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5篇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

天才在哪,瘋子在哪?

沒有用太久的時間,就讀完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前就聽説過這本書,這回趁着有實體書,通讀全書。

讀之前就大概瞭解本書是講述精神病院裏病人的故事。精神病院是神奇的充滿神祕感的地方,感覺不會像醫院那麼神聖,也不像醫院那麼陰森,共同點是人們不會想進去待着,但精神病院會有神祕感吸引人想揭開一角窺探一下。

有些瘋子並不是真正的瘋,他們是真正有高智慧的人。讀完本書,總讓人有這樣的感覺,彷彿在病院裏的人,是掌握大智慧的人,因為自己不同世俗的舉動,而被誤關進來,裏面很多內容講述高深莫測的世界觀、科技觀、生命觀等。我記得有被外星人抓走監控地球的`間諜人;有從未來穿越回來的旅行者;有人研究古代文明否定過去;有人研究科學技術否定現在,這些人讓人感覺需有很強的邏輯及豐富的知識,怎麼能被認為是瘋子。

有心靈感應的雙胞胎,有多重人格的他她他,有人看所有人都是各種動物,有人在平靜的屋子感受到大風的侵襲,這些人的奇怪想法似乎沒有那麼的高深,但卻也讓人無法捉摸,一些無法去想象的事情,卻真實的感受在他們身上。

看完本書,真的沒有辦法去下定論,如果你想到的事情和書中人物想法一致,那自己是不是要應該去醫院看一看呢?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2

1.很少看書的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斷斷續續差不多兩個月看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頭皮發麻。

記得有次深夜裏讀到其中一個橋段,感覺自己的靈魂都震動了一下。從感官上來講,這本書是值得推薦閲讀的。

2.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邊本講的就是一些和所謂”正常”的人對世界、對自己、對生活持有不一樣看法的人。這本書才用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一位學者多次探訪精神病院病人的故事,寫作的手法比較寫實,很有代入感。也有人問過作者,這些故事是否是真實事件,作者的回答是:如果你覺得它是真的`,那它就是假的。如果你覺得它是假的,那麼它就是真的。

3.如果以我的感覺來看,我願意相信它是真的,因為我本人也是對世界抱有奇思妙想的人。書中有很多時候都在探討這世界到底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幻覺。不同的生物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人們通過交流達成共識以及排除異己。大多數達成共識的的人羣

會覺得其他人眼中的世界是虛假的。這本書就是通過這些少數的被認為不正常的人眼中多瞭解世界,因為這些人和她們的思想也正是組成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4.不管是為了博人眼球還是確有其事,書中的故事有些是發人深思的,正如這本書的名字所説的,天才和瘋子可能只有一線之隔,現在人類文明飛速的發展,這在古代是無法想象的,也許現在我們看來不正常的人類也正是我們需要去認真研究的通往未來世界大門的鑰匙之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3

讀了這本書,多了一些書裏觀點。以後看到瘋子,也許能有一種包容的心態,而不是同情,恐懼,遠離。

精神病人的世界,他們也有性格,有人沉默寡言,有人喜歡説個不停,有人直來直去,有人喜歡拐彎抹角,跟大家眼中的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會做一些“正常人”不能理解的事兒。而他們做這些事兒的根源就在於:跟“正常人”的世界觀不同。他們的'世界觀與眾不同,甚至令人匪夷所思,讓人難以理解。

各種各樣的病歷,印象最深是蘇薩克氏症候羣,她的記憶似乎只能保持24小時,每一天對她來説,都是全新的一天。不要以為失憶只是不記得一些人、一些事那麼簡單,他們同時會遺忘了一些技能,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出現障礙,他們會變得暴躁、遲鈍,而且合作能力也會大大降低。他們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混沌的,畫面、色澤、美感,好像都已經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甚至有時候,連看對面的人,也會恍惚,腦海中會浮現出“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這樣是一個人”的可笑概念。

也許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他們的世界,就像如果他們得不到有效的康復,就永遠不可能再回到正常人的世界中一樣。但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在他們那斷篇的,無法拼湊完全的記憶世界裏,悲傷和抱怨存在的空間非常有限,而他們的快樂程度也會遠遠高於正常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4

我本來想看完這本書在寫讀後感的,可是我發現裏面好多感觸深刻的章節,那些讓我着急讀完的段落,真的忘得很快,不知道是所有人都這樣,還是我一個人。這本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它的出現也是值得一提得温暖故事。其實第一次聽説這本書是在某個綜藝節目上推薦的。後來總是有意無意的看到它的名字。直到這學期開學,我人生第一次和爸爸逛了書店,所以這本書是爸爸買給我的。我查了一下本書作者高銘,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精神病醫療從事者。可是越讀越發現,雖然他的表達方式不帶有感情色彩,可是每個故事的尾巴,都會在主人公的角度,或者是站在社會的角度,寫一個引人深思的結尾。

對於書中每一位精神病患者的故事,我都有很大的感觸,有的做法令人自閉,有的對世界的認知太令人驚訝,有的自身的經歷就很不可思議。我自認為我是一個對世界包容度很高的人,可是依然有一些故事,不知是真是假,令我疑惑。比如這篇《永生》裏的'主人公,可以重生,並且留下了前世痛苦的回憶。還有《在牆的另一邊》裏的主人公,他是不是一個偉大的天才走火入魔?他告訴我,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真實的,未知的一切都在牆的另一邊。

書中很多地方確實有藝術加工,看得出作者很努力的把精神病人的思維寫得完整而又邏輯性極強。網上有個評論説“不要盡信,權當讀個樂子”,可是年輕人嘛,我們的特點就是想太多,看進去了就順便思考一下人生和宇宙什麼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5

像靈魂盤起尾巴擠進軀殼當人一樣。想不被人當成精神病,那就必須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隨便告訴別人,這樣安全了。因為我們的世界,還沒有準備好容納那麼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最後一段話了,剛開始的時候我真的會細細品每篇文章,每句話。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天才,他們是敢於把自己的突出的差異表現出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旦出現異類,就會被稱為精神病。只有藏好自己的.差異,才能和大家通行。

小男孩在路上遇到了一個老爺爺,給他講了靈魂的事情,他不光自己相信,還説通了身邊人一起相信。

“萬一只有靈魂知道呢?”

靈魂這個東西,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是我是相信有的,因為當你感受到了你沒有看到聽到的東西,我更願意相信這個是靈魂的感受。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神經病,而非精神病。因為神經病是病,而不是你對這個世界更多的參悟。

讀後感姍姍來遲,有時候心事很重的時候也會看幾章節,暫時忘記不愉快,可能看完了也想明白了。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6

在前幾天看完這本書後,沒有想着寫什麼觀後感的,但是今天實在是閒不住吧,不能什麼都不幹啊。

這本書的主角(作者)在採訪精神病患者後寫下的這本書,給我的感想是真的厲害,因為你長時間和精神病患者接觸,可能會被影響,書中也有作者記錄下的一句話是:“千萬千萬別太在意精神病人説的話、別深想他們告訴你的`世界觀,負責你遲早會瘋的。”

在這本書中發現好多精神病人的思維邏輯和世界觀超出平常人太多了,作者有次採訪一位女患者時就被這句話給深深的震懾住了“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這句話給作者的影響很大,當然這句話也成了這本書很出名的一句話。

書中採訪的患者什麼樣的的人都有下至平頭老百姓,上至海外留學生和公司老闆,真的是什麼樣的人都有,那些患者的邏輯真的讓人懷疑人生,思維邏輯之強想法之驚奇,但是你細想一下那些邏輯都説的通。

書中的精神病患者到底是不是真的瘋了,還是説像以前地心説和日心説的那樣,想想太可怕了。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7

起初買這本書是因為陳喬恩(女神)在一期訪談節目中推薦此書,本着愛屋及烏的原則決定拜讀此書。書拿到手裏很厚實的一本,按照我看書的速度估計要花一個月時間,結果剛完前兩篇文章就中毒了,接下來的一週時間裏只要有時間就會抓緊時間看。

這本書太多吸引我的地方,幾乎每一篇都是一個巨好的電影劇本,題材、故事、人物,無不精彩,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因為幾乎每一位精神病人,都有超強的邏輯思維,絲毫不擔心劇情上邏輯出紕漏,而電影又是很好的手段,去完全構建起他們眼中的世界,可以完全依照他們的規則來建制起另一個迥異的世界,這多麼有趣。借書裏的話説,“我自己也有成為精神病的潛質,這讓我擔心又興奮,興奮的是我發現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新鮮領域,讓我饒有興致,這起碼在接下來較長的時間裏我有一個好的興趣點,我是知道的”這也是我讓我無法停止閲讀的原因。這本書給我很多啟示,很多故事讀過許久再回想起來有會有另一番滋味。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一句詩“聽從生活的安排,是快樂的”我對這種聽從有時候是接受的,有時候又覺得接受就是違背本意的所以時常會糾結。這或許就是書名的本意吧!天才也好,瘋子也罷都是安排,聽從安排或許就是快樂吧!

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很有自省的價值的(很多次理所應當的瞬間我們真的很難排除自己就是病人的事實),此書推薦給那些曾經像我一樣心靈長滿雜草的拓荒者。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8

本書的案例中,有些觀點還真是讓人覺得神乎其神的,但不知為什麼,説得越玄就越讓我覺得不可信。並不是因為那些知識超出了我的認知,而是溝通本身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説的內容,二是説的方式。即便我可以努力嘗試去理解書中的`內容,但字裏行間透露出的詭異氣息卻始終無法消散。

書中人物誇誇其談,自認為才華橫溢,但在我看來,卻有很多根本就是偽命題。例如那些自稱可以往返現在與未來的人,你不如收起對我們普通人的鄙視目光,拿出讓人相信的真憑實據。像機器貓似的真刀真槍地往外掏新式裝備,看誰再敢跟你叫板?好吧,也許他們會説:“我又不是科學家,我怎麼會發明那些玩藝兒?你現在要是穿越回唐朝,你發明出個電視機讓我看看啊!”這話貌似有些道理,可是,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有舞台施展才華的年代,你就算搞不出發明,總可以寫本科幻小説吧?説不定還能得個雨果獎、星雲獎。再退一步説,你文筆不行,寫不出小説,那你也可以去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大顯身手啊!

噢,這些你都不行?你只會睜眼説瞎話?那好吧,把你當作精神病,其實也沒冤枉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9

這本書被很多朋友強烈推薦過,不知道為什麼。讀完也無法明確這種強烈的緣由。就還成。個人口味。

單看書名,以為是一本成功學,所以一直沒讀。

你看,人總是會一不留神就陷入自己的固有認知和刻板印象裏。

其實,這本書更像一本變態心理學初級入門科普書。

心理學一直都是常被世人誤會的對象。總感覺她披着神祕的面紗,和玄學有着親密的關係。現在已經好多了。變態心理學只是心理學科中很小的一個分支。

也就是研究異常行為的科學。心理學更多的研究普遍行為,加起來統稱研究行為現象的科學。

看心理學,有一個很直觀的體現就是能夠更加理解人類。之前覺得啊怎麼這樣的事情怎麼這麼可恨或可怕的.人,會慢慢理解,也算打破固有認知和刻版印象吧。多一點理解的時候會多一點慈悲。而當你覺得對別人慈悲的時候恰恰是在對自己慈悲。人的能量場就是這麼奇妙。

無論“天才”還是“瘋子”都是“常人”對於“常人認為的異常人”的一種稱呼罷了。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好太多太多了,我們可以從更多的渠道去了解這些,而那些“所謂異常人”也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去尋求到理解。已經很棒了。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0

以前以為精神病是受到極大的壓力和刺激造成的,通過這本書的描寫,原來很多精神病人是自己吊死在一個問題上鑽牛角尖想出來的。書中沒提到病人的生理指標,我想他們的`病態應該不光是思想行為上的,大腦有器質性病變才能下診斷吧

你可以思考宇宙人生社會和萬物的奧祕,如果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同時給社會和他人帶來積極影響,那麼你是哲學家和思想家;如果上天啟示給你這些,你是宗教家。而這本書裏的精神病人雖然有天才的潛質,思考的東西有意義卻是一己之偏見,無視現實生活甚至超越社會規則和道德。所以説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精神應當建立在物質之上,因為人既是肉體,就還是物質的。如果把自己的一日三餐現實生活安排好再去思考一些課題,遇到阻礙保持平和心態,估計也不會瘋了。

不過歷史上一些科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藝術家真有瘋的,可人家歷史留名了,而這些精神病人就只是炮灰了,可惜!

比起只追求世事繁華功名利祿的人來説,這些精神病人似乎更加純淨有追求,積極探索宇宙的奧祕。可是對於普通人來説,將理論和現實結合好,找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價值就好,可以思考而不是妄想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1

用了一個星期看完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感覺自己膽子挺小的,看完之後居然有些怕怕的。現在要寫點什麼,再回想那些情節,感覺還是有點怕。看完整本書,其實那種大是大非的感悟,自己還真是沒有。有的只是感歎,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錄,居然能包含那麼多量子物理、歷史和政治等知識。對於作者有這麼廣闊的知識儲備,我也是很佩服的。

之前從網上查了一下關於這本書的感悟,很多人説這本書有些假,因為現在沒有那麼多智商高超的精神病人。我不知道有沒有那麼多智商高超的精神病人,但是我對上面很多精神病人的看法和執着觸動了。其實我覺得裏面很多精神病人,他們只是想法比一般人執拗一些。現實中我們每個人其實也有各種各樣的奇怪的行為,像強迫症啊,鑽牛角尖啊之類的。看來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精神病人的潛質啊。?實在是不知道該寫什麼了,總覺得精神病人雖然思維比較奇怪,但是好多事也有可取的',比如説,有的病人為了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可以去認真的鑽研各種自己想研究的東西。這種探索精神是我們現在的好多正常人都做不到的,起碼我現在是徹底做不到安安靜靜的自己學習看書。好吧,也不知道該説些什麼,或許我的文筆還是需要練習吧,不早了,還是洗洗睡吧。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2

首先得闡述此書的真實性是有待考究的,簡介中作者稱自己深入精神病院多次,與各位案例病人進行對話並歸納的真實性暫且不論。此書着眼的意義應是,給對精神疾病知識貧瘠的時代一個警示,大部分的人羣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保存偏見,卻忽略了在此書列舉的種種案例中,不乏有發病率廣而普及率低的病症,比如抑鬱症。也忽略了精神疾病患者不該被簡單一句“瘋子”而恥笑,他們所承擔的痛苦並不少於生理疾病患者,痛在於“清醒時依舊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也不知什麼時候會再出現問題”,對於精神疾病的研究也遠遠落後,使之承擔了過多的非議。

在章節裏也有因為年代久遠而未被更正的東西,比如同性戀作為一種性取向已被正式廢除於精神疾病中,所有非正常性取向只是相比普遍性取向而相對較少的生理取向,已無需介入任何形式的藥物及其他形式的治療。

對於大多數來説,非正常的世界似乎是“潘多拉的魔盒”,我們偶然窺見一斑,但這本書的意義,就是讓更多人能對精神疾病有些許正確的認識。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3

第一次接觸這類探索人類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書籍,光看書名,就覺得不可思議,兩種極端似的,天才與瘋子,就像南極與北極,彼此都是極端。

書中介紹的是每一位精神病人情況的例子,通過作者去拜訪,錄音筆記錄,談話,溝通,精神病人口述,形成訪談式記錄。讀每一章節的文字,彷彿在看天文學,物理學,量子力學,很深奧不能更深入的理解內容。每一種思想都值得被尊重,閲讀中,常常使我跳出慣常的思維,偶爾也會產生共鳴,讓我覺得自己好像也偶爾是同類人。比如,有一篇印象深刻,講述的是主人公常常把人看成動物,可能是月球引力,磁場的作用,我也有類似經驗,不過,迄今為止,也就兩次,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精神出問題了,哈哈,想想也是給自己思想一次造反的機會吧!

當你從一個正常人的角度看待精神病人這個羣體時,“精神病人”也在審視着我們“正常人”這個羣體。

花了較長時間斷斷續續閲讀,以全新的角度審視並思考自己關心的一切—世界本身的面貌以及生命的意義。世界上的人千千萬,事物更迭不息,不管是生命的盡頭還是時間的盡頭,其實對終究離去的`我們來説是沒有盡頭的,因為正像納蘭容若説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永恆的記憶。珍惜每一段記憶,每一種想法,它有它出現的道理,只要不是有傷害性即可!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4

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不過,是看似。也許這個世界最精彩的就是這個世界本身。那麼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道説:這裏是人間;佛説:這裏是六道之一;上帝説:這裏是天堂和地獄的戰場;哲學説:這裏是無窮的辯證迷霧;物理説:這裏是基本粒子堆砌出來的聚合體;人文説:這裏是存在;歷史説:這裏是時間的累積。所有的解釋都在這裏了。看來世界是有無數面的不規則體。

也許問問旁人可能不會得到態度認真的回答,因為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升職加薪或是學習知識,很少人願意面對這個問題,除非,瘋了。瘋了,瘋了,瘋?想到這作者把目光轉向了另一羣人,精神病患者。

走進這本書彷彿走進了一個玄幻的世界,我看到了許許多多不同的世界。我驚奇的.發現有些精神病人的邏輯居然是很清晰的即便是一種看似異乎常人的邏輯。而他們也有和常人一樣的各自不同的性格滔滔不絕的,沉默不語的,拐彎抹角的,沒事找事的。他們以我們不懂得的方式在觀察着這個世界,也許這就是我們認為精神病人難以溝通的原因了吧。

作者説,他希望讀者可以撥開文字和表象的迷霧,更開闊地接近着奇妙的世界。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個世界有了進一步的思考。我們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二維的,三維的,甚至是四維的?真的希望經過我自己的思考,有一天我可以驕傲的對別人説,在我眼中的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15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有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為什麼小孩子不喜歡逛街,試着蹲下來和小孩子一個高度,你看到的只有不同的腿在向前動,商店裏面也只有衣服的支架。當孩子要求你抱抱的時候請抱起她,讓她看到和你一樣的`世界。

很久很久以前,我聽到過一個故事,有個精神病人拿着傘蹲在草坪上,別人問他,他説我是一個蘑菇。當時我並不理解,覺得就是精神病,怕是傻掉了。但當我看了這篇文章,我才知道他只是站在蘑菇的角度“對話”蘑菇。

這篇文章寫一個女生會模仿任何一個人,語調,語言,動作都像極了,一個老人或或者親近的人。她説:“我開始想了很多辦法,最後決定還是用這個最笨的辦法,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換個角度看。不過,這個換角度,要複雜的多。因為要換角度看的不是一件事,而是整個世界!最開始我先是慢慢觀察別人的細節,然後記住那些細節的特徵,再然後開始試着模仿別人、體會對方為什麼這麼做。説白了就是變成你模仿的那個人。模仿的時間久了,會了解被模仿者的心態,進-步,就會學會用對方的眼睛去看事物了,如果掌握的好,甚至可以知道對方在想什麼。”