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字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03K

在電影《十二怒漢》中,每個陪審員都各有心事,有的急着去忙自己的工作和娛樂,有的因為情緒問題自然地對本案中的男孩兒產生厭惡,有的因為天氣悶熱急於逃離狹小的討論室……這些種種現實問題都是陪審員制度設置時無法規避甚至不可能考慮到的。下面是1000字的《十二怒漢》觀後感,歡迎閲讀。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字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字

很早之前就聽説過這個電影,但是自己也始終不相信一部這麼老的電影,現在還對我會有多少的影響。《亂世佳人》看到中間也就放棄了,不是説它不好,但是再經典的電影現在也覺得老了,《羅生門》也是久負盛名,但也沒有讓我覺得好看的不行。

之前看過的最老的電影應該是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無論是鏡頭劇情以及氣氛渲染都無可挑剔。我以為這個57年的電影應該堅持不到10分鐘,但是整整100分鐘,我看完了並且覺得意猶未盡。

整個電影非常沉悶,但是節奏緊湊,劇情過渡自然,100分鐘不但讓觀眾記住了十二個審判員的性格,職業,年齡,而且十二個人性格鮮明有特色。

故事是針對一個男孩殺害父親,到底有沒有罪的故事。導演在故事一開始就告訴了大家:這個男孩有罪,他殺害了自己父親。讓陪審團進行審判,必須要11個人一起通過才能判定。觀眾一開始,包括我在內,都覺得在場人提供的證詞證據確鑿,言之鑿鑿,沒有反駁的餘地。但是那個8號審判員確從一開始就持反對意見,但是他説:”我沒有説這個男孩沒有罪,我只是不確定他是否有罪。“這個建築師他從每個人的證詞中尋找疑點,分析證人的性格特徵,從而找到這個證詞的”不可能“。8次的投票,每次都有人倒戈到8號審判員的那一方。印象最深刻的是9號陪審員,那位老先生在第一次匿名投票的時候就支持了8號,他觀察仔細、思路清晰,每一次提出的疑問,每一次的分析都讓人豁然開朗,這位老先生他的職業説不定就是大學教授,總之他的分析能力更甚8號陪審員。

之後的每一次投票,每一個倒戈的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抽絲剝繭,一層層展開,其實這個男孩有沒有罪大家都不知道,只是”這是美國司法制度中最神聖的一條,這也是我們的國家如此強大的原因”,就是民主制度。從這個電影中,看到了美國民主制度之下的理性,大家都是公民。這11個人他們不懂法律、不懂犯罪、不懂心理,他們職業不同,性格不同,甚至有人是為了想趕緊回家看球賽而倒戈。但是這個案件將他們在茫茫人海中集中起來,一起為了個孩子的性命而做出決定。

很喜歡電影的結尾,很安靜。悶熱之後的暴雨,雨過天晴,11個人也做出了選擇,他們又邁開腳步,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8號陪審員和9號陪審員互相交換了姓名之後消失在人海中。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只是美國的公民。

這就是民主制度下的美國。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字

整個電影幾乎都是在一個場景完成的,就是那個陪審團室.能讓這樣單一場景的電影變得如此吸引人,電影情節要絕對精緻才行.而這部電影做到了.

因為專業關係,在教科書裏讀過原文,那時候的感覺就特別好,相當震撼.昨天看了電影,同樣沒有讓我失望.尤其是12個演員到位的表演把文中十二個風格迥異的陪審員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更讓我喜歡的是,電影帶給我了在書中所體會不到的東西.比如我在文中看到的no.8是一個正義和冷靜的人,他不會特別激動,也不會急躁冒進.總是把證據一條一條加以概述,反駁.我以為他是無比強大,鎮定自若的.而在電影裏的no.8會被人反駁得無言以對,會因為別人的不重視而發火,會因為得到了支持而欣喜等等等等,這所有的細節都讓NO.8更加符合了我們所熟知的人性,人類情感.照俗話説就是更加有血有肉了.而NO.3的演繹同樣讓我印象深刻,他的暴躁,固執以及最後的崩潰非常自然,渾然天成.

我敢説,即使沒有看過原文的人看這部電影,雖然裏面有十二個人,並且幾乎都沒有名字,但是看完後一定能清楚地分辨出哪個是哪個.因為他們都太令人印象深刻了.電影的台詞很多,眾人七嘴八舌,可是全片卻高潮迭起,不會令人厭煩.適當的臉部特寫也表現出了人物的.內心情感.可以説,是一部忠於原著,並稍有創新的佳作.

不過看原著的時候我就在想,美國的這種司法制度到底好不好呢?Giv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大家要有合理的質疑,犯人就不用獲罪,大家沒有合理的質疑,那就獲罪。犯人是否真的是犯人就看12個人是怎麼想的了。陪審團的人在審訊期間不得跟外界接觸獲取相關信息,不得在情感上受到任何外界的影響。只能接受法庭上證人的證詞和控訴法尋找到的證據以及犯人自己及律師的辯護。就這樣,控訴方搜查不利,找不到足夠的證據,陪審團就會直接給犯人開綠燈,放走那個可能是變態連環殺手的人。搜到的證據對犯人不利,陪審團就可能毫不留情地讓一個被人誣陷的人坐上電椅。這樣會不會太主觀了?

陪審團裏的人都不是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員,都是在審會上從事各種各樣職業的人,價值觀,世界觀等等相去甚遠,他們都在憑自己的經驗以及本能的傾向做出判斷。有的時候我這種狀況會讓我聯想到蘇格拉底的悲劇...小時候看Discovery,看過很多紀錄片講連環殺人案的。裏面有些變態殺手在最終被判有罪之前都已經上過法庭。只是他們都因為證據不足被陪審團放行,然後他們就繼續作惡。

相信人們本性為善是挺好的,但是在司法上信仰這一點好像不太好吧。律師們只要巧舌如簧,爭取到了陪審團的“not guilty”就算行。難怪外國人認為律師整天都不講人話,只講是非顛倒的謊話。影片裏並沒有講男孩子到底有沒有殺人,但是陪審團的意見是他是無罪的。那假設,這個孩子真的殺人了呢?只不過控訴方沒有找到正確的證據,只找到了能讓NO。8 反駁的證據...整個故事就是一個人同化另外11個人的過程。看着讓人有點寒...總的來説,這小孩的命就是被美國司法體制及那個富有正義感的NO。8 救了。那如果這個小孩沒有殺人,而陪審團裏又沒有no。8怎麼辦?全都是no。3那種人,這小孩就直接送去坐電椅了吧。

有時候想想也真是可怕,讓我看,在美國,如果智商高一點,用美國司法體制來除掉不喜歡的人是挺容易的事,反正只要説服那跟你素不相識的12個人就行了。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字

西德尼·呂美特51年前的《十二怒漢》是一個絕對精緻嚴密的精彩電影,是一場演員絕對投入表演覺得細膩的精彩表演。在看這個片子的過程中,我刻意地去注意導演(或編劇)是如何把情節進行下去的,以及是如何運用有限的場景和道具——狹小的房間,悶熱的天氣,衞生間,刀子等等——把推理和情緒進行下去的。總之,我在注意着一個電影(或故事)是如何成功講述的。不可否認,如果我是個教電影或文學的老師,我也會把這麼一部電影當成凌遲對象來細細講解。

《十二怒漢》整體看起來像一個對稱的幾何圖形。又像一次不能增減一個條件或結論的邏輯推論。開頭和結尾緩慢的鏡頭,高大的法庭與寬闊的廣場,開始投票和最後一次投票同樣的比例,有罪無罪六比六的時候開始下雨不妨看作對稱中心,而前半段的悶熱和後半段的暴雨也似乎稱得上內容的對稱。片子的節奏和情節起伏是將傳統電影或文學手法爐火純青的運用。用悶熱的室內來烘托和強調焦躁的陪審員,用一場暴雨和一台電風扇作為情節轉折的象徵,用衞生間來緩和緊張的氣氛,讓慢條斯理的老頭在關鍵時刻一次又一次地拯救局面。片子中的每一件小刀具幾乎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用説藏在口袋裏在關鍵時刻亮相的摺疊刀和頑固陪審員那張與兒子的合影,就連廣告商手中的草紙都恰到好處。片子結尾處,陪審團十二人依次走出房間,鏡頭緩慢掃過那張長桌,紙張,草圖,碎紙屑,摺疊刀,這些是一場決定一個人生死的對抗(我想不出更好的詞)的象徵物,甚至可以説,就是這些東西決定了犯人的有罪或無罪,生或者死。

一次次的投票就像竹竿上的節,一次一次推動着情節的生長和局面的轉換。一個人説服十一個人的過程在兩個多小時內很有條理地進行。從一個直覺的質疑到不斷出現的邏輯上的質疑,每一步發生地都毫無突兀之感。雖然有最頑固和最loudmouth的陪審員始終擾亂着觀眾的聽覺和思維,但這麼一個人的情緒發展卻完整地暴露在觀眾面前。他情緒化的頑固和對理智的否認讓觀眾不再擔憂他最後的失敗。我想,觀眾看到一半,就一定能預測出最終的結果,於是觀看影片的過程便不再是對情節和結局的期待,而是將注意力放在情緒和邏輯不斷轉換髮展本身。這樣,觀眾看到不僅僅是一個扣人心絃的故事,還清楚地看到了故事是如何發生和進展的。這讓我(或觀眾)感覺自己在參與其中。

最後,電影的結尾還要加分。我想,一定有一部分觀眾期待看到證明男孩無罪的更確切證據——比如法庭上的論證和判決。但電影結束對此隱而不述,陪審員們走出法庭,電影就結束了。一場對抗結束了,從有罪的意見佔上風扭轉成了徹底認為無罪。但這個結論究竟是否和真正的事實符合呢?雖然十一個人和所有的觀眾都被合理嚴密的推理説服了,但這依然是依靠常識和理論的推理與情緒共同得出的結論,依然沒有解決所有的疑點——依然無法完全等於事實,那孩子真的沒有殺死他的父親嗎?這樣的結尾不但在藝術形式上是漂亮的,也讓電影的精神全出——質疑是法律精神的核心。同時,陪審團制度難以彌補的缺陷也再次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