

這部電影的基調總體來説是嚴肅、低調、充滿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館卻洋溢着一種歡快、和諧的氣氛,熱情的老闆娘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裏,各國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沒有遠東國際法庭裏的英森和冷淡。但是,這個歡快的小酒館也沒能堅持在最後,因為一個狂熱的日本愛國分子的不理智行為,扼殺了這片淨土。悲哀!

我還想談《東京審判》的導演高羣書,這部電影是他負債500萬拍攝的。我不敢用拷問某些國人的良知這樣的字眼,我覺得自己沒資格。我只是以一個電影愛好者的身份置疑中國的電影投資者和同情高導演的悲劇。

當我看完影片後,我覺得高導演的500萬是可以賺回來的,因為每一個愛國的人都應該區看一看《東京審判》一直以來,我都對歷史的側面比較感興趣。

比如金朝攻下北宋,我們的歷史書就好像遺忘了那北方的大片土地,清一色的描繪着南宋的景象。我卻一直很留意關於那個時代關於北方人民生活狀態、政策民心的記載。

可能側面只是大歷史背景下的一些瑣碎的細節,但卻是歷史中最生動最鮮活的一面。

關於東京審判,我們的教科書中往往是在抗戰結束後一筆帶過,短短一小段,不足三十個字。

所以大部分學生在沒有看《東京審判》這部電影之前,都沒有料想到在教科書中的一小段文字背後,竟然是那麼長的時間跨度、那麼複雜的政治博弈和那麼艱苦的心理鬥爭。包括我。

我也因為這個電影,忽然意識到我們教科書的失敗。書中淡化的不僅是一個歷史細節,而是這段歷史中頗為生動的一部分。歷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有生動的細節存在。所以細節是重要的,不能被忽略的。如果失去了、遺忘了這些細節,歷史就會枯燥無味,如同歷史書最後附上的年表一般。拿着這樣的歷史書,不僅無法吸引後來人,而且就算他們看了,也只能讓他們極不情願的記住一些梗概和數字,談不上對歷史的認識。

那樣,我們不如讓孩子們扔掉課本,直接看電影。

有人會説我們不煽動民族仇恨,這樣跟日本教科書的歪曲描寫形成對比。這毫無疑問是無謂的意淫,顯然這種失誤不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高尚造成的。記錄歷史的人不僅應當真實的反映歷史,而且更應該全面的、鮮活的反映。

至於當代中國人面對日本對華侵略這段歷史的態度,很多人説我們現在應該有大國的胸懷。我覺得真正的大國心態可以是無國界的:日本的錯誤不僅僅是日本人需要反思的,也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我們不僅要反思自己民族昔日的懦弱,也要反思另一個民族的錯誤。

因為,我們同寫一部人類史。

東京審判觀後感4

在看《東京審判》的時候,由於昨晚熬了很長的夜,起初處於睏乏狀態,加上影片那樣沉悶的氣氛,我得抱歉我居然睡着了。但當電影播放至檢察官對日本戰犯義正詞嚴的審問時,作為一箇中國人,作為一個人,我瞬間睜開了眼睛,或許我想看看這些罪惡滔天策劃了這場慘絕人寰的殺戮的日本戰犯在他們臉上是否會流露一絲的悔意,但是鬼子終究還是鬼子,終究讓人失望。    我睜大眼睛仔細看着,豎着耳朵仔細聽着,迴避掉這部影片的技術性問題,我更關注它所藴含的思想感情。我想這是一次人性的拷問。    影片拍出了紀錄片的風格,許多畫面色彩與音響的處理引領後來者彷彿重回了現場,讓人倍感沉重。加上真摯的旁白,一個極富善良與正義的聲音貫穿了整部影片。整部影片暗暗對人類發自肺腑地提出一個個沉重的問號:戰爭是什麼?什麼是愛國?文明又是什麼?    正如抗日戰爭一樣中國人民的抗戰是正義之戰,反法西斯之戰是正義之戰。所以這次審判也就意味着是扞衞人類正義與和平的一次審判。它必須取得勝利!否則正如梅教授在片尾所説的那樣:我們很難想象世界人民將會怎樣?這個世界的未來將會是怎樣?    上帝説當人類產生了“善”,罪惡的源泉也便開始蔓延。因為小部分人對權利和財富瘋狂的追逐或自身的非法利益,就引起血肉之軀的爭鬥與殺戮。這樣的戰爭是令人髮指的。它因私慾而起,擾亂世界,踐踏生命,也踐踏着人的尊嚴。所以我想每一個從軍者首先應該把自己當作一個人,其次再是一個軍人。古時候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鐵論,那是封建社會的標杆,不應殘存在現代社會。每一個軍人不應該只是當權者的傀儡,不應只是他人的殺人工具。應如影片中芳子的哥哥正夫那樣有自己的判斷,首先是一個人,有自己的良知,其次再是一個軍人,並只為正義而戰。    一切非正義的戰爭都是值得聲討的,因為人類生於愛,這是對愛的踐踏。有戰爭,就會有疼痛,就會有生命的隕落。    日本侵華戰爭殘害了中國兩百多萬人民。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後的關頭,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堅固的長城,這個時候人人皆兵。這已不再是一場戰爭,這是一次民族的救亡運動,一次對奴役的反抗,一次對自由的爭取,一次對戰爭的驅逐。這也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吶喊!    愛國這個情結每個國家都有,而什麼是真正的愛國呢?沒有民,就沒有國,民不愛國,就沒有國家。所以我理解影片中那幾個激烈分子在日本戰敗後的失落而極端的情緒。因為他們愛國,他們把日本當作自己的國家,他們崇尚它。只是他們在愛國的同時忘記了人性,他們是盲目的信仰,更不知道他們究竟在信仰什麼。    國與國的界限不過是地理位置上的,而人類本身的淵源卻深不可探,誰敢保證戰場上面對的敵人沒有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可能呢?所以愛國首先要愛世界。我認為影片也是暗中闡釋着這一觀點的,既然中國人和日本人可以相戀,既然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可以用多種語言溝通,既然人類情感是沒有界限的,既然人類文化是可以交流的,那麼一個真正的愛國者,就應將心比心,首先懂得博愛,才有資格愛國,愛真正的國。    不知道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是一個怎樣的思想,為什麼那麼多日本人崇尚它,更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劣質的反人性的文化怎會遺留到人類的文明時代?我猜測它本應只是一種值得讚揚的精神,卻不知是哪一些人偷樑換柱更改了它真正的含義,以謀取私利,最終也給了日本以及人民沉重的一擊。    或許人類文明的前進總是要付出艱辛沉重的代價的,中國從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付出了太慘痛的代價,那是中華民族忘卻不了的傷痛。於是我們深刻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真理。而日本在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令天地震怒。世界人民的反擊是懲罰,審判是懲罰的延續,我想更是在此中寄寓喚醒日本人作為人的良知的希望,可惜鬼子拉長的臉上沒有任何悔悟。但願深受其害的日本人民他們在付出這麼慘痛的代價以後,他們所崇尚的文明會有所進步。    而偏感性的我同時也懂得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永遠安寧,就像人生不會一帆風順。有人類的地方有善,就會有是非,所以法律是必須的。就如梅教授最後在影片精彩的反問一樣;法律是什麼?法律的作用是什麼?是的,犯了錯,就應受到懲罰,人首先學會的,就是作為一個人應有的擔當,否則不配做人。而讓行為跟着良知行走吧,總會離上帝更近,離法律的制裁越來越遠的。   

東京審判觀後感5

從始至終我都是懷揣着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東京審判》!《東京審判》的結尾在我看來像是點球大戰,誰也不知道11名法官會不會把球踢“飛”;更像是兩個人的pk,只不過pk對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對死刑”!而最後的投票結果也是非常驚心動迫的:6比5,微弱票數決定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

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於發動侵略戰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於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説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為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在東京審判中,梅汝璈先生,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另外10名法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梅汝璈扮演警察角色,東條英機他們的罪行很明顯,像是警察已經驗過他們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問訊時,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戰犯卻異口同聲説道“我無罪”,這是無視國際法律、無視人道主義的軍國主義表現。在審判過程中,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説,“我們出於同情和友誼”,“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我們是自衞戰爭,不違反國際法的戰爭”,“日本沒有侵略滿洲的任何行為”。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説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發動戰爭”,每一箇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後,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為什麼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

東京審判也出現了搞笑的情景,也是處在審判的結尾量刑時,到底是否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本來是法律問題,居然討論到文明與宗教的問題,討論佛的問題,這更説明了11名法官內心的利益衝突。

還好,最後還是同意對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處於死刑。雖然,這個結果來得太漫長太驚心。

東京審判歷時兩年多,經過817次庭審,終告結束!

這部電影的基調總體來説是嚴肅、低調、充滿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館卻洋溢着一種歡快、和諧的氣氛,熱情的老闆娘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裏,各國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沒有遠東國際法庭裏的英森和冷淡。但是,這個歡快的小酒館也沒能堅持在最後,因為一個狂熱的日本愛國分子的不理智行為,扼殺了這片淨土。悲哀!

《東京審判》的導演高羣書,他負債500萬拍攝了着部電影。我不敢用“拷問某些國人的良知”這樣的字眼,我覺得自己沒資格。我只是以一名當代大學生的身份置疑中國的電影投資者和同情高導演的悲劇。

當我看完影片後,我覺得高導演的500萬是可以賺回來的,因為每一個愛國的人都應該區看一看《東京審判》!

眼視光學院醫院黨總支(學生)第一黨支部 王若潔

在《夢迴金沙》這部電影裏,劇中的男主角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經過在金沙古國裏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後,成長為了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孩子。

電影中,美麗的金沙古國有一片片的樹林,而且每一棵都是參天大樹。林中有着喳喳叫的小鳥,還有着清澈見底的湖水和小溪。可以用一句詞句來形容這美麗的風景:“水似眼波橫,山似眉峯聚。”

看完這部影片,我對金沙古國的一個極大問題終於問了出來:“曾經如此輝煌的金沙古國是怎樣滅亡的?”我問媽媽,媽媽説:“我也不太清楚,這樣吧,我們明天去金沙遺址看看吧!”

第二天,在金沙遺址裏,我還是沒有找到完整的答案。但我瞭解了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金沙古國裏最有名的金“太陽神鳥”、“金面具”……我還看見了影片中男主角脖子上帶的玉璋!

看了這些以後,我還想多瞭解在我家鄉四川的一些其他的歷史文化,媽媽就帶着我“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在都江堰,我親眼看到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偉大的水利工程;在青城山,體會了古人説的“青城天下幽”。

瞭解了這麼多的歷史文化,我覺得我的家鄉——四川,真的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我覺得我生在四川真驕傲!

張一果

——生命只有一次

今天,我看了一段真實錄像。

他主要講了許多車禍而引起受傷,死亡。還説了車禍五大殺手。酒後、疲憊、超速、超載、追尾駕車。車禍實實在我們身邊。其中有個故事是講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在3歲時,過馬路被車壓了,兩條腿沒了,現在只有靠籃球幫她“走路”。她是多麼渴望,可以像其他同年齡一樣,可以正常走路,可以揹着書包去上學……可她現在只能看其她小朋友去學校。所以她向所有開車的叔叔阿姨説:“請你們一定要小心開車”。

我看完一個個故事,我鼻子一酸,眼淚快要掉下來了,車禍真可怕。讓我不由地想起一件事。那一次,我在車站等車,正在這時,一個約70歲的老人過馬路被一輛沒“長眼”的大卡車撞傷。我看了緊張極了。開車的叔叔臉也嚇白。旁邊的人看了馬上把老人送醫院。

我想:現在車子越來越多,車禍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在這裏跟所有的駕車司機説:“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

東京審判觀後感6

高羣書執導的《東京審判》終於“震撼開庭”。電影選擇在九一八事變75週年前夕震撼上映。這是一次隆重而莊嚴的紀念儀式,這更是電影人希望籍由《東京審判》向世界傳達出的正義正氣的力量。

電影分兩條線索交叉進行敍述,主線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現場,中國記者參與的一個普通日本家庭內部的變化衝突為副線。這樣雙線並進的設置,是對電影本體以及觀眾市場等諸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的選擇。從影片來看,法庭論辯這條線上的戲做的最為出彩,這也正是片名之所以為《東京審判》的原因。導演力求把當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過程情況真實的呈現出來。對照當年的真實影像資料,電影《東京審判》對史實的還原努力做到了極致。燈光,服裝,置景十分細緻,幾乎是對史實的複製。主要演員方面,除了外形上和歷史人物的相似以外,在表演上都抓住了各自角色的性格特點,表演十分到位。香港資深演員劉松仁,曾江、曾志偉的全情投入,使得梅汝璈、向哲浚、山口正夫這三個人物華彩異常,飾演倪徵燠的英達在法庭論辯那場戲也是全片的一個高潮。

《東京審判》這類反映重大歷史題材的影片,在力求真實客觀的出發點上面臨的問題正是影片內部關係上的把握。怎樣反映這段歷史才能保持一個公正客觀的視點,既不陷入過分激進的民粹主義又不至於失去力度轉而落入泛人本主義?日本家庭線索的重要性在這裏體現了出來。正是因為這條線索,戰爭帶來的傷害得以從一個個普通人的視角娓娓道來,將飽受戰爭摧殘下民族間,人與人之間一種極其微妙而又異常複雜的利益情感碰撞,真實地呈現出來。人類是戰爭的殉葬品,不論戰爭最終結果如何,人類永遠都是輸家。曾志偉、林熙蕾、朱孝天和謝軍豪承擔起了影片副線的主要發展。導演努力使影片達成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三者的統一,啟用港台偶像明星的.陣容增強《東京審判》電影的可看性,讓生活戲中的人物鮮活起來。副線生活感情戲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法庭激烈論辯可能產生的視覺審美上的壓迫感,法庭論辯和生活戲兩條線齊頭並進,時而相互穿插,正面的宏大的力量與細膩的情感相互交織,同時賦予影片以明晰的節奏感。

法庭戲採用比較難處理的羣戲方式來表現,影片讓人印象深刻之處恰在於法庭戲上的論辯部分。影片賦予被審判的日本戰犯以同等的話語權,讓歷史以其自身來呈現真實。當百般抵賴滔天罪行的東條英機被問及,如果再有一次那樣的機會是否會再次發動戰爭時,東條英機那冷漠卻異常肯定的“是!” 極具諷刺意味地讓之前戰犯們的狡辯不攻自破。戰爭,是伴隨着整個人類歷史的殘酷與悲哀。它的產生和爆發離不開人,或許正是人類參與戰爭本身註定了戰爭的悲劇性,這是全人類的悲劇,因為戰爭帶給人類的永遠都不僅僅是肉體的創傷,容易被忽視的精神上的創傷往往帶着深遠的陣痛悄悄潛伏於人們心中,揮之不去。《東京審判》沒有選擇宏大的場面去表現戰爭中的衝突,而是選擇了從細部着手,讓歷史的真相在一一確鑿的話語下被客觀呈現出來,這種客觀沉着的冷靜方式所帶來的震撼效果卻遠勝於聲嘶力竭式的討伐。日本戰犯們的罪行以及思想深處根深蒂固的軍國主義罪惡在自己的話語辯白前,在歷史的真相面前無所遁形。

60年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那場世紀審判,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國際秩序中行使自己的權利,用法律的武器“手刃”了一批戰爭禍首。正如《東京審判》裏梅汝璈以杯子和水來比喻人類和文明——人之不復存在,文明將焉附兮!梅汝璈曾經這樣説:“如果不能處死戰犯,則我以死謝國人!”正因為梅汝璈的智慧和堅持,日本戰犯最終為了滔天的罪行,為了戰爭中無數的殉難者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懲罰永遠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是希冀由東京審判對日本甲級戰犯最終處以死刑判決所帶來的對戰爭罪惡的一種震懾。正如導演高羣書在導演闡述中所説,“我們將通過遠東國際審判事件中以中國法官梅汝璈為代表的一組羣像的行為和情感變化,着力於表現堅持法律公正,堅持懲罪揚善,堅持民族大義的寬廣胸襟,着力刻畫戰爭對人,對社會的影響,對個人情感的衝擊和重建。”

時至今日,國際社會上不和諧之聲時有發出,《東京審判》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60年後的今天,在九一八事變75週年的今天,向世界再一次傳達出是一種浩然長存於天地的正義的力量!傳遞了人類從心底深處發出的追求正義與和平的呼喊!

東京審判觀後感7

在這部影片中,我對劉松仁伴演的梅博士法官從頭到腳的欽佩與尊敬!他作為二戰勝利後當時政府派到日本參加由盟軍發起的對日本侵略戰犯審判的軍事法庭的一名法官,他做了一箇中國人應該做的事,説了一個堂堂愛國博士應該説的話,()爭取了一個被日本侵略了長達五十年之久的中國應該爭取的權利與尊嚴。首先我要從開始他為爭取審判出庭的順序説起,開始的時候,由美國為首的老衞和其它九個國家的法官代表商議後,出庭的順序分別是美國、英國、中國…中國當時排在第三位,還沒開始審判的彩排之前宣佈的這個決定,當時,梅博士説話了,他説他對那個非序有意見,因為日本在中國的侵略長達五十年之久,在中國燒殺搶奪、打砸姦淫無惡不作,而那個時候英國在做什麼呢,英國人對於是本的侵略只是一味的忍讓和沉默,對於反侵略,他們什麼也沒做,如果讓英國在審判的座次排在中國之前,是對中國的一種污辱!

這是梅博士與審判長的第一次交鋒。在説完這句話後,審判長説那個次序是無關緊要的,梅博士接着説,如果你不願意把次序改過來,那麼十一個法官就按體重的多少來排序,這話引得眾法官開始的輕笑,審判長説法庭不是拳擊場,不用體重來排序,這時梅博士才説,既然法庭不是拳擊場,就應該按照審判的正常程序來進行!

審判長説審判彩排的時候會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到了彩排的時候,卻還是按原來的順序進行,梅博士當即拿着文件就退出了會場進了自己的辦公室。後來,審判長用了兩次十分鐘去和其它法官商議,第一次沒有達成,梅博士説如果不行的話就絕不會出席那樣的審判會,困為全世界的各國的記者都將出現在那個審判場裏,那裏發生的一切都將成為歷史的記載,如果順序排在英國之後出席,中國人民是不會答應的,他是無法向國人交待的!作為一個真正具有高度愛國之心的大法官,他用自己的尊嚴和祖國的使命向各國法官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同時也獲得了審判長的認同與尊敬!

在後來的長達三年的807次審判中,審判團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挫折,但是法律是公正的,真相終究是要直白天下的,在審判侵略戰犯有罪後審判團成員在對戰犯的處決問題上起了分歧,十一個成員分成了兩大陣營,來自佛教之國印度法官堅決不同意處以死刑、來自法國的法官覺得死刑是一種極不文明和不人性的懲罰,還有另外一些法官也持反對態度,但是他們都沒有想過法律是什麼這個問題!他們把宗教,制度與法律混在了一起,佛教認為有罪的人應該在來世受到報應而不是今生,可是他們沒想過,今生的罪如果沒受到懲罰,誰能保證有罪的人還會不會再犯呢?佛裏不是有信則靈、不信則不靈的説法嗎?如果那些罪犯不信佛呢,誰能保證他們不再對世界人民犯同樣的罪!

最終,法官們以同意死刑6:5不同意落下了審判的帷幕!戰犯們被分別處以極刑或死刑。這是中國人的勝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勝利,但我並不為這種勝利而喜悦,這勝利的前身是屈辱,是長達五十年之久的悲痛與創傷!

在這場審判中,有片段再現在侵略的歷史,那是外國志願者在中國對日的反侵略戰爭中偷偷拍下的記實片。那一幕幕慘不忍睹的畫片撕痛每一箇中國人的心!如果説,這場審判不是這樣的結果,中國人民將會怎樣?我們的今天將會怎麼樣?所以我非常敬仰梅博士的勇敢與堅決,敬仰他那種做為一個國民的氣節與智慧。中國的今天已經走進了小康社會,但是日本人卻依然對他們的祖先曾犯下的罪行否認抵賴,這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是對戰爭的不警醒,對文明的一種踐踏!但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什麼?是奮發!是警醒!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我們永遠都不要背叛!所以,作為中國人,我們要做一個有場所的人,要做一個不忘記歷史的人,要做一個有為的人。日貨是有他們的一些優點,可是日本人曾説過這樣的話,説賺中國人一元錢他們就可以造出一塊錢的子彈打中國人!難道我們願意雙手前舉,讓別人任意用繩索來綁嗎?這樣可以嗎?絕不行!

看完電影后,我突然覺得有些國人覺得學外語是不愛國的行為這種説話有些不妥,至少在這樣的審判的時候,在與外國人交鋒的時候,如果沒有幾個懂得外語的人,又怎麼去與他們周旋?又怎麼與他們爭鋒相對?又怎麼與他們達成理解?尤其在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的時代裏,外語已成為一種必須的溝通工具,學好外語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這個社會,服務於自己,服務於時代,所以我認為它並不是什麼牛鬼蛇神要將其打入十八層地獄,而是要用更寬廣的眼光去看待它,至少在必要的時候辯認他們而不被外國人矇蔽!

總之,這部影片非常礪志,它讓我充滿了無限的勇氣和希望!

東京審判觀後感8

《東京審判》再現了日本投降後,遠東軍事法庭審判28名甲級戰犯的過程,回來以後百度了一些當時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關於座次的爭取,及法庭上關於皇姑屯、南京大屠殺等訴因的辯論,基本都是真實的,看得人熱血沸騰;影片中另一條線索是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個在戰爭的影響下,命運各有不同,卻都以悲劇收場。

影片是從中國法官梅博士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將整個庭審過程中的一些節點作為重點,還穿插了中國記者和日本記者之間的戀情,某些日本人的覺悟,某些日本青年對戰爭的曲解、對中國的仇恨心態以及報復行為,日本老兵在戰爭後留下的陰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戰爭中響應國家號召被侮辱後的恐懼等等。

印象比較深的重點情節:一是庭審剛開始時梅博士對審判座次的據理力爭;一是兩醉酒日本人被美國司機開槍打死的情景;一是溥儀的作證;一是美國法官對東條英機的盤問,以及東條英機最後死硬承認如果可能還會將侵略戰爭繼續進行的醜惡嘴臉;一是日本老闆娘被子彈打死時的情景;最後是對死刑進行投票的情節。

開頭關於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中國遭受日本侵略長達五十年,審判日本戰犯是一件嚴肅,沉重的任務,這關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箇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箇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及其他法官答應了梅汝敖的請求,並且説:you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自豪!”“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箇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審判場面同樣也很讓人深思,日本首席辯護律師一開庭即質疑法官的合法性,提出由美國聯邦法庭來審理,這一幕也讓我感到震撼。眾所周知,二戰中殺死日本人最多的就是美國,對日本重創最深的也是美國,光是美國在長崎個廣島仍的兩顆原子彈就炸死了約30多萬日本人。而日本人為何還要請美國這個死對頭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呢?以前看報紙上有關日本篡改教科書的事,我只是覺得日本右翼分子很無聊,他們所篡改的史實都有大量的證據證明這是荒唐的。

但當我看到在法庭上日本的辯護律師的針鋒相對的“辯論”時,我很氣憤,確實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方所提出的疑點都很難讓檢察官找出非常充分的證據,哪怕是原日本陸軍中將原陸軍省兵務局局長田中隆吉的到場作證,也讓日本的辯護律師以一句:“你是日本人嗎”讓田中隆吉感到尷尬,而這也斷了一些日本人要出庭作證的決心,我們知道,在那個時代,大多數日本人是很“愛國”的,這一句話讓出庭作證的日本人無地自容。

在法庭上發生了一個戲劇性的審判,在東條英機等戰犯犯罪事實已經認定的情況下,居然為要不要執行絞刑辯論幾天,居然還會出現6:5微弱票數決定對甲級戰犯處死刑。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於發動侵略戰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於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説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為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説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發動戰爭”,每一箇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後,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軍日儀者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為什麼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當然,我個人是反對過於激進的愛國主義的!

諷刺的是到現在日本右翼分子還在認為戰爭的正確性。日本國民在反省,右翼分子卻不曾反省。日本的右翼就像影片中的“雄一”是典型的保守主義者。日本的“皇民化”已經像一樣吞噬他們的良心,吞噬他們的是非觀。我很擔心“後小泉時代”的到來,擔心自民黨的安培中選,每個人都希望世界和平,中日睦鄰友好相信是每個愛好和平人士的願望。説了這麼多,説了這麼多“大和魂”,讓我們在回到“九一八”。

每年的是我們中國的國難日,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也應該舉辦些紀念活動讓中國人勿忘國恥,因為我發現現在有很多中國人已經忘記了歷史,有很多中國人忽視了歷史,特別是某些大學生。9月18號是國難日,是每個中國人應該牢記的日子。現在的大學與民國時期的大學相比缺少了愛國氣息,也許是因為世界太和平了,中國太昌盛了,導致不少的學生忘記了歷史。歷史的責任應該施加在每個國民的身上,勿忘歷史。

就像英達説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這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